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行医二十多年,深深感慨中医神奇的量效关系
早上读文章,晚上看评论。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I导读:古有病重药轻,病轻药重之说,方剂配伍,剂量是其灵魂,可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老中医之所以珍贵,在乎于其经验,而其经验在乎于对量和比例的把控。(编辑/小谢)
中医临床处方用量初探
作者/傅春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这说明量的重要性。我不赞同医家传方不传量,学方用方不明量。由于古今度量衡不同的原因,以及历代医家的不同看法,造成用量上的思维混乱却是事实。根据1985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所附:“古方药量考证”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3.92g,以及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核算,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今之15.625g。
因此我在使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的时候,剂量上在13.92g与15.625g之间取舍,参考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环境、气候、药材质量、剂型、煎服法等诸多因素确定中医临床处方用量。
宋代之后的方剂按1两相当于今之37.3g计算。其它计量单位,如大枣十二枚,杏仁十六个,桃仁五十个等,既可参考有关文献,也可以实际测量得知。下面,就从不同侧面初步探索一下中医临床处方用量问题。
一、剂量是方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单是张仲景对药物处方剂量十分重视,历代医家也无不如此,从他们创制和使用的处方中就可得知。
1、金代刘完素之六一散,其方中滑石与甘草的分量之比为6:1,汪昂《医方集解》释“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
2、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汤:熟地一两、肉桂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
3、傅山《傅青主女科》中的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4、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
5、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定心汤: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萸肉五钱、柏子仁四钱、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
6、陈慎吾老大夫治一腹胀患者,该患者曾因服用年轻教师开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而转请陈老诊治。陈老检查患者之后,认为年轻教师认证准确,选方得当,只是用量不对,于是将厚朴由三钱改为六钱,党参、炙甘草由三钱减至一钱。患者服药后,腹胀满迅速消失。
刘渡舟教授说:陈老增厚朴之量,在于消除胀满;减少参、草之量,是恐其助满碍中。所以本方行气散结药的用量不宜太轻,补虚益气的药用量又不宜过大,要七消三补。
7、王辉武早年用茵陈蒿汤治疗重症肝炎,茵陈蒿用量30-40g不等,但反复数诊,未收其功,后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的启示下,按原剂量4.5:1.5:1的比例,用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的剂量,嘱先将茵陈另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剂量调整后,退黄疗效大增。
