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八纲、六经,三焦等辨证方法大全!
八纲辨证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阴证和阴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亡阴和亡阳
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
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表里原是体组织结构方面的概念,在《内经》中,称外部为表,包括皮毛肌腠;称内部为里,指体内脏器。《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这种皮毛受邪之病证,属于表证范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则。这是表证辨证治疗的发源。除了表证以外,其他病证概属里证范围。一般来说,病在皮毛、肌腠、经络的属表证,病情较轻;病在五脏六腑、血脉、骨髓的属里证,病情较重。
表 证
表证,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的、病在肌肤、经络部位的一种证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发热、恶风寒、身痛、头痛、苔薄白、肺浮为主,兼可出现咳嗽、鼻寒等症状。
病因病机: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之宣发,郁而发热;且阳不能温煦肌肤,故恶寒;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口鼻受邪,肺气宣降不利则鼻塞、咳嗽;邪气郁于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故头痛、身痛;正邪交争于表则脉浮、舌苔薄白。
表证可分型为:
表寒:风寒外袭,正邪相争于肌表。症见恶寒重、头痛身痛明显,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表热:风热之邪侵犯肺卫。症见恶寒轻、发热、咽红而痛、舌苔薄白黄、口渴、舌质偏红、脉浮数。
表虚:风邪侵犯肌表,卫外功能不固,症见恶风甚、汗出、脉浮缓。
表实:风寒外袭,正邪交争,卫阳紧固腠理。症见恶寒重、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里 证
里证,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以及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多样,有病程较长和病位较深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为主。
病因病机:一般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表证发展而来,即表邪入里而成里证;二是表邪直中脏腑而成的;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脏腑功能失调而成的。
里证可分型为:
里寒:外寒传里,或阳气不足。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口不渴、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小便清长、苔白滑、脉沉迟。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或热邪直中脏腑,或五志化火。症见不恶寒、反恶热、高热、口渴、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洪数或沉数。
里虚:脏腑阴阳气血不足,其功能减退。症见:神疲懒言、声低气怯、食少纳呆、腹痛喜按、头昏、心悸、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里实:外邪入里,结于胃肠,或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症见: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手足心汗出、舌苔厚燥焦黑、脉沉实。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里证出表:由于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或治疗、护理得当等,而致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即由里出表。如里证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烦躁减轻,或见斑疹透露,此即属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表证入里:由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或邪气太盛,或治疗、护理失当可导致表证入里。如本有发热恶寒,反而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并见烦渴多饮、舌红苔黄、尿赤等症,即表示病由表入里转为里热证。
表里同病:是指疾病在某一时期同时出现表证和里证。除病的初期可见表里证并存的情况外,还多因表证未去,又涉及里;或表病未解又兼他病,如先外感,又伤饮食;或先病内伤,又受外感之类。
半表半里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交争,邪既不能入里,正气又不能驱邪外出于表,而邪处于表里之间。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
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寒热在《内经》中论述颇多,比较明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 证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等。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邪,或因阳气不足,皆能致人体温煦不足,故现恶寒、面白、喜暖;阴盛于内,津液不伤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小液,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必见舌淡苔白而润;阳虚气弱,血脉则鼓动无力,脉迟。
热 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衰,表现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其病因病机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热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郁火,或饮食积热、或房室劳倦,阴精受损,导致阴虚阳亢等引起。若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口渴饮冷,且小便短赤;大肠津液不足,则大便燥结;阳热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脉数。
寒证与热证关系
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是指寒、热证同时并见。临床上一般常见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
上热下寒:阳盛于上,阴盛于下。症见胸中烦热、频频欲吐(上热);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热:阴盛于上,阳盛于下。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下热)。
表寒里热: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热;或内本有热而又复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表寒);气喘、烦躁、口渴饮冷、尿赤便秘(里热)。
表热里寒:外感风热而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胃虚寒而外受风热所致。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表热);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热转化
临床上寒热的转化,一是先寒证,而后转为热证,寒证渐退;一是先热证,而后转为寒证,热证渐退。这种转换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凡寒转热者,皆为邪盛而正气尚充,阳气旺盛,而从阳化热。如感受寒邪,开始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表寒证。病变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化热、恶寒等症状消退,并出现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此即表示证候已由表寒转化成里热。凡热转寒者,多是邪热伤正,正不胜邪,阳气衰败所致。如高热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频频,阳随津脱,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转沉迟,说明由热证转化成寒证。
寒热真假
寒热真假,指疾病处于危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临床征象与疾病本质不一样的情况,即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
真热假寒: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格阴于外。症见面色晦滞,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红焦燥,神昏但时烦躁,扬手掷足,气血息热,声音响亮,口气臭秽,排泄物臭秽气味、口渴饮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红绛、苔焦黄黑、干燥起刺。
真寒假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类似热证,但其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肢冷、口渴而喜热饮,且饮不多、脉大而无力,并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虚实
虚实辨证,是分辨邪正盛衰的两纲。凡机体功能衰退、低下和不足,或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缺损所引起的一类证候,均称为虚证;凡邪气较盛而正虚不明显的病证,均可称为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是虚实定义的本源。
虚 证
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等亏损的证候。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气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脉细弱等。其病因病机为: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失养所致。如饮食失调,脾胃受损;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或房室过度,耗伐真元,以及久病损伤正气等。临床以后天致虚为多见。阳气虚,则不温,且不固,故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调;阴血不足以制阳,则阴虚而内热生,是以五心烦热、盗汗;气血两虚,气不足以鼓脉行,血不足以充脉道,故脉细弱;舌淡苔少,则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濡养于舌。
虚证临床上除分有表虚、里虚外,亦有虚寒、虚热证之分。
虚寒证的病机为:阳气虚衰,温化无权。症见畏寒肢冷、腹痛喜按、精神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少气乏力、舌淡苔白润、脉微。虚热证的病机为:阴液亏耗,虚热内生。症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血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 证
实证,多是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然邪气盛,但正气犹能抗邪,未至亏损的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争的激烈阶段,多为外邪侵入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所致。其症状为: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其病因病机为:无论是外邪侵入,还是由于痰饮、水湿、瘀血等所致,皆属邪气过盛。正与邪争,甚则发热;热扰神明、或浊邪蒙蔽心窍,皆可令人神昏、烦躁、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促;痰湿重者,必痰涎多而声漉漉,实邪积于胃肠、传导失调,故腹胀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水湿内停,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正邪交争,搏击于脉,则脉实有力;湿浊蕴结,内蒸于舌,故苔见厚腻。
实证,临床上除分有表实、里实证之外,亦有实热、实寒之分。
实热,即热邪炽盛。症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尿赤、大便干燥、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滑实。实寒,即寒邪过盛、阳气被遏。症见恶寒肢冷、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痰多喘咳、苔白厚腻、脉沉伏或弦紧有力。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有三种:虚实夹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
