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
医院千名职工零感染
分享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一家县医院的做法,是如何实现确诊和疑似病人全部康复,医院千名职工零感染的?
三甲曾分享过河南通许县医院的抗疫做法,这家医院的做法也被央视进行了报道。现在看来还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作为一家县医院,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
总的体会就是:
要保护好所有的医护人员,这不是自私,如果医护人员都病了,哪来医护人员给病人看病。
要“快!”“狠!”“准!”,还要有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
依据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瘟疫能快速损坏三阳而进入三阴,一再强调要“快、狠、准”,防御于未发,方能掌握主动。
具体如下:
一、怎样保护医护人员不被感染,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全院所有人员都喝中药,医院免费提供,发放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必须喝。但是,我们评估被感染的风险程度不同配方不同。
1. 关于行政,后勤人员,外科及一般内科工作人员,他们或者不直接接触患者,或者不直接接触发热患者,所以,他们只需要提升胸阳,让阳气充足,外邪不可干;用甘草干姜汤。
2. 对于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普通发热病区的医护人员,他们直接接诊到外地返乡发热患者,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再给予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调节阴阳平衡,去除体内湿气,让他们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不容易被感染。
3. 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期与病人打交道,且有近距离接触,所以更要加强药力。在上面两个方子的基础上,
(1)给予清肺的药物:
射干麻黄汤。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这边冬天很冷,肺内易有水饮;冬天不怎么冷的地区,夏季到处都是空调,当从外边很热的地方直接进到很凉的空调间时,也会导致肺内水饮的产生,清除肺内水饮,让肺内血液循环通畅;
(2)如果医护人员有人咽干立即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3)虽然医院规定半月轮岗,但是后期大家体力还是透支,这个时候就给予大家:茯苓四逆汤,增强医护人员阳气体力。
4. 以上人员配发的药物是基本原则,这些药物药房都煎好,哪个同事出现什么情况,及时调整方案,随时都可以把药喝上;这样的方案保护了我们全院一千多名员工不被感染。
为了做好自护工作,医院把著名中医的抗感冒经方配制成药液免费让全院职工服用。
二、就是治疗。
为什么要“快”:
我们从小学习历史,了解到过去的瘟疫出现时,染上的人有可能死在报伤的路上,大片的村庄人烟不复存在;这次新冠肺炎在武汉的情况,感染的人群迅速增加。所以,治疗瘟疫必须快。
当这个疾病突然来到时,当初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备什么,但是,只要病情需要我们会让病人2小时内喝上药,早期是我们夜班护士熬药,后来就是药房熬。
当药房的同事接到这边的电话:我们某某病人急需这个配方。药房的同事都会立即配药打成颗粒装袋熬,不走常规程序泡2个小时再熬,这样误事。
当120司机接到药房电话,立即有人去取药,司机发动车(我们医院是南边两个院,原来中药房在北院,我们病区在南院)。
后来,为了方便,院长立即决定启用南院的中药房并且快速配齐所需药物,十分钟之内就到我们病人手上了;后来就把常用必须及时用的药煎好,各备5付在护士站,只要病情需要,随手就让病人喝上了。
为什么要“狠”:
就是说用药要猛,因为疾病进展快,必须用猛药要快速控制住疾病的进展。就像打架吧,一招制敌。所以我们用麻黄,石膏,半夏,泽漆,生附子等等一些猛药。
为什么要“准”: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药准;二是判断下一步疾病的进展要准,这里体现了中医治疗未病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三、具体体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体治疗给大家分享一下:
1. 体温在37.8℃以上,就给予大青龙汤,而不是等到高烧才用。之后,要根据发热的程度不同,采取4---8小时不等的再服方式。大青龙汤:麻黄30,杏仁15,炙甘草15,生石膏20---50,桂枝15,生姜3片,红枣60(也就是10个枣,要把枣剪开)。
此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瘟疫流行的首选方:麻黄宣肺,肺主皮毛,麻黄可保证肺气与皮肤毛孔的通道畅通;杏仁补充心肺的津液,石膏凉肺护肺,不让肺被灼闷伤,桂姜枣加强胃气,炙甘草缓和心脏跳动速度。
此方所有药物所用的药量,依据病情病人来调整。瘟疫病情猛,入里迅速,故麻黄量要大,方能快速阻挡,同时保证肺与皮毛间的通道畅通。石膏则要依据病程和体温来调整,病程久或体温高,则量要大;病程短或体温不是很高,则量减。
杏仁补津,体温高,津耗大,则量大。炙甘草缓心悸动,如心动过快则量加。心脏有问题者禁用麻黄!!!改用荆芥15、防风15、葱白9根替代!!!
