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孙思邈: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孙思邈曾说:「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晚餐有「鬼食」之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
有一位健康专家提出了这个观点: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虽然比例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说明吃晚餐和身体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晚餐确实能够决定你的寿命。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惹出一身病。
古人只吃两顿饭,不吃晚饭
在《墨子·杂守》上记载,兵士每天只吃两顿。第一顿称「朝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不时不食」(《论语》),意思就是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中医和道医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 11~13 点,过了 13 点就不能再吃饭了。这里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1418 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享年只有 37 岁。胡广是个文人,其特点是守口如瓶,朱棣与他商量事,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因此朱棣很喜欢他。
但是朱棣也很讨厌他,因为胡广爱吃晚饭。在古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放荡。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胡广当了翰林之后,才开始吃晚饭。诚如他自己说的,他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要吃晚饭,而且晚饭非常丰盛。然而胡广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吃晚饭而强壮起来,反而毛病越来越多,于是 37 岁就吃死了。
古人的「过午不食」,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毕竟现代人入睡时间明显晚于古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现在不能照搬。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晚饭吃不对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晚餐不宜太过丰盛
道医认为,「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要是你本人或者亲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每每到医院检查,都会听主治医生继续絮叨吧!
「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
医生说的没错,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
▌1. 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
曾有位糖尿病患者,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的时候,她很肯定的说:我已经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
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医师告诉她,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2. 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
患者仍然担心地说:我身体虚,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
其实哪会呢?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
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
▌3.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
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
道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
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
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十种病都与晚餐吃太多有关
▌1. 肥胖
据统计,90% 的肥胖者源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积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不少正在进行节食减肥的朋友,忽略了晚餐节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却大吃一顿,以致身体越减越肥。
▌2. 糖尿病
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加速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肥胖也会引发糖尿病。
▌3. 肠癌
晚餐若吃过饱,蛋白质
无法完全被消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加上活动量小、进入睡眠状态中,使得肠壁蠕动缓慢,延长了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增加了肠癌发生的风险。
▌4. 尿路结石
人体排钙尖峰值期在晚餐后四五个小时,若晚餐吃太晚,当排钙尖峰期到来时,通常已进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滞留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的钙不断增加,很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晶体,长期积累就容易形成结石。
▌5. 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热量的进食方式,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6. 高血压
晚餐内容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起小动脉收缩,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7. 冠心病
