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同仁堂关庆维【荐读】| 为何说“气”是中医的灵魂
题记:如果不从“气”这一概念上去认识,中医的合理性问题永远得不到解决。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草菅人命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
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黄帝又问:“愿闻脉度。”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
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
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
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壹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
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
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贰
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叁
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周恩来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温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
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https://mp.weixin.qq.com/s/mPUTy_cWa8iHf3DGcoUIpg
一、问题的提出
对于中医这一传统学问,很多人将其视为迷信,因为它“没有科学依据”。但非常奇怪的是,这么个“迷信”的东西,竟然用其荒诞不经的理论和莫名其妙的手段在中国传承了几千年。医学不同于其它,那是关乎人命的事,如果不能治病早就被淘汰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毫无道理、草菅人命的医学体系会传承数千年,甚至在今天这样一个人必称科学的时代站稳脚跟。
那么,问题来了:中医的奥秘究竟在哪里?
现代医学总是喜欢通过各种手段在中草药里找“有效成分”,应该说这确是认识中医的一个手段。但是如果把它做为中医研究的重点,则是非常可笑的。
道理很简单:我们的祖先并不知道什么“有效成分”,也根本不是从这个角度去给病人下药——中医是从四性、五味、经络归属的角度来认识中药的,而以此为依据开出的方子却有实实在在的效果。我们今天的医生熟练掌握了各种中药的“有效成分”,却达不到前人的水平。因此,我们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中药显然是有问题的。
既然中药不能从“有效成分”的角度去认识,那么应该从什么角度去认识呢?
这是个复杂的问题,要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对经络的认识上来入手。经络这个东西很有意思,你在解剖学上找不到它,可是用经络理论来治病就是有效,比如针灸,用银针来刺入经络的交叉点(纵为经,横为络)——也就是穴位,对一些病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有些浅陋之人因为在解剖学上找不到经络,就认为这个理论是荒谬的,这是典型的无知之徒。因为针灸的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并且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取得的效果)。这种事情外国人是解释不了的,到现在也解释不了,他们也做不到。可以肯定的是,经络里面一定有某种物质的存在,因为没有物质肯定治不了病。那么这种物质是什么呢?神经?肯定不是,如果是神经的话早就找到了;血液?当然更不是了,经络图可不是血管分布图。
那么,最合理的解释还是老祖宗留下来的说法:是“气”。
二、对“气”的认识
经络并非神经网,也不是血管,而是“气”的运行通道。这是一个传统的观念,《黄帝内经》是这样描述的:“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黄帝又问:“愿闻脉度。”岐伯将人体的经络大致叙述了一下,然后说:“此气之大经隧也。”
不过这里的“气”可不是空气,而是一种相对特殊的物质。这种物质就像电磁波和磁场一样,看不见,摸不着,但是确实存在,并且带有能量。遗憾的是,今天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全面地认识它,以至于对针灸等传统医术无法做出任何有意义的解释。
可我们的老祖宗却在很早以前就用“气”的理论来解释事情了,比如《国语》中,陕西发生了大地震,“三川竭,歧山崩”,周厉王问其故,大臣伯阳父答曰:“夫天地之气,莫失其序,若失之序,民之乱矣。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是有地震。”
又如《黄帝内经》说“百病生于气”,可见从自然现象到人体健康,都离不开“气”的作用。当然了,上面的两条材料只是老祖宗在用这种理论来解释事物,并不代表这种理论就一定是正确的,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这种理论指导下的中医治疗手段确实有其预计的效果,而且用其它理论就是解释不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这个理论要么去积极地接受,要么理性地存疑,而不能轻易地否定。
“气”既非空气之气,那在写法上是不是也有差异呢?在古代是有的,这个字最早的见于先秦的竹简上,是上下结构,上面一个“既”,下面一个“火”。后来有了简化的写法,上面的“既”字只剩下右半边,像个“无”字,底下则变成四点火(俗称四点水),被称为“无火之气”。再后来,就被简化没了,统一成了“气”字。这“气”是无处不在的,远到九天之外,近到方寸之内,都有它的存在。
我们人体内自然也有,经络就是“气”运行的路线。所以用银针刺入经络这种行为在西医看来全无道理,而中医看来却是目的明确:那是在影响气的运行以达到治病的目的。
《灵枢》中,黄帝问歧伯说:“刺之有道乎?”歧伯答:“刺此者,必中气穴。”又说:“刺之要,气至而有效”,都说明了这一问题。可以说,针灸的全部合理性就体现在它对“气”的把握。今天的医学不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一问题,又如何能解释针灸的合理性?
