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
中医药衰败的原因是自唐以后中医失传了!
《人民日报》发表文章说当代中医面临的是:“中医最大的危机是后继无人。也许不出50年,中医不需要被别人取消,就会自动退出历史舞台。”这是一位老中医的感慨。此语并非危言耸听,而是点中了中医人才培养的要害。

文章问:下一代中医在那里?

中医临床乏术,后继乏人,这是中医界的共识。为什么出现这样的局面?人们不仅要问我们中医药大学培养的大学本科生、研究生、博士生为什么不能继承中医药事业?中医药大学的教授、博导为什么不能在临床施术?

我在十一年前即2006年写过一篇《试论中医药衰落之原由》说了三大原因,

一、中医药大学的学生学习中医药知识的课时不足1/3,学习西医的课时超过学习中医课时。

二、卫生行政部门制定法规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

三、中医药研究方向的迷失,用西医研究中医药,这三大问题的确存在,但是还不主要原因。

其实中医药大学花费大量时间学习西医理论,我认为其本意也是为中医临床疗效不好找出路。

总想利用中西结合创造新医学。

我于2012年读了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才找到了中医药衰落的真正原因。中医讲传承,是传承《内经》、《伤寒论》,还是传承自唐以后兴起医学百家?对于唐代以后的朱丹溪、刘河间、王好古,张景岳、叶天士等人这些中医大家的中医药学理论怎么看?如何看待清朝政府编写的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他们的中医理论需要传承吗?当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全面继承了这些人中医药理论。而黄元御对于唐以后这些中医大家的理论是否定的,批判的。说是没有学懂《内经》、《伤寒论》,是异端曲说。

中医药大学的教材传授的不是真正的中医药理论,而是一些异端曲说!这么说肯定会遭到绝大多数人反对。我们是不是反思一下,这样的教材教出来的的学生没有一个会看病,本科学生不会看病,中医研究生不会看病,中医博士生不会看病,还可以说学生没有学好,而教学的中医药大学的教授不会看病,这就不得反思中医药大学教材教授的是不是真正中医药理论?如何反思自唐以后的中医各家理论?要不要学习继承自唐以后中医理论?如何对待朱丹溪、刘河间、张景岳、叶天士等人中医理论?如何看待清朝政府编写的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

这是当代中医必须面对的问题。

这些东西都是当代中医药大学教材编写参考继承的内容。当代中医到底要传承什么样的中医理?

黄元御在1740年的《素灵微蕴》的【序意】中写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自四圣之后,中医“赤水迷津”迷失方向,四圣薪火无人传承。因此黄元御勇敢站出来“一火薪传”,当仁不让,“以究天人之际,成一家之言。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黄元御认为自唐以后没人读懂《伤寒论》。而黄元御认为唯有自己读懂了,黄元御认为他的理论肯定不会被当时的中医界认同,因此要“藏诸空山,以待后之达人”。这一藏竟藏了277年。

黄元御在《四圣心源 ▪ 自序》曰:“医有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书,争光日月,人亡代革,薪火无传,玉楸子悯后世作者不达其意,既解《伤寒、》《金匮》,乃于己巳二月,作《四圣心源》,解内外百病原始要终,以继先圣之业”。 “人亡代革,薪火无传”,中医至四圣之后中医失传了,中医断代了,中医出现了断层!!。自唐以后中医表面上哄哄烈烈,名医辈出,实际上是虚假的繁荣!这是一个严肃的医学理论问题,不能随便说的,必须有充分立于不败的理由。

黄氏在《素灵微蕴》中说:“唐太仆王冰注《素问》,发壮水益火之言。嗣后薛立斋、赵养葵、高鼓峰、吕用晦辈祖述其说,乃以六味壮水,退膈上之热,以八味益火,除脐下之寒。不知下寒上热,缘于土败,地黄滋湿伐阳,溃败脾土,服之上热愈増,下寒更剧,是以水益水以火益火也,土败阳亡,则人死矣。至于今日,恶风布扬,遍满天下,此实仁人君子之所深忧也”。

“自医理失传,火逆上热之证,概谓阴虚,肆用归地败土,枉杀生灵。

至于妖魔下鬼,乃以龟板、天冬、知母、黄柏泻其微阳,得之立死,其祸更惨,此刘朱之遗毒也。君子不操燮理之权,以康斯世,见此群凶屠毒万代,安能默默无言耶”!

