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
“吓着了”“鬼上身“收一收”等玄学说法确有其事吗?说说“医源于巫”这件事
原创 北中医国医堂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 2023-12-21 07:01 发表于北京

医源于巫

古者巫彭初作医。

说起中医,很多老百姓除了知道“寒热虚实”这种基础的知识外,不少人还对其有着神秘的想象,因为确实中医的体系里还存在许多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的部分。

在临床中,中医师经常会遇到一些得了“怪病”的患者,自述现代医学无法治疗遂寻求中医帮助,而有些中医疗法对这类患者经常可以起到意想不到的疗效。许多人直呼“神奇”,也不免产生疑问,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诚然,科学只是认识世界的一套框架的,科学无法解释的部分并不代表它是个错误,这些无法解释的部分我们更要从源头找答案。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我们的历史长河里,医的发展也经历了很多个阶段。那么我们现在的“中医”到底是来源于什么呢?请随小编一起探究下去……

“医源于巫”

在人类早期文化中,还没有“医”的概念。在遇到身体或生活上的问题时,巫术被广泛地运用着。《辞海》中“巫”的定义是: 古代从事占卜、祈祷,为人求福、却灾的人。也就是说巫是具有特定职能的群体,通过对国家及个人大小事物的占卜、祈祷、规划,帮助他们摆脱灾难,得到神灵庇佑,从而维持平安、稳定的生活。

巫医

巫医,是巫的一个组成部分,巫医通常也称为医药巫师。

高国藩在《中国巫术史》中对医药巫师有所论述: 医药巫师通灵,能与鬼神打交道,有祖传秘方,通常有符箓。

《说文》“十四下酉部“曾记录:“医,治病工也……古者巫彭初作医”。

《周礼·夏官》云:“方相氏掌蒙熊皮,黄金四目,玄衣米裳,执戈扬盾,帅百隶而时摊,以索室殴疫”等,都说明了巫医通灵驱瘟,治病救人的作用。

另外,从汉字“毉”的内涵上也可以看出巫与医的内在联系。

“巫”如何演化成“医”的?

巫医不分只是传统医学的初级阶段。随着医学知识的积累,传统医学便逐渐从巫术脱离开来。

《后汉书·皇后纪》云: “太后其年寝疾,不信巫祝小医,数救绝祷祀”。在此时巫师有巫师的治疗方式,药师有药师的治疗方式,两者开始逐渐分离。

历史发展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巫医对立。扁鹊当时就提出来信巫不信医者不治。所以,后来的医这个字变成了醫这个写法。标志着医从巫术中脱离,并开始使用汤液本草治疗疾病。自此开始,传统中医药学终于开始显露眉目。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传统医学知识的传承不是单线的,而是呈现出多线程、多元化的发展。如果说,巫医是传统医学的源头,那么在秦汉时期涌现出的方仙道、黄老道,可以说是传统医学的另一部分前身。

在史书上,称这一类人叫做方士,有些人专门为帝王寻找“长生不老”的方法。方士们在中国医学史上占领了很长时间,大多数是精通医道之人。比如:在《汉书艺文志》中,就把医家叫做方士。把医经归类到《方技略》中。至此,可以说传统医学的发展是从一开始的巫医不分,发展到了秦汉时期的方士医学。

巫对医有什么影响?

巫文化在中医学的发展中曾经发挥了一定积极的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社会自然因素的影响,有时会致使人们得出“医巫不分”“医巫同源”等错误的结论。

《黄帝内经》曰: “人之情,莫不恶死而乐生,告之以其败,与之以其善……恶有不听者乎”。这段描述的就是中医心理传统疗法中的说理开导法,我们以目前可以解释的部分来看,当时的“巫”有作用于患者心理的积极作用,能够鼓励患者战胜病魔。

然而,我们认识到在中医药的领域中,确实有些部分还无法被科学解释,也尚未被开发。

这就导致了民间有不少“江湖骗子”说着玄之又玄的理论,打着中医的旗号招摇撞骗。但真正的中医师应具有清晰的逻辑思维、解释疾病发生发展的能力和正常开具处方的意识,希望大家可以认真辨别。

文字:崔慕瑶 编辑:崔慕瑶 校对:李司琪
https://mp.weixin.qq.com/s/oggovsGGTIQ_FJrxvX4Yr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