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内经探幽 | 从认识黄帝开始
内经探幽 引言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医的最高权威,然而漫长的中医历史上却鲜有人能将《黄帝内经》的医学体系完整破解,她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也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天人合一学说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精深、玄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黄帝内经》的隐秘世界吧!
学习中医,最重要的经典是《黄帝内经》,而研究《黄帝内经》,首先应该认识黄帝。
对于黄帝的研究,在整个中医史上极为欠缺,正是由于这种欠缺直接造成了中医核心观念的迷失及社会对中医价值的低估,也是造成中医界混乱、自贱、迷茫、危机的根源,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补上这一课。
我们至少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认识黄帝:
一、天资不凡
关于黄帝的身世,主要记载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内经》和(汉·司马迁)《史记》等古籍中,《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其中《史记》的记载,似乎是归纳了前两本书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认可了前两本书关于黄帝身世的记载。
具体来看,首先,黄帝的父亲少典,是有熊氏的首领,也就是伏羲氏的后代,母亲附宝则是炎帝的后代,因此可以说黄帝是王族之后、血统高贵。二者,黄帝的出生非常奇异,不是普通人经历的受孕、怀胎、生产过程。黄帝的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而受孕,而且孕期是二十四个月,刚好是两个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三者,黄帝具帝王之相、禀赋优良、成长迅速。
二、中华始祖
黄帝与炎帝并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表现在统一华夏、制定国制、整理道德规范、制定天文、历法,以及创立文字、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各方面。
三、修道成就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提到黄帝“成而登天”,记录了黄帝修道成就的事实。
《庄子·在宥篇》记载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经过,广成子是古仙,他跟黄帝的一段关于修行的问答,谈到修行的很多核心问题,被当作中华丹道的起源,因此,毫无疑问黄帝是修道之人,而且修道层次达到相当高度。
《史记·封禅书》云:“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这段除了介绍黄帝在各地访道修行的经历,也提到了黄帝在鼎湖乘龙飞升的典故。在陕西延安有一个黄帝陵,它是衣冠冢,黄帝的肉体并不在那,这与黄帝乘龙飞升的典故并不矛盾。乘龙飞升是道家成道的一个象征,并且乘龙飞升是道家的最高成就。
四、土德与“中道”
《史记·五帝本纪》曰“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这里解释了黄帝名称的由来。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此公孙轩辕是黄帝的本名,“黄帝”是后人给公孙轩辕的一个名号。那么,为什么公孙轩辕具备土德便有资格获得“黄帝”的名号呢?土德与黄帝的名号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知道,五行中的土在五色中对应黄色,而土德当然是与土相关的,这就是“黄帝”名号中“黄”字的由来,即是说“黄”字是代称“土”。
我们看到的土是那么卑贱,为何以帝王之尊还要用土字作名号呢?其实,土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1. 从五行来认识土
土色黄,居中,味甘,主季末十八日及长夏,对应藏腑是脾胃,有中正、诚信、包容、和缓、协调、柔和、运化等特性。
2. 土与木火金水的关系
沈孝瞻(清)在《子平真诠》中提出土为阴阳之合气,其曰“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意思是说,本来没有土,土由四象相合,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或称木火金水相合而成。大家知道,五行中唯有土是不分阴阳属性的,就是因为土是阴阳相合而成的,由阴阳相合而中和了阴阳的属性便成了土。
3. 土与“中气”
土的本位居中,也称为“中央土”,本身具有“中”的含义,如《灵枢·五运行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因此,“土”往往可以用“中”来代称。
“中气”的称谓和定义,由黄元御(清)在《四圣心源》第一次明确提出,曰“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浊之间,是谓中气”。由于中气处阴阳之间,起到阴阳间枢纽、转化的作用,这恰恰与土的运化作用相似;同时,中气是相合之气,与土居中央由四方汇聚而成的特点也是一致的。因此,用“中气”来描述土,彰显了土与阴阳的密切关联,也是非常恰当的。
4. 土、“中气”与人的关系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地为之父母” 。据此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二气,而生成于天地二气相合。因此,人就是位于天地中间的、由天地二气相合而成的中气。
由于中气与土是相同的,人既然是天地相合之中气,也可以说人的本质是土性。王冰曰:人为“裸虫之长”,裸虫为土性,这提示了人的土性是有情万物中最强的,其根源就是人处天地间中正之位,得天地二气最为均衡。
5. 土德与“中道”
“德者道之用,道者德之体”,土德的说法,将土提升到道的层次,而土是可以代表人的,因此,黄帝具有土德,即隐喻黄帝为得道之人。另外,从黄帝二字本身来看,因“德合天者称帝”,黄为土、为人,因此,黄帝同样可指得道之人。
进一步引申黄帝和土德的含义,土为中、为人,德为道、帝为道,“土德”和“黄帝”,皆直指“中道”。