黄氏曰:“泻火之论,发于刘河间,补阴之说,倡于朱丹溪。二悍作俑,群凶助虐,莫此为甚”。

唐太仆王冰注《素问 ▪ 至真要大论》时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这是历代中医共识的经典之言,如何理解这二句经典之言?历代中医认为:“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亢火盛,“益火之源,以消阴翳”,是温补肾阳,消除阴寒,而黄元御说错了!这是:“是以水益水以火益火也”,黄元御说,“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水为金所主,用补肺气之法,以培阴精之原;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黄元御认为,木为火之源,黄元御用滋补肝血之法,以“以培阳神之原”。我认为黄氏的平衡阴阳之法,才是治本之术,黄元御真正读懂这二句经典之言的真正含义。

黄元御在1749年草《四圣悬枢》,1751年完成的《四圣悬枢》云:

“至于【琐言】、【正宗】之类,巨恶元凶,罪深孽重。而俗子庸夫,群而习之,以扇其虐,丑类凶徒,久而愈繁。此生灵之大祸,仁人之深忧,极当劈版焚书,不可留也。”黄元御批判的【正宗】应该是清朝刚刚发布作为中医教科书的《医宗金鉴》,《医宗金鉴》是乾隆皇帝亲自下旨编辑,该书于1742年完成,乾隆皇帝亲自题写书名《医宗金鉴》,作为全国中医的教科书,对于乾隆皇帝钦点《医宗金鉴》,黄元御攻击是“巨恶元凶,罪深孽重。而俗子庸夫,群而习之,以扇其虐,丑类凶徒,久而愈繁。此生灵之大祸,仁人之深忧,极当劈版焚书,不可留也”。批判语言如此激烈,乾隆皇帝没有杀黄元御的头,实属万幸!

黄元御讲的是不是符合历史事实?

黄元御的这些观点得到了清代名中医张琦、欧阳兆熊的赞同。清代名医欧阳兆熊1862年【晚张琦30年】也云:“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朱、张、刘、李、古大家也,张景岳、叶天士,亦近今之名手也,斯与黄氏,优劣恶从而辨之?不知黄氏所传者,黄帝、岐伯、越人、仲景四圣之心法,彼则背而驰焉。异端曲学,足以害道,辞而辟之,大声疾呼,吾党之责也。”刘、朱、叶天士、张景岳之学的泛滥,是中医药衰落的重要原因!

清代乾隆是清朝鼎盛时期,正是这个时期中医已经衰落到极点。

正是在清朝西医叩开了中国的大门,打败了中医。清代名中医张琦曰:“医学盛于上古,而衰于后世……,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至于金元,刘完素为泻火之说,朱彦修作补阴之法,海内沿染,竞相传习,蔑视古经,倾议前哲,攻击同异,辩说是非,于是为河间之学者,与易水之学争,为丹溪之学者,与局方之学争。门户既分,歧途错出,纷纭扰乱,以至于今,而古法荡然矣”。张琦说:“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遵也。”张琦首先得到黄元御的书是:《素灵微蕴》是黄元御逝世70多年后,张琦为了寻找黄元御的其它著作花了二十年时间。张琦当时对朋友张皋闻说的:“医学盛于上古,衰于后世。盖自刘朱之言盈天下,举世惟知滋阴熄火,以此毒天下,而民从之,诚咄咄怪事!先生所为,表阐四圣之旨,而于近代之邪说诐辞,拒之必力也”这里说明一个真相即:“而于近代之邪说诐辞,拒之必力”什么“邪说诐辞”?就是 “盖自刘朱之言盈天下,举世惟知滋阴熄火,以此毒天下”。黄元御的医学理论遭到了刘朱学派及世俗中医的极力的抗拒!

清代名中医张琦还说:“长沙之书乱而伤寒莫治,刘朱之学行而杂病不起,天下之民,不死于病而死于医,以生人之道,为杀人之具,岂不哀哉”!刘朱之学成“为杀人之具”!