晚餐的饮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热量就可引起胆固醇增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钙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饱食及过迟吃晚饭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8. 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饱,血糖和脂肪酸的浓度会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间活动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转化,极易形成脂肪肝。
▌9. 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饮暴食,再加上饮酒,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10. 老年痴呆
若长期晚餐吃太饱,睡眠时胃肠及附近的肝、胆、胰脏等器官仍在运作中,使脑部不能休息,脑部的血液供应也不足,进而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脑细胞老化。据统计,青壮年时期经常饱餐,老年后有 20% 以上的几率会罹患老年痴呆症。
晚餐应该怎么吃?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句谚语,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大臣、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诉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饭的比例。
根据《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摄入量比例,最好是「 343 」原则,即:早餐占 3 成、午餐占 4 成、晚餐占 3 成。
健康晚餐要记住 5 要素:
▌1. 晚餐要在下午 5~7 点间吃
按照古代人的说法,一般日落后就不吃东西了,但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推荐人们在晚上 5~7 点间吃晚餐,并尽量保持规律。即使加班不能保证每顿都按时吃饭,也最好在此时间段内时吃些健康零食、水果。
▌2. 晚餐要「查漏补缺」
吃晚饭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么,在晚上把今天缺的营养都补上。比如,没吃足 500 克蔬菜,晚餐就该吃一大盘青菜;如果前两顿没吃粗粮,晚上就来碗杂粮粥;如果没吃豆制品,晚上就该来个豆腐……补足前两顿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为全天营养找到平衡。
▌3. 吃晚饭时一心一意
「边吃饭边看视频、边吃饭边说话」,这样最影响消化了。边吃饭边干别的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加之食物嚼不烂,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
▌4. 晚餐要注意粗细搭配
很多人知道晚饭要吃得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浓汁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海产品、瘦肉、蛋类都可以,注重粗细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粮,少吃肥肉,从而增加胃肠动力,有助消化。
▌5. 在外应酬时管住嘴
在外应酬更要把握好自己的饭量。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应酬、聚餐安排在中午,晚上回家吃晚饭,这不仅有利于维系家人的感情,更对健康有利,值得提倡。
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
民间和中医、道医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饭吃七分饱」,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
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 96 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
研究证实: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能让动物长寿。
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专家认为,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衡量七分饱:
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https://mp.weixin.qq.com/s/3zzndGFguFuVjdZCtQdBHQ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
晚餐有「鬼食」之称,虽然有些夸张,但也不乏道理,晚餐吃得不好,引起非常多的疾病,给身体埋下无数炸弹……
有一位健康专家提出了这个观点:晚餐的作用,四分之一是维持自己的生命,四分之三是维持医生的收入。虽然比例不一定准确,但足以说明吃晚餐和身体健康之间的直接联系:晚餐确实能够决定你的寿命。
这话说得可能有点夸张,但说明了一个事实:晚饭吃不对,惹出一身病。
古人只吃两顿饭,不吃晚饭
在《墨子·杂守》上记载,兵士每天只吃两顿。第一顿称「朝食」,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早餐。第二顿称「飧」或「食」,在申时(下午四点左右)进餐。
对于进餐时间,古人讲「不时不食」(《论语》),意思就是在不应进餐的时间用餐,被认为是一种越礼的行为或特别的犒赏。
中医和道医都说:「过午不食」。所谓「午」,就是中午 11~13 点,过了 13 点就不能再吃饭了。这里先跟大家讲一个故事:
1418 年,明朝永乐皇帝朱棣的宠臣翰林学士胡广死了,享年只有 37 岁。胡广是个文人,其特点是守口如瓶,朱棣与他商量事,他是绝对不会泄露的,因此朱棣很喜欢他。
但是朱棣也很讨厌他,因为胡广爱吃晚饭。在古代,一个人如果吃晚饭,就会被认为是放荡。但是胡广说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必需多吃几次饭,朱棣也就原谅他了。
胡广当了翰林之后,才开始吃晚饭。诚如他自己说的,他自己长期有病,身体十分虚弱,一顿饭吃不多,因此要吃晚饭,而且晚饭非常丰盛。然而胡广的身体并没有因为吃晚饭而强壮起来,反而毛病越来越多,于是 37 岁就吃死了。
古人的「过午不食」,并不是让大家真的不吃晚饭,毕竟现代人入睡时间明显晚于古代,我们需要更多的食物和能量,现在不能照搬。但是提倡大家晚饭要少吃一点,晚饭吃不对会影响健康和寿命。
晚餐不宜太过丰盛
道医认为,「四高」都是吃出来的。
要是你本人或者亲人朋友患有高血脂、高胆固醇、高血糖、高尿酸等疾病,每每到医院检查,都会听主治医生继续絮叨吧!
「平时要吃清淡点啊」「怎么和你说了还不忌点口」「你呀,都是吃出来的」。
医生说的没错,其实,得了这些病多是因为未完全消化或转化的物质。
为什么现代人身体消化转化不了?一是吃的多了,二是脾胃功能弱了。脾胃功能的下降,则是由于长期饮食不节。
《黄帝内经》说: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大饱伤脾。就是这个道理。
▌1. 胃肠怕堵不怕饿,饿一饿更健康
曾有位糖尿病患者,当谈起饮食对于她疾病的影响的时候,她很肯定的说:我已经很注意了,早餐中餐都吃得很少,就晚餐吃饱一些。
但她想错了,也吃错了。医师告诉她,人体晚上消化机能最差,阳气都收敛潜藏起来,吃的营养越丰富,越转化不了,剩下的就是垃圾,反而容易导致疾病。
▌2. 一日三餐中,晚餐要吃得最少,才是养生之道
患者仍然担心地说:我身体虚,晚餐那顿一定要吃饱,马无夜草不肥,如果我晚上不吃饱,半夜都会饿醒。
其实哪会呢?记住:我们的肠胃怕堵,不怕饿。半饥半饱,人身体轻快精神,吃得肚子鼓鼓,反而疲劳没劲。营养不是越多越好,恰到好处最妙。
就好比耕田种地一样,肥料要淡淡的,稍微过浓一点,反而会把植物的根给烧掉,所以古人说「过犹不及」。我们吃饭,要宁留三分饥,也不十成饱啊!
