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8
佛教徒应知应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佛教认知宇宙的方法论和科学的方法论不太一样,所以往往被认为是“不科学”甚至是“迷信”的,为什么佛教无法以科学来证实,只要不被科学证明就一定是错的吗?了解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科学的方法论是什么?
物理学家杰里米·海伍德博士说过:几百年来,西方科学家认为,科学要追求「客观的知识」,即不依研究者的主观意愿而独立存在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存在,意味着有一个「客观实在」,它的存在不依赖于研究者是否对它进行研究,它是「客观存在」的。
佛教徒应知应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现在的科学教科书里讲到用来发现客观世界本质的「科学方法」 ,叫做「逻辑实证主义」 ,不管是研究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甚至心理学,用这套方法就被认为是科学的。这套方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观察,收集数据和信息;
第二步是构筑能够解释数据的理论,这理论能把前面的观察数据置入某种单纯的公式或模式中;
第三步是科学家用这些公式或模式来计算、变换、推导,得出新的抽象数据或结论,用这些数据或结论来预测应该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第四步是通过实验或观察,来寻找预测的观察结果。
如果寻找到了,这就证明第二步构筑的理论是「正确的」,是反应了「真实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也就被认为是科学的。如果没有找到,那就存疑,继续寻找或者从第二步开始修改理论或构筑别的理论,因为没有找到,说明理论不反映「客观实在」。这是至今为止科学界标准的规范,从牛顿时代以来,科学研究就是这样进行的。
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都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一「科学规范」,科学就是经得起逻辑实证主义的实验,能够重复观察到的「客观实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套高大上的「科学规范」,看上去坚不可摧,但是却有一个先天不足,问题就出在「客观实在」这个前提上。
佛教徒应知应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面对同一个客观现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其实跟观察者的主观观念有关。比方说,天空中出现一片人形的云彩,佛教徒会说那是「菩萨显灵」,天主教徒会说那是「圣母显现」。无论是「菩萨」还是「圣母」,其实只是观察者对现象的解释,而非现象本身。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刻,什么是科学真理,并不是依靠其客观标准而确立的,而是由科学界同仁的主观同意而认定的。也就是说,科学,以及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从来不是单靠其「客观性」,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科学家们的主观认同。
古典佛学大师早就认为,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是有关系的,观察本身就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不存在和观察者没有关系的绝对独立的客观现象。心识和物质互相观待、互相依靠,无法以这一个法自性的方式独立存在,这就是佛教缘起性空的道理。
国人争论了近百年的「中医是否科学」问题。中医的经络和穴位,以及针灸的效应,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无数的人出来用亲身体验「证实」经络与穴位的「存在」。但是,这些很多是依靠「主观」的陈述,也就是说,对这些现象的「观察」结果,得依靠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叙述。这样的「观察」常常是不符合严格的实验规范的,所以有些科学家会选择不承认这样的现象「存在」。有些坚持认为只有西医才是科学的人就认定,针灸的效果只是病人的心理作用。
奇妙的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现代物理学放弃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同样建立起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不是完全独立无关的,所以,科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客观实在的理解。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维尔纳·海森堡就说过:「我们观察到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显示在我们的提问方式面前的自然」。
这一点倒是让科学的成果验证了佛法的道理,所以佛学大师在山顶上终于看到量子物理学家的身影了。
http://www.toutiao.com/a6389592537682772225/?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8038315709&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1
物理学家杰里米·海伍德博士说过:几百年来,西方科学家认为,科学要追求「客观的知识」,即不依研究者的主观意愿而独立存在的知识。这种知识的存在,意味着有一个「客观实在」,它的存在不依赖于研究者是否对它进行研究,它是「客观存在」的。
佛教徒应知应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现在的科学教科书里讲到用来发现客观世界本质的「科学方法」 ,叫做「逻辑实证主义」 ,不管是研究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甚至心理学,用这套方法就被认为是科学的。这套方法分为四步:
第一步是观察,收集数据和信息;
第二步是构筑能够解释数据的理论,这理论能把前面的观察数据置入某种单纯的公式或模式中;
第三步是科学家用这些公式或模式来计算、变换、推导,得出新的抽象数据或结论,用这些数据或结论来预测应该能够观察到的现象;
第四步是通过实验或观察,来寻找预测的观察结果。
如果寻找到了,这就证明第二步构筑的理论是「正确的」,是反应了「真实的」客观实在的本质的,也就被认为是科学的。如果没有找到,那就存疑,继续寻找或者从第二步开始修改理论或构筑别的理论,因为没有找到,说明理论不反映「客观实在」。这是至今为止科学界标准的规范,从牛顿时代以来,科学研究就是这样进行的。
现在的理工科大学生都在课堂上学习了这一「科学规范」,科学就是经得起逻辑实证主义的实验,能够重复观察到的「客观实在」。
然而就是这样一套高大上的「科学规范」,看上去坚不可摧,但是却有一个先天不足,问题就出在「客观实在」这个前提上。
佛教徒应知应会: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
面对同一个客观现象,观察者看到了什么,其实跟观察者的主观观念有关。比方说,天空中出现一片人形的云彩,佛教徒会说那是「菩萨显灵」,天主教徒会说那是「圣母显现」。无论是「菩萨」还是「圣母」,其实只是观察者对现象的解释,而非现象本身。美国科学史家和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认为,在历史上的任何时刻,什么是科学真理,并不是依靠其客观标准而确立的,而是由科学界同仁的主观同意而认定的。也就是说,科学,以及我们对科学的理解,从来不是单靠其「客观性」,而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是靠科学家们的主观认同。
古典佛学大师早就认为,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之间是有关系的,观察本身就是两者之间的一种关系,所以不存在和观察者没有关系的绝对独立的客观现象。心识和物质互相观待、互相依靠,无法以这一个法自性的方式独立存在,这就是佛教缘起性空的道理。
国人争论了近百年的「中医是否科学」问题。中医的经络和穴位,以及针灸的效应,有着悠久的历史,有无数的人出来用亲身体验「证实」经络与穴位的「存在」。但是,这些很多是依靠「主观」的陈述,也就是说,对这些现象的「观察」结果,得依靠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叙述。这样的「观察」常常是不符合严格的实验规范的,所以有些科学家会选择不承认这样的现象「存在」。有些坚持认为只有西医才是科学的人就认定,针灸的效果只是病人的心理作用。
奇妙的是,量子力学的出现,使得现代物理学放弃了牛顿力学的绝对时空观念,同样建立起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即观察者和观察对象不是完全独立无关的,所以,科学所研究的客观世界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在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对客观实在的理解。量子物理学的开创者之一,维尔纳·海森堡就说过:「我们观察到的并不是自然本身,而是显示在我们的提问方式面前的自然」。
这一点倒是让科学的成果验证了佛法的道理,所以佛学大师在山顶上终于看到量子物理学家的身影了。
http://www.toutiao.com/a6389592537682772225/?tt_from=weixin&utm_campaign=client_share&app=news_article&utm_source=weixin&iid=8038315709&utm_medium=toutiao_android&wxshare_count=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