张景岳在《类经附翼》卷三,求正录曰:“盖自余有知以来,目睹苦寒之害人者,已不可胜纪。此非时医之误,实二子传之而然,先王仁爱之德,遭敝于此,使刘朱之言不息,则轩岐之泽不彰,是诚斯道之大魔,亦生民之厄运也”,张景岳开始学医初期,崇尚朱丹溪,对朱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相当信服,行医四十年后,“目睹苦寒之害人者,已不可胜纪”。其实是自己的临床应用朱丹溪的“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理论治死了很多人,良心发现,“盖自余有知以来”发表了上述对刘朱中医药理论深恶痛绝之言,称刘朱之言“是诚斯道之大魔”!

也许有人说,朱、张、刘、李、古大家及张景岳、叶天士,的一些方剂在临床上还是有疗效的,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反省曰:“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 “吾之学,朱、张、刘、李之学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所传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医之咎也”,“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由此可见黄元御之书的魅力!欧阳兆熊读了黄元御的书后,认为跟随喻昌,陈修园学习十年,认为没有学到东西,喻昌,陈修园是什么人?都是伤寒大家,跟他们学习的学生无数,唯有欧阳兆熊“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反思自己错了!“吾之方,固出自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所传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医之咎也”。自己治病有治愈的,也有很多没有治愈的,过去认为那是患者的命中该死,不是医者的责任。欧阳兆熊深深忏悔。忏悔得“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

欧阳兆熊振臂高呼:“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

欧阳兆熊希望:“吾愿世之好学深思者,将后世一切非圣之书,视之如洪水猛兽,而一以仲景为归,涵濡既久,渐渍而化焉。若涉迷津,臻彼岸,导歧途,骋康庄,有不自旋其面目,而捐其故伎,如菊农之勇者,无是人也”。 “菊农”是什么人?是欧阳兆熊的湘乡老乡。“今湘乡左君菊农继明,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可谓勤矣。夫菊农亦尝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者,而一旦弃之如遗。”湘乡左继明抛弃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学习黄氏之说, “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其医术如何?欧阳兆熊没有说。只是说:“夫菊农亦尝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者,而一旦弃之如遗”。左继明抛弃了原来所学的“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而且是自己花“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黄元御的著作,“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将黄元御著作送给想学习黄元御著作的人,“其嘉惠来学之心”。

如何对待自唐以后的中医各大家的中医药理论,这是自黄元御起是中医界的巨大分歧,也是当代中医药界的分歧。

当代很多支持黄元御的人,也都说黄元御太偏激,是黄元御的局限性,他们批评的,也正是黄元御做的正确的地方。

说:朱、张、刘、李、古大家也,张景岳、叶天士,是“异端曲学,足以害道”,恐怕在位的没有几个人赞同!这些人的医学理论仍然是当代中医药大学教材传授的主要理论。要彻底推翻当代中医药大学的教材,没有人会同意。我告诉大家,彻底抛弃“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推广学习黄元御的医学理论,非此中医药不能振兴!别无选择!

学习黄元御《四圣心源》是振兴中医药的必要之路!

复兴中医药必须研读《内经》、《伤寒论》。特别是《伤寒杂病论》,被后世医家无不将其视为方祖。

历经千载,渡过数代,古今中外研究仲景学说专著达3130种【包括日本著作920种】。而真正读懂《伤寒论》的又有几人?黄元御在《素灵微蕴》【序意】云“轩岐既往,《灵》、《素》犹传,世历三古,人更四圣,当途而后,赤水迷津,而一火薪传,何敢让焉。”清代道光中医张琦在《四圣心源后序》云:“长沙而后,一火薪传,非自尊也。”就是说自治唐之后唯有黄元御读懂了《内经》、《伤寒论》。清代名中医欧阳兆熊云:“宗黄氏即以宗仲景,不宗仲景,黄岐之法不立,不宗黄氏,仲景之法不明。”清代名中医张琦云:“世之为医者,能读黄氏之书,则推脉义而得诊法,究药解而正物性,伤寒无夭札之民,杂病无膏肓之叹。”

任何医学理论必须经得起临床疗效的检验。

黄元御的中医理论到底有多神奇?据黄元御在《素问悬解自序》曰:“乾隆甲戌,客处北都成新书八部。授门人毕子武龄,字维新,金陵人。服习年余,直与扁仓并驾。”黄元御的学生毕武龄学习黄氏的八部著作一年多,其医术可“直与扁仓并驾。”你说黄元御的医术水平有多高?