2. 如果在37.8℃以下就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葛根30,麻黄15,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5,生姜3片,红枣60。
3. 如果胸部影像学没有改变,就加用射干麻黄汤,预防及阻止肺内水饮产生;也就是现在医学所说肺内炎症渗出的导致肺水肿,肺内炎症侵润。
射干麻黄汤配方:射干15,紫苑15,冬花15,麻黄15,细辛15,五味子25,生半夏25,生姜3片,红枣60
4. 如果入院时就有胸部影像学改变,就立即给予泽漆汤及茯苓四逆汤。这个时候再用射干麻黄汤力量就不足了,用泽漆汤强力去除肺内水饮、痰饮;同时还要加强心脏的力量提振阳气,给予茯苓四逆汤。
茯苓15,炙甘草15,干姜15,
红参15,生附子10,泽漆15,
半夏25,紫参25,白前25,
黄芩15,桂枝15,生姜3片
5. 如果病人咳嗽声音重浊,其实就是大气管出现了痰饮,就加用千金苇茎汤:
芦根15,桃仁10,冬瓜子10,薏苡仁30—50
6. 如果病人出现刺激性干咳,就是隔间有水饮产生,加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茯苓20,炙甘草 15,五味子25,干姜15,细辛15,半夏25,杏仁15
7. 如果病人有上热下寒的情况出现,就适当加用炮附子温下焦,当肾阳充足时才能够很好的纳气。
8. 当病人有恶心时,就是疾病已经进入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5,黄芩15,炙甘草15,半夏25,党参15,生姜3片,红枣60。(三甲传真综合整理医馆界等)
https://mp.weixin.qq.com/s/EHtJoaqO21xixXmKz5rKzw
三甲曾分享过河南通许县医院的抗疫做法,这家医院的做法也被央视进行了报道。现在看来还具有很好的参考借鉴价值。作为一家县医院,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得益于中医的学习和应用。
总的体会就是:
要保护好所有的医护人员,这不是自私,如果医护人员都病了,哪来医护人员给病人看病。
要“快!”“狠!”“准!”,还要有其他部门的大力支持。
依据医圣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六经辨证,瘟疫能快速损坏三阳而进入三阴,一再强调要“快、狠、准”,防御于未发,方能掌握主动。
具体如下:
一、怎样保护医护人员不被感染,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全院所有人员都喝中药,医院免费提供,发放到科室,落实到个人,必须喝。但是,我们评估被感染的风险程度不同配方不同。
1. 关于行政,后勤人员,外科及一般内科工作人员,他们或者不直接接触患者,或者不直接接触发热患者,所以,他们只需要提升胸阳,让阳气充足,外邪不可干;用甘草干姜汤。
2. 对于发热门诊、急诊科以及普通发热病区的医护人员,他们直接接诊到外地返乡发热患者,所以需要加强防护,在甘草干姜汤的基础上,再给予桂枝汤加茯苓、白术。调节阴阳平衡,去除体内湿气,让他们处于一种平衡的状态,就不容易被感染。
3. 感染病区的医护人员,因为长期与病人打交道,且有近距离接触,所以更要加强药力。在上面两个方子的基础上,
(1)给予清肺的药物:
射干麻黄汤。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这边冬天很冷,肺内易有水饮;冬天不怎么冷的地区,夏季到处都是空调,当从外边很热的地方直接进到很凉的空调间时,也会导致肺内水饮的产生,清除肺内水饮,让肺内血液循环通畅;
(2)如果医护人员有人咽干立即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3)虽然医院规定半月轮岗,但是后期大家体力还是透支,这个时候就给予大家:茯苓四逆汤,增强医护人员阳气体力。
4. 以上人员配发的药物是基本原则,这些药物药房都煎好,哪个同事出现什么情况,及时调整方案,随时都可以把药喝上;这样的方案保护了我们全院一千多名员工不被感染。