▌3. 夜饭饱,损一日之寿
后来,在医生的建议下,上面的那位糖尿病患者把晚餐减成半饱,结果最大的受益就是以前老容易心慌,把饭量减半后,心就不慌了。
可见心慌未必尽是气血不足,对当代人来说,更多是饮食过度,胆胃不降,堵在中间造成的心慌。其实只要管住嘴,保持半饱状态,使六腑保持空灵,五脏没有压力,心也就不慌了。
道医的经络理论中,心与小肠相表里。小肠化食物的能量来源于心脏,小肠脉不通,会加重心脏的负担。所以对于心的功能不够强大的人来说,饮食非但不能大补特补,还要吃得少量,要注意节制,不能让小肠有壅滞阻塞。
老人尤其是这样,老人多数心的功能有所降低,胃肠动力也不够,吃的过多,心与小肠都受损,不可不戒!很多老人都是在大饱后去世的,特别是晚餐吃饱吃撑,就在睡梦中不知不觉去了。
孙思邈那句「夜饭饱,损一日之寿」,就是说晚上吃撑一顿,就是在减损一日的寿命,故晚餐宜少食为养生之道。
十种病都与晚餐吃太多有关
▌1. 肥胖
据统计,90% 的肥胖者源于晚餐吃太好、吃太多,加之晚上活动量小,能量消耗低,多余的热量在胰岛素的作用下大量合成脂肪,日积月累,肥胖也就形成了。
生活中不少正在进行节食减肥的朋友,忽略了晚餐节食的重要性,不吃早、中餐,晚上却大吃一顿,以致身体越减越肥。
▌2. 糖尿病
长期晚餐过饱,经常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很容易造成胰岛负担加重,加速老化,进而诱发糖尿病。肥胖也会引发糖尿病。
▌3. 肠癌
晚餐若吃过饱,蛋白质
无法完全被消化,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产生有毒物质,加上活动量小、进入睡眠状态中,使得肠壁蠕动缓慢,延长了有毒物质停留在肠道内的时间,增加了肠癌发生的风险。
▌4. 尿路结石
人体排钙尖峰值期在晚餐后四五个小时,若晚餐吃太晚,当排钙尖峰期到来时,通常已进入睡眠中。于是,尿液滞留不能及时排出体外,致使尿中的钙不断增加,很容易沉积下来形成结晶体,长期积累就容易形成结石。
▌5. 高血脂症
晚餐若采用高蛋白、高油脂、高热量的进食方式,会刺激肝脏制造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从而形成高血脂症。
▌6. 高血压
晚餐内容若偏荤食,加上睡眠时的血流速度减缓,大量血脂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进而引起小动脉收缩,使外周血管阻力增高,易使血压突然上升,也加速全身小动脉的硬化过程。
▌7. 冠心病
晚餐的饮食若是偏向高脂肪、高热量就可引起胆固醇增高,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另一主因,是钙质沉积在血管壁内,因此晚餐的盛食、美食、饱食及过迟吃晚饭都是引发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8. 脂肪肝
晚餐若吃太好、吃太饱,血糖和脂肪酸的浓度会加速脂肪的合成,加上晚间活动量小,也加速脂肪的转化,极易形成脂肪肝。
▌9. 急性胰腺炎
晚餐暴饮暴食,再加上饮酒,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严重者甚至在睡眠中休克、猝死。
▌10. 老年痴呆
若长期晚餐吃太饱,睡眠时胃肠及附近的肝、胆、胰脏等器官仍在运作中,使脑部不能休息,脑部的血液供应也不足,进而影响脑细胞的正常代谢,加速脑细胞老化。据统计,青壮年时期经常饱餐,老年后有 20% 以上的几率会罹患老年痴呆症。
晚餐应该怎么吃?
