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
近年诺贝尔医学奖和中医
2017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3位美国科学家Jeffrey C. Hall, Michael Rosbash和Michael W. Young获奖。获奖理由是“发现了调控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今年的获奖者利用果蝇作为模式生物,分离出一种能够控制日常生物节律的基因。他们通过研究证明:用这种基因编码出的一种蛋白,会在夜间不断累积,然后在白天又发生分解。此外,他们还发现这种生物过程中的其他相关蛋白成分,从而揭示细胞管理这种自我维持运行的机制。现在我们已经知道,包括人类在内的其他多细胞生命体的生物钟都是同样的运行机制。
凭借着非同寻常的精密性,生物钟让我们的身体适应了每一天的各种变化:它负责调节身体各种重要机能比如行为举止、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以及新陈代谢。当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短暂冲突时,我们的健康会受到影响,比如当我们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便会出现时差倒不过来的情况。此外,如果生活方式与生物钟要求的节律产生慢性不协调,则会影响身体各种疾病的出现。
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在2000年前就将人类的生物钟进行了详细描述,人体五脏六腑的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着中华儿女几千年的健康发展。现代西医现在才发现这一生命规律,可以称为生命科学的小学生,那么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一秘密的中医,就可以算生命科学的大学院生。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其细胞自噬机制研究,发现有助了解细胞如何自行循环回收,研究人类身体如何适应饥饿和对感染作出反应。有关发现对研究脑退化症、癌症和帕金森症有很大帮助。73岁的大隅良典目前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他发现了一系列的基因,可以控制自噬过程。
大隅先生的研究结果,为少食、辟谷及过午不食的中医理论及传统健康疗法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实验依据。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共有三位得奖者,中国大陆的屠呦呦、爱尔兰的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Omura)。
屠呦呦从中药的筛选中,制成了青蒿素,在降低虐疾患者死亡率方面的研究贡献突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一半。现年86岁的屠呦呦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分享另一半的是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这种药物的衍生品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诺贝尔委员会称,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2015-2017年三年连续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都从各个角度证实了中华医学的伟大和精深。日夜在使用中医的中华儿女,更应该体验到和感恩中医对我们健康保障的巨大贡献。中医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医学人员学习的内容,更希望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有中医的哲学思想的内容。祝愿中医的智慧为人类的健康继续发挥其神奇功效。
日语博客:2017.10.4.&2017.10.5.ノーベル生理学・医学賞と中国医学①②
凭借着非同寻常的精密性,生物钟让我们的身体适应了每一天的各种变化:它负责调节身体各种重要机能比如行为举止、荷尔蒙水平、睡眠、体温以及新陈代谢。当外部环境与生物钟发生短暂冲突时,我们的健康会受到影响,比如当我们坐飞机跨越多个时区,便会出现时差倒不过来的情况。此外,如果生活方式与生物钟要求的节律产生慢性不协调,则会影响身体各种疾病的出现。
中医巨著【黄帝内经】在2000年前就将人类的生物钟进行了详细描述,人体五脏六腑的子午流注理论指导着中华儿女几千年的健康发展。现代西医现在才发现这一生命规律,可以称为生命科学的小学生,那么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一秘密的中医,就可以算生命科学的大学院生。
2016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是日本分子细胞生物学家大隅良典,因其细胞自噬机制研究,发现有助了解细胞如何自行循环回收,研究人类身体如何适应饥饿和对感染作出反应。有关发现对研究脑退化症、癌症和帕金森症有很大帮助。73岁的大隅良典目前是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名誉教授,他发现了一系列的基因,可以控制自噬过程。
大隅先生的研究结果,为少食、辟谷及过午不食的中医理论及传统健康疗法提供了现代科学的实验依据。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共有三位得奖者,中国大陆的屠呦呦、爱尔兰的坎贝尔(William C. Campbell)、日本的大村智(Satoshi Omura)。
屠呦呦从中药的筛选中,制成了青蒿素,在降低虐疾患者死亡率方面的研究贡献突出,分享了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一半。现年86岁的屠呦呦为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
分享另一半的是威廉·坎贝尔和大村智发明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这种药物的衍生品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诺贝尔委员会称,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2015-2017年三年连续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都从各个角度证实了中华医学的伟大和精深。日夜在使用中医的中华儿女,更应该体验到和感恩中医对我们健康保障的巨大贡献。中医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医学人员学习的内容,更希望在中国的小学教育中有中医的哲学思想的内容。祝愿中医的智慧为人类的健康继续发挥其神奇功效。
日语博客:2017.10.4.&2017.10.5.ノーベル生理学・医学賞と中国医学①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