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2
中医经典名句(2-1)
中医经典名句---01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黄帝内经。素问》
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阳主动而在外,阴主静而在内。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属情志表现,反映了病者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两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临床当洞察细微,不可掉以轻心。
中医经典名句---02
脏实则声洪,脏虚则声怯。-----《明。张介宾》
注释: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反映了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就生理而言,脏腑精气充实,其人发声高亢洪亮,脏腑精气虚弱,其人声音就低微怯弱。就疾病而言,语声的强弱还与邪气的盛衰有关,邪气亢盛而脏腑正气未虚的实证、热证,病人语声就宏大、响亮,并有多言躁动的表现,若邪气已衰,正气亦虚的虚证、寒症,则病人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
中医经典名句---03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明.王纶
注释: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和痰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别,临床每可以此作为辩证依据之一。若先咳而后觉有痰者,多因外邪袭肺,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而咳作,由于肺失清肃之令,无以宣发有脾上输于肺之精气津液,使之滞留于肺,化而为痰。虽然痰之多寡和颜色可随其所感之邪的不同而有异,但其皆有肺生则一。此以咳为本,痰为标,病位在肺,治当以肺为主,肺气畅达,宣肃之令一复,则咳愈而痰自去。若先痰蜒盛而后有咳嗽,则每有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而致酿湿生痰,上渍于肺,从而肺气壅滞,令肺失清肃,咳嗽逐作,此以痰为本,咳为标,病位在脾。治当以脾为主,健脾燥湿化痰,生痰之源一健则咳自止。
中医经典名句---04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黄帝内经.灵枢》
注释:井、荥、输、经、合称五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要腧穴,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疾病发生于五脏时,治疗时应刺井穴;疾病变化呈现于面色时,应刺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可刺腧穴;疾病影响声音时,可取经穴;若经络满盛而有淤血现象的,病在足阳明胃,应刺合穴。
阳明多气多血,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主。清.缭希雍
注释:足阳明胃经。胃是“水谷之海”,且“脾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精微运化输布,营养全身,人身气血津液均赖胃中谷气化生而不断补充,故胃为“气血之源”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津液与血液可相互渗透转化,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气血可以起濡养经脉的作用,所以说“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临床上治疗阳明经脉的疾病时,以护津液为要。
中医经典名句---05
欲补心者,先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清.石寿棠
注释:此是根据心肾二者之间的关系确立的治法。心在五行为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居于下而属阴。位于下者,已上升为顺,位于上者,已下降为和。故心火下降至肾,肾水上承于心,心与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所以欲补心者,先益肾,使肾水得以上济以资心,则心的病症自复。欲补肾者,可先宁心,使心火下降以温肾,则肾的病症易愈。就临床实际看,这一治法用于肾阴不足而心火扰动的心肾不交之证,滋肾水,降心火,可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身自安和。
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明.王琦石
注释:肺位于胸腔,居诸脏之上,五脏中肺位最高,故被称为“五脏之天”,,全身气机,津液的输布运行由它主司。肺虚则营卫不运,精微无以敷布,日久成损。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输送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像土,化生万物一样滋养全身百骸,故称“脾为百骸之母”。脾失健运则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全身营养障碍,肌肉消减,四肢不用。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称“肾为性命之根”,肾虚则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句阐述分属三焦的肺、脾、肾的重要性。
中医经典名句---06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朱震亨
注释: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黄帝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饮食五味过于偏嗜,就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此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导致的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黄帝内经》
注释:五味分属五行,入五脏。甘味入脾而属土,肾属水主骨,其华在发。土能克水,甘性缓滞,多食甘则脾气雍郁,运化无力,则肾水无制,水邪过盛,肾气衰弱,不能生髓养骨,故骨酸困疼痛。髓亏血少,发失所养,故发落。苦味入心而属火,肺属金主皮毛,火能克金。多食苦,苦从火化,火盛则灼伤肺阴,阴液枯涸,不能闰养皮毛,故皮肤枯槁,毫毛脱落。辛味入肺而属金,肝属木主筋,爪为筋之余。金能克木,辛性升散,多食辛,则升散太过而耗伤肝血阴液,筋爪失其濡养,故筋拘急而爪甲枯槁不润。注---泣应训为“冱”音hu,凝结之意。咸入肾而属水,脉属心而主火,水能克火。多食咸则肾水过盛,水盛必克心火,火受水克,则心气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血脉凝滞而流行不畅,皮肤颜色变为暗黑。