8、于仲经尝治一患者,女,47岁。诉患头痛2年,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然多药久治无良效。细询之,言痛甚伴干呕吐沫,少腹胀。脉弦迟,苔薄白。诊为厥阴头痛。处方:吴茱萸6克、党参9克、生姜2片、红枣15克。服3剂,未效。
复细诊之,脉证无误,汤亦对证,思及乃方用吴茱萸汤而未以此汤药量的原因——一失比例,二不足量。《伤寒论》吴茱萸汤各药的量为:吴茱萸1升,人参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折合今量分别为82克、41.76克、83.52克、43克。
其煎服法为:“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而今法取二煎,折其量处之:吴茱萸40克、党参20克、生姜40克、红枣20克,分别以水750毫升、650毫升各煎取200毫升(头煎用冷水先浸一小时)混合,日三次分服。试一剂,疼痛若失;再进二剂,二年顽疾竟得获愈。
二、中医临床处方用量的一般规律及特殊性
1、古代名医制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上都讲究用量,如李杲云:“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如炙甘草汤,此汤既以炙甘草命名,且分量为四两之重,当然以炙甘草为君药,大枣30枚,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中用量最重,而方中药味用量堪与比肩者,惟生地黄一斤。故大枣、地黄为辅助炙甘草的臣药。人参、阿胶、麦门冬、麻仁辅助君臣药补心气、益心血,姜桂辛散温通,共为佐,使以清酒温通血脉,共同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2、药量的变化导致处方主治、功效、适应证的变化。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三方的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不同,故分别用于治疗阳明病、腹满病和支饮病。再如桂枝加桂汤,由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到五两,就从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桂枝汤转而变为治疗寒性奔豚的方剂。
3、一般情况下滋补药重用,而行气、活血、温通血脉、升提中气、引经等诸药宜轻用。如阳和汤,重用熟地,麻黄、肉桂、姜炭均小量,大量熟地得小量麻黄,则补血而不滋腻,小量麻黄得大量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
再如完带汤,重用白术、山药双补脾之阴阳,而陈皮疏脾经之滞,黑芥穗以收湿止带,柴胡升提肝木之气却小量。量大的取其补养,量小的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特殊情况下例外,如蒲辅周老先生经过临床验证,玉屏风散在对证使用时以15-20克入煎剂为宜,量大反有胸闷不适之弊,因黄芪、白术乃补益之品,用之过量,有中满腻膈之嫌;如桂枝甘草汤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重其制,用以四两之重,且顿服。
4、一般情况下,矿物类药重用,花叶类药轻用;鲜药重用,干品轻用。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旋覆代赭汤,代赭石虽为矿物类药,用量却只有生姜的五分之一,旋覆花的三分之一。
刘渡舟教授有一次带毕业生实习,某学生治一妇人,病心下痞而嗳气频作,断为痰气上逆,予旋覆代赭汤,服药不见效,因而请刘老为之诊治。刘老全面地检查了患者,断定该生诊断无误,用方也对,但为何不效?细审其方,发现代赭石用了30克,生姜却只用了3片。刘老对这个学生说,问题就出在这里。方药虽对证,但药用剂量不相称,所以无效。遂改生姜为15克,代赭石为6克,再服果然见效。
