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8
梁冬对话陆广莘 :咀嚼有效降血糖 怎么做到? | 国医说
Δ 陆广莘,(1927~2014年),中国中医科学院主任医师,1948年10月起从事中医临床工作,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国医大师称号获得者。
按:常言道人老先老腿。却往往忽略了人老先老嘴。为什么人在老年时易发生各种肠道疾病?这一切与咀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糖尿病人吃饭需要细嚼慢咽?咀嚼真的可以降血糖吗?
老了易发生各种肠道疾病?
地球上每个生物都有它应该活的寿命(非自然死亡除外),可是其它动物能活到终年,但人类为什么没有活到他应该活的寿命?
为什么?与“嘴”有很大关系。
人老齿落,无法咀嚼时,会进食汤泡饭或是较稀食物。但是常期如此将导致胃的负担变重,减缓肠道蠕动速度。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
所以我强调,老年人需要注重嚼,所以吃饭最好吃干的,因为在咀嚼的过程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唾液在分泌。
保年轻,能杀菌的唾液
现代生物化学发现,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溶菌酶,能帮助消化和具有杀菌作用,能杀灭有害微生物,保持口腔卫生。
“脾为涎,肾为唾” ——《黄帝内经》
中医管“唾液”叫“金津玉液”,认为多唾或久唾,会耗伤肾中精气。把金和玉的形容词都放到上面了。可见唾液有多么重要。
现在大家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许多食品常常会含有各种食物添加剂、防腐剂、甚至于微量的致癌物等等,你一口气全呼噜呼噜下去了,病从口入,会直接导致肠胃负担过重。你细嚼慢咽时,就能够通过唾液把这些不好的食物添加剂慢慢分解掉。
咀嚼可以降血糖?
1958年,我们国家曾有两位知名的生理学家和生化学家针对糖尿病人进行过一场“嚼海绵”的实验。当时抽取了50位糖尿病患者,请大家咀嚼消毒过的海绵半小时,半小时后发现50人的所有血糖、血脂都有下降。
我曾在1961年《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主张糖尿病病人首先吃饭得慢,我们需要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
同样一碗米饭,我们囫囵吞枣般地往下塞,5分钟解决掉一顿饭,米饭内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分解转化功能降低,血糖能不升高吗?如果我们吃得很慢,那么米饭经反复咀嚼转化后,胰岛素能够应付转化,血糖自然就不需要升高,等到你吃饱了,血糖也没有过量。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约15-20分钟的时间,而吃饭吃得太快了,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等觉知到饱时,可能就已经吃多了,血糖自然会过量。
一起来做驻颜津液操
如果说唾液如此有益,那么咱们是不是没事空嚼,多产生唾液也是有益的呢?
现存的明清养生著作,都有记载咽津能“令人躯体光泽”。也有医家根据舌边有水曰“活”,所以认为顾护唾液就可延年益寿,就此创立了古代的养生“咽津”法。
古法咽津操
每日清晨洗漱后,用舌尖微顶上颚,即觉有津液涌出,待充满口腔后用舌搅拌数次缓缓咽下,称为下注丹田,反复几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E5NTUyNA==&mid=2650626466&idx=2&sn=26b487b947c0bffa19b2efb7f80d6c52&scene=5&srcid=0711RUJNUPGsZKStMzzpeATJ#rd
按:常言道人老先老腿。却往往忽略了人老先老嘴。为什么人在老年时易发生各种肠道疾病?这一切与咀嚼有什么关系?为什么糖尿病人吃饭需要细嚼慢咽?咀嚼真的可以降血糖吗?
老了易发生各种肠道疾病?
地球上每个生物都有它应该活的寿命(非自然死亡除外),可是其它动物能活到终年,但人类为什么没有活到他应该活的寿命?
为什么?与“嘴”有很大关系。
人老齿落,无法咀嚼时,会进食汤泡饭或是较稀食物。但是常期如此将导致胃的负担变重,减缓肠道蠕动速度。长此以往,容易因消化不良而导致各种肠道疾病的发生。
所以我强调,老年人需要注重嚼,所以吃饭最好吃干的,因为在咀嚼的过程中间,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唾液在分泌。
保年轻,能杀菌的唾液
现代生物化学发现,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溶菌酶,能帮助消化和具有杀菌作用,能杀灭有害微生物,保持口腔卫生。
“脾为涎,肾为唾” ——《黄帝内经》
中医管“唾液”叫“金津玉液”,认为多唾或久唾,会耗伤肾中精气。把金和玉的形容词都放到上面了。可见唾液有多么重要。
现在大家都重视食品安全问题,许多食品常常会含有各种食物添加剂、防腐剂、甚至于微量的致癌物等等,你一口气全呼噜呼噜下去了,病从口入,会直接导致肠胃负担过重。你细嚼慢咽时,就能够通过唾液把这些不好的食物添加剂慢慢分解掉。
咀嚼可以降血糖?
1958年,我们国家曾有两位知名的生理学家和生化学家针对糖尿病人进行过一场“嚼海绵”的实验。当时抽取了50位糖尿病患者,请大家咀嚼消毒过的海绵半小时,半小时后发现50人的所有血糖、血脂都有下降。
我曾在1961年《中华内科杂志》上发表过一篇文章,主张糖尿病病人首先吃饭得慢,我们需要细嚼慢咽。
细嚼慢咽
同样一碗米饭,我们囫囵吞枣般地往下塞,5分钟解决掉一顿饭,米饭内的碳水化合物转化为葡萄糖,胰岛素分解转化功能降低,血糖能不升高吗?如果我们吃得很慢,那么米饭经反复咀嚼转化后,胰岛素能够应付转化,血糖自然就不需要升高,等到你吃饱了,血糖也没有过量。
大脑神经接收饱腹感信号通常需要约15-20分钟的时间,而吃饭吃得太快了,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等觉知到饱时,可能就已经吃多了,血糖自然会过量。
一起来做驻颜津液操
如果说唾液如此有益,那么咱们是不是没事空嚼,多产生唾液也是有益的呢?
现存的明清养生著作,都有记载咽津能“令人躯体光泽”。也有医家根据舌边有水曰“活”,所以认为顾护唾液就可延年益寿,就此创立了古代的养生“咽津”法。
古法咽津操
每日清晨洗漱后,用舌尖微顶上颚,即觉有津液涌出,待充满口腔后用舌搅拌数次缓缓咽下,称为下注丹田,反复几次。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zMjE5NTUyNA==&mid=2650626466&idx=2&sn=26b487b947c0bffa19b2efb7f80d6c52&scene=5&srcid=0711RUJNUPGsZKStMzzpeATJ#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