中医经典名句---07
寒在表者,为憎寒,为身冷,为浮肿,为容颜 青惨,为四肢寒厥。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在表为表寒证,由人体触冒寒气所致,寒气束表,卫气被郁,故恶寒。寒微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的温煦作用减弱,则见身寒,四肢厥冷。寒凝则气血迟缓,而见面色青惨。寒邪阻滞气机,气不化津,可见浮肿。冬令严寒,体质稍有不实,即易感犯,故此证多见冬季。寒邪郁于肌表,可以化热而转为表热,也可郁曷里热而成表寒里热证。若寒邪由络脉而入经脉,凝结隧道,即可转变为痛痹之证。
寒在下者,为清浊不分,为鹜溏痛泄,为阳痿,为遗尿,为膝寒足冷。明.张介宾
注释:寒主阴,故人体下部最易病寒。如下焦阳气不足,不能分清泌浊,则大便溏泄,而小便反少。如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则阳痿。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失于固摄,膀胱约束无权,则遗尿。寒邪凝滞于经络,血脉流通不畅,故膝寒足冷。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08
寒在中焦,则食入而不化。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伤胃,或虚寒内生等因素,脾胃之阳不足,中焦寒胜,则胃不能腐熟,脾不得运化,饮食难以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可表现为食谷不化,须臾泛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古人称“胃反”。对于这类病证,治疗以温中、振奋脾胃之阳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09
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元.朱震亨
湿郁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血行,使周身、关节失于气血温阳而疼痛。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郁致痛多为重痛。若为走痛,则多兼风邪。湿为阴邪,故遇阴寒潮湿的天气或环境,最易使湿郁加重或多发,脉沉主里证,细脉【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虚亦主湿。丹溪治湿常用白芷、苍术、茯苓、川穹等。
中医经典名句---10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
中医经典名句---11
湿气伤人,在上则头重目黄,鼻塞声重,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跗肿。清.李用粹
注释:湿气即湿邪,为六种外感病邪之一。感受雾露,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湿病,可出现全身症状。湿阻清阳【体内轻清升发之气,走向上窍的阳气主要指吸入之气,发于肌表的卫气等均属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郁化热熏蒸于上,则目黄;阻遏肺气,则鼻塞声重,此属于在上之湿。湿阻中焦,运化失畅,以至于痞闷不舒;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下见胫跗肿【足背】。此虽以上、中、下分言湿气伤人之症状,但临床每多相杂,其中尤以痞闷不舒、头重如裹、足胫跗肿最为常见。湿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湿气伤人属外湿为病。若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属于内湿为病。外湿与内湿的病因虽有不同,但其发病过程常相互影响。如伤于外湿,可致脾为湿邪困阻,健运失职,以致湿浊内生;而脾胃阳气不足,水湿运化不畅,亦易感受外湿的侵袭。
中医经典名句---12
治血之法有五:曰补,曰下,曰破,曰凉,曰温是也。清 .李用粹
注释:此指出血治法。出血之因不外虚、瘀、热、寒四个方面,治血五法是专为此设。补法主要用于气虚证,血失统摄而外溢,故治当补气养血。下法主要用于瘀热互结之证,瘀热通过泻下而解,可使血自归经。破法主要用于瘀证,乃淤血阻络,血不循道而致外溢,故当活血破瘀。凉法为热证而设,因邪热内炽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迫血妄性,故当用清热凉血之法。温法乃寒证所设,阳气虚寒致血液离经,故治当温经止血。五法各有所主,当依证择而取之。
中医经典名句---13
督脉统络诸阳,任脉通络诸阴,以为十二经络阴阳之纲领故也, 清.张介宾
注释:督,即总督、统帅之意。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偱脊柱上行,于大椎穴与六条阳经交会,对阳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任,即总任,担任之意。任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在中级、关元与三阴经交会,总任一身阴经之气,有“阴脉之海”之称,故督、任为十二经络之纲领。
中医经典名句---14
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金.刘完素
注释:此语强调了食补食养在治病中的作用。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中寒凉学派的开山鼻祖,但其在杂病的治疗中并不偏执寒凉一端,而是提倡食补食养,表明了他治病注重胃气的观点。
中医经典名句---15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金.李杲
李杲认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等因素交互影响,则会造成脾胃虚损。脾胃内伤则脾胃之气不足,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而外感六淫,风寒之邪客于筋骨形体,此属形质受病。
李氏据此阐发内伤热中【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复损伤脾胃所致的气虚火旺之证】之证,指出其所表现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虽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相似,但实质迥然不同。内伤热中证系脾胃内伤,元气虚而阴火【阴亏而导致虚火亢盛的病理现象】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因六淫侵袭人体而为病。内伤以元气亏虚为本,属不足之症。脾胃气虚,内伤发热,当用“甘温除大热”一法,可补中益气等方治疗。外感以外邪客于形体为主,属有余之证。当以祛风散寒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16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中医经典名句---17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清.金缨