5、“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故外感病用量宜重,内伤病用量宜轻。治疗急性病用量宜重,治疗慢性病用量宜轻。名贵药轻用,替代药重用,如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时,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宜重用30克以上;如用乌梢蛇代替蕲蛇治疗皮肤瘙痒病,宜重用20克左右。有毒的药品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大药量。
6、同一药物选择其发挥不同作用时用量不同。如柴胡用于退热,宜重用20克以上,用于疏肝,宜用中等量6--10克,用于升提中气,宜用少量3--5克;根据呕吐程度轻重的不同,选用不同剂量的半夏降逆止呕,半夏止呕效果与剂量成正比,大剂量还可安神催眠;红花小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黄连小剂量健胃,大剂量则清热;大黄小剂量活血,大剂量泻下;白术小剂量止泻,大剂量通便;附子小剂量温通阳气,大剂量回阳救逆;黄芪小剂量升血压,大剂量降血压等等。
7、辨证无误的情况下要考虑用量的问题,病轻药重、病重药轻都无法取效。如《伤寒论》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就属于病重药轻,张仲景不是选择加重剂量,而是先针后药,针药并用。
蒲辅周曾治一患者黄某,胸闷、脘胀半月余,砂、蔻、楂、曲等消导,参、术等温补迭进无效,连夜派人至成都接蒲老回梓救治。到后方知郭先生已先蒲老一日而到,并处小承气汤。富贵之家畏硝黄如虎狼,迟疑不敢服药,要蒲老决断。蒲老见其舌苔黄厚,脉虽沉但有力,知系平日营养过丰,膏粱厚味蕴郁化热,积于肠胃所致,理应涤荡。力主照郭先生方服用,黄某犹豫之下,勉进半茶杯,半日后腹中转动矢气,又进半杯,解下黑色稠粪少许,味极臭,胸脘顿觉豁然,纳谷知香。
事后黄某问:“何以消导不效,非用攻不可?”蒲老答:“病重药轻如隔靴搔痒,只能养患尔。”郝万山教授曾治一韩国患者,处方用药后疗效不显,细思量,辨证准确,选方得当,为何疗效不显?后经查看药材,发现韩国使用的中药材质量优于国内,故前方药量过重,减半使用后获得佳效,这就属于病轻药重的情况。
8、量变引起质变。如岳美中次女于他地患肾炎,水肿、蛋白尿,来函详叙诸证,岳老令服济生肾气丸(作汤剂),连进44剂未效,其女来函相告,求改方,岳老重审其证,嘱其原方继服,又进三剂,效验大显,积量变至质变,可见守方之重要。从该案得到启示,我每治胆结石、肾结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治疗病程长、容易复发的疾病,均告知患者需要坚持服药,能坚持者才予以收治。
9、由于现在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紧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的药量与病情所需的剂量之间有时又存在着差距,因此,根据病情确实需要使用大剂量药物进行治疗时,一定要胆大心细,确保医疗安全。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曾治疗一高热、咳嗽、痰黄的老妇,首诊我用麻杏甘石汤,生石膏用60克,后患者请他医转方,医将处方改动,去生石膏加黄芩、蒲公英等,结果三诊时该患者热势又起,我便将生石膏用量加大至80克,服药数剂后痊愈。
我用生石膏量大,源于《伤寒论》,验证于自身。我不常感冒,几年才偶发一两次,但每次发病都是恶寒、高热、无汗、咽痛、痰浓且黄,每用麻杏甘石汤并重用生石膏取效。所以,曾治一同事亲戚,产后8天,也是类似症状,我也才敢重用生石膏,同样取得满意的疗效。
2、曾治一朋友,诊断其为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每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用量为30克,顿服,取效。如果没效,我一定会加大桂枝的用量。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有一治疗肾及膀胱结石引起的绞痛方,只有两味药:金钱草90克,台乌药30克。
朱老认为乌药常用量为10克左右,但治肾绞痛需用至30克始佳,轻则无效。我在临床上遇见过几个病例,都用该方取效,平均缓解疼痛时间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朱老诚不欺我尔。