虚实夹杂,有六种临床表现:
1.表虚里实:素体卫阳不足,感受外邪后又伤食。症见汗出、恶风(表虚);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苔黄厚(里实)。
2.表实里虚:表邪未解、里气已虚;或素体脾胃气虚而受外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神倦、肢疲、纳呆或食后腹胀痛、喜按(里虚)。
3.上实下虚:痰浊壅肺、肾虚不纳。症见咳喘、痰涎壅盛、胸闷脘胀、不得平卧(上实);腰膝酸痛无力、形寒肢冷、吸气短少、眩晕(下虚)。
4.上虚下实:心虚于上,湿热下注。症见心悸、怔忡、失眠(上虚);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下实)。
5.虚中夹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见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肿、腹大如鼓。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虚实转化
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
虚实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实证发展到极盛阶段,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症状;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亦会出现类似实证的症状。临床中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真虚假实:正气大虚,气血不足,运化无力,阴不敛阳。症见腹痛胀痛、脉弦;或高热、脉洪大等(假实)。但腹满胀痛时而缓解,且不拒按,脉弦而重按无力;或见舌淡或胖嫩(真虚)。
真实假虚:实邪内结,阳气闭郁。症见腹胀满痛、拒按、数日大便不行(真实);但精神萎靡、脉微弱(假虚)。
辨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病辨证。
气病辨证
气病的常见证候,可以概括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
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饮食失调、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气陷证,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候。
症状: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气虚则脏腑功能衰减,出现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升举无力,内脏下垂。
气滞证,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引起的病变证候。
症状:闷胀、疼痛、时重时轻、走窜不定,得暖气或矢气后胀痛减轻。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皆可引起气机不畅,出现气滞证。
气逆证,指气上逆不顺而出现的病变证候。一般多见肺胃肝之气上逆如肝气上逆。
症状:肺气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为特征;胃气上逆主要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为特征;肝气上逆主要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为特征。
病因病机:外邪犯肺,或痰浊壅肺等致肺失宣降,故上逆为咳喘。外邪犯胃,或饮食积滞,或气郁等而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上逆,火随气升,故头痛、眩晕、昏厥、甚则呕血。
血病辨证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血虚证,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病因病机:久病耗伤、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诸因皆能令人血虚。
血瘀证,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
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病因病机:因气滞而血凝,或血受寒而脉阻,或热与血而相结,或外伤等血溢于经,导致瘀血内停,出现血瘀证。
血热证,即血分有热,或热入血分的症状。
症状:心烦,躁扰发狂,口干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等。
病因病机:外感热邪侵入,或五志郁火等所致。血分热盛,心神受扰,故烦躁,甚则发狂;血属阴,热入于内,入夜交争甚,所以发热至夜尤甚;阴血受灼,则口干喜饮;热盛血耗,不能充盈于脉,故脉细数;热迫血妄行,血络受损,必见出血,妇人月经亦必见量多而提前等。
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
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伤证,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变证候。
症状:唇、舌、咽喉、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病因病机:多因大汗、出血、吐泄、多尿以及燥热灼伤津液等所致。
水液停聚证,多由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谢发生障碍,造成水湿潴留,而形成痰、饮、水肿等病证。
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者稠粘,饮者清稀。虽二者皆由津液停聚而致,但痰与饮临床表现却颇多差异。
痰证一般又分风痰、热痰、寒痰、湿痰和燥痰,临床表现各有特征。
1.风痰:阴虚阳亢,风阳内动,嗜食肥甘,痰涎内盛,痰盛而动风。症见头晕目眩,喉中痰鸣,突然仆倒,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四肢麻木,偏瘫等。
2.热痰:热邪入侵或阳气亢盛,炼液成痰,痰热互结而成。症见烦热,咳痰黄稠,喉痹,便秘,或发癫狂,苔黄腻,脉滑数等。
3.寒痰: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衰,水津结而成寒痰,或痰与寒结为病。症见畏寒厥冷,咳吐稀白痰,四肢不举,或骨痹刺痛,脉沉迟等。
4.湿痰: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湿并而为病。症见胸痞,纳少,呕恶,痰多,身重困倦,脉濡滑,舌苔厚腻等。
5.燥痰:燥邪内干,或热灼伤津化燥,炼液而成痰,燥与痰合而为病。症见咯痰粘稠如块如珠如线,量少,难咯,甚或痰中带血丝,口鼻干燥,咽干痛,便秘,脉细数而滑,舌干少津。
饮证可分为痰饮、悬饮和溢饮。
1.痰饮: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聚而成饮,留于胃肠。症见胸胁支满,胃脘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头目眩晕,心悸短气,苔白滑,脉弦滑等。
2.悬饮:阳不化水,水饮留于胁肋。症见胁痛,咳唾更甚,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脉沉而弦。
3.溢饮:阳气不振,脾肺输布失职,水湿成饮,流溢于四肢肌肉。症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满气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腻,脉弦紧。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病因、八纲、气血津液等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表里相合关系。因此,腑腑病证之间具有相互传变、交叉错杂的特点,从而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脏腑同病、数脏合病的证候。
脏腑辨证具体来讲,可以从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和脏腑兼证几方面探讨。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位居胸中,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主血脉,主汗液,主火,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舌。其心病常见证型如下:
心气虚、心阳虚
症状:二者共同脉症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或结代。兼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苔白等症者,为心气虚;若见畏寒、肢冷不温、面色滞暗、胸闷痛、舌淡、紫暗而胖嫩者为心阳虚。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为心阳虚脱之危症。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体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或暴病伤阳耗气,或禀赋不足等所致。
心血虚、心阴虚
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兼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则为心血虚;若兼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则为心阴虚。
病因病机:多由于生化之源不足,或发于失血之后,或热病伤阴,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所致。
心火亢盛、小肠实热
症状:心中烦热或失眠、口渴饮冷、尿黄赤、舌尖红、舌体糜烂、脉数。小肠实热还可见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情志刺激,或六淫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等所致。
心脉痹阻
症状: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心悸,甚则面青、唇紫、四肢发凉、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病因病机:本病多继发于心气或心阳亏虚之后,往往由劳倦感寒,或精神刺激,或痰浊凝聚等诱发。
痰火扰心
症状:轻者心烦不寐,面红,口渴,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重者神志错乱,狂躁乱动,打人骂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此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炼液成痰,或痰浊日久化热化火,或外感火邪灼津成痰等而致痰火犯扰心神。
痰迷心窍
症状:神识痴呆,或意识朦胧,喃喃独语,或神昏不语,喉中痰鸣,苔腻脉滑。
病因病机:病由精神抑郁,气郁不舒,或感受湿浊邪气,气郁阻遏,痰浊凝聚,蒙蔽心窍所致。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知嗅觉,发声音,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肺能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开窍于鼻,涕为肺之液。肺在声为哭,在志为悲。其肺病证型如下:
肺气虚
症状:气短喘促,咳痰无力,自汗怕冷,面色苍白,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久病喘咳,耗伤肺气,或禀赋不足,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等所致。
肺阴虚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病或由久咳伤肺,或由邪热恋肺,耗损肺阴,或因劳损等所致。
风寒束肺
症状:咳嗽声重有力,吐痰稀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此证由外感风寒,邪袭肺卫所致,肺合皮毛而主卫外,风寒外袭,则营卫不利。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口渴,咽红疼痛,头痛,身热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此系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风热犯肺,肺失宣降。
痰热壅肺
症状:咳嗽喘促,呼吸气粗,发热胸痛,口渴,尿黄,便秘,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咳唾脓血腥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风热犯肺,或寒郁化热,火热炼液成痰,热与痰结,壅阻于肺而成。
痰浊阻肺
症状:咳嗽气喘,痰多泡沫或白色而粘,易于咯出,胸闷,喉中痰鸣,甚则不能平卧,苔薄白,脉滑。
病因病机:此多因长期咳嗽,损伤肺气,肺不布津,聚液成痰。或由脾虚生湿,凝而生痰,上渍于肺所致。
燥邪犯肺
症状: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喘咳唾白沫,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舌干苔薄而少津,脉细数,或兼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表证。
病因病机:多由秋季感受燥邪,耗伤肺津所致,亦有因风温诸邪伤津化燥而成。
大肠湿热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饮食不洁,致暑湿热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结,下注大肠,损伤气血而成。
大肠津亏
症状:大便干结,甚如羊粪,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
病因病机: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妇,或由阴亏血虚,或由热病伤津耗液所致。
脾与胃病辨证
脾处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布津液,主肌肉和四肢,主升,统血。脾喜燥恶湿,开窍于口,其化在唇,涎为脾之液。脾在声为歌,在志为思。其脾病证型如下:
脾气虚、中气下陷
症状: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若中气下陷(亦称脾气下陷),则兼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小便频数等。
病因病机:病由劳倦伤脾,或饮食失节,或吐下太过,损伤脾气,或素体虚弱,久病虚损所致。
脾不统血
症状:便血,肌衄,或妇人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其它出血症。同时兼可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
病因病机:此多因久病脾气虚弱,或劳损伤脾等所致。
脾阳虚
症状:纳减腹胀,大便溏薄,四肢不温,或脘腹隐痛,喜温喜按,或见面肢浮肿,小便不利,或妇人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或久病伤脾,或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所致。
寒湿困脾
症状: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泄,头重身困如肿,苔白腻或舌胖嫩,脉濡缓。
病因病机:多由贪凉饮冷,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寒湿内侵脾胃;或素体湿盛,脾阳受遏,以致寒湿中生。
脾胃湿热
症状: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厌油腻,口粘而甜,肢体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有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郁化热所致。
胃寒证
症状: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病因病机:多因胃阳素虚,复受饮食寒凉之侵,或偏嗜生冷,或脘腹受寒而致寒凝于胃。
胃火炽盛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渴善冷饮,消谷善肌、泛酸、食入则吐,口臭,牙龈肿痛,或溃疡出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邪热犯胃,或情志不遂,肝火犯胃,或过食辛辣,胃火素盛等所致。
食积胃脘
症状: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失气酸臭,大便秘结或泻泄,舌苔厚腻,脉滑。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饮食不节,食入过多所致。食滞胃脘,胃失和降。
胃阴不足
症状:口舌干燥,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胃痛嘈杂,或脘痞不适,大便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病多因湿邪久羁,或肝火犯胃,内热伤阴等所致。
肝与胆病辨证
肝位于右胁,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主筋,主风,开窍于目,其华在爪,泪为汗之液。肝在声为呼,在志为怒。其肝病常见证型如下:
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易怒,胸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喜叹息,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咽部有梗阻感,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少腹胀痛,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郁怒伤肝所致。
肝火上炎
症状: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或吐血,衄血,耳聋,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所致。
肝阳上亢
症状:弦晕,耳鸣,头痛,目胀,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素体阳盛,或七情内伤,或久病耗伤肝肾之阴所致。
肝阴虚、肝血虚
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头昏目眩,视物模糊,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若血虚还可见经闭,失眠,舌淡,脉细;阴虚者还兼有颧红,手足心热,耳鸣,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等所致。
肝风内动
临床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等症状都属于肝风内动,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三种。
1.肝阳化风:多由素体阴虚,肝阳易亢,化火生风所致,症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舌质红,脉弦细。若突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2.热极生风:多因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热陷心包所致。症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两目上翻,甚则神志昏迷,角弓反张,舌红苔黄,脉弦数。
3.血虚生风:多由久病或失血等因素而致肝血亏虚,血虚而生风。症见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不华,肢体麻木或震颤,肌肉跳动或皮肤瘙痒,舌淡脉细。
寒凝肝脉
症状:少腹胀痛,牵引睾丸,遇寒则剧,得温则减,或睾丸坠胀,或阴囊收缩,常伴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迟。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外感寒邪侵犯肝经,致气血凝滞而成。
肝胆湿热
症状: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苔黄腻,脉弦数。若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见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妇女带下黄赤腥臭等,则为肝经湿热证。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湿热内生,蕴结肝胆,或湿热下注所致。
胆郁痰扰
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满闷,善太息,舌苔黄腻,脉弦滑。
病因病机:此多由情志郁结,气郁痰生,痰热内扰,胆胃失和所致。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位于腰部两侧左右各一,与膀胱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唾液为肾之液,在声为呻。其肾病证型如下:
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低热,颧红,口干,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或因其他脏腑之阴虚导致肾阴亏虚。
肾阳虚
症状: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迟,尺部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阳气虚衰,或房事过度,阴损及阳等所致。
肾气不固
症状: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多,甚或遗尿,小便失禁,或滑精,早泄,妇人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病因病机:此多由年老肾气衰弱,或幼年肾气未充,或久病劳损伤肾等致肾气亏耗,无力封藏,固摄所致。
肾不纳气
症状: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声低气怯,咳逆汗出,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面部虚浮,舌淡,脉虚。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久咳伤肺,由肺及肾,或因房劳伤肾,气不归元,肾失摄纳所致。
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灼痛,尿频,尿急,或见血尿,或尿液浑浊,或有砂石,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膀胱虚寒
症状:小便频数而色清,或小便淋漓失禁,或周身浮肿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肾气虚而不固或肾阳虚而不化水所致。
脏腑兼病
凡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的,称为脏腑兼病。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或皮下出血,妇人月经过多色淡,或经少经闭,舌淡,脉细弱。
病因病机:此多因病后失调,慢性出血,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等所致。
心肾不交
症状:虚烦失眠,心悸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早泄,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系久病劳伤,或恣情纵欲,或多思妄想,损伤心肾之阴而致。
心肾阳虚
症状:形寒肢冷,心悸怔肿,尿少身肿,唇甲青紫,舌质青紫暗淡,苔白滑,脉沉微。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病不愈,或劳倦内伤等而致。
心肺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咳喘少气,胸闷发憋,自汗乏力,动则愈甚,面色苍白或暗滞。甚则可见口唇青紫,舌质暗淡或见瘀斑,脉细弱。
病因病机:此多因劳倦过度,或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所致。
肝脾不调
症状:胁肋胀痛,胸闷叹息,烦躁易怒,饮食减少,腹胀肠鸣,大便溏薄,或腹痛即泻,妇人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苔白,脉弦缓。
病因病机:本证多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脾,造成脾气虚弱。
肝胃不和
症状:胸胁闷胀,烦躁易怒,胃脘胀痛,痛引两胁,嗳气吞酸,苔薄黄,脉弦。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情志不遂,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肝火犯肺
症状: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甚则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此系情志郁结,或邪热蕴结肝经,郁而化火,上灼于肺所致。
肝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久病阴血内耗,或房劳过度,肾精亏虚,或早婚多育,精血亏损等所致。
脾肺气虚
症状:短气乏力,咳喘痰多而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面足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病多由久病喘咳,肺气虚弱,损及于脾;或脾气久虚,精微不足,而肺气虚弱所致。
脾肾阳虚
症状: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或少腹冷痛,纳减便溏,或下利清谷,甚则五更泄泻,或小便不利,面肢浮肿,甚则水臌胀满,舌淡肿,脉沉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久病耗气伤阳,水邪久踞;或脾虚久泻,以致肾阳虚衰所致。
肺肾阴虚
症状: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心烦少寐,骨蒸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咳伤肺,肺虚不能布津滋肾;或房事、劳倦太过,肾阴虚竭,以致阴津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而致肺肾阴虚。
六经辨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三阴病治疗,当以扶正为先。
在六经辨证中,六种类型病证关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传变的。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正气渐衰的过程。
在六经病证的转变中,循三阳三阴顺序而传者,称之为循经传,不循此顺序而传者,称越经传。表里相合两经的病证互相传变者,称表里传。疾病初起即见三阴病证者,称之为直中。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并病。二经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六经病证基础上,又有它证表现者,称为兼证。六经病证转变为其它病证者,叫做变证,误治伤正,病情恶化者,称为坏证。
六经病证的传变,往往与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治疗护理当否,患者体质偏差,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太阳病证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为表里。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固护于外,居六经之首。
太阳病系风寒袭表,是外感病的初期,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脉证,病位在表,属表证。由于感邪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所以太阳表证又有表寒、表热(温病)之分。表寒(又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两证)与表热又统称为太阳经证。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形成太阳腑证(脉证又有蓄水、蓄血之分),亦可内传于阳明等。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表寒虚证)
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太阳经循行头项和肩背,则致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伤寒(表寒实证)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
表热证(温病)
症状:发热而渴,不恶寒,脉浮数。
病因病机:外感温热之邪,或里阳素盛所致。
太阳腑证
蓄水证
症状:小便不利,微热,渴欲饮水,甚则烦渴,水入则吐,苔白腻,脉浮或濡。
病因病机:本证由太阳经而内传入腑,影响膀胱气化所致。
蓄血证
症状:少腹急结,或硬满痛,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见瘀斑,或紫暗,脉沉涩。
病因病机:此证多系邪热入里,与瘀血相结于少腹所致。
阳明病证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相表里。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热最盛的阶段,多由燥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化热内传,或因津液素亏或胃阳偏亢等所致。其症状以胃肠之燥、热、实为特点,即所谓“胃家实”。胃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燥热亢盛,但肠中无燥屎阻塞,仅是无形邪热弥漫,又称为阳明经证;二是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影响了腑气通降,又称为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胃热亢盛)
症状: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不恶寒,反恶热,面赤心烦,舌苔黄燥。
病因病机: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合于胃中,燥热亢盛于内,蒸腾于外。
阳明腑证(肠腑燥结)
症状:身热,日脯潮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烦躁,谵语,脉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
病因病机: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耗伤津液。
少阳病证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少阳属于太阳、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少阳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其多由太阳表邪化热入里传变而来,亦可由少阳本经直接受邪而发病。其病证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的症状为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其病因病机为病邪侵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上扰空窍,胃失和降。
太阴病证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与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相表里。太阴为三阴之屏障,病入太阴,太阴首当其冲。
太阴病主要指脾的病变,其病位在里,多为脾阳虚弱、寒湿内阻的虚寒证。
形成太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脾阳不振,外感寒邪;一是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以致虚寒中生。由于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其病变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有虚实之分,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如寒湿郁久化热,亦可转属阳明。
其症状为腹满时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虚,寒邪直中;或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阻,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腹泻,浊阻不降则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阳虚则寒生,故腹痛喜按,口不渴,脉迟或缓弱。
少阴病证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阶段,主要是以心肾虚衰为特点。形成少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一是阳明病失治,误治传变而来。如太阳表证,误治伤阳,邪即可陷入少阴,所谓“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少阴经内连心肾,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相通。在病理情况下,既可以出现肾阳虚衰为主的寒化证,又可以出现以肾阴虚而心火上亢为主的热化证。因此,少阴病就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
少阴寒化证的症状为畏寒倦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病因病机为素体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或外感失治、误治,损伤真阳所致。
少阴热化证的症状为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小便黄,舌尖红,干燥少苔,脉细数。病因病机为多由邪热不解,耗伤真阴,或素体阴虚,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灼伤真阴而致。
厥阴病证
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厥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病邪侵犯厥阴,肝与心包皆受影响。
由于正气衰竭,阴阳紊乱,故而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寒热错杂证的症状为口渴不饮,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厥逆不利。 病因病机为或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
厥热胜复证的症状为先厥而后热,下利自止;或厥少热多;或寒多热少;或厥热等。病因病机为病入厥阴,阴气盛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因寒盛致厥多与下利并见,阴寒内盛,故先厥;阳气未复,故后发热,下利自止,其病可愈。厥少热多,是阳胜阴退之故,是向病愈方面发展;寒多热少,是阴胜阳虚,是病势向严重方面发展,厥热相等,是阴阳已趋相对平衡,可知病能自愈。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也是外感温热病证候分类的一种方法。是清代叶桂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总结前人及自己的经验而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他把温病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用来说明温病证候浅深轻重和传变规律。
一般来说,卫气营血辨证中,邪在卫分、气分者病情轻浅;邪入营分、血分者,病情深重。温病的传变有顺传和逆传两种,由卫分到气分,进而发展到营分、血分者,为顺传。卫分证直接陷入营分证者,为逆传。
由于温病病情复杂多变,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有不同阶段的证候相互交织错杂的表现,如卫气同病、气血两燔等等。
脏腑经络是卫气营血辨证的物质基础。卫分证病变多涉及肺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响胸膈、肺肠、脾胃、胆等脏腑组织,营分证候多关系到心与心包络,血分证病变多耗损肝肾阴血。
卫分证
卫分证,是温热之邪侵犯肌表,肺卫功能失常所致的表热证,多属温热病的初期。正如叶桂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故卫分证即为肺卫的病变。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头痛,咽红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为多是感受温热病邪,或素体津亏又复感受温热之邪,以致肺卫不利。邪犯肌肤,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温热之邪属阳,是以发热重,或有汗出,而微恶寒;邪从口鼻而入,不仅肺气失宣而咳嗽,而且咽喉为其所伤则红肿疼痛;温邪上扰清空,故头痛;苔薄白微黄,舌质发红,脉浮数皆为表热之象。
气分证
气分证,是温热之邪入里,正盛邪实,正邪剧争出现的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其证候以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舌红、脉数等为特点。由于感邪性质及轻重的不同,以及侵犯脏腑的差异,气分证又分为热扰胸膈,热壅于肺、热炽阳明、热结肠道、热郁胆腑、湿热蕴发等不同证候的类型。
热扰胸膈的症状为身热,心烦懊怅,坐卧不安,甚或壮热烦躁,胸膈灼热,口渴唇焦,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病因病机为病可由卫分不解而内传气分,或温热之邪直入胸膈而致。
热壅于肺的症状为身热,烦渴,汗出,咳喘,胸痛,鼻翼煽动,舌红苔黄,脉数。病因病机为病邪多由肺卫不解而传入,或温热病邪直袭肺脏所致。
热炽阳明(胃热亢盛)的症状为身大热,汗大出,口渴引饮,苔黄燥,脉洪大。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未解而传入,或素体阳盛而复感热邪所致。
热结肠道的症状为日脯潮热,腹胀满痛拒按,烦躁,谵语,大便秘结,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脉沉实有力。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不解,热邪内传与肠道糟粕相结所致;或素体津亏肠燥而复感温热之邪所致。
热郁胆腑的症状为寒热如疟,胸闷呕恶,口苦胁痛,小便黄赤,甚则混浊,苔黄腻,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卫分未解而内传于胆,或湿热之邪直犯少阳所致。
温热蕴蒸(脾胃湿热)的症状为身热不扬,胸闷呕恶,身重肢倦,嗜卧,口渴不欲饮,出粘汗,苔白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未解而邪内传中焦脾胃,或湿热之邪直犯中焦,湿遏脾胃所致。
营分证
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营为血中之气,属血之前身,内通于心。正如叶桂所说:“心主血属营”,“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故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病变特点。其既能由气分传变而致,亦可由卫分直接传入,即“逆传心包”。
营分证多急剧,病势凶险。根据热邪轻重和所伤营阴和心包轻重的不同,一般又将其分为热伤营阴和热入心包两个证型。
热伤营阴的症状为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病因病机为病可自气分未解而内传入营,或温热之邪直犯营分所致。
热入心包的症状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气分不解而传入营,亦有从卫分直窜入营而迫心包者。
血分证
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最深重的阶段,是以温热之邪引起耗血、动血、阴伤、动风为特征。心主血,肝藏血,故热邪传入血分,势必影响心、肝二脏;而且邪热久羁,不仅伤血,并耗真阴,又能累及于肾脏,所以血分证以心、肝、肾病变为主,除具有营分证候且较为笃重外,尤以耗血、动风和肝风内动、肝肾阴虚为特点。
一般血分证多自营分传入、亦有由气分直接传入的,所谓“气血两燔”。根据热邪轻重和所犯部位的不同,临床上血分证又常分为血热妄行、肝热生风、阴虚风动等证型。
血热妄行的症状为高热、烦躁,甚或发狂,斑疹显露,或吐血,衄血,便血等,舌绛紫而干,脉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营分未解而传入,或气分邪热直入血分而致。
肝热动风的症状为神昏躁扰,高热,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病由营分不解内传,引动肝风所致,或由气分热盛而直接引动肝风。
阴虚风动的症状为面色浮红,口咽干燥,神倦耳聋,或形瘦唇萎舌缩,昏沉欲睡,手足蠕动,或时而抽搐,心悸不宁,舌红少津,脉虚细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营分不解,内传血分,且日久不愈所致。
三焦辨证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在三焦辨证中,邪在上焦主要表现为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病在中焦则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的证候。邪入下焦,主要反映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上、中二焦病变,多属实证。下焦病变,多为虚证。
上焦病证
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卫功能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热邪壅肺证:指热邪壅滞于内,肺气闭郁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
邪陷心包证:指温热痰浊病邪,内陷心包,蒙闭心窍,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而数。
中焦病证
胃经热织症:指胃经火热,弥漫充斥,耗气灼津所表现的症候。症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气粗,汗出口渴,舌苔黄燥,脉象洪大。
肠道热结证:指火热邪气与肠道积滞相互搏结,以致肠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叫做肠道热结证。症见发热,日脯尤甚,甚则神昏谵妄,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苔黄黑焦燥,脉沉而有力。
湿热困脾证:指湿热之邪侵袭,气机郁阻,脾胃功能障碍所致的证候。症见身热不扬,不为汗解,缠绵难愈,胸闷脘痞,呕恶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
下焦病证
热耗肾阴证:指温病后期,热邪久留,耗损肾阴所表现的证候。症见发热,夜热早凉,或午后热甚,颧红,口干咽燥,精神倦怠,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质光红,舌体瘦小,脉沉细数。
阴虚动风证:指温病后期,阴血大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证候。症见手足蠕动或抽动,神情倦怠,心悸,舌红绛枯痿,或见舌体瘦小颤动,脉沉细弱。
此外,温病其它许多证候亦都可以归纳入三焦病证的范围之内,如温热犯卫证、燥热犯卫证、痰热壅肺证、燥热伤肺证、热郁胸膈证等等,均属于上焦病范畴。热郁胆经证、暑伤气津证等,属于中焦病之列。气热动风证、营热动风证、热入营分证、血热动血证、血热动风证等,属于下焦病的范畴。
疾病的鉴别诊断
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如头痛、眩晕等。它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表现,是医生诊察疾病、判断疾病的客观标志。
症状与证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证候,简称为“证”,是病因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如表实证、阴虚证等。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结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它即是联系证候与症状的纽带,也是证候的核心组成部分。病机决定了疾病的性质。由同一病机联系着的许多症状就构成了证候。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https://mp.weixin.qq.com/s/uV9kZidYSDNmpmXNd9c-_Q
八纲,即阴、阳、表、里、寒、热、虚、实,是辨证论治的理论基础之一。八纲辨证,是将四诊得来的资料,根据人体正气的盛衰,病邪的性质,疾病所在的部位深浅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归纳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类证候。
八纲的内容,《内经》已经奠定了八纲辨证的基础。张仲景更具体地运用于伤寒与杂病的诊疗。《景岳全书》中有《阴阳》、《六变辨》等篇,对八纲更有进一步的阐发。
疾病的临床表现是千变万化、错综复杂的。从八纲辨证来看,任何一种病症都可用阴阳确定类别、用寒热阐发性质、用表里反映其病位深浅、用虚实说明邪正盛衰的强弱。八纲是分析疾病共性的辨证方法,是各种辨证的总纲,在诊断疾病的过程中,有执简驭繁,提纲挈领的作用,适应于临床各科的辨证,具体的说,各科辨证是在八纲辨证的基础上加以深化。
在八纲辨证中,阴阳、寒热、表里、虚实八类证候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彼此平行的,一般而言,表证、热证、实证隶属于阳证范畴。里证、寒证、虚证统属于阴证范畴。所以,八纲辨证中,阴阳两证又是概括其他六证的总纲。此外,八类证候也不是相互独立,而是彼此错杂,互为交叉,体现出复杂的临床表现。
在一定的条件下,疾病的表里病位和虚实寒热性质往往可以发生不同程度的转化,如表邪入里、里邪出表、寒证化热、热证转寒、由实转虚、因虚致实等。当疾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还可以出现一些与病变性质相反的假象。如真寒假热、真热假寒、真虚假实、真实假虚等。所以,进行八纲辨证时不仅要熟悉八纲证候的各自特点,同时还应注意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阴阳
阴阳,既能概括整个病情,又能用于一个症状的分析。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提出:“察色按脉,先别阴阳。”,还说“阳病治阴,阴病治阳”。张仲景将伤寒病分为阴证、阳证,以三阴、三阳为总纲。明代医家张景岳也强调,“凡诊脉施治,必先审阴阳,乃为医道之纲领”。这阴阳是八纲辨证的总纲,它能统领表里、寒热、虚实三对纲领,故有人称八纲为“二纲六要”。由此可见,阴阳辨证在疾病辨证中的重要地位。
阴证和阴证
凡病在里、在血、属寒,正气不足,机体反应多呈衰退的表现均属阴证的范畴。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畏寒肢冷、气短声低、口不渴、便溏、尿清、舌淡苔白、脉沉迟微弱等。其病因病机为年老体弱或内伤久病,或外邪内传脏腑等导致正气衰弱、阳虚阴盛。
凡病在表、在气、属实,属热,正气未伤,机体反应多呈亢盛的表现均属阳证的范围。其症状为心情烦躁、面赤身热、气壮声高、口渴善冷饮、呼吸气粗、腹痛拒按、大便秘结、尿短赤、舌红绛苔黄、脉浮洪或滑数有力等。其病因病机为邪气入侵,邪盛而正气亦强,正邪激争所致。
阴虚与阳虚
阴虚与阳虚是人体脏腑阴阳亏损病变产生的证候。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阴阳要维持相对的平衡,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素问?生气通天论》),一旦阴阳失去这种相对平衡,就会发生阴阳盛衰的变化,从而产生疾病。
阴虚证的症状为潮热、盗汗、手足心热、消瘦、口干咽燥、小便短赤、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房室劳倦等而致精血、津液亏虚,阴不制阳。
阳虚证的症状为神疲乏力、面色苍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自汗、口淡不渴、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而润、脉虚弱等。其病因病机为久病、或劳伤、或大汗、大吐、大泻等而致阳气大衰、阳不制阴。
亡阴和亡阳
亡阴和亡阳多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危重证候。亡阴多在高热大汗、剧烈吐泻、失血过多等阴液迅速丧失的情况下出现,常见汗出而粘、呼吸短促、手足温、躁动不安、渴喜冷饮、面色潮红、舌红而干、脉数无力;亡阳常因邪毒炽盛,或内脏病变严重耗损体内阳气所致,亦能因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所致,常见冷汗如珠、面色灰白、呼吸气微、畏寒肢冷、精神萎靡、舌淡苔润、脉细微欲绝。
表里
表里,是辨别病变部位深浅和病情轻重的两纲。表里原是体组织结构方面的概念,在《内经》中,称外部为表,包括皮毛肌腠;称内部为里,指体内脏器。《素问?咳论》说:“皮毛者,肺之合也,皮毛先受邪气,邪气以从其合也。”这种皮毛受邪之病证,属于表证范围。《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其在皮者,汗而发之”的治则。这是表证辨证治疗的发源。除了表证以外,其他病证概属里证范围。一般来说,病在皮毛、肌腠、经络的属表证,病情较轻;病在五脏六腑、血脉、骨髓的属里证,病情较重。
表 证
表证,指六淫之邪从皮毛、口鼻侵入人体所致的、病在肌肤、经络部位的一种证候,具起病急,病程短,病位浅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发热、恶风寒、身痛、头痛、苔薄白、肺浮为主,兼可出现咳嗽、鼻寒等症状。
病因病机:六淫之邪客于皮毛肌表,阻遏卫气之宣发,郁而发热;且阳不能温煦肌肤,故恶寒;肺主皮毛,开窍于鼻,皮毛、口鼻受邪,肺气宣降不利则鼻塞、咳嗽;邪气郁于经络,气血流行不畅,故头痛、身痛;正邪交争于表则脉浮、舌苔薄白。
表证可分型为:
表寒:风寒外袭,正邪相争于肌表。症见恶寒重、头痛身痛明显,舌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表热:风热之邪侵犯肺卫。症见恶寒轻、发热、咽红而痛、舌苔薄白黄、口渴、舌质偏红、脉浮数。
表虚:风邪侵犯肌表,卫外功能不固,症见恶风甚、汗出、脉浮缓。
表实:风寒外袭,正邪交争,卫阳紧固腠理。症见恶寒重、无汗、头身痛、脉浮紧。
里 证
里证,指外邪由表入里,或直中于里,以及内伤七情、饮食、劳倦等所致的、病在脏腑、气血、骨髓等的一类证候。临床表现多样,有病程较长和病位较深的特点。
临床症状:以不恶风寒、脉不浮,多有舌质、舌苔的变化为主。
病因病机:一般受三方面因素影响,一是表证发展而来,即表邪入里而成里证;二是表邪直中脏腑而成的;三是情志内伤、饮食、劳倦等所致脏腑功能失调而成的。
里证可分型为:
里寒:外寒传里,或阳气不足。症见畏寒喜暖,四肢不温、口不渴、恶心呕吐、腹痛泄泻、小便清长、苔白滑、脉沉迟。
里热:外邪入里化热,或热邪直中脏腑,或五志化火。症见不恶寒、反恶热、高热、口渴、烦躁、汗出、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苔黄燥、脉洪数或沉数。
里虚:脏腑阴阳气血不足,其功能减退。症见:神疲懒言、声低气怯、食少纳呆、腹痛喜按、头昏、心悸、大便溏、舌质淡、苔白、脉沉弱。
里实:外邪入里,结于胃肠,或由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症见:腹胀痛、拒按、大便秘结、小便黄赤、手足心汗出、舌苔厚燥焦黑、脉沉实。
表证与里证的关系
里证出表:由于机体抗病能力增强,或治疗、护理得当等,而致病邪从里透达于肌表,即由里出表。如里证内热烦躁、咳逆胸闷、继而发热汗出、烦躁减轻,或见斑疹透露,此即属病邪由里达表的现象。
表证入里:由于机体抗病能力低下或邪气太盛,或治疗、护理失当可导致表证入里。如本有发热恶寒,反而出现不恶寒反恶热,并见烦渴多饮、舌红苔黄、尿赤等症,即表示病由表入里转为里热证。
表里同病:是指疾病在某一时期同时出现表证和里证。除病的初期可见表里证并存的情况外,还多因表证未去,又涉及里;或表病未解又兼他病,如先外感,又伤饮食;或先病内伤,又受外感之类。
半表半里证: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邪正交争,邪既不能入里,正气又不能驱邪外出于表,而邪处于表里之间。临床表现为往来寒热、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脉弦等。
寒热
寒热,是辨别疾病性质的两纲。一般来说,寒证表示机体阳气不足或感受寒邪所致的证候,热证表示机体阳气偏盛或感受热邪所致的证候。寒热在《内经》中论述颇多,比较明确,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明确指出:“阳胜则热,阴胜则寒”,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又提出了“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治则。
寒 证
寒证,是感受寒邪,或阳虚阴盛,机体的机能活动衰减所表现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恶寒喜暖、口淡不渴、面色苍白、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质淡、苍白而滑润、脉迟等。其病因病机为:感受寒邪,或因阳气不足,皆能致人体温煦不足,故现恶寒、面白、喜暖;阴盛于内,津液不伤则口淡不渴;阳虚不能温化小液,故小便清长,大便溏薄;阳气不足,寒湿内生,必见舌淡苔白而润;阳虚气弱,血脉则鼓动无力,脉迟。
热 证
热证,是感受热邪,或阳盛阴衰,表现为体机能活动亢进的证候。其临床症状为:发热喜凉,口渴饮冷,面红目赤,大便燥结,舌红苔黄而干,脉数。其病因病机为:其病因可由外感火热之邪而致,亦可由七情郁火,或饮食积热、或房室劳倦,阴精受损,导致阴虚阳亢等引起。若阳热偏盛,则身热喜冷;火热伤阴,津液被耗,故口渴饮冷,且小便短赤;大肠津液不足,则大便燥结;阳热亢盛,迫血流加速,故脉数。
寒证与热证关系
寒热错杂
寒热错杂,是指寒、热证同时并见。临床上一般常见有上热下寒、上寒下热、表寒里热、表热里寒等。
上热下寒:阳盛于上,阴盛于下。症见胸中烦热、频频欲吐(上热);腹痛喜按、大便稀薄(下寒)。
上寒下热:阴盛于上,阳盛于下。症见胃脘冷痛、呕吐清稀(上寒);小便短赤、大便燥结(下热)。
表寒里热:外受寒邪所侵,表未解而邪入里化热;或内本有热而又复感寒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身痛(表寒);气喘、烦躁、口渴饮冷、尿赤便秘(里热)。
表热里寒:外感风热而内伤生冷,或平素脾胃虚寒而外受风热所致。症见:发热、头痛、咽喉肿痛(表热);小便清长、大便溏薄、畏寒肢冷(里寒)。
寒热转化
临床上寒热的转化,一是先寒证,而后转为热证,寒证渐退;一是先热证,而后转为寒证,热证渐退。这种转换主要取决于正邪双方的盛衰,凡寒转热者,皆为邪盛而正气尚充,阳气旺盛,而从阳化热。如感受寒邪,开始恶寒、发热、身痛、无汗、苔白、脉浮紧,为表寒证。病变进一步发展,寒邪入里化热、恶寒等症状消退,并出现心烦口渴、苔黄、脉数等症,此即表示证候已由表寒转化成里热。凡热转寒者,多是邪热伤正,正不胜邪,阳气衰败所致。如高热者,由于大汗不止,阳从汗泄,或吐泻频频,阳随津脱,出现四肢厥冷、面色苍白、脉转沉迟,说明由热证转化成寒证。
寒热真假
寒热真假,指疾病处于危重阶段,往往会出现临床征象与疾病本质不一样的情况,即热证见寒象,寒证见热象。
真热假寒:阳热内郁,不能外达,格阴于外。症见面色晦滞,但目光炯炯有神,唇红焦燥,神昏但时烦躁,扬手掷足,气血息热,声音响亮,口气臭秽,排泄物臭秽气味、口渴饮冷、身寒反不欲衣、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沉按之有力、手足冷而胸腹灼手、舌红绛、苔焦黄黑、干燥起刺。
真寒假热: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症见身热、面红、口渴、脉大等类似热证,但其热而欲加衣被,面红而肢冷、口渴而喜热饮,且饮不多、脉大而无力,并有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苔白等。
虚实
虚实辨证,是分辨邪正盛衰的两纲。凡机体功能衰退、低下和不足,或维持生理活动的物质缺损所引起的一类证候,均称为虚证;凡邪气较盛而正虚不明显的病证,均可称为实证。《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即是虚实定义的本源。
虚 证
虚证,多见于久病、重病之后,或素体虚弱,后天失调,从而导致正气不足,出现脏腑、气血、阴阳等亏损的证候。其症状为:精神萎靡、面色苍白、身倦乏力、形寒肢冷、气短,或五心烦热、自汗、盗汗、以及大便溏泄、小便频数或不禁、舌淡少苔、脉细弱等。其病因病机为:虚证或由先天禀赋不足,或由后天失养所致。如饮食失调,脾胃受损;或七情劳倦,内伤脏腑;或房室过度,耗伐真元,以及久病损伤正气等。临床以后天致虚为多见。阳气虚,则不温,且不固,故可见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神疲乏力、气短自汗、二便失调;阴血不足以制阳,则阴虚而内热生,是以五心烦热、盗汗;气血两虚,气不足以鼓脉行,血不足以充脉道,故脉细弱;舌淡苔少,则是由于气血津液亏虚,不能濡养于舌。
虚证临床上除分有表虚、里虚外,亦有虚寒、虚热证之分。
虚寒证的病机为:阳气虚衰,温化无权。症见畏寒肢冷、腹痛喜按、精神不振、小便清长、大便溏薄、少气乏力、舌淡苔白润、脉微。虚热证的病机为:阴液亏耗,虚热内生。症见潮热盗汗、消瘦、五心烦热、血燥咽干、舌红少苔、脉细数。
实 证
实证,多是邪气亢盛所表现的证候,实证虽然邪气盛,但正气犹能抗邪,未至亏损的程度,故往往是邪正相争的激烈阶段,多为外邪侵入人体,或内脏功能失调,代谢障碍,以致痰饮、水湿、瘀血等病理产物停留于体内所致。其症状为:常见发热、腹胀痛拒按、胸闷、烦躁,甚至神昏谵语、呼吸喘促、痰涎壅盛、大便秘结、小便不利、脉实有力、舌苔厚腻等。其病因病机为:无论是外邪侵入,还是由于痰饮、水湿、瘀血等所致,皆属邪气过盛。正与邪争,甚则发热;热扰神明、或浊邪蒙蔽心窍,皆可令人神昏、烦躁、谵语。邪阻于肺,则宣降失常而胸闷、喘促;痰湿重者,必痰涎多而声漉漉,实邪积于胃肠、传导失调,故腹胀满,痛而拒按、大便秘结。水湿内停,气化不行,则小便不利。正邪交争,搏击于脉,则脉实有力;湿浊蕴结,内蒸于舌,故苔见厚腻。
实证,临床上除分有表实、里实证之外,亦有实热、实寒之分。
实热,即热邪炽盛。症见壮热烦渴、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尿赤、大便干燥、苔黄厚而干、脉洪数滑实。实寒,即寒邪过盛、阳气被遏。症见恶寒肢冷、腹痛拒按、大便秘结、痰多喘咳、苔白厚腻、脉沉伏或弦紧有力。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
虚证与实证的关系有三种:虚实夹杂、虚实转化和虚实真假。
虚实夹杂,有六种临床表现:
1.表虚里实:素体卫阳不足,感受外邪后又伤食。症见汗出、恶风(表虚);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苔黄厚(里实)。
2.表实里虚:表邪未解、里气已虚;或素体脾胃气虚而受外感。症见:发热、恶寒、无汗(表实);神倦、肢疲、纳呆或食后腹胀痛、喜按(里虚)。
3.上实下虚:痰浊壅肺、肾虚不纳。症见咳喘、痰涎壅盛、胸闷脘胀、不得平卧(上实);腰膝酸痛无力、形寒肢冷、吸气短少、眩晕(下虚)。
4.上虚下实:心虚于上,湿热下注。症见心悸、怔忡、失眠(上虚);腹痛、下利脓血、里急后重(下实)。
5.虚中夹实:脾肾阳虚、水湿泛滥。症见膝冷痛、食少便溏、小便不利、面浮足肿、腹大如鼓。
6.实中夹虚:气血郁结,正气已虚。症见腹胀满痛、肝脾肿大、二便不利、腹露青筋、面晦舌紫、形瘦、纳差、少气乏力、脉细。
虚实转化
临床上由实证转为虚证者居多,往往因实证失治,误治或大汗、大吐、大泻后耗伤气血津液等所致。如病见高热、口渴、烦躁、脉洪大等实证者,由于治疗不当,日久不愈而出现形体消瘦、面色萎黄、不思饮食、神疲乏力、脉细弱等气津两虚的虚证。由虚证转为实证者较少,大多是由于正气不足,阳气不振而产生痰饮、水湿、瘀血等实邪。
虚实真假
在疾病发展过程中,实证发展到极盛阶段,可以出现类似虚证的症状;虚证发展到一定阶段,亦会出现类似实证的症状。临床中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
真虚假实:正气大虚,气血不足,运化无力,阴不敛阳。症见腹痛胀痛、脉弦;或高热、脉洪大等(假实)。但腹满胀痛时而缓解,且不拒按,脉弦而重按无力;或见舌淡或胖嫩(真虚)。
真实假虚:实邪内结,阳气闭郁。症见腹胀满痛、拒按、数日大便不行(真实);但精神萎靡、脉微弱(假虚)。
辨证
辨证,就是辨别症状,根据四诊所得的资料进行分析、综合、归纳,以判断疾病的原因、部位、性质,从而作出正确的诊断,为治疗疾病提供依据。
“证”与“症”应该严格区分,“症”是一个一个的症状,而“证”是证候,是辨证所得到的结果。
“证”与“病”的概念是不同的。清代医家徐灵胎说:“病之总者为之病,而一病总有数证”。也就是说,病可以概括证。辨病名,必先辨证。诊断先从辨证再进一步辨病,辨病之后又再进一步辨证。因此,辨证论治并不是说中医不讲究辨病,强调辨证已包括辨病于其中了。
辨证的方法很多,都是在长期临床实践中形成的,如病因辨证、气血津液辨证、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与三焦辨证等。其中病因辨证着重从病因角度去辨别证候,可以看成是外感病辨证的基础。六经辨证是外感病中“伤寒”病的辨证法;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病中“温病”的辨证法。经络辨证,气血津液辨证及脏腑辨证适应于杂病各科辨证。但脏腑辨证是杂病辨证的重点辨证法,经络辨证与气血津液辨证可以看作是脏腑辨证互为补充的辨证方法。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津液是脏腑正常生理活动的产物,受脏腑支配,同时它们又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一旦气血津液发生病变,它不仅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会影响人体的生命活动。反之,脏腑发生病变,必然也会影响气血津液的变化。气血津液辨证可分为气病辨证、血病辨证和津液病辨证。
气病辨证
气病的常见证候,可以概括为气虚证、气陷证、气滞证和气逆证。
气虚证,是指体内营养物质受损或脏腑功能活动衰退所出现的证候。
症状: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倦乏力、自汗、活动时诸症加剧、舌淡、脉虚无力。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饮食失调、或年老体弱等因素引起。
气陷证,是气虚病变的一种,以气虚无力升举为主的证候。
症状:头昏眼花、少气倦怠、腹部有坠胀感、脱肛或子宫脱垂等,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气虚则脏腑功能衰减,出现清阳不升,气陷于下,升举无力,内脏下垂。
气滞证,指体内某些部位或某一脏腑气机阻滞,运行不畅引起的病变证候。
症状:闷胀、疼痛、时重时轻、走窜不定,得暖气或矢气后胀痛减轻。
病因病机:外感六淫,或内伤七情,或饮食劳倦,或跌仆闪挫等皆可引起气机不畅,出现气滞证。
气逆证,指气上逆不顺而出现的病变证候。一般多见肺胃肝之气上逆如肝气上逆。
症状:肺气上逆主要以咳嗽喘息为特征;胃气上逆主要以呃逆、嗳气、恶心呕吐为特征;肝气上逆主要以头痛、眩晕、昏厥、呕血为特征。
病因病机:外邪犯肺,或痰浊壅肺等致肺失宣降,故上逆为咳喘。外邪犯胃,或饮食积滞,或气郁等而致胃失和降,其气上逆,则呃逆、嗳气、呕吐。情志不遂,郁怒伤肝,肝气上逆,火随气升,故头痛、眩晕、昏厥、甚则呕血。
血病辨证
血病的常见证候,可概括为血虚证、血瘀证和血热证。
血虚证,指机体内血液亏虚所引起的症状。
症状:面色萎黄或苍白、唇色淡白、神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悸失眠、手足麻木、妇女经量少、衍期甚或闭经,舌质淡、脉细无力。
病因病机:久病耗伤、或病失血(吐、衄、便、溺血、崩漏等),或后天脾胃虚弱,生化不足等诸因皆能令人血虚。
血瘀证,凡体内血行受阻,血液瘀滞,或血离于经而瘀阻于体内所引起的病变证候,均属血瘀证。
症状:局部痛如针刺,部位固定,拒按,或有肿块,或见出血,血色紫暗,有血块,而色晦暗,口唇及皮肤甲错,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涩等。
病因病机:因气滞而血凝,或血受寒而脉阻,或热与血而相结,或外伤等血溢于经,导致瘀血内停,出现血瘀证。
血热证,即血分有热,或热入血分的症状。
症状:心烦,躁扰发狂,口干喜饮,身热以夜间为甚,舌红绛,脉细数,或见吐、衄、便、尿血及斑疹等,妇女月经提前、量多、色深红等。
病因病机:外感热邪侵入,或五志郁火等所致。血分热盛,心神受扰,故烦躁,甚则发狂;血属阴,热入于内,入夜交争甚,所以发热至夜尤甚;阴血受灼,则口干喜饮;热盛血耗,不能充盈于脉,故脉细数;热迫血妄行,血络受损,必见出血,妇人月经亦必见量多而提前等。
津液病辨证
各种原因所致水液代谢障碍,或津液耗损证候,均可称之为津液病。津液病变,一般可概括为津液不足和水液停聚两方面。
津液不足证,又称津伤证,是指津液受劫所致的病变证候。
症状:唇、舌、咽喉、皮肤干燥,肌肉消瘦,口渴,便秘,尿少,舌红少津、苔薄黄,脉细数。
病因病机:多因大汗、出血、吐泄、多尿以及燥热灼伤津液等所致。
水液停聚证,多由肺、脾、肾和三焦等脏腑功能失常,使津液代谢发生障碍,造成水湿潴留,而形成痰、饮、水肿等病证。
积水成饮,饮凝成痰;痰者稠粘,饮者清稀。虽二者皆由津液停聚而致,但痰与饮临床表现却颇多差异。
痰证一般又分风痰、热痰、寒痰、湿痰和燥痰,临床表现各有特征。
1.风痰:阴虚阳亢,风阳内动,嗜食肥甘,痰涎内盛,痰盛而动风。症见头晕目眩,喉中痰鸣,突然仆倒,口眼歪斜,舌强不语,四肢麻木,偏瘫等。
2.热痰:热邪入侵或阳气亢盛,炼液成痰,痰热互结而成。症见烦热,咳痰黄稠,喉痹,便秘,或发癫狂,苔黄腻,脉滑数等。
3.寒痰:感受寒邪,或阴盛阳衰,水津结而成寒痰,或痰与寒结为病。症见畏寒厥冷,咳吐稀白痰,四肢不举,或骨痹刺痛,脉沉迟等。
4.湿痰:脾虚不运,湿聚成痰,痰湿并而为病。症见胸痞,纳少,呕恶,痰多,身重困倦,脉濡滑,舌苔厚腻等。
5.燥痰:燥邪内干,或热灼伤津化燥,炼液而成痰,燥与痰合而为病。症见咯痰粘稠如块如珠如线,量少,难咯,甚或痰中带血丝,口鼻干燥,咽干痛,便秘,脉细数而滑,舌干少津。
饮证可分为痰饮、悬饮和溢饮。
1.痰饮:中阳不振,水湿内停聚而成饮,留于胃肠。症见胸胁支满,胃脘有振水声,呕吐痰涎清稀,口不渴或渴不多饮,头目眩晕,心悸短气,苔白滑,脉弦滑等。
2.悬饮:阳不化水,水饮留于胁肋。症见胁痛,咳唾更甚,转侧呼吸牵引而痛,肋间胀满,气短息促,脉沉而弦。
3.溢饮:阳气不振,脾肺输布失职,水湿成饮,流溢于四肢肌肉。症见肢体疼痛而沉重,甚则肢体浮肿,小便不利,或见发热恶寒而无汗,咳喘痰多上逆,胸满气促,倚息不得平卧,浮肿多见于面部,痰津多而色白,苔白腻,脉弦紧。
脏腑辨证
脏腑辨证,是根据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表现、结合病因、八纲、气血津液等理论,将四诊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借以推究病因病机,判断疾病的部位、性质、邪正盛衰状况的一种辨证方法,是中医辨证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五脏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脏腑之间也存在着表里相合关系。因此,腑腑病证之间具有相互传变、交叉错杂的特点,从而可以形成各种各样的脏腑同病、数脏合病的证候。
脏腑辨证具体来讲,可以从心与小肠病辨证、肺与大肠病辨证、脾与胃病辨证、肝与胆病辨证、肾与膀胱病辨证和脏腑兼证几方面探讨。
心与小肠病辨证
心位居胸中,与小肠相表里,心主神明,主血脉,主汗液,主火,开窍于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声为舌。其心病常见证型如下:
心气虚、心阳虚
症状:二者共同脉症为心悸、气短、活动时加重,脉细弱或结代。兼见面色苍白、神疲体倦、自汗少气、舌淡苔白等症者,为心气虚;若见畏寒、肢冷不温、面色滞暗、胸闷痛、舌淡、紫暗而胖嫩者为心阳虚。若大汗淋漓、四肢厥冷、口唇青紫、呼吸微弱、脉微欲绝、神志模糊甚至昏迷者,为心阳虚脱之危症。
病因病机:多由久病体虚,或年老脏气衰弱,或汗下太过,或暴病伤阳耗气,或禀赋不足等所致。
心血虚、心阴虚
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心悸、健忘、失眠、多梦。若兼眩晕、面色不华、唇舌色淡、脉细弱,则为心血虚;若兼五心烦热、口咽干燥舌红少津、脉细数,则为心阴虚。
病因病机:多由于生化之源不足,或发于失血之后,或热病伤阴,或七情内伤,阴血暗耗等所致。
心火亢盛、小肠实热
症状:心中烦热或失眠、口渴饮冷、尿黄赤、舌尖红、舌体糜烂、脉数。小肠实热还可见尿血、尿道灼热疼痛等。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情志刺激,或六淫郁而化火,或过食辛辣、温补之品等所致。
心脉痹阻
症状:心前区或胸骨后刺痛或憋闷、心悸,甚则面青、唇紫、四肢发凉、舌质暗红或见瘀斑、脉细涩或结代。
病因病机:本病多继发于心气或心阳亏虚之后,往往由劳倦感寒,或精神刺激,或痰浊凝聚等诱发。
痰火扰心
症状:轻者心烦不寐,面红,口渴,胡言乱语,哭笑无常;重者神志错乱,狂躁乱动,打人骂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此由情志不遂,气郁化火,炼液成痰,或痰浊日久化热化火,或外感火邪灼津成痰等而致痰火犯扰心神。
痰迷心窍
症状:神识痴呆,或意识朦胧,喃喃独语,或神昏不语,喉中痰鸣,苔腻脉滑。
病因病机:病由精神抑郁,气郁不舒,或感受湿浊邪气,气郁阻遏,痰浊凝聚,蒙蔽心窍所致。
肺与大肠病辨证
肺居胸中,与大肠相表里。肺主气,司呼吸,知嗅觉,发声音,主皮毛,主治节,主宣发肃降。肺能通调水道,为水之上源。肺开窍于鼻,涕为肺之液。肺在声为哭,在志为悲。其肺病证型如下:
肺气虚
症状:气短喘促,咳痰无力,自汗怕冷,面色苍白,痰多清稀,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久病喘咳,耗伤肺气,或禀赋不足,或其他脏腑病变影响等所致。
肺阴虚
症状: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稠,或痰中带血,午后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或口干咽燥,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病或由久咳伤肺,或由邪热恋肺,耗损肺阴,或因劳损等所致。
风寒束肺
症状:咳嗽声重有力,吐痰稀白,鼻塞流涕,恶寒发热,头痛,无汗,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此证由外感风寒,邪袭肺卫所致,肺合皮毛而主卫外,风寒外袭,则营卫不利。
风热犯肺
症状:咳嗽气粗,痰黄而稠,口渴,咽红疼痛,头痛,身热恶风,苔薄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此系外感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致。风热犯肺,肺失宣降。
痰热壅肺
症状:咳嗽喘促,呼吸气粗,发热胸痛,口渴,尿黄,便秘,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咳唾脓血腥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风热犯肺,或寒郁化热,火热炼液成痰,热与痰结,壅阻于肺而成。
痰浊阻肺
症状:咳嗽气喘,痰多泡沫或白色而粘,易于咯出,胸闷,喉中痰鸣,甚则不能平卧,苔薄白,脉滑。
病因病机:此多因长期咳嗽,损伤肺气,肺不布津,聚液成痰。或由脾虚生湿,凝而生痰,上渍于肺所致。
燥邪犯肺
症状:干咳少痰,痰粘难咯,或喘咳唾白沫,鼻燥咽干,咳甚则胸痛,舌干苔薄而少津,脉细数,或兼有发热,恶风寒,头痛等表证。
病因病机:多由秋季感受燥邪,耗伤肺津所致,亦有因风温诸邪伤津化燥而成。
大肠湿热
症状:发热,腹痛,腹泻,肛门灼热,或大便脓血,里急后重,小便短赤,舌苔黄腻,脉滑数。
病因病机:多因饮食不节,过食生冷,或饮食不洁,致暑湿热毒之邪侵及肠胃,湿热蕴结,下注大肠,损伤气血而成。
大肠津亏
症状:大便干结,甚如羊粪,口干咽燥,舌红少津,苔黄燥,脉细。
病因病机:多见于老年人或产妇,或由阴亏血虚,或由热病伤津耗液所致。
脾与胃病辨证
脾处中焦,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布津液,主肌肉和四肢,主升,统血。脾喜燥恶湿,开窍于口,其化在唇,涎为脾之液。脾在声为歌,在志为思。其脾病证型如下:
脾气虚、中气下陷
症状:食少纳呆,食后脘腹胀满,少气懒言,四肢倦怠,面色萎黄,形体消瘦,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脉缓弱。若中气下陷(亦称脾气下陷),则兼见脱肛、胃下垂、子宫脱垂等,或小便频数等。
病因病机:病由劳倦伤脾,或饮食失节,或吐下太过,损伤脾气,或素体虚弱,久病虚损所致。
脾不统血
症状:便血,肌衄,或妇人月经过多,崩漏,以及其它出血症。同时兼可见脾气虚或脾阳虚的证候。
病因病机:此多因久病脾气虚弱,或劳损伤脾等所致。
脾阳虚
症状:纳减腹胀,大便溏薄,四肢不温,或脘腹隐痛,喜温喜按,或见面肢浮肿,小便不利,或妇人白带清稀而多,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或迟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脾胃气虚发展而来,或久病伤脾,或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过用寒凉药物损伤脾阳所致。
寒湿困脾
症状:脘腹胀闷,不思饮食,泛恶欲吐,口粘不爽,腹痛溏泄,头重身困如肿,苔白腻或舌胖嫩,脉濡缓。
病因病机:多由贪凉饮冷,致寒湿停于中焦,或冒雨涉水,居住潮湿,寒湿内侵脾胃;或素体湿盛,脾阳受遏,以致寒湿中生。
脾胃湿热
症状:脘腹胀满,恶心欲吐,厌油腻,口粘而甜,肢体困重,大便溏泄不爽,小便短赤不利,或面目肌肤发黄,或有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苔黄腻,脉濡数。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过食肥甘厚味,湿热内生,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湿郁化热所致。
胃寒证
症状:胃脘冷痛,轻则绵绵不已,重则拘急剧痛,遇寒则甚,得温则减,口淡不渴,口泛清水,或食后作吐,肠鸣漉漉,舌淡苔白滑,脉弦或迟。
病因病机:多因胃阳素虚,复受饮食寒凉之侵,或偏嗜生冷,或脘腹受寒而致寒凝于胃。
胃火炽盛
症状:胃脘灼热疼痛,渴善冷饮,消谷善肌、泛酸、食入则吐,口臭,牙龈肿痛,或溃疡出血,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滑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邪热犯胃,或情志不遂,肝火犯胃,或过食辛辣,胃火素盛等所致。
食积胃脘
症状:脘腹胀满或疼痛,嗳腐吞酸,厌食,呕吐,失气酸臭,大便秘结或泻泄,舌苔厚腻,脉滑。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饮食不节,食入过多所致。食滞胃脘,胃失和降。
胃阴不足
症状:口舌干燥,饥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胃痛嘈杂,或脘痞不适,大便干燥,舌红苔少或无苔少津,脉细数。
病因病机:病多因湿邪久羁,或肝火犯胃,内热伤阴等所致。
肝与胆病辨证
肝位于右胁,与胆相表里。肝主疏泄,性喜条达,主藏血,主筋,主风,开窍于目,其华在爪,泪为汗之液。肝在声为呼,在志为怒。其肝病常见证型如下:
肝气郁结
症状:精神抑郁,易怒,胸胁胀痛或窜痛,胸闷不舒,喜叹息,纳呆嗳气,脘腹胀满,或咽部有梗阻感,妇女月经失调,痛经或经前乳房胀痛,少腹胀痛,苔薄白,脉弦。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情志不遂或精神刺激,郁怒伤肝所致。
肝火上炎
症状:头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或吐血,衄血,耳聋,耳鸣,舌红苔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郁怒伤肝,肝郁化火所致。
肝阳上亢
症状:弦晕,耳鸣,头痛,目胀,急躁易怒,失眠,多梦,腰膝酸软,舌红少津,脉弦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系素体阳盛,或七情内伤,或久病耗伤肝肾之阴所致。
肝阴虚、肝血虚
症状:二者共同症状为头昏目眩,视物模糊,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肢体麻木,筋脉拘挛,月经量少。若血虚还可见经闭,失眠,舌淡,脉细;阴虚者还兼有颧红,手足心热,耳鸣,舌质红苔少而干,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多因生血不足,或失血过多,或久病耗伤肝血等所致。
肝风内动
临床出现抽搐、震颤、麻木等症状都属于肝风内动,常见有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三种。
1.肝阳化风:多由素体阴虚,肝阳易亢,化火生风所致,症见眩晕欲仆,头痛如掣,肢体麻木,手足震颤,舌质红,脉弦细。若突然昏倒,舌强不语,口眼歪斜,半身不遂,则为中风。
2.热极生风:多因热邪亢盛,燔灼肝经,热陷心包所致。症见高热,烦渴,抽搐,项强,两目上翻,甚则神志昏迷,角弓反张,舌红苔黄,脉弦数。
3.血虚生风:多由久病或失血等因素而致肝血亏虚,血虚而生风。症见头目眩晕,视物模糊,面色不华,肢体麻木或震颤,肌肉跳动或皮肤瘙痒,舌淡脉细。
寒凝肝脉
症状:少腹胀痛,牵引睾丸,遇寒则剧,得温则减,或睾丸坠胀,或阴囊收缩,常伴畏寒肢冷,舌苔白滑,脉弦迟。
病因病机:本病多由外感寒邪侵犯肝经,致气血凝滞而成。
肝胆湿热
症状: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赤,大便不调,舌苔黄腻,脉弦数。若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或见睾丸肿痛,外阴瘙痒,妇女带下黄赤腥臭等,则为肝经湿热证。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外感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湿热内生,蕴结肝胆,或湿热下注所致。
胆郁痰扰
症状:头晕目眩,口苦呕恶,烦躁不寐,惊悸不宁,胸满闷,善太息,舌苔黄腻,脉弦滑。
病因病机:此多由情志郁结,气郁痰生,痰热内扰,胆胃失和所致。
肾与膀胱病辨证
肾位于腰部两侧左右各一,与膀胱表里。肾藏精,主生殖,主水,主纳气,主骨生髓,为先天之本。肾司二阴,开窍于耳,其华在发。唾液为肾之液,在声为呻。其肾病证型如下:
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无力,低热,颧红,口干,盗汗,手足心热,舌红,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由房事不节,耗伤肾精,或因其他脏腑之阴虚导致肾阴亏虚。
肾阳虚
症状:畏寒肢冷,腰膝冷痛,男子阳萎,早泄,女子宫寒不孕,小便清长,夜尿多,或尿少浮肿,舌淡苔白,脉沉迟,尺部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年老体弱,阳气虚衰,或房事过度,阴损及阳等所致。
肾气不固
症状:精神疲乏,腰膝酸软,小便频数而清,尿后余沥不尽,夜尿频多,甚或遗尿,小便失禁,或滑精,早泄,妇人白带清稀,胎动易滑,舌淡苔白,脉沉弱。
病因病机:此多由年老肾气衰弱,或幼年肾气未充,或久病劳损伤肾等致肾气亏耗,无力封藏,固摄所致。
肾不纳气
症状:气短喘促,呼多吸少,动则喘甚,声低气怯,咳逆汗出,腰膝酸软,四肢不温,面部虚浮,舌淡,脉虚。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久咳伤肺,由肺及肾,或因房劳伤肾,气不归元,肾失摄纳所致。
膀胱湿热
症状:小便灼痛,尿频,尿急,或见血尿,或尿液浑浊,或有砂石,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外感湿热,蕴结膀胱,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膀胱虚寒
症状:小便频数而色清,或小便淋漓失禁,或周身浮肿而小便短少,舌淡苔白,脉虚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由肾气虚而不固或肾阳虚而不化水所致。
脏腑兼病
凡两个以上脏器相继或同时发病的,称为脏腑兼病。
心脾两虚
症状:心悸健忘,失眠多梦,饮食减少,腹胀便溏,面色萎黄,倦怠乏力,或皮下出血,妇人月经过多色淡,或经少经闭,舌淡,脉细弱。
病因病机:此多因病后失调,慢性出血,思虑过度,或饮食不节等所致。
心肾不交
症状:虚烦失眠,心悸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梦遗早泄,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此系久病劳伤,或恣情纵欲,或多思妄想,损伤心肾之阴而致。
心肾阳虚
症状:形寒肢冷,心悸怔肿,尿少身肿,唇甲青紫,舌质青紫暗淡,苔白滑,脉沉微。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病不愈,或劳倦内伤等而致。
心肺气虚
症状:心悸气短,咳喘少气,胸闷发憋,自汗乏力,动则愈甚,面色苍白或暗滞。甚则可见口唇青紫,舌质暗淡或见瘀斑,脉细弱。
病因病机:此多因劳倦过度,或久病咳喘,耗伤心肺之气所致。
肝脾不调
症状:胁肋胀痛,胸闷叹息,烦躁易怒,饮食减少,腹胀肠鸣,大便溏薄,或腹痛即泻,妇人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苔白,脉弦缓。
病因病机:本证多是情志不遂,肝气郁结,横逆犯脾,造成脾气虚弱。
肝胃不和
症状:胸胁闷胀,烦躁易怒,胃脘胀痛,痛引两胁,嗳气吞酸,苔薄黄,脉弦。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情志不遂,气郁伤肝,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所致。
肝火犯肺
症状:胸胁灼痛,急躁易怒,头晕目赤,烦热口苦,咳嗽阵作,甚则咳血,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病因病机:此系情志郁结,或邪热蕴结肝经,郁而化火,上灼于肺所致。
肝肾阴虚
症状:头晕目眩,耳鸣胁痛,腰膝酸软,咽干口燥,五心烦热,颧红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少,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病多由久病阴血内耗,或房劳过度,肾精亏虚,或早婚多育,精血亏损等所致。
脾肺气虚
症状:短气乏力,咳喘痰多而稀,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甚则面足浮肿,舌淡苔白,脉细弱。
病因病机:病多由久病喘咳,肺气虚弱,损及于脾;或脾气久虚,精微不足,而肺气虚弱所致。
脾肾阳虚
症状: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或少腹冷痛,纳减便溏,或下利清谷,甚则五更泄泻,或小便不利,面肢浮肿,甚则水臌胀满,舌淡肿,脉沉弱。
病因病机:此证多因久病耗气伤阳,水邪久踞;或脾虚久泻,以致肾阳虚衰所致。
肺肾阴虚
症状:咳嗽痰少,或痰中带血,口燥咽干,或声音嘶哑,腰膝酸软,心烦少寐,骨蒸潮热,盗汗颧红,男子遗精,女子月经不调,舌红少苔,脉细数。
病因病机:本证多因久咳伤肺,肺虚不能布津滋肾;或房事、劳倦太过,肾阴虚竭,以致阴津不能上承,或虚火灼肺,而致肺肾阴虚。
六经辨证
六经是指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经脉而言。六经辨证则是一种辨证纲领,它将外感疾病中错综复杂的证候表现,划分为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个类型,并以此解释疾病部位,证候性质、邪正盛衰、传变规律,以及立法处方等问题。手足三阴三阳经脉及其络属脏腑是六经辨证的物质基础。
一般来说:三阳病属表,三阴病属里。三阳病多热证、实证,三阴证多寒证、虚证。三阳病治疗,当以祛邪为主。三阴病治疗,当以扶正为先。
在六经辨证中,六种类型病证关系并非彼此孤立,而是相互联系,相互传变的。病变由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的发展演变,反映了邪气由表入里,由阳入阴,正气渐衰的过程。
在六经病证的转变中,循三阳三阴顺序而传者,称之为循经传,不循此顺序而传者,称越经传。表里相合两经的病证互相传变者,称表里传。疾病初起即见三阴病证者,称之为直中。一经病证未罢,又见它经病证者,称并病。二经病证同时出现者,称为合病。六经病证基础上,又有它证表现者,称为兼证。六经病证转变为其它病证者,叫做变证,误治伤正,病情恶化者,称为坏证。
六经病证的传变,往往与正气的盛衰,邪气的强弱,治疗护理当否,患者体质偏差,以及疾病种类等因素有关。
太阳病证
太阳包括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与手少阴心、足少阴肾为表里。太阳主一身之表,统摄营卫,固护于外,居六经之首。
太阳病系风寒袭表,是外感病的初期,以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脉浮为主要脉证,病位在表,属表证。由于感邪不同,体质强弱的差异,所以太阳表证又有表寒、表热(温病)之分。表寒(又分太阳中风、太阳伤寒两证)与表热又统称为太阳经证。经证不愈,病邪可循经入腑,形成太阳腑证(脉证又有蓄水、蓄血之分),亦可内传于阳明等。
太阳经证
太阳中风(表寒虚证)
症状: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脉浮缓。
病因病机:风寒袭表,太阳经循行头项和肩背,则致太阳经气不利。
太阳伤寒(表寒实证)
症状:恶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苔薄白,脉浮紧。
病因病机:寒邪袭表,卫阳被遏,正邪交争。
表热证(温病)
症状:发热而渴,不恶寒,脉浮数。
病因病机:外感温热之邪,或里阳素盛所致。
太阳腑证
蓄水证
症状:小便不利,微热,渴欲饮水,甚则烦渴,水入则吐,苔白腻,脉浮或濡。
病因病机:本证由太阳经而内传入腑,影响膀胱气化所致。
蓄血证
症状:少腹急结,或硬满痛,小便自利,其人如狂,舌见瘀斑,或紫暗,脉沉涩。
病因病机:此证多系邪热入里,与瘀血相结于少腹所致。
阳明病证
阳明包括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与手太阴肺、足太阴脾相表里。阳明病是外感病过程中,邪热最盛的阶段,多由燥热之邪,或风寒之邪化热内传,或因津液素亏或胃阳偏亢等所致。其症状以胃肠之燥、热、实为特点,即所谓“胃家实”。胃家实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燥热亢盛,但肠中无燥屎阻塞,仅是无形邪热弥漫,又称为阳明经证;二是燥热之邪与肠中糟粕搏结而成燥屎,影响了腑气通降,又称为阳明腑证。
阳明经证(胃热亢盛)
症状:身大热,汗大出,口大渴,脉洪大,不恶寒,反恶热,面赤心烦,舌苔黄燥。
病因病机:外邪入里化热,热与燥合于胃中,燥热亢盛于内,蒸腾于外。
阳明腑证(肠腑燥结)
症状:身热,日脯潮热,汗出连绵,大便秘结,腹满痛拒按,烦躁,谵语,脉沉实有力,舌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
病因病机:阳明里热与燥屎相结,腑气不通,耗伤津液。
少阳病证
少阳包括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与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相表里。少阳属于太阳、阳明之间,又称半表半里。少阳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病邪已离太阳之表,而尚未入阳明之里,介于表里之间。其多由太阳表邪化热入里传变而来,亦可由少阳本经直接受邪而发病。其病证又称为“半表半里证”。
少阳病证的症状为口干,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
其病因病机为病邪侵于少阳,正邪交争于半表半里,以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上扰空窍,胃失和降。
太阴病证
太阴包括手太阴肺、足太阴脾,与手阳明大肠、足阳明胃相表里。太阴为三阴之屏障,病入太阴,太阴首当其冲。
太阴病主要指脾的病变,其病位在里,多为脾阳虚弱、寒湿内阻的虚寒证。
形成太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脾阳不振,外感寒邪;一是治疗失当,损伤脾阳,以致虚寒中生。由于脾与胃同居中焦,互为表里,其病变往往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而有虚实之分,所谓“实则阳明,虚则太阴”。如寒湿郁久化热,亦可转属阳明。
其症状为腹满时痛,腹泻呕吐,食欲不振,喜温喜按,口不渴,舌淡苔白,脉迟或缓弱。病因病机为素体脾虚,寒邪直中;或三阳病治疗失当,损伤脾阳所致。中阳不足,脾失健运,寒湿内阻,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则腹泻,浊阻不降则腹满呕吐,食欲不振;阳虚则寒生,故腹痛喜按,口不渴,脉迟或缓弱。
少阴病证
少阴包括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与手太阳小肠、足太阳膀胱相表里。少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全身功能衰退,病情危重的阶段,主要是以心肾虚衰为特点。形成少阴病的原因,一是素体阳虚,寒邪直中少阴;一是阳明病失治,误治传变而来。如太阳表证,误治伤阳,邪即可陷入少阴,所谓“实则太阳,虚则少阴”。
少阴经内连心肾,心属火为阳,肾属水为阴。正常生理状态下,心肾相交,水火既济,阴阳相通。在病理情况下,既可以出现肾阳虚衰为主的寒化证,又可以出现以肾阴虚而心火上亢为主的热化证。因此,少阴病就有从阴化寒、从阳化热两类证型。
少阴寒化证的症状为畏寒倦卧,精神萎靡,手足厥冷,下利清谷,欲吐不吐,口不渴,或渴喜热饮,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微。病因病机为素体心肾阳虚,寒邪直中少阴;或外感失治、误治,损伤真阳所致。
少阴热化证的症状为心烦不寐,口燥咽干,小便黄,舌尖红,干燥少苔,脉细数。病因病机为多由邪热不解,耗伤真阴,或素体阴虚,邪入少阴,从阳化热,灼伤真阴而致。
厥阴病证
厥阴包括手厥阴心包、足厥阴肝,与手少阳三焦、足少阳胆相表里。厥阴病是外感病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病变,为六经病的最后阶段,多由传经而来,或病邪直中,或治疗不当,邪气内陷所致。病邪侵犯厥阴,肝与心包皆受影响。
由于正气衰竭,阴阳紊乱,故而厥阴病主要表现为寒热错杂和厥热胜复。若阴寒极盛,阳气不续而先绝,则病情危笃;若阴寒极盛,但阳气尚能与之抗争,则呈阴阳对峙,寒热错杂的证候。
寒热错杂证的症状为口渴不饮,气上冲心,胸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呕吐或吐蛔,厥逆不利。 病因病机为或病于传经,或病于直中,或因治疗失当,邪气内陷厥阴。
厥热胜复证的症状为先厥而后热,下利自止;或厥少热多;或寒多热少;或厥热等。病因病机为病入厥阴,阴气盛则厥逆,阳气复则发热。因寒盛致厥多与下利并见,阴寒内盛,故先厥;阳气未复,故后发热,下利自止,其病可愈。厥少热多,是阳胜阴退之故,是向病愈方面发展;寒多热少,是阴胜阳虚,是病势向严重方面发展,厥热相等,是阴阳已趋相对平衡,可知病能自愈。
卫气营血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是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也是外感温热病证候分类的一种方法。是清代叶桂在《内经》的理论指导下,总结前人及自己的经验而创立的一种辨证方法,他把温病的产生、发展、演变过程,划分为卫分、气分、营分和血分四个阶段,用来说明温病证候浅深轻重和传变规律。
一般来说,卫气营血辨证中,邪在卫分、气分者病情轻浅;邪入营分、血分者,病情深重。温病的传变有顺传和逆传两种,由卫分到气分,进而发展到营分、血分者,为顺传。卫分证直接陷入营分证者,为逆传。
由于温病病情复杂多变,卫、气、营、血四个阶段并非截然分开。因此,在临床上往往有不同阶段的证候相互交织错杂的表现,如卫气同病、气血两燔等等。
脏腑经络是卫气营血辨证的物质基础。卫分证病变多涉及肺卫皮毛,气分证病变多影响胸膈、肺肠、脾胃、胆等脏腑组织,营分证候多关系到心与心包络,血分证病变多耗损肝肾阴血。
卫分证
卫分证,是温热之邪侵犯肌表,肺卫功能失常所致的表热证,多属温热病的初期。正如叶桂所说:“温邪上受,首先犯肺”。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故卫分证即为肺卫的病变。
症状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咳嗽,头痛,咽红肿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或微黄,脉浮数。
病因病机为多是感受温热病邪,或素体津亏又复感受温热之邪,以致肺卫不利。邪犯肌肤,卫气被郁,故发热恶寒;温热之邪属阳,是以发热重,或有汗出,而微恶寒;邪从口鼻而入,不仅肺气失宣而咳嗽,而且咽喉为其所伤则红肿疼痛;温邪上扰清空,故头痛;苔薄白微黄,舌质发红,脉浮数皆为表热之象。
气分证
气分证,是温热之邪入里,正盛邪实,正邪剧争出现的阳热亢盛的里热证。其证候以发热、不恶寒、口渴、苔黄舌红、脉数等为特点。由于感邪性质及轻重的不同,以及侵犯脏腑的差异,气分证又分为热扰胸膈,热壅于肺、热炽阳明、热结肠道、热郁胆腑、湿热蕴发等不同证候的类型。
热扰胸膈的症状为身热,心烦懊怅,坐卧不安,甚或壮热烦躁,胸膈灼热,口渴唇焦,便秘,舌红苔黄,脉滑数。病因病机为病可由卫分不解而内传气分,或温热之邪直入胸膈而致。
热壅于肺的症状为身热,烦渴,汗出,咳喘,胸痛,鼻翼煽动,舌红苔黄,脉数。病因病机为病邪多由肺卫不解而传入,或温热病邪直袭肺脏所致。
热炽阳明(胃热亢盛)的症状为身大热,汗大出,口渴引饮,苔黄燥,脉洪大。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未解而传入,或素体阳盛而复感热邪所致。
热结肠道的症状为日脯潮热,腹胀满痛拒按,烦躁,谵语,大便秘结,苔黄燥或焦黑起芒刺,脉沉实有力。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不解,热邪内传与肠道糟粕相结所致;或素体津亏肠燥而复感温热之邪所致。
热郁胆腑的症状为寒热如疟,胸闷呕恶,口苦胁痛,小便黄赤,甚则混浊,苔黄腻,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卫分未解而内传于胆,或湿热之邪直犯少阳所致。
温热蕴蒸(脾胃湿热)的症状为身热不扬,胸闷呕恶,身重肢倦,嗜卧,口渴不欲饮,出粘汗,苔白黄厚腻,脉濡数或滑数。病因病机为多由卫分未解而邪内传中焦脾胃,或湿热之邪直犯中焦,湿遏脾胃所致。
营分证
营分证,是温热病邪内陷的深重阶段。营为血中之气,属血之前身,内通于心。正如叶桂所说:“心主血属营”,“营分受热则血液受劫,心神不安”。故营分证以营阴受损,心神被扰为病变特点。其既能由气分传变而致,亦可由卫分直接传入,即“逆传心包”。
营分证多急剧,病势凶险。根据热邪轻重和所伤营阴和心包轻重的不同,一般又将其分为热伤营阴和热入心包两个证型。
热伤营阴的症状为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心烦不寐,甚则神昏谵语,斑疹隐隐,舌红绛,脉细数。病因病机为病可自气分未解而内传入营,或温热之邪直犯营分所致。
热入心包的症状为神昏谵语,或昏愦不语,身体灼热,舌蹇,肢厥,舌绛,脉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气分不解而传入营,亦有从卫分直窜入营而迫心包者。
血分证
血分证,是温热病发展最深重的阶段,是以温热之邪引起耗血、动血、阴伤、动风为特征。心主血,肝藏血,故热邪传入血分,势必影响心、肝二脏;而且邪热久羁,不仅伤血,并耗真阴,又能累及于肾脏,所以血分证以心、肝、肾病变为主,除具有营分证候且较为笃重外,尤以耗血、动风和肝风内动、肝肾阴虚为特点。
一般血分证多自营分传入、亦有由气分直接传入的,所谓“气血两燔”。根据热邪轻重和所犯部位的不同,临床上血分证又常分为血热妄行、肝热生风、阴虚风动等证型。
血热妄行的症状为高热、烦躁,甚或发狂,斑疹显露,或吐血,衄血,便血等,舌绛紫而干,脉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营分未解而传入,或气分邪热直入血分而致。
肝热动风的症状为神昏躁扰,高热,两目上视,牙关紧闭,手足抽搐,颈项强直,角弓反张,舌红绛,脉弦数。病因病机为病由营分不解内传,引动肝风所致,或由气分热盛而直接引动肝风。
阴虚风动的症状为面色浮红,口咽干燥,神倦耳聋,或形瘦唇萎舌缩,昏沉欲睡,手足蠕动,或时而抽搐,心悸不宁,舌红少津,脉虚细数。病因病机为病多由营分不解,内传血分,且日久不愈所致。
三焦辨证
自清代医家吴鞠通的《温病条辨》以上、中、下三焦论述温病的证治以来,三焦辨证就成为温病辨证的方法之一。这是依据《内经》关于三焦所属部位的概念,在《伤寒论》及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的基础上,结合温病传变规律的特点而总结出来的,着重阐述了三焦所属脏腑在温病过程中的病理变化,证候特点及其传变的规律。
三焦辨证是在阐述上、中、下三焦所属脏腑病理变化及其证候的基础上,同时也说明了温病初、中、末三个不同的阶段。三焦辨证认为:温病一般始于上焦手太阴肺,然后传入中焦脾胃,最后终于下焦肝肾。但是,由于温病有风温、春温、暑温、湿温、秋燥、伏暑、瘟疫等不同种类。因此,它们的发病和传变规律不尽相同。如暑温初起,即可表现为中焦病证。此外,三焦病证亦可以相兼互见。如湿温初起,多上、中二焦同时发病。
在三焦辨证中,邪在上焦主要表现为手太阴肺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病变。病在中焦则表现为脾胃功能障碍的证候。邪入下焦,主要反映出足厥阴肝和足少阴肾的病变。上、中二焦病变,多属实证。下焦病变,多为虚证。
上焦病证
风热袭表证:指风热邪气,侵袭肌表,影响肺卫功能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微恶风寒,头痛咳嗽,口微渴,舌苔薄白,脉浮数。
热邪壅肺证:指热邪壅滞于内,肺气闭郁所形成的证候,症见发热汗出,咳嗽气喘,口渴,苔黄脉数。
邪陷心包证:指温热痰浊病邪,内陷心包,蒙闭心窍,扰乱心神所致的证候。症见发热,神昏谵语,舌蹇肢厥,舌质红绛,苔黄或黄腻,脉滑而数。
中焦病证
胃经热织症:指胃经火热,弥漫充斥,耗气灼津所表现的症候。症见壮热不恶寒,反恶热,面赤气粗,汗出口渴,舌苔黄燥,脉象洪大。
肠道热结证:指火热邪气与肠道积滞相互搏结,以致肠道腑气不通所表现的证候,叫做肠道热结证。症见发热,日脯尤甚,甚则神昏谵妄,腹胀便秘,小便短赤,苔黄黑焦燥,脉沉而有力。
湿热困脾证:指湿热之邪侵袭,气机郁阻,脾胃功能障碍所致的证候。症见身热不扬,不为汗解,缠绵难愈,胸闷脘痞,呕恶欲吐,身重肢倦,苔腻脉濡。
下焦病证
热耗肾阴证:指温病后期,热邪久留,耗损肾阴所表现的证候。症见发热,夜热早凉,或午后热甚,颧红,口干咽燥,精神倦怠,手足心热甚于手足背,舌质光红,舌体瘦小,脉沉细数。
阴虚动风证:指温病后期,阴血大伤,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证候。症见手足蠕动或抽动,神情倦怠,心悸,舌红绛枯痿,或见舌体瘦小颤动,脉沉细弱。
此外,温病其它许多证候亦都可以归纳入三焦病证的范围之内,如温热犯卫证、燥热犯卫证、痰热壅肺证、燥热伤肺证、热郁胸膈证等等,均属于上焦病范畴。热郁胆经证、暑伤气津证等,属于中焦病之列。气热动风证、营热动风证、热入营分证、血热动血证、血热动风证等,属于下焦病的范畴。
疾病的鉴别诊断
症状,是病人自觉有各种异常的痛苦感觉、或通过医生诊察而得知的病态改变。如头痛、眩晕等。它是机体发生疾病后的表现,是医生诊察疾病、判断疾病的客观标志。
症状与证候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证候,简称为“证”,是病因病机、病位、症状、舌诊、和脉诊的综合与概括。如表实证、阴虚证等。它反映了疾病的本质,是临床诊断疾病的结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及转归的机理,它即是联系证候与症状的纽带,也是证候的核心组成部分。病机决定了疾病的性质。由同一病机联系着的许多症状就构成了证候。
在临床上,疾病是千变万化的,症状表现也是错综复杂的。只有认真研究各种常见症状、证候和病机,才能对不同病证而出现的相同症状加以鉴别。症状鉴别是从相类似的症状中,研究疾病不同的病因病机,以探求疾病的本质,这是正确进行辨证论治的关键步骤。因此,症状的鉴别,是疾病与证候诊断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https://mp.weixin.qq.com/s/uV9kZidYSDNmpmXNd9c-_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