清代同治元年湖南湘乡名中医欧阳兆熊在《四圣心源》【序】云:“今湘乡左君菊农继明,毅然以昌明医学为己任,费缗钱一千有奇,重刊其全部,而以校雠之役相属,其嘉惠来学之心,可谓勤矣。夫菊农亦尝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者,而一旦弃之如遗。”左继明抛弃从事于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学习黄氏之说,其医术如何?欧阳兆熊没有说。据同治丙寅八月,长沙黄济识在《四圣心源》序中得到佐证:“余癸亥在资州,患失眠疾,医者言。人人殊,各尽所学,迄未霍然。甲子因公赴长沙,遇左君继明,为治颇效。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询之始知寝馈于《黄氏医书》者有年。其书理明辞达,迥异诸家,因携以入蜀。”左继明抛弃朱、张、刘、李、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说,改习黄氏之书,“其为人主方辄有验”!长沙黄济识并不是学中医的,只是一个患者,因为左继明运用黄氏的理论治愈了他多年多位中医都没有治愈的失眠,而且亲眼看到左继明治病“见其为人主方辄有验”,热心将黄氏之书带回四川刻印散发传播!黄氏之书都是靠广大的中医粉丝传播!我认为黄元衔的中医学理论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必读之书!学习黄元御的八部著作是培养真中医、名中医的必须条件!

中医衰落从何时开始?

清代的中医张琦云:“自唐以降,其道日衰,渐变古制,以矜新创。”清代中医欧阳兆熊云:“呜呼!医学之坏,至今日而极矣。”现距张、欧已经150多了,中医的状况有改善吗?不但没有,而且近似失传。广大的中医粉丝都说中医药学好,好在那里?现在老百姓到中医院看病,得不到真正的中医药治疗,往往是中药加西药被忽悠。

任何医学都是为人类治病、防病的。

临床疗效是检验一切医学产品唯一的标准!我们中医如果拿不出过硬本事,在临床上治愈西医无法治愈的重大疾病,只喊口号,说中医药是绿色医学,是环保医学,政府再支持,中医也复兴不了!提高临床疗效是复兴中医的先决条件!

欧阳兆熊在《四圣心源序》曰:“余自束发,侍先父母疾,即喜翻阅医书。初师喻嘉言昌,又师陈修园念祖,十年无所得。道光戊申,江西陈广敷溥以玉楸黄先生《医书八种》抄本相饷。其源不尽出自医家,而自唐以后,谈医者莫之能及,二千年不传之绝学,至是始得其真。爰取《四圣心源》、《素灵微蕴》,锓板行世,一时医风,翕然丕变。”“吾之学,朱、张、刘、李之学也,吾之方,固出自景岳《八阵》、叶氏《指南》之所传也,然而不愈者,有命焉,非医之咎也。”“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喻昌,陈修园都是伤寒大家,欧阳兆熊拜其二位为师学习了十年,当阅读了黄元御的觉得十年没有学到东西,“读此书曾不汗流浃背,一发其羞恶是非之良,不亦颠乎!”由此可见黄元御医学理论之魅力!

黄元御医学理论的特点:

黄元御是第一个找到了中医病根源的人。揭示了阴阳之本质,阴阳,“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创立了,升肝脾以助生长,降肺胃以助收藏,平衡阴阳之大法。然后根据病源进行辨证立方组药,创制了131个临床疗效卓越的方剂。只要是这个病,对病用药,不需要中医再进行四诊辨证了。这里减少了中医辨证失误,只要是这个病,按照黄元御的方药,其效如桴鼓相应!黄元御的《四圣心源》全书共创立131个方剂。统治几百种病。我应用黄氏治疗糖尿病之并发症效如桴鼓相应。因此我决定出版,《四圣心源》临证运用指南。传授学习应用黄氏之学的经验。

经典为基,临床为本
医路漫漫,初心不忘
坚持虽难,诸君为伴

https://mp.weixin.qq.com/s/MkalXlBIWtfXVJN1XGy5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