3、重用柴胡20克退热,炒酸枣仁30克安眠,白术50克通便,厚朴20克消胀除满,葛根30克治项背强几几(shū),芍药40克治疗踝扭伤等都经过自己的临床验证。
如2017年11月4日,患者张某,男,13岁,以踝扭伤就诊。四诊:痛苦表情,右足内踝后侧压痛,纳呆,大便硬,小便白,舌淡苔薄根略腻,脉沉偏细。诊断:右踝扭伤(脾虚不运,筋失所养,经气不利),治法:柔肝养血,行气健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处方:芍药甘草汤加减。
以白芍30克、赤芍10克、炙甘草10克为君,柔肝养血,缓急止痛,以白术30克,健脾益气为臣,以炮附子5克、大黄5克,温经活血通络,鸡内金10克、陈皮5克和胃,台乌药10克行气止痛共为佐使。
2017年11月11日复诊:患者述前方服后疼痛已消失,因担心再次扭伤而就诊,故以调补气血之方善后。
以上认识,乃从医20多年来阅读大量中医古籍,参阅近现代名中医的著作和文献资料,结合自己亲身体会,对中医临床处方用量做了初步的探索。疏漏之处不可避免,仅供临床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Lbl-tS9w0k9REe1SKN-zOA
置顶中医书友会,可点击上方蓝字。
I导读:古有病重药轻,病轻药重之说,方剂配伍,剂量是其灵魂,可谓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老中医之所以珍贵,在乎于其经验,而其经验在乎于对量和比例的把控。(编辑/小谢)
中医临床处方用量初探
作者/傅春
古人云:中医不传之秘在于量。这说明量的重要性。我不赞同医家传方不传量,学方用方不明量。由于古今度量衡不同的原因,以及历代医家的不同看法,造成用量上的思维混乱却是事实。根据1985年版高等医药院校《方剂学》教材所附:“古方药量考证”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现代的13.92g,以及柯雪帆等根据国家计量总局《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的有关资料进行了核算,认为东汉一两相当于今之15.625g。
因此我在使用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方剂的时候,剂量上在13.92g与15.625g之间取舍,参考病情的轻重缓急、患者的体质、年龄以及环境、气候、药材质量、剂型、煎服法等诸多因素确定中医临床处方用量。
宋代之后的方剂按1两相当于今之37.3g计算。其它计量单位,如大枣十二枚,杏仁十六个,桃仁五十个等,既可参考有关文献,也可以实际测量得知。下面,就从不同侧面初步探索一下中医临床处方用量问题。
一、剂量是方剂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单是张仲景对药物处方剂量十分重视,历代医家也无不如此,从他们创制和使用的处方中就可得知。
1、金代刘完素之六一散,其方中滑石与甘草的分量之比为6:1,汪昂《医方集解》释“其数六一者,取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义也。”
2、王洪绪《外科证治全生集》中的阳和汤:熟地一两、肉桂一钱、麻黄五分、鹿角胶三钱、白芥子二钱、姜炭五分、生甘草一钱。
3、傅山《傅青主女科》中的完带汤:白术一两,土炒、山药一两,炒、人参二钱、白芍五钱,酒炒、车前子三钱,酒炒、苍术三钱、甘草一钱、陈皮五分、黑芥穗五分、柴胡六分。
4、王清任《医林改错》中的补阳还五汤:黄芪四两(生)、归尾二钱、赤芍一钱半、地龙一钱、川芎一钱、桃仁一钱、红花一钱。
5、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定心汤:龙眼肉一两、酸枣仁(炒)五钱、萸肉五钱、柏子仁四钱、生龙骨四钱、生牡蛎四钱、生明乳香一钱、生明没药一钱。
6、陈慎吾老大夫治一腹胀患者,该患者曾因服用年轻教师开的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无效,而转请陈老诊治。陈老检查患者之后,认为年轻教师认证准确,选方得当,只是用量不对,于是将厚朴由三钱改为六钱,党参、炙甘草由三钱减至一钱。患者服药后,腹胀满迅速消失。