注释:心主神,心神欲静,不容物欲与杂念烦扰,如此则脏腑皆安,体健无病,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如果心神为杂念纷扰,则神不内守,必致疾病,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不可过劳,过劳则心气内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响健康。
中医经典名句---18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
本条说明了舌质、舌体和舌苔在诊断中的不同意义。舌为心之苗,五脏六腑都通过经脉、络脉和经筋与之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元气【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元气的盛衰,必然对脏腑之精气产生影响,最终必然反映于舌,所以通过观察舌质可以预知元气和脏腑的盛衰虚实。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致,故验舌苔可测知胃气盛衰虚实,由于胃气为病证发展转归的关键,胃气与邪气的斗争决定病证的性质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舌苔来推测病证。比如舌苔的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存亡,舌苔的分布反映病变的部位。
中医经典名句---19
四季脾旺不受邪。汉.张机
注释:脾胃后天之本对全身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而有生克衰旺的变化。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属土,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则其余四脏得其荫护,卫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气的侵袭。故保持或扶助脾气健旺,是养生与治病的重要方针。
中医经典名句---20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清.王士雄
阳明以胃为主,太阴以脾为主。病邪侵袭人体,其病症的性质,与邪气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机体状态也关系密切。胃属阳,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病邪传入阳明,正气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正不虚,故表现为实证;脾属阴,升发精气至五脏六腑,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基础,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阴,必是正气先虚,也就是太阴之气先虚,如此则无力抗邪,从而形成虚证。
中医经典名句---21
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益
注释:胃气受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虚证蜂起。
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
注释:强调了舌苔和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
中医经典名句---2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黄帝内经》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
注释: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称为华盖。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地名为“醍醐揭盖”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中医经典名句---23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汉.张仲景。
中医经典名句---24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张仲景
“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孙思邈
中医经典名句---25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汉.张仲景
注释:鼻为面王,内应于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诊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属青色,望诊见鼻头色发青,是肝木横逆来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阴寒内甚,主病势危重,预后不良。黑为肾水之色,鼻头出现微黑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气内停。黄为脾土之色,面色发黄,是脾阳不运,是聚停饮之像,故主胸膈间有寒饮。面色苍白,是失血过多,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见面色微红,又不当火气当令的夏季,则为阴血外脱,虚阳上浮之像,多数预后不良。望诊见两目圆睁直视,眼球不能转动者,是痉病,病势危重难治。此外,望诊见面色发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发黑,是肾精亏损,本色外观,一般见于虚劳病;面色红赤,是风阳化火之像,一般见于风热病。面色发黄,是脾土郁滞、湿热蕴结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难。见面部浮肿,色泽鲜明者,是水饮内停,上泛于头面之像,故主水饮留滞。
中医经典名句---26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病人平时安静无声,而突然听到发出惊叫声音,其病变多在肢体关节,具有关节疼痛。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变多在心隔之间,具有结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清长,其病变多在头中,具有头痛等病症。
中医经典名句---27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汉.张仲景
老师说:病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者,是由于实邪雍塞于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时引动胸中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咳嗽;病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仍觉气短者,是肺脏萎弱不振,多见于肺瘘浊唾涎沫证。
中医经典名句---28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汉.张仲景
注释:学生问:时令未到和太过是怎麽回事?