6.中华文化的“中道”观
通过黄帝的名号,我们知道中医中蕴含的“中道”观,其实,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道”。《系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间的相合、相融,它就生了中气,中气交融、和谐、圆满了就近于道。
《易经·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卦即是土,这里是赞美土的功用,土既居中正之位,又通于四支,即是说土能够收放自如,不但能聚合,而且能够通达各处,所以“黄中”最为完美,这也就是指土之德。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由此可知,中道的观念在道家来说,是行为的最高准则,地位是非常高的。
《中庸》里面说的更直白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和都是土的特性,中和的极致就是道的安天下、育万物的圆满境界。
佛家也有“中道”思想,释迦摩尼佛示现涅槃后大概七百年,大众离佛渐远,对于释迦摩尼佛所传佛法的核心观念般若(智慧),领会的人越来越少了,此时龙树菩萨挺身而出、续佛慧命,造了《中论》,首次提出佛法中蕴藏的“中道”思想,即著名的“中观”,论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龙树菩萨提出“八不”命题,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用否定两端来表达“中道”的更完整含义,是佛法中比较特别的表法形式。龙树菩萨用中观解释实相般若,破除了对空、有两边的执着而取中道,解释得非常完精妙,所以当时佛法又为之兴盛起来。
净空法师指出“一真法界就是真空妙有、空有不二,是谓不二法门,是诸佛菩萨境界 ”,其实这种一真法界的境界,即是实相境界,与中道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
对于佛法与“中道”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对黄帝的认识,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学习和领悟《黄帝内经》的关键。只有将黄帝与“中道”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中医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彰显,中医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才不可动摇,中医才有光明和未来。
https://mp.weixin.qq.com/s/5g1fqO7dWvqFAOeLdcVs9A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经典中的经典,是中医的最高权威,然而漫长的中医历史上却鲜有人能将《黄帝内经》的医学体系完整破解,她所蕴藏的巨大潜力和价值也远远没有被挖掘出来。究其原因,主要是《黄帝内经》中的阴阳理论、天人合一学说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精深、玄妙。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寻《黄帝内经》的隐秘世界吧!
学习中医,最重要的经典是《黄帝内经》,而研究《黄帝内经》,首先应该认识黄帝。
对于黄帝的研究,在整个中医史上极为欠缺,正是由于这种欠缺直接造成了中医核心观念的迷失及社会对中医价值的低估,也是造成中医界混乱、自贱、迷茫、危机的根源,今天我们迫切需要补上这一课。
我们至少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来认识黄帝:
一、天资不凡
关于黄帝的身世,主要记载于(晋·皇甫谧)《帝王世纪》》、《黄帝内经》和(汉·司马迁)《史记》等古籍中,《帝王世纪》曰:“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即炎帝母家有氏之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曰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孙,名曰轩辕。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聪明。” 其中《史记》的记载,似乎是归纳了前两本书的内容,也可以说是认可了前两本书关于黄帝身世的记载。
具体来看,首先,黄帝的父亲少典,是有熊氏的首领,也就是伏羲氏的后代,母亲附宝则是炎帝的后代,因此可以说黄帝是王族之后、血统高贵。二者,黄帝的出生非常奇异,不是普通人经历的受孕、怀胎、生产过程。黄帝的母亲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而受孕,而且孕期是二十四个月,刚好是两个地球绕太阳公转周期。三者,黄帝具帝王之相、禀赋优良、成长迅速。
二、中华始祖
黄帝与炎帝并称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对中华文化的贡献表现在统一华夏、制定国制、整理道德规范、制定天文、历法,以及创立文字、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各方面。
三、修道成就
《黄帝内经·上古天真论》提到黄帝“成而登天”,记录了黄帝修道成就的事实。
《庄子·在宥篇》记载了黄帝问道于广成子的经过,广成子是古仙,他跟黄帝的一段关于修行的问答,谈到修行的很多核心问题,被当作中华丹道的起源,因此,毫无疑问黄帝是修道之人,而且修道层次达到相当高度。
《史记·封禅书》云:“中国华山、首山、太室、泰山、东莱,此五山黄帝之所常游,与神会。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百余岁然后得与神通。”“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 这段除了介绍黄帝在各地访道修行的经历,也提到了黄帝在鼎湖乘龙飞升的典故。在陕西延安有一个黄帝陵,它是衣冠冢,黄帝的肉体并不在那,这与黄帝乘龙飞升的典故并不矛盾。乘龙飞升是道家成道的一个象征,并且乘龙飞升是道家的最高成就。
四、土德与“中道”
《史记·五帝本纪》曰“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这里解释了黄帝名称的由来。黄帝姓公孙,名轩辕,因此公孙轩辕是黄帝的本名,“黄帝”是后人给公孙轩辕的一个名号。那么,为什么公孙轩辕具备土德便有资格获得“黄帝”的名号呢?土德与黄帝的名号有什么关系呢?
