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气、血、津液之间的相互关
气、血、津液三者的性状及其生理功能虽各有自己的特点,但均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三者的组成均离不开脾胃运化而生成的水谷精气。三者的生理功能,又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因此,无论在生理或病理情况下,气、血、津液之间均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系。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这是气和津液在属性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并在其生成、输布过程中,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1气能生津
气能生津,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化生的动力。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摄入的饮食,有赖于胃的‟游溢精气”和脾的‟散精”运化水谷精气。故脾胃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影响及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
2气能行(化)津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例如,脾、肺、肾、肝等脏腑的气机正常,则促进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过程。若气的升降出入不利时,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随之而受阻,称之为气滞水停。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亦随之而不畅,称作‟水停气滞。”另外,气与津液两者的病变常互相影响。故临床治疗时,行气与利水之法须并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气能摄津
津液与血,同属液态物质,同样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才能防止其无故流失,并使排泄正常。因此,在气虚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则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无故流失,发生多汗、多尿、遗尿等病理表现。临床治疗时,亦应采用补气之法,使气能固摄津液,病则获愈。
4津能载气
津液,亦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当发生多汗、多尿及吐泻等津液大量流失的情况时,气在体内则无所依附而散失,从而形成‟气随津脱”之病证。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为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为红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合补气药物,即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全赖于气的推动。例如,血液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概括为气行则血行。如气虚或气滞,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流行不畅,称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如气机逆乱,血亦随气的升降出入逆乱而异常,血随气升则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出血;血随气陷则脘腹坠胀,或下血崩漏。因此,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补气、行气、降气的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气能摄血
摄血,是气的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是‟气不摄血”。临床治疗此类出血病证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引血归经,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这三方面气对血的作用,概括称为‟气为血帅”。
4血为气母
血为气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如果血虚,或大出血时,气失去依附,则可浮散无根而发生脱失。故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也都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与气相对而言,则两者都属于阴。因此,血和津液之间亦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津液渗入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也多相互影响。例如,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容量之不足。而脉外之津液又因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表现。反之,津液大量耗伤时,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失血病证,不宜采用发汗方法。而对于多汗或吐泻等津液严重耗伤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此即‟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https://mp.weixin.qq.com/s/Wsp8MixbMDguuQNIC5Tyng
气和津液的关系
气属阳,津液属阴,这是气和津液在属性上的区别。但两者都源于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微,并在其生成、输布过程中,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1气能生津
气能生津,是指气的运动变化是津液化生的动力。津液的生成,来源于摄入的饮食,有赖于胃的‟游溢精气”和脾的‟散精”运化水谷精气。故脾胃健旺,则化生的津液充盛。脾胃之气虚衰,则影响及津液的生成,而致津液不足。
2气能行(化)津
津液在体内的输布及其化为汗、尿等排出体外,全赖于气的升降出入运动。例如,脾、肺、肾、肝等脏腑的气机正常,则促进津液在体内的输布、排泄过程。若气的升降出入不利时,津液的输布和排泄亦随之而受阻,称之为气滞水停。由于某种原因,津液的输布和排泄受阻而发生停聚时,则气的升降出入亦随之而不畅,称作‟水停气滞。”另外,气与津液两者的病变常互相影响。故临床治疗时,行气与利水之法须并用,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3气能摄津
津液与血,同属液态物质,同样有赖于气的固摄作用,才能防止其无故流失,并使排泄正常。因此,在气虚或气的固摄作用减弱时,则势必导致体内津液的无故流失,发生多汗、多尿、遗尿等病理表现。临床治疗时,亦应采用补气之法,使气能固摄津液,病则获愈。
4津能载气
津液,亦是气的载体,气必须依附于津液而存在。当发生多汗、多尿及吐泻等津液大量流失的情况时,气在体内则无所依附而散失,从而形成‟气随津脱”之病证。
气和血的关系
气属于阳,血属于阴,气和血在功能上存在着差别,但气和血之间又存在气能生血、行血、摄血和血为气母四个方面的关系。
1气能生血
气能生血,是指血液的组成及其生成过程中均离不开气和气的气化功能。营气和津液,是血液的主要组成部分,它们来自脾胃所运化的水谷精气。从摄入的饮食物,转化成为水谷精气,从水谷精气转化成营气和津液,再从营气和津液转化成为红色的血液,均离不开气的运动变化。因此说,气能生血。气旺,则化生血液的功能亦强。气虚,则化生血的功能亦弱,甚则可导致血虚。临床治疗血虚病证时,常配合补气药物,即是气能生血理论的实际应用。
2气能行血
气能行血,血属阴而主静,血不能自行,血在脉中循行,内至脏腑,外达皮肉筋骨,全赖于气的推动。例如,血液循行,有赖于心气的推动,肺气的宣发布散,肝气的疏泄条达,概括为气行则血行。如气虚或气滞,推动血行的力量减弱,则血行迟缓,流行不畅,称之为‟气虚血瘀”、‟气滞血瘀”。如气机逆乱,血亦随气的升降出入逆乱而异常,血随气升则面红、目赤、头痛,甚则出血;血随气陷则脘腹坠胀,或下血崩漏。因此,临床治疗血行失常的病证时,常分别配合补气、行气、降气的药物,才能获得较好的效果。
3气能摄血
摄血,是气的固摄功能的具体体现。血在脉中循行而不逸出脉外,主要依赖于气对血的固摄作用,如果气虚则固摄作用减弱,血不循经而逸出脉外,则可导致各种出血病证,即是‟气不摄血”。临床治疗此类出血病证时,必须用补气摄血的方法,引血归经,才能达到止血的目的。 以上气能生血、气能行血、气能摄血这三方面气对血的作用,概括称为‟气为血帅”。
4血为气母
血为气母,是指血是气的载体,并给气以充分的营养。由于气的活力很强,易于逸脱,所以必须依附于血和津液而存在于体内。如果血虚,或大出血时,气失去依附,则可浮散无根而发生脱失。故在治疗大出血时,往往多用益气固脱之法,其机理亦在于此。
血和津液的关系
血与津液,都是液态物质,也都有滋润和濡养作用。与气相对而言,则两者都属于阴。因此,血和津液之间亦存在着极其密切的关系。
血和津液的生成都来源于水谷精气,由水谷精气所化生,故有‟津血同源”的说法。津液渗入于脉中,即成为血液的组成部分。
在病理情况下,血和津液也多相互影响。例如,失血过多时,脉外之津液可渗注于脉中,以补偿脉内血容量之不足。而脉外之津液又因大量渗注于脉内,则可形成津液的不足,可见口渴、尿少、皮肤干燥等病理表现。反之,津液大量耗伤时,脉内之津液亦可渗出于脉外,形成血脉空虚,津枯血燥等病变。因此,对于失血病证,不宜采用发汗方法。而对于多汗或吐泻等津液严重耗伤的患者,亦不可轻用破血、逐血之峻剂。此即‟津血同源”理论在临床上的实际应用。
https://mp.weixin.qq.com/s/Wsp8MixbMDguuQNIC5Ty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