大家都知道这样的一句谚语,早餐吃得像皇帝、午餐吃得像大臣、晚餐吃得像乞丐,就是告诉大家要合理分配吃饭的比例。
根据《中国营养膳食指南》,一天三餐摄入量比例,最好是「 343 」原则,即:早餐占 3 成、午餐占 4 成、晚餐占 3 成。
健康晚餐要记住 5 要素:
▌1. 晚餐要在下午 5~7 点间吃
按照古代人的说法,一般日落后就不吃东西了,但考虑到现代人的生活作息时间,推荐人们在晚上 5~7 点间吃晚餐,并尽量保持规律。即使加班不能保证每顿都按时吃饭,也最好在此时间段内时吃些健康零食、水果。
▌2. 晚餐要「查漏补缺」
吃晚饭前,回想一下早餐和午餐都吃了什么,在晚上把今天缺的营养都补上。比如,没吃足 500 克蔬菜,晚餐就该吃一大盘青菜;如果前两顿没吃粗粮,晚上就来碗杂粮粥;如果没吃豆制品,晚上就该来个豆腐……补足前两顿缺了的食物,晚餐才能为全天营养找到平衡。
▌3. 吃晚饭时一心一意
「边吃饭边看视频、边吃饭边说话」,这样最影响消化了。边吃饭边干别的会分散吃饭的注意力,影响咀嚼和消化液的分泌,加之食物嚼不烂,必然会增加胃的负担。
▌4. 晚餐要注意粗细搭配
很多人知道晚饭要吃得清淡一些,但清淡不是不能吃肉,而是不能太浓汁厚味,适当吃些肌纤维短、好消化的海产品、瘦肉、蛋类都可以,注重粗细搭配,多吃些蔬菜和粗粮,少吃肥肉,从而增加胃肠动力,有助消化。
▌5. 在外应酬时管住嘴
在外应酬更要把握好自己的饭量。在国外,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把应酬、聚餐安排在中午,晚上回家吃晚饭,这不仅有利于维系家人的感情,更对健康有利,值得提倡。
饭吃七分饱,健康活到老
民间和中医、道医一直有「每餐七分饱,健康活到老」的说法。这是真的吗?
「饭吃七分饱」,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是十分正确的!
很多长寿老人们的生活经验以及民间养生理念都涉及节制饮食、适可而止的「七成饱」现象,很有意思。比如我的外婆今年 96 岁高龄,她每顿饭都控制量,绝不多吃。
研究证实:有节制的低脂饮食更能让动物长寿。
七分饱到底是怎样的感觉?
七分饱是一种因人而异的感觉,有点抽象不好衡量。专家认为,可以用下面这个方法来衡量七分饱:
胃里还没觉得满,但对食物的热情已有所下降,主动进食的速度也明显变慢,但习惯性地还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换话题转移注意力,很快就会忘记吃东西。
有一个标准需要牢记,那就是:如果吃饭时间相对规律、固定,这顿吃了七分饱,第二餐之前是不会提前饥饿的。也就是说,如果提前饿了,就意味着没吃到七分饱,可以适当再增加一点饭量。
https://mp.weixin.qq.com/s/3zzndGFguFuVjdZCtQdBHQ
大道至简,是宇宙万物发展之规律,是中华文化之精髓,是中华道家哲学,是大道理极其简单,简单到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经》。大道至简,不仅被哲学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视,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大道至简,大道无形,大道无法,这是一种大道自然、返朴归真的高级功态。在这种清净无为、忘我无私、天人合一的状态中,不求长功,功力自然上长;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调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显现;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脉自然畅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简单最普通的真理。把最复杂的变成最简单的,才是最高明的。最伟大的人仅仅因为简单才显得崇高。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开悟,深奥了就简单,简单了才深奥,从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样,从简单到复杂,再从复杂到简单,就是升华。生活的意义在于简单,人修炼到一定程度,会淡泊一些事,会简单,你可以理解别人,但别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实人不在理解,在认同。
精于心,简于形。拷问灵魂这是人的终极问题,简不仅是一种至美,也是一种能力、一种境界。看透了不说透,高境界;朦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彻;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彻后的不透彻,明白后的不明白,难得糊涂是真境界。
“大道至简”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将一件复杂的事情化为简单,那是需要智慧的。将繁杂的事情回归到简单,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决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欢大道至简,因此,功和利,不可趋之若鹜;名和财,不可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我们要简简单单的做人,踏踏实实的做事,用智慧化难为简。
为名利尽抛宠辱,清纯似儿时天真的童贞,朴实如父辈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静的人方能视见“斜阳照墟落,穷巷牛羊归”的悠闲,听闻“荷风送秋气,竹露滴清响”的天籁,感受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的空旷。陶渊明就是这样的人,所以他能够吟出“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绝句;欧阳修也是这样的一个人,所以他在谪居时仍能悠然自得的写出《醉翁亭记》。
