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
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
人是自然的产物,就该和自然一样,养生要顺四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 ,古人看重“三寒两倒七分饱”的生活理念,而所谓“两倒”,就是指要睡好“子午觉”,子时指晚11 点至凌晨1点,午时指中午11点至下午1点,睡子午觉的原则是“子时大睡,午时小憩”;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南怀瑾是誉满海内外的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他睡眠甚少,但却精神强健,奥妙之一就是坚持“子午觉”;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应该熟睡,否则,可表现为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中医认为人一定不能长期熬夜,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11点就要进入熟睡;
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一个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很弱小,需要很好地保护;如果在生的时候就消耗了,那么它们的长、化、收、藏就谈不上了;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则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规律性很强,这和现代西医的生物钟理论暗合;现在的人们往往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却在不该睡觉(子午觉之外)的时间“补充睡眠”——这其实是“非时乱睡”,都是对健康造成伤害的重要原因;
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
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
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因为这样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IwNTU2Nw==&mid=211055353&idx=8&sn=b658edca3ba6ae4b20ce69e2d342cbe1&scene=5#rd
子时和午时都是阴阳交替之时,也是人体经气“合阴”与“合阳”的时候,睡好子午觉,有利于人体养阴、养阳;南怀瑾是誉满海内外的禅宗大师和国学大师,每天只睡两个时辰(四个小时),他睡眠甚少,但却精神强健,奥妙之一就是坚持“子午觉”;
《黄帝内经》说:“阳气尽则卧,阴气尽则寤”;白天午时是人体阳气最盛的时候,称为“合阳”,而此时正是阴气初生,所以要小寐或入静,30分钟即可,使身体得以平衡过渡,提神醒脑、补充精力;
夜半子时为阴阳大会、水火交泰之际,称为“合阴”,此时阴气最重,而阳气初生,此时经脉运行到肝胆,子时养肝效果最好,事半功倍,所以应该熟睡,否则,可表现为皮肤粗糙、黑斑、面色发黄等;中医认为人一定不能长期熬夜,在晚上10点做睡前准备,11点就要进入熟睡;
子时和午时,一个是阳气初生的时候,一个是阴气初生的时候,不论阴气和阳气,在初生的时候都很弱小,需要很好地保护;如果在生的时候就消耗了,那么它们的长、化、收、藏就谈不上了;
中医“子午流注”理论则认为,每日的12个时辰对应人体12条经脉,规律性很强,这和现代西医的生物钟理论暗合;现在的人们往往该睡觉的时候不睡,却在不该睡觉(子午觉之外)的时间“补充睡眠”——这其实是“非时乱睡”,都是对健康造成伤害的重要原因;
睡子午觉还有几个注意事项:
天气再热也要在肚子上盖一点东西。
不要在有穿堂风口的地方休息。
睡前最好不要吃太油腻的东西,因为这样会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加重心血管病变。
午休虽是打个盹,但也不可太随便,不要坐着或趴在桌子上睡,这会影响头部血液供应,让人醒后头昏、眼花、乏力。午休姿势应该是舒服地躺下,平卧或侧卧,最好的是头高脚低、向右侧卧。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MjIwNTU2Nw==&mid=211055353&idx=8&sn=b658edca3ba6ae4b20ce69e2d342cbe1&scene=5#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