刘渡舟教授说:陈老增厚朴之量,在于消除胀满;减少参、草之量,是恐其助满碍中。所以本方行气散结药的用量不宜太轻,补虚益气的药用量又不宜过大,要七消三补。
7、王辉武早年用茵陈蒿汤治疗重症肝炎,茵陈蒿用量30-40g不等,但反复数诊,未收其功,后在《长沙方歌括》“茵陈六两早煎宜”的启示下,按原剂量4.5:1.5:1的比例,用茵陈90g,熟大黄30g,栀子20g的剂量,嘱先将茵陈另用容器冷水浸泡,另煎,剂量调整后,退黄疗效大增。
8、于仲经尝治一患者,女,47岁。诉患头痛2年,西医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诊断为神经性头痛,然多药久治无良效。细询之,言痛甚伴干呕吐沫,少腹胀。脉弦迟,苔薄白。诊为厥阴头痛。处方:吴茱萸6克、党参9克、生姜2片、红枣15克。服3剂,未效。
复细诊之,脉证无误,汤亦对证,思及乃方用吴茱萸汤而未以此汤药量的原因——一失比例,二不足量。《伤寒论》吴茱萸汤各药的量为:吴茱萸1升,人参3两,生姜6两,大枣12枚。折合今量分别为82克、41.76克、83.52克、43克。
其煎服法为:“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去渣,温服七合,日三服。”而今法取二煎,折其量处之:吴茱萸40克、党参20克、生姜40克、红枣20克,分别以水750毫升、650毫升各煎取200毫升(头煎用冷水先浸一小时)混合,日三次分服。试一剂,疼痛若失;再进二剂,二年顽疾竟得获愈。
二、中医临床处方用量的一般规律及特殊性
1、古代名医制方,在君臣佐使的配伍上都讲究用量,如李杲云:“君药分量最多,臣药次之,使药又次之,不可令臣过于君,君臣有序相与宣摄,则可以御邪除病矣。”
如炙甘草汤,此汤既以炙甘草命名,且分量为四两之重,当然以炙甘草为君药,大枣30枚,在《伤寒论》《金匮要略》诸方中用量最重,而方中药味用量堪与比肩者,惟生地黄一斤。故大枣、地黄为辅助炙甘草的臣药。人参、阿胶、麦门冬、麻仁辅助君臣药补心气、益心血,姜桂辛散温通,共为佐,使以清酒温通血脉,共同治疗“伤寒,脉结代,心动悸”。
2、药量的变化导致处方主治、功效、适应证的变化。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厚朴大黄汤三方的药物组成相同,但剂量不同,故分别用于治疗阳明病、腹满病和支饮病。再如桂枝加桂汤,由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到五两,就从调和营卫,解肌发表的桂枝汤转而变为治疗寒性奔豚的方剂。
3、一般情况下滋补药重用,而行气、活血、温通血脉、升提中气、引经等诸药宜轻用。如阳和汤,重用熟地,麻黄、肉桂、姜炭均小量,大量熟地得小量麻黄,则补血而不滋腻,小量麻黄得大量熟地,则通络而不发表。
再如完带汤,重用白术、山药双补脾之阴阳,而陈皮疏脾经之滞,黑芥穗以收湿止带,柴胡升提肝木之气却小量。量大的取其补养,量小的用以消散,寓补于散之中,寄消于升之内。
特殊情况下例外,如蒲辅周老先生经过临床验证,玉屏风散在对证使用时以15-20克入煎剂为宜,量大反有胸闷不适之弊,因黄芪、白术乃补益之品,用之过量,有中满腻膈之嫌;如桂枝甘草汤治疗“发汗过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桂枝重其制,用以四两之重,且顿服。
4、一般情况下,矿物类药重用,花叶类药轻用;鲜药重用,干品轻用。但也有特殊情况。如旋覆代赭汤,代赭石虽为矿物类药,用量却只有生姜的五分之一,旋覆花的三分之一。
刘渡舟教授有一次带毕业生实习,某学生治一妇人,病心下痞而嗳气频作,断为痰气上逆,予旋覆代赭汤,服药不见效,因而请刘老为之诊治。刘老全面地检查了患者,断定该生诊断无误,用方也对,但为何不效?细审其方,发现代赭石用了30克,生姜却只用了3片。刘老对这个学生说,问题就出在这里。方药虽对证,但药用剂量不相称,所以无效。遂改生姜为15克,代赭石为6克,再服果然见效。
5、“治外感如将,治内伤如相”,故外感病用量宜重,内伤病用量宜轻。治疗急性病用量宜重,治疗慢性病用量宜轻。名贵药轻用,替代药重用,如运用犀角地黄汤治疗时,用水牛角代替犀角,宜重用30克以上;如用乌梢蛇代替蕲蛇治疗皮肤瘙痒病,宜重用20克左右。有毒的药品宜从小剂量开始服用,逐渐加大药量。
