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3
仁 者 長 壽
我国古代人平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这与生活条件、医疗缺乏、艰苦劳作、瘟疫流行、战乱频繁有关。但是一些哲学家或艺术家却很长寿。
古代:
孔子73岁,
荀子74岁,
庄子83岁,
孟子84岁,
墨子92岁,
孙思邈141岁
欧阳询85岁
柳公权88岁
张先89岁,
陆游85岁,
黄公望85岁,
文征明90岁,
黄宗羲85岁,
姚鼐84岁。
近代:
齐白石93岁,
冯友兰95岁,
梁漱溟95岁,
季羡林98岁,
钱穆95岁,
马寅初100岁
冰心99岁,
巴金100岁,
周有光111岁
杨绛105岁,
文怀沙108岁(或100岁),
罗洪(姚罗英)107岁,
饶宗颐101岁
流沙河88岁。
这些人有共同特点:
善修养,
重情操,
有毅力,
勤思考;
技在手,
能在身,
思在脑,
从容过生活。
归根到底,就是有智慧:
世事洞明!
人有智慧很重要思想性格、情操、习性等等对人的寿命有很大影响。
北大哲学系教授多长寿。70年来的中国、政治运动频繁,十年动乱,事属罕见 他们能够长寿的根本原因是:
宠辱不惊。看清,看开,看穿看透。哲学系教授学术教学,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修炼,金刚在身。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八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他们看懂世态炎凉,看透名利浮沉,看破生老病死。这些老先生对“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去哪里”的哲学根本命题,已经参透,乃以出世之心,做着人世之事。非仙即道、焉能不长寿?
在北大老校长马寅初先生的客厅挂一中堂条幅: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两句,出自陈继儒<幽窗小记>和洪应明<菜根谭>是心灵修养的一个境界。
马寅初老校长1959年末在北大遭批斗是阴谋家康生挑起的,康生说:“马寅初,不是马克思的马而是马尔萨斯的马”,一夜之间,动员出万张大字报贴满燕园,轰走马寅初校长。但是第二年马寅初先生在<新建设里发表了“重申我的请求”文章,决心与“ 以势压人”的魔鬼“单枪匹马”战斗倒底。这就是一种高尚情操和境界。晚年,马寅初先生在客厅将自己的著作手稿铺了一地,抬头是那副对联,低头是自己的著述。智慧、坚毅,不屈、悲喷之情可以想见,确实难以言表。
马寅初先生能够长寿百岁,心理强大,无人能出其右。
人有信仰,有助长寿。
西洋人,信仰基督教。
中东人,信仰伊斯兰。
中国人,信仰释儒道:
儒家,拿得起重在人世;
佛家,放得下,期待来世。
道家,看得开。已然出世。
养生五架马车:
饮食均衡,
起居有常,
适当运动,
情绪稳定,
注意安全。
养生核心是养心:
随心所欲!
顺其自然!
仁者,长寿!
—— 完 ——(来源于网络)
古代:
孔子73岁,
荀子74岁,
庄子83岁,
孟子84岁,
墨子92岁,
孙思邈141岁
欧阳询85岁
柳公权88岁
张先89岁,
陆游85岁,
黄公望85岁,
文征明90岁,
黄宗羲85岁,
姚鼐84岁。
近代:
齐白石93岁,
冯友兰95岁,
梁漱溟95岁,
季羡林98岁,
钱穆95岁,
马寅初100岁
冰心99岁,
巴金100岁,
周有光111岁
杨绛105岁,
文怀沙108岁(或100岁),
罗洪(姚罗英)107岁,
饶宗颐101岁
流沙河88岁。
这些人有共同特点:
善修养,
重情操,
有毅力,
勤思考;
技在手,
能在身,
思在脑,
从容过生活。
归根到底,就是有智慧:
世事洞明!
人有智慧很重要思想性格、情操、习性等等对人的寿命有很大影响。
北大哲学系教授多长寿。70年来的中国、政治运动频繁,十年动乱,事属罕见 他们能够长寿的根本原因是:
宠辱不惊。看清,看开,看穿看透。哲学系教授学术教学,为人、处世,都有自己的修炼,金刚在身。
三千年读史,不外功名利禄;八万里悟道,终归诗酒田园。他们看懂世态炎凉,看透名利浮沉,看破生老病死。这些老先生对“我是谁,我要什么我去哪里”的哲学根本命题,已经参透,乃以出世之心,做着人世之事。非仙即道、焉能不长寿?
在北大老校长马寅初先生的客厅挂一中堂条幅:
宠辱不惊,
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
望天上云卷云舒。
这两句,出自陈继儒<幽窗小记>和洪应明<菜根谭>是心灵修养的一个境界。
马寅初老校长1959年末在北大遭批斗是阴谋家康生挑起的,康生说:“马寅初,不是马克思的马而是马尔萨斯的马”,一夜之间,动员出万张大字报贴满燕园,轰走马寅初校长。但是第二年马寅初先生在<新建设里发表了“重申我的请求”文章,决心与“ 以势压人”的魔鬼“单枪匹马”战斗倒底。这就是一种高尚情操和境界。晚年,马寅初先生在客厅将自己的著作手稿铺了一地,抬头是那副对联,低头是自己的著述。智慧、坚毅,不屈、悲喷之情可以想见,确实难以言表。
马寅初先生能够长寿百岁,心理强大,无人能出其右。
人有信仰,有助长寿。
西洋人,信仰基督教。
中东人,信仰伊斯兰。
中国人,信仰释儒道:
儒家,拿得起重在人世;
佛家,放得下,期待来世。
道家,看得开。已然出世。
养生五架马车:
饮食均衡,
起居有常,
适当运动,
情绪稳定,
注意安全。
养生核心是养心:
随心所欲!
顺其自然!
仁者,长寿!
—— 完 ——(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