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
子午流注的现代医学解读
原创 中西医之桥 中西医之桥 2024-04-25 08:53 山东
读了一篇文献,外国人写的。中国人翻译的。发表在1982的上海针灸杂志上,很有感触。

先说两点感受,第一个就是与我相关的研究,或者说我认可的研究论文,都是在1980年代出现过,之后就没有人跟进了。比如有人提出经络用血管壁神经的活动来解释,下边这一个截图就是。比如heine提出来血管神经束-bundles与穴位位置重合。都是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的文章,说明那时候,很多对中医的研究非常客观,都认为中西医都是对同一个人体进行描述,但是二者观察视角存在差异性的角度。比如子午流注,就有外国人研究过,我今天的文章也是因为这一篇文章而写的。

第二就是近二十年来,中医刊物上的文章,都没啥价值。研究路线,在我看来,逻辑上都不成立。比如,“经络是间质”这种说法在文字逻辑上就存在问题;前一段时间很多自媒体都在用“美国发现经络”这种耸人听闻的标题来传播。这种低智的舆论热点,就是一种对中医的吸血行为。消耗了人们对中医的感情。制止那些从中医身上抽血的行为。

从1980年,再往前,对中医的管理更松散,很多民间人士对中医还非常感兴趣,而且研究者也是在严谨的进行研究。

而现在,虽然国家对中医发展很重视,但是,目前的中医研究的状态,中医研究的方向,那种扎老鼠足三里的文章比比皆是。真的是,,,。不说什么了。

有意思的是,西医的研究,却有了很多进展。比如皮穿支的解剖进展,如果没有显微外科对皮穿支的认识的加深,我也不会提出“皮穿支和穴位的对应”;同样,现在有很多神经入肌点的文献,很多血流方面的文献。

我甚至感觉到,只要整合一下现有的知识,结合临床观察,血管刺激技术,就可以成立了。医学基础好的医生护士,顺手就学会针刺了,真的只是一层窗户纸。

但是我又感觉到,有了血管刺激技术,那么,中医还有什么价值哪?中医理论,是不是再也没有人去研究,这一个思想宝藏,就这样被尘封吗?

很多中医人会说我自作多情。其实,我也没有那么贱非要拯救,我只是实话实话,我只是在做预判、预言。

所以,我很建议读者读一下这个1982年的文章。

这个作者,上来第一句就言简意赅,“宇宙中的一种基本现象是发生循环,循环的定义是活动的位置变化和水平在固定的间歇期间的重复”。

这一个定义真的非常清晰。写科学论文,特点就是开篇吧问题定义出来。

“我们最最熟悉的循环可能就发生在人体之中。事实上在24小时内一切生命的进程都在循环地活动24 小时的生物循环,称为生理节奏循环。它的来源是两个拉丁词: c i r c a 和id a s , 意思是大约一天。今天, 许多医学研究人员正在研究这种生理节奏的循环, 以测定在一天中的什么时候, 人体中的不同脏器在活动的高峰期”。

“四千年以前,传统医生们也研究过这些同样的循环, 确定人们脏器的生理节奏的循环。这些资料经过几百年的流传, 就是被今天传统针灸师所熟知的子午流注, 或称为中国生物钟。”

开篇短短几句话,就将中医中的子午流注同“生理节奏的循环”关联起来了。非常认同中医,绝无中医黑。

后来那么多次的反中医浪潮,居然没有一个中医人把这篇外国人的文章拿出来。说明,大部分人可能不看书不思考。

“本文的目的在于把现代的医学研究成果与古代的中医理论加以比较。下面就是对属于阴的五脏的生理节奏的循环研究概论, 以及它们是怎样和子午流注( 活动) 有关连的。”

作者的思路,和我是一样的。我对中医的研究方法,就是把现代医学的内容和中医的理论形成关联。
接下来作者描述了几个脏器的生物节律。本文选取肾、肝两个



根据子午流注的理论, 肾功能在下午5~ 7 点最活跃。两个比较容易测量的肾功能指标是肾小球过滤率和肾血流。现在有研究,在一组健康人中, 上述两项指标的高峰在下午5 点30 分。然而,在此项研究中, 指标的读数每3 小时测量一次, 所以高峰的时间, 不是十分精确的。然而, 贯穿着整个膀胧经的旺时(下午3~ 5 时) 以及进入肾经的旺时( 下午5~ 7 时) 显示出肾功能是一贯上升的。在膀胧经旺时, 肾功能的上升是和这样的思想相符的: 即同属于一种物质互为表里的脏器是密切相关的( 肾和膀胧同属水行) , 一般支配着同一种生理功能。子午流注的一个推论是: 每一经络在它和时钟是直接相对的时辰, 即12 小时以后,强度最低。这项研究巧妙地显示了在早晨5点3 0分, 肾小球过滤率和肾血流最低的现象。



肝可以用胆流胆盐浓度、胆固醇磷脂和各种肝酶来表明它具有一定的生理节奏的循环。然而, 除了胆汁输出在夜间( 下午8 时至次日上午8时) 比白天( 上午8时至下午8时)高以外, 文献中没有关于人肝的生理节奏循环的完整研究。但在啮齿类动物身上进行的研究比较完整。它表明, 所有上述参数在子夜时都处于高峰。如果把这个问题和人相连系, 啮齿类动物和人不同, 它们没有贮存胆汁的胆囊。根据传统的针灸理论, 胆和肝是互为表里的脏器, 同属木行。肝经的旺时恰好在子夜以后( 清晨1一3 时), 而胆经的旺时则在晚上1 时至次日清晨l 时, 和对啮齿类动物的研究结果相吻合。此外, 肝活动量最低时在中午, 正好是生理节奏最高强度的12 小时以后。

以上是一个外国人对子午流注的理解。

我是这几天第一次读到有人用类似的思路来解读注意。一方面有相见恨晚的感觉,另一方面感觉外国人既然想到了,必然会有启发,必然会跟进做一些研究,而这些研究都不会说是什么中医的研究。

就细节知识来说,我比作者更进一步。第一个,作为中国人,我能够很自然、很方便的去读懂黄帝内经。而黄帝内经对子午流注的描述,没有那么简单。所以,本文中作者的认识,也是很低的。所以,我直接跑到中西方的语言、思维的差别上。确定了关联的方法论,即翻译。不是去定义什么,比如讨论穴位是什么,经络是什么,而是寻找整个段落或者整篇文章在讲什么。我不会象很多人一样,为了论述某一个事,从各个篇节中寻找证据,摘录引用。

第二,我把皮肤的血管、血流和中医经络联系起来了。所以,在他这篇文章的基础上向下延伸就是,皮穿支的循环,是怎么反应子午流注的。

我们怎么判断经络的循环哪,或者皮穿支的节奏哪?答案很简单,用皮穿支的血流信号。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要推动机器的原因。加我微信的朋友总是好奇,我怎么像一个带货的。实际上,我的所有的思考,都建立在皮穿支及测量皮穿支的机器上。没有测量,哪里可能有客观的证据哪?没有客观的证据,又怎么推动针灸的询证医学哪?没有客观,又怎么让人认可中医针灸哪?

接下来怎么做,有些事不能写在公共号里。如果感兴趣,可以加我,13864668195,还有就是以前的文章,很多朋友看不到。我都在朋友圈转发;如果不读以前的文章,就不会知道我是怎么想的。一步步走到今天,我把很多的思考,都公开在公共号文章里面了。

皮穿支这件事很有意义。正在开创历史。

https://mp.weixin.qq.com/s/OgohUUoo2r69RZJYYULb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