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王众托院士:中医整体观与系统科学论天然契合
在一位系统工程专家眼中,中医会是什么样子?著名系统工程与管理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众托,对中医有着深刻、独到的见解。日前,王众托在大连接受了《经济参考报》记者专访。
“中医理论中,有一些可以逐步用现代科学来进行解释,但还有相当多内容,可能超出了现代科学所能理解的层次。但无论如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医的整体观与系统科学论天然契合。”王众托说。
中医本质:与系统科学高度相关
已经89岁高龄的王众托,仍然坚持每天朝八晚五的8小时工作制,过着从家到办公室、再到图书馆的规律的“三点一线”生活。他虽然身材偏瘦,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很多工作仍亲力亲为,就连演讲用的展示文件,都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
“我将‘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论强调整体、系统性,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中医理论从天地人三者关系出发,注重整体观,强调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同时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科学论和中医整体观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从本质上来说,中医与系统科学高度相关。”王众托认为。
“与西医研究靶点不同,中医强调的是人体平衡,包括人体自身内部的平衡,人与社会、自然界的平衡等等,中医是从整体来把握虚实、表里的关系。现代医学也越来越注重从整体研究人的健康问题。如人们经常说的‘身心社会医学’,就强调讲人的身体、心灵与社会生活之间都不是孤立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同样,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政策引导,中医行业的努力,患者的认识、接受程度、社会氛围等,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影响因素。”
对于近些年来中医药领域出现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来说,王众托认为,这是一种值得鼓励、具有发展前景的探索方向,“中医历来‘医药一家’,搞医的必须懂药,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发挥中医药的疗效。”
但他同时提醒,中医药全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横跨多个产业,覆盖多个地区,与政府、企业、社会等都有联系,受到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涉及医学、药学、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学科,“其中,不同行为特点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由此会产生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来研究、把握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发展。”
中医传承:隐性知识是关键
多年来,王众托院士致力于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技术与工具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系统开发。他从知识管理角度,谈到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中医不仅包含很多可说可写的显性知识,还包含大量来源于实践经验,以及医生创造性、灵感、顿悟等高级心理活动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因此,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问题。”王众托表示。
“中医药知识中,隐性知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和西医有着巨大的不同,这是中医药独特优势和疗效的来源,同时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所在。例如中医大夫看人,经常说‘气色不好’。你能说出气色不好具体是什么吗?此外,中医的许多概念和症状更多的是从功能性着眼,只能借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如滑脉被描述为‘如珠走盘’,都带有模糊性,难以精确化,这些都对知识的传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众托说。
从思维方式来说,中医与西医相异甚远,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也不一样。王众托认为:“西医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有比较严谨的理论;中医则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因为无法深入物质器官层面,而是从功能层面去研究和把握,所以更多地依靠形象思维,也就是中医强调的‘象’。而‘象’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眼睛看形状,耳朵听声音,手摸的触觉,当然也不局限于固体的象,抽象也可,有二维平面也有三维立体,有静态也有动态过程,比如人体从退烧到发烧又退烧,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象’。中医着重‘象’思维,思维方式不一样,对病的诊断、治疗不一样,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方式也不一样。”
“因此,从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角度看,中医药的教育传承体系,应尽可能体现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而不应简单模仿、照搬西医的模式。”王众托说,“中医传承是基础,中医那么多有用的知识如果无法有效传承,创新发展也将是无本之木。”
王众托同时建议,中医传承发展过程中,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借力现代科技,如有效借助计算机以及大数据技术,把名老中医的经验集成起来,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药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医教育:着重培养系统直觉
西医可以通过讲课、实验、解剖、实习来传播与传承,而包含了大量显性知识和经验、悟性等隐性知识的中医,则与此大为不同。王众托认为:“中医的学习与传承需要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着眼,着重系统直觉的培养和运用,所以中医的传承仅靠课堂讲授是不行的,也需要‘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长期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徒弟只有通过观察细节、密切接触,才能体会、学习到师傅的思维方式和看病本领。”
作为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王众托曾提出“系统直觉”这一概念。他将“系统直觉”定义为,能够敏锐地把复杂问题看作是潜在的系统问题,或者独出心裁地创想出新的系统的一种直观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过去处理复杂问题积累了经验和具备整体性的系统知识而形成的。