大道至简,人生亦简。简不是物质的贫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简不是生命的空虚,而是心灵的单纯。大道至简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简明的,人要学会简单、简朴生活、简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杂念,当超出自我欲望的牢笼,当真正忘记自己的思想,忘记自己的意识,进入忘我忘物的状态。
人生的繁出于惑,以“仁”抗拒诱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简的标志。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人生百态,须当从一而终。乐以忘忧,简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简”。
有个大道至简、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个行者问老道长:“您得道前,做什么?”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问:“那得道后呢?”老道长:“砍柴担水做饭。”行者又问:“那何谓得道?”老道长:“得道前,砍柴时惦记着挑水,挑水时惦记着做饭;得道后,砍柴即砍柴,担水即担水,做饭即做饭。”老道长和行者的对话让我们开悟,许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蕴在一些极其简单的思想中。
大道至简,人生易简。一千个人有一千种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过岁月、走过生活,心里有许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当下放下,当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并不需要放在心里,人生的很多负担并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简单生活的乐趣,才能感受到心灵飞翔的快感。要想改变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给找回来。我们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我们应该记住该记住的,忘记该忘记的,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我们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对过去,用最少的浪费面对现在,用最多的梦面对未来。
天地之道,简易而已。人生苦短,诸事不想太复杂,简单生活。人生这部大戏一旦拉开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场,都得演到戏的结尾。成长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在于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静地走,快乐工作、简单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乐,所有的哀伤、痛楚,所有不能放弃的事情,不过是生命里的一个过渡,你跳过了就可以变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简单生活,一盏茶,一张桌,一处清幽,日子平淡,心无杂念。可是简单的生活却需要百般的努力,这样才会无忧无虑欣然享受生活。生活总的来说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态,不懂得欣赏的人,就会用挑剔把一切变得有残缺。简单做人,率性而为,把握分寸,随遇而安,坦然接受现实;简单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场漫长对抗,有些人笑在开始,有些人却赢在最终。试着微笑,试着回眸,放松自己,不强求、不萎靡、不浮躁。简单生活,随心、随性、随缘,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坚持往前走,属于自己的风景终会出现。
生活容不容易,关键看你怎么活。处境在于心境,心境改变了,处境也会改变。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会变得越紧张、越复杂,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对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满足,越容易快乐。江山明月,本无常主,得闲便是主人;大道至简,活在当下,知足便能常乐。
悟入无怀之静境,一轮之心月独明,尽显心静之境界;心静自然从容洒脱,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现心静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静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华,而是平淡,不是热闹而是清欢。保持一颗童心,不开心的时候,心无遮拦地向朋友倾诉烦恼,开心的时候,肆无忌惮地开怀大笑,也许所有的忧愁会在倾诉中流走,所有的紧张会在大笑中释放。像孩子一样,简单生活,快乐生活,保持心灵原生态,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总有一个故事,想讲述却难以开口,就这样在心底,渐渐谱成了曲。人就是这样,得不到的永远向往,失去了的,才会觉到珍贵。所谓的,得失、情缘、风景、驿站,都在时光的尘烟中,慢慢淡散。虽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难,但是,不属于自己的东西,终究会走远。
人的一生,注定要经历很多。红尘路上,有朗朗的笑声,有委屈的泪水,懵懂的坚持着,有成功的自信,有失败的警醒,每一段经历注定珍贵。生命的丰盈缘于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缘于拥有一颗平常心,生活简单让人轻松快乐,想法简单让人平和宁静。因为简单,才深悟生命之轻,因为简单,才洞悉心灵之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