为了做好自护工作,医院把著名中医的抗感冒经方配制成药液免费让全院职工服用。
二、就是治疗。
为什么要“快”:
我们从小学习历史,了解到过去的瘟疫出现时,染上的人有可能死在报伤的路上,大片的村庄人烟不复存在;这次新冠肺炎在武汉的情况,感染的人群迅速增加。所以,治疗瘟疫必须快。
当这个疾病突然来到时,当初我们也不知道需要备什么,但是,只要病情需要我们会让病人2小时内喝上药,早期是我们夜班护士熬药,后来就是药房熬。
当药房的同事接到这边的电话:我们某某病人急需这个配方。药房的同事都会立即配药打成颗粒装袋熬,不走常规程序泡2个小时再熬,这样误事。
当120司机接到药房电话,立即有人去取药,司机发动车(我们医院是南边两个院,原来中药房在北院,我们病区在南院)。
后来,为了方便,院长立即决定启用南院的中药房并且快速配齐所需药物,十分钟之内就到我们病人手上了;后来就把常用必须及时用的药煎好,各备5付在护士站,只要病情需要,随手就让病人喝上了。
为什么要“狠”:
就是说用药要猛,因为疾病进展快,必须用猛药要快速控制住疾病的进展。就像打架吧,一招制敌。所以我们用麻黄,石膏,半夏,泽漆,生附子等等一些猛药。
为什么要“准”:
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用药准;二是判断下一步疾病的进展要准,这里体现了中医治疗未病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三、具体体现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具体治疗给大家分享一下:
1. 体温在37.8℃以上,就给予大青龙汤,而不是等到高烧才用。之后,要根据发热的程度不同,采取4---8小时不等的再服方式。大青龙汤:麻黄30,杏仁15,炙甘草15,生石膏20---50,桂枝15,生姜3片,红枣60(也就是10个枣,要把枣剪开)。
此方是急性呼吸道传染性瘟疫流行的首选方:麻黄宣肺,肺主皮毛,麻黄可保证肺气与皮肤毛孔的通道畅通;杏仁补充心肺的津液,石膏凉肺护肺,不让肺被灼闷伤,桂姜枣加强胃气,炙甘草缓和心脏跳动速度。
此方所有药物所用的药量,依据病情病人来调整。瘟疫病情猛,入里迅速,故麻黄量要大,方能快速阻挡,同时保证肺与皮毛间的通道畅通。石膏则要依据病程和体温来调整,病程久或体温高,则量要大;病程短或体温不是很高,则量减。
杏仁补津,体温高,津耗大,则量大。炙甘草缓心悸动,如心动过快则量加。心脏有问题者禁用麻黄!!!改用荆芥15、防风15、葱白9根替代!!!
2. 如果在37.8℃以下就给予葛根汤加茯苓、白术。
葛根30,麻黄15,桂枝15,白芍15,炙甘草15,生姜3片,红枣60。
3. 如果胸部影像学没有改变,就加用射干麻黄汤,预防及阻止肺内水饮产生;也就是现在医学所说肺内炎症渗出的导致肺水肿,肺内炎症侵润。
射干麻黄汤配方:射干15,紫苑15,冬花15,麻黄15,细辛15,五味子25,生半夏25,生姜3片,红枣60
4. 如果入院时就有胸部影像学改变,就立即给予泽漆汤及茯苓四逆汤。这个时候再用射干麻黄汤力量就不足了,用泽漆汤强力去除肺内水饮、痰饮;同时还要加强心脏的力量提振阳气,给予茯苓四逆汤。
茯苓15,炙甘草15,干姜15,
红参15,生附子10,泽漆15,
半夏25,紫参25,白前25,
黄芩15,桂枝15,生姜3片
5. 如果病人咳嗽声音重浊,其实就是大气管出现了痰饮,就加用千金苇茎汤:
芦根15,桃仁10,冬瓜子10,薏苡仁30—50
6. 如果病人出现刺激性干咳,就是隔间有水饮产生,加用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
茯苓20,炙甘草 15,五味子25,干姜15,细辛15,半夏25,杏仁15
7. 如果病人有上热下寒的情况出现,就适当加用炮附子温下焦,当肾阳充足时才能够很好的纳气。
8. 当病人有恶心时,就是疾病已经进入少阳,给予小柴胡汤加减。柴胡25,黄芩15,炙甘草15,半夏25,党参15,生姜3片,红枣60。(三甲传真综合整理医馆界等)
https://mp.weixin.qq.com/s/EHtJoaqO21xixXmKz5rKz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