和其它物质一样,气也是分为不同的种类的,不同的种类有不同的性质,而不同的性质自然会发挥不同的作用。最基本的就是阴阳二性,底下还可以按不同的分法给分成诸如寒热温凉四性,或是金木水火土五性。不同的物质内含有不同属性的气,下面以药材为例来说一下。
学过中医的都知道,任何一味中药都有三个基本属性:性、味、归经。
“性”是四性,寒热温凉;“味”是五味,辛酸甘苦咸,实际上是五行的体现;“归经”是说药性会进入某一条具体的经络。事实上这个“归经”就已经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们:中药的根本奥秘是“气”,而不是西人所说的化学成分,因为所谓的“归经”就是中药被人吃下去以后,是要进入某条经络来发生作用的,如麻黄这味药入的是肺经和膀胱经,木通这味药入的则是心经和小肠经,独活这味药入的是肾经。进入某条经络之后,气的寒热温凉之性再发生具体作用,以达到治病的目的。口说无凭,举几个例子吧。
三、举几个例子
下面从“气”的角度来认识一下几味常用的中药。
壹
中药里有一种含有剧毒的药材,叫做附片,毒性很大,吃多了要死人。现在我们国家规定每副药方里附片的用量不得超过三克,超过就是违法,出事就得坐牢。
可在清朝末年,川西有一个名动天下的大医家,叫郑钦安,外号郑火神,此人特别喜欢用附片,一用就是好几两(我半年前去成都的一个大药店抓药,稍带着问了一下有没有郑火神这一派的方子,伙计说刚才就来了一个,一副药里下了两百克附片)。可在他手上非但死不了人,治疗效果还特别好,这是怎么回事?
用现代医学的理论怎么也解释不了,而用中医理论来说就很简单了:附片性热,可温命门之火,让阳气上升。对很多病人来说,这阳气一升,就什么事都好办了。而这一切都是从气的角度来解释的,首先,附片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升腾阳气,而“阳气”这一概念当然属于气的思想;其次,所谓“性热”,并不是说附片的温度有多高,而是它的气具有一种属性,可以让人体内的阳气升腾,所以这种属性被人形象地称为“热性”。而说来说去,也都是在从气的角度去看这些问题。
贰
有一味治疗肺病用的药,叫“霜桑叶”,也就是让霜打过的桑叶。桑叶在“归经”上是入肺经,所以可治疗肺病。当然,这“入肺经”可能只是后人的比附,因为发现桑叶能治肺病而说它是入肺经,有可能是胡说。可我这里要说的是霜桑叶。桑叶让霜打过之后,在治疗肺病时效果远胜普通桑叶。这事在西医上看来有点荒唐,因为即使让霜打过,其化学成分也没有变化。中医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的角度来看的,而是从气的属性上来看这一问题:霜是什么时候降的?是秋天,秋天在五行中属金,也就是说带有金性之气;而肺在五行的划分里也属金。被霜打过的桑叶带有金性之气,而人体的肺气也是金性的,所谓“同气相求”,霜桑叶的气自然容易进入肺,从而对肺发生比较明显的影响。
叁
再说一味叫做苍术的药。1955年,石家庄闹乙脑,苏联专家束手无策,周恩来急调四川名医蒲辅周亲临现场。蒲老先生没有从西医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而是从中医的理论去加以诊断,说这是温病,依中医之理,当用白虎汤治疗。结果药配发下去,疫情很快被解决。1956年,北京又闹乙脑了,医务人员有样学样,也用白虎汤,结果效果不理想。蒲老先生再次赴疫区诊断,说这是温病加湿症,用白虎汤只能治疗温病,却治不了这个温症,于是在白虎汤里加了一味“苍术”,结果瘟疫马上又被平息了。温病、湿症都是中医之理,并不是从化学成分、病菌的角度去认识问题;而白虎汤也是依中医之理开出的药方,并不是以化学成分为依据的。可是它们却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上面已经说过了,苍术这味药是用来治疗湿症的。“湿症”是什么意思?是我们身体里面的水蒸气太多,结果把我们的身体弄湿了?这当然是不可能的,还没听说过哪个人的身体里面水蒸气太多。显然,这个“湿”并非指水蒸气多,而是气的一种属性。那么,怎么治呢?蒲老先生用的是苍术。
苍术,性温,味辛。温是升阳之性,阳气一升,湿气就会被驱除,因此中医里有个名方叫“升阳除湿汤”。辛味之物所具有的气性也是可以升阳的,因为“气味辛酸发散为阳”。而更重要的是苍术的药性可以进入属于脾的经络。脾脏在中医里被称为“湿脏”,体内湿气一重,受害最严重的就是脾脏。苍术被人服下之后,具有辛温之属性的气进入属于脾脏的经络,自然就能把脾脏的湿气驱除,那么这湿症就得以解决了。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朋友会觉得有些玄,可是别忘了,这么玄的理论却是有实实在在的效果作为依托的。
四、结论
上面三个例子,我相信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能力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道理很简单,因为现在的医学根本没有引入“气”这个概念,它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去解释中医里面“性温”、“五行属金”之类的基本术语,而这些正是中医用来治病的东西。不错,我们今天的科技水平还不足以对“气”这一物质进行检测,但我们是否因为没有能力检测到就要加以否定呢?显然不是的,因为认识一个事物的手段有很多种,并非只有用仪器检测这一条道(那种因为检测不到就要加以否定的做法是愚蠢的,是缺乏最基本的学术素养的表现。事实上中医实践就是一个很好的认识途径)。中医理论以“气”为出发点,从“气”的角度去指导治疗,而实际的治疗结果与其预计的结果又是一样的,其理论经得住实践效果的检验,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去以“尚不能解释”而加以否定呢?目前还不能认识,那么继续认识就是了;目前还不能解释,等技术进步了自然就能解释,这些都不是对中医理论加以否定的理由。用已知的去否定未知的,这是一种愚蠢的行为。
综上所述,我们应该重视祖先关于“气”的论述,从气的角度去认识中医。
https://mp.weixin.qq.com/s/mPUTy_cWa8iHf3DGcoUI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