6、同一药物选择其发挥不同作用时用量不同。如柴胡用于退热,宜重用20克以上,用于疏肝,宜用中等量6--10克,用于升提中气,宜用少量3--5克;根据呕吐程度轻重的不同,选用不同剂量的半夏降逆止呕,半夏止呕效果与剂量成正比,大剂量还可安神催眠;红花小剂量活血,大剂量破血;黄连小剂量健胃,大剂量则清热;大黄小剂量活血,大剂量泻下;白术小剂量止泻,大剂量通便;附子小剂量温通阳气,大剂量回阳救逆;黄芪小剂量升血压,大剂量降血压等等。
7、辨证无误的情况下要考虑用量的问题,病轻药重、病重药轻都无法取效。如《伤寒论》中“初服桂枝汤,反烦不解者,先刺风池、风府,却与桂枝汤则愈。”就属于病重药轻,张仲景不是选择加重剂量,而是先针后药,针药并用。
蒲辅周曾治一患者黄某,胸闷、脘胀半月余,砂、蔻、楂、曲等消导,参、术等温补迭进无效,连夜派人至成都接蒲老回梓救治。到后方知郭先生已先蒲老一日而到,并处小承气汤。富贵之家畏硝黄如虎狼,迟疑不敢服药,要蒲老决断。蒲老见其舌苔黄厚,脉虽沉但有力,知系平日营养过丰,膏粱厚味蕴郁化热,积于肠胃所致,理应涤荡。力主照郭先生方服用,黄某犹豫之下,勉进半茶杯,半日后腹中转动矢气,又进半杯,解下黑色稠粪少许,味极臭,胸脘顿觉豁然,纳谷知香。
事后黄某问:“何以消导不效,非用攻不可?”蒲老答:“病重药轻如隔靴搔痒,只能养患尔。”郝万山教授曾治一韩国患者,处方用药后疗效不显,细思量,辨证准确,选方得当,为何疗效不显?后经查看药材,发现韩国使用的中药材质量优于国内,故前方药量过重,减半使用后获得佳效,这就属于病轻药重的情况。
8、量变引起质变。如岳美中次女于他地患肾炎,水肿、蛋白尿,来函详叙诸证,岳老令服济生肾气丸(作汤剂),连进44剂未效,其女来函相告,求改方,岳老重审其证,嘱其原方继服,又进三剂,效验大显,积量变至质变,可见守方之重要。从该案得到启示,我每治胆结石、肾结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治疗病程长、容易复发的疾病,均告知患者需要坚持服药,能坚持者才予以收治。
9、由于现在的医疗环境和医患关系的紧张,《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范的药量与病情所需的剂量之间有时又存在着差距,因此,根据病情确实需要使用大剂量药物进行治疗时,一定要胆大心细,确保医疗安全。
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曾治疗一高热、咳嗽、痰黄的老妇,首诊我用麻杏甘石汤,生石膏用60克,后患者请他医转方,医将处方改动,去生石膏加黄芩、蒲公英等,结果三诊时该患者热势又起,我便将生石膏用量加大至80克,服药数剂后痊愈。
我用生石膏量大,源于《伤寒论》,验证于自身。我不常感冒,几年才偶发一两次,但每次发病都是恶寒、高热、无汗、咽痛、痰浓且黄,每用麻杏甘石汤并重用生石膏取效。所以,曾治一同事亲戚,产后8天,也是类似症状,我也才敢重用生石膏,同样取得满意的疗效。
2、曾治一朋友,诊断其为心阳不足引起的心悸,每用桂枝甘草汤,桂枝用量为30克,顿服,取效。如果没效,我一定会加大桂枝的用量。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有一治疗肾及膀胱结石引起的绞痛方,只有两味药:金钱草90克,台乌药30克。
朱老认为乌药常用量为10克左右,但治肾绞痛需用至30克始佳,轻则无效。我在临床上遇见过几个病例,都用该方取效,平均缓解疼痛时间在服药后30分钟左右,朱老诚不欺我尔。
3、重用柴胡20克退热,炒酸枣仁30克安眠,白术50克通便,厚朴20克消胀除满,葛根30克治项背强几几(shū),芍药40克治疗踝扭伤等都经过自己的临床验证。
如2017年11月4日,患者张某,男,13岁,以踝扭伤就诊。四诊:痛苦表情,右足内踝后侧压痛,纳呆,大便硬,小便白,舌淡苔薄根略腻,脉沉偏细。诊断:右踝扭伤(脾虚不运,筋失所养,经气不利),治法:柔肝养血,行气健脾,温经通络,活血止痛,处方:芍药甘草汤加减。
以白芍30克、赤芍10克、炙甘草10克为君,柔肝养血,缓急止痛,以白术30克,健脾益气为臣,以炮附子5克、大黄5克,温经活血通络,鸡内金10克、陈皮5克和胃,台乌药10克行气止痛共为佐使。
2017年11月11日复诊:患者述前方服后疼痛已消失,因担心再次扭伤而就诊,故以调补气血之方善后。
以上认识,乃从医20多年来阅读大量中医古籍,参阅近现代名中医的著作和文献资料,结合自己亲身体会,对中医临床处方用量做了初步的探索。疏漏之处不可避免,仅供临床参考。
https://mp.weixin.qq.com/s/Lbl-tS9w0k9REe1SKN-z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