大家知道,五行中的土在五色中对应黄色,而土德当然是与土相关的,这就是“黄帝”名号中“黄”字的由来,即是说“黄”字是代称“土”。
我们看到的土是那么卑贱,为何以帝王之尊还要用土字作名号呢?其实,土还有更深刻的含义呢!
1. 从五行来认识土
土色黄,居中,味甘,主季末十八日及长夏,对应藏腑是脾胃,有中正、诚信、包容、和缓、协调、柔和、运化等特性。
2. 土与木火金水的关系
沈孝瞻(清)在《子平真诠》中提出土为阴阳之合气,其曰“土者,阴阳老少、木火金水冲气所结也”。意思是说,本来没有土,土由四象相合,即少阴、太阴、少阳、太阳,或称木火金水相合而成。大家知道,五行中唯有土是不分阴阳属性的,就是因为土是阴阳相合而成的,由阴阳相合而中和了阴阳的属性便成了土。
3. 土与“中气”
土的本位居中,也称为“中央土”,本身具有“中”的含义,如《灵枢·五运行大论》曰“中央生湿,湿生土”,《素问·太阴阳明论》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因此,“土”往往可以用“中”来代称。
“中气”的称谓和定义,由黄元御(清)在《四圣心源》第一次明确提出,曰“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浊之间,是谓中气”。由于中气处阴阳之间,起到阴阳间枢纽、转化的作用,这恰恰与土的运化作用相似;同时,中气是相合之气,与土居中央由四方汇聚而成的特点也是一致的。因此,用“中气”来描述土,彰显了土与阴阳的密切关联,也是非常恰当的。
4. 土、“中气”与人的关系
《素问•宝命全形论》曰:“人以天地之气生”, “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天地为之父母” 。据此可以理解为,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二气,而生成于天地二气相合。因此,人就是位于天地中间的、由天地二气相合而成的中气。
由于中气与土是相同的,人既然是天地相合之中气,也可以说人的本质是土性。王冰曰:人为“裸虫之长”,裸虫为土性,这提示了人的土性是有情万物中最强的,其根源就是人处天地间中正之位,得天地二气最为均衡。
5. 土德与“中道”
“德者道之用,道者德之体”,土德的说法,将土提升到道的层次,而土是可以代表人的,因此,黄帝具有土德,即隐喻黄帝为得道之人。另外,从黄帝二字本身来看,因“德合天者称帝”,黄为土、为人,因此,黄帝同样可指得道之人。
进一步引申黄帝和土德的含义,土为中、为人,德为道、帝为道,“土德”和“黄帝”,皆直指“中道”。
6.中华文化的“中道”观
通过黄帝的名号,我们知道中医中蕴含的“中道”观,其实,整个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就是“中道”。《系传》曰:“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间的相合、相融,它就生了中气,中气交融、和谐、圆满了就近于道。
《易经·坤》“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坤卦即是土,这里是赞美土的功用,土既居中正之位,又通于四支,即是说土能够收放自如,不但能聚合,而且能够通达各处,所以“黄中”最为完美,这也就是指土之德。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庄子》曰:“得其环中,以应无穷”,由此可知,中道的观念在道家来说,是行为的最高准则,地位是非常高的。
《中庸》里面说的更直白了:“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即中、和都是土的特性,中和的极致就是道的安天下、育万物的圆满境界。
佛家也有“中道”思想,释迦摩尼佛示现涅槃后大概七百年,大众离佛渐远,对于释迦摩尼佛所传佛法的核心观念般若(智慧),领会的人越来越少了,此时龙树菩萨挺身而出、续佛慧命,造了《中论》,首次提出佛法中蕴藏的“中道”思想,即著名的“中观”,论曰“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亦为是假名,亦是中道义”。龙树菩萨提出“八不”命题,即“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用否定两端来表达“中道”的更完整含义,是佛法中比较特别的表法形式。龙树菩萨用中观解释实相般若,破除了对空、有两边的执着而取中道,解释得非常完精妙,所以当时佛法又为之兴盛起来。
净空法师指出“一真法界就是真空妙有、空有不二,是谓不二法门,是诸佛菩萨境界 ”,其实这种一真法界的境界,即是实相境界,与中道的含义是非常接近的。
对于佛法与“中道”的关系,有兴趣的朋友可以作更深入的研究。
总之,对黄帝的认识,这是我们能够进一步学习和领悟《黄帝内经》的关键。只有将黄帝与“中道”联系在一起的时候,中医的核心价值才能真正彰显,中医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才不可动摇,中医才有光明和未来。
https://mp.weixin.qq.com/s/5g1fqO7dWvqFAOeLdcVs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