“由于不同人的认知水平不同,不同人的系统直觉层次不同,中医大夫的水平也因此有高下之分。有的人能够在一些混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独具慧眼看出系统运行发展要害之所在,并迅速设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种人实际上就具有了一种高层次的系统直觉、一种系统洞察力。很多领域集成创新的效果,都取决于系统直觉层次的高低。”王众托认为,“中医的长处,恰好在于系统直觉的运用。”
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举例说,年轻时他曾患有肺炎,并多次反复,每次人总要咳嗽,时间少则数周,多则半年。后幸遇一位中医大夫,认为是病虽在肺部但根在肠胃,于是就从调理肠胃进行治疗。“神奇的是,肠胃问题解决了,多年的咳嗽竟也好了。”王众托说,“这说明,人的确是一个整体,肠胃调理好也能治愈呼吸系统的病症。中医看病,就是从系统整体出发来解决问题,运用系统直觉发现解决方案。”
https://mp.weixin.qq.com/s/c-XOj0Ofsnz-JnSUCN9FKA
“中医理论中,有一些可以逐步用现代科学来进行解释,但还有相当多内容,可能超出了现代科学所能理解的层次。但无论如何,从方法论的角度看,中医的整体观与系统科学论天然契合。”王众托说。
中医本质:与系统科学高度相关
已经89岁高龄的王众托,仍然坚持每天朝八晚五的8小时工作制,过着从家到办公室、再到图书馆的规律的“三点一线”生活。他虽然身材偏瘦,但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很多工作仍亲力亲为,就连演讲用的展示文件,都亲自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电脑。
“我将‘系统’定义为,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而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科学论强调整体、系统性,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结构,结构决定功能,功能反映结构。中医理论从天地人三者关系出发,注重整体观,强调人自身是一个整体,同时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也是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系统科学论和中医整体观有一种天然的契合,从本质上来说,中医与系统科学高度相关。”王众托认为。
“与西医研究靶点不同,中医强调的是人体平衡,包括人体自身内部的平衡,人与社会、自然界的平衡等等,中医是从整体来把握虚实、表里的关系。现代医学也越来越注重从整体研究人的健康问题。如人们经常说的‘身心社会医学’,就强调讲人的身体、心灵与社会生活之间都不是孤立在的,而是相互影响的。”
“同样,中医的传承创新发展,也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政策引导,中医行业的努力,患者的认识、接受程度、社会氛围等,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影响因素。”
对于近些年来中医药领域出现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来说,王众托认为,这是一种值得鼓励、具有发展前景的探索方向,“中医历来‘医药一家’,搞医的必须懂药,反之亦然。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有效发挥中医药的疗效。”
但他同时提醒,中医药全产业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巨系统,横跨多个产业,覆盖多个地区,与政府、企业、社会等都有联系,受到自然、社会、科技、文化等多方面影响,涉及医学、药学、经营管理、信息、服务等学科,“其中,不同行为特点的主体,有着不同的利益要求,由此会产生较多的不确定性。因此,需要运用系统科学与系统工程来研究、把握中医药全产业链的发展。”
中医传承:隐性知识是关键
多年来,王众托院士致力于知识科学与知识管理的理念、方法、技术与工具的研究,以及与之相对应的信息系统开发。他从知识管理角度,谈到了中医药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说,中医不仅包含很多可说可写的显性知识,还包含大量来源于实践经验,以及医生创造性、灵感、顿悟等高级心理活动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隐性知识。因此,中医传承与创新发展的问题,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问题。”王众托表示。
“中医药知识中,隐性知识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这和西医有着巨大的不同,这是中医药独特优势和疗效的来源,同时也是中医药传承与发展的挑战所在。例如中医大夫看人,经常说‘气色不好’。你能说出气色不好具体是什么吗?此外,中医的许多概念和症状更多的是从功能性着眼,只能借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如滑脉被描述为‘如珠走盘’,都带有模糊性,难以精确化,这些都对知识的传播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王众托说。
从思维方式来说,中医与西医相异甚远,所以对于知识的传承和创新也不一样。王众托认为:“西医更多地运用逻辑思维,有比较严谨的理论;中医则更多的是形象思维。因为无法深入物质器官层面,而是从功能层面去研究和把握,所以更多地依靠形象思维,也就是中医强调的‘象’。而‘象’就是形象思维的一种方式,眼睛看形状,耳朵听声音,手摸的触觉,当然也不局限于固体的象,抽象也可,有二维平面也有三维立体,有静态也有动态过程,比如人体从退烧到发烧又退烧,这个过程也是一种‘象’。中医着重‘象’思维,思维方式不一样,对病的诊断、治疗不一样,知识传承和创新的方式也不一样。”
“因此,从知识传播和创新的角度看,中医药的教育传承体系,应尽可能体现中医药自身的特点和优势,而不应简单模仿、照搬西医的模式。”王众托说,“中医传承是基础,中医那么多有用的知识如果无法有效传承,创新发展也将是无本之木。”
王众托同时建议,中医传承发展过程中,要有开放包容的心态,主动借力现代科技,如有效借助计算机以及大数据技术,把名老中医的经验集成起来,把具有数千年历史的中医药进一步发扬光大。
中医教育:着重培养系统直觉
西医可以通过讲课、实验、解剖、实习来传播与传承,而包含了大量显性知识和经验、悟性等隐性知识的中医,则与此大为不同。王众托认为:“中医的学习与传承需要从隐性知识的交流和转化着眼,着重系统直觉的培养和运用,所以中医的传承仅靠课堂讲授是不行的,也需要‘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在长期跟师学习的过程中,徒弟只有通过观察细节、密切接触,才能体会、学习到师傅的思维方式和看病本领。”
作为我国系统工程学科研究与学位制度创建人之一,王众托曾提出“系统直觉”这一概念。他将“系统直觉”定义为,能够敏锐地把复杂问题看作是潜在的系统问题,或者独出心裁地创想出新的系统的一种直观感觉,这种感觉是由于过去处理复杂问题积累了经验和具备整体性的系统知识而形成的。
“由于不同人的认知水平不同,不同人的系统直觉层次不同,中医大夫的水平也因此有高下之分。有的人能够在一些混乱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独具慧眼看出系统运行发展要害之所在,并迅速设想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种人实际上就具有了一种高层次的系统直觉、一种系统洞察力。很多领域集成创新的效果,都取决于系统直觉层次的高低。”王众托认为,“中医的长处,恰好在于系统直觉的运用。”
他以自己亲身经历举例说,年轻时他曾患有肺炎,并多次反复,每次人总要咳嗽,时间少则数周,多则半年。后幸遇一位中医大夫,认为是病虽在肺部但根在肠胃,于是就从调理肠胃进行治疗。“神奇的是,肠胃问题解决了,多年的咳嗽竟也好了。”王众托说,“这说明,人的确是一个整体,肠胃调理好也能治愈呼吸系统的病症。中医看病,就是从系统整体出发来解决问题,运用系统直觉发现解决方案。”
https://mp.weixin.qq.com/s/c-XOj0Ofsnz-JnSUCN9F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