老师回答说:这是讨论时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太过、不及等几个反常情况,属于异常气候,并且都会影响人体而引起疾病。举例来说,冬至之后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是少阳当令的时候。少阳为一阳,阳气开始生长,天气变暖和属正常气候。但是还没有到雨水,气温已经温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间气候尚未温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气候在此期间仍是严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间气候像五六月一样炎热,谓--太过,叫“至而太过”。
中医经典名句---29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热极伤络。汉.张仲景
注释:雾露之邪,性轻清上扬,其伤害多在人体上部;湿邪重浊下沉,其伤害多在人体下部;风邪散漫,多伤人肌表;寒邪紧束,多伤于里;饮食之邪,从口而入,多损伤脾胃,而为宿食。上述五类邪气伤人,以类相从,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在上午伤人;寒为阴邪,多于日暮伤人;湿性重浊,多伤于人体下部;寒邪伤人则使脉紧急;雾露之邪易伤皮肤肌腠,湿浊邪气易于流注关节;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邪归阴,所以“极寒伤经”;热邪归阳,所以“热极伤络”。
中医经典名句---30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五脏患病以后,如果得到对病情适宜的饮食居处,就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五脏患病以后,如果给予那些所厌恶、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来不喜欢某种食物,患病以后却突然想吃这种食物,这是因为脏器被邪气所改变,食后必定助长邪气而导致发热。
中医经典名句---31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汉.张仲景
注释:各种脏腑的里实证,多与有形之邪内结有关。要想治疗这些疾病,就必须审证求因,针对那些相结的病邪,而施以恰当的方药,才能奏效例如,病人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由于阴亏水热互结所致,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就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具体例证。其他的疾病,都要仿此类推。
中医经典名句---32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痉病,有灸疮,难治。汉.张仲景
注释:痉病的主脉特征,是沉紧而弦紧有力,显现于寸、关、尺三部。痉病患者因施用灸法身体有灸疮,治疗难以措手,预后不良。
中医经典名句---33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汉.张仲景
注释:外感风湿,风邪与湿邪相互搏结,客于肌腠,流注于关节,所以临床上见全身肌肉、关节都疼痛。按照治疗原理,应当采取发汗祛风去湿法,使风湿邪气随汗出而解散。当时又正值天气黣暗,阴雨连绵不断,外界的湿气太重,足以使身体疼痛增剧,医生说此时正宜用发汗来治疗。但是,发汗以后疾病并没有痊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汗法使用不当的缘故。因为本证系“风湿相搏,”风性轻扬散漫而易于表散,湿性重浊黏滞而难以骤出。由于发汗剂力太峻猛,出汗太极太多,仅仅散去了风邪,粘滞的湿邪仍在,所以病未痊愈。治疗这种风湿病,如果采用发汗法时,只宜使其微微出汗,徐缓萌发,才能使风邪和湿邪全部祛除。
中医经典名句---34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清.叶桂
注释:经,即经脉,是经络的主干,有一定的·循经径路;络,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叶氏认为,胃脘病初发,每因饮食不慎,寒邪犯胃或情志不舒,以致胃气阻滞,其病在气在经,症见胃脘胀病,痛无定处,时作时止等,治当以舒理气机为主。若脘痛日久,病邪深入络脉,可致淤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痛处不移,或痛如针刺,甚则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又当以活血通络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35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呼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
注释:人欲养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杀之机,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若能胸襟坦荡,宁静淡泊,如春气之和融,必能气血畅达,阴阳相调,自可益寿延年。反之,若长期情志抑郁,正如秋气之肃杀,以致气血失调,阴阳逆乱,必然会危害健康。
中医经典名句---36
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清.程文囿
注释:眼病的病因病虽然错综复杂,但主可归纳为火【热】盛、阴虚两大类。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目之所以能视万物、辩五色,必依赖五脏六腑精气的上行灌输。木得精气的充养,才能神光充沛,视觉正常。若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火热上炎,销铄双目的精液精气,就会发生目疾。以火热而言,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目,可发生青风内障【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较绿风内障略轻】、 绿风内障。若肝阳上亢,肝火上冲,可伤及营血,迫血妄行,导致爆盲。再如七情内郁化火,可致心火上炎,出现两呲红赤,胬肉臃肿等目疾。而肺火雍盛,可致心火气滞血瘀,火郁内发而成火疳【急性巩膜炎】。以阴虚而言,肝阴不足,营血亏损,虚火上炎,可见两呲淡红,血络隐现,微痒不痛等虚眼病。肾阴不足,肾精不能上承于目,可引起目翳内障,青盲【眼萎缩】等眼病。此外脏腑合病,如肝胆火炽、肝火犯肺、肝肾阴虚等,均可引起目疾。因此,“火有余”、“阴不足”可以总括眼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经典名句---37
夫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吴有性
吴氏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纠正了以往对温病以气候失常为因的浅薄认识,提出“异气”的病因观。他认为“异气”有胜于他气,为病颇重,是一种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物质。“异气”种种不一,表现的疾病也不相同。不同的“异气”有不同的感受对象。他还提出“异气”有强烈的传染性。吴氏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具体的治则和方药,而是提出新的病因病机说,突破了原有条框,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
中医经典名句---38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清.喻昌
注释: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凡痰饮为患,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认为痰饮的发生有四种情况。其一,由胃而下流于肠;其二,由胃而傍流于胁;其三,由胃而外达于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此处所说的胃,包括脾在内。
中医经典名句---39
燥气在里,耗其津液,则大便秘结。明.龚信
注释:燥邪最易伤津液,而津液耗伤又最易致燥。津液枯涸,肠道失润,则大便秘结。治津枯便秘,切忌妄事攻下,易用“增水行舟”之法。
中医经典名句---40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
注释:天行时疫是一种由时行戾气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其病的发生与气候反常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春夏季节当热而反暴寒,可致时疫流行。饥饿兵荒也是造成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战争与动乱、暴乱、尸横遍野,会产生疠气传染。由于时疫发病急、传染快,毒性强,故触之者即病,少有幸免者。时疫的特点是每次流行,病人症状基本都一样,或皆身热发斑、或皆上吐下泻,挥霍缭乱等。
中医经典名句---41
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绮石
注释:七情内伤,直伤五脏,影响气机。如怒伤肝,思伤脾;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故七情内伤日久,一则致五脏功能失调,其化生、藏精气功能减退,二则气机失调及血,而气血俱病,故终致五脏气血俱损,而成五劳。五劳,此指五脏劳损之证【五劳共有三层意义:起义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引起的损伤。其二指劳志、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五种过劳致病因素。其三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虚劳证】。
中医经典名句---42
心有所思,则精有所耗,神无所归,气无所附,百病生焉。近代.秦伯未
注释:肾中之精气,上交于心中,化为心中真液颐养心神,心神得以守舍而藏于心。精可养神【在此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精盛则神旺,精衰则神疲。若思虑过度,心神过用,精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的水谷之精】耗损,则心神失守。精不化气则气不归经,就可出现心烦、失眠、心悸、脉象细数无力等症。心、肾俱伤,精、气、神俱耗,则百病丛生。
中医经典名句---43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惓,七情、饮食所致。明.张介宾
注释:虚损为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各种慢性病证的总称。虚损成因很多,然主要与酒色无度、劳惓太过、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年半百而衰。”《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见劳逸过度,都成虚损之由;七情内伤,则耗血伤气,损及五脏,若一脏受损,可累及他脏,而引起脏腑失调,脏精亏损,致成虚劳;至于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则可损伤脾胃,致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无源,内不能调和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经脉肌腠,渐致虚损无疑。
中医经典名句---44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作为致病因素危害多端,无处不到。所谓“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故有“百病多有痰作祟”、“痰为诸病之源”等说法。临床许多怪异、难以辨治的疑难病证常常是由痰饮引起,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为标,而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从痰论治往往收到预期效果。
中医经典名句---45
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明.繆希雍
注释: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可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即可影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痰即可流窜为害,亦可停滞为害,致病极为广泛且复杂多变,故怪病多痰,病多属痰。暴病,起病急,病势重,如暴盲、暴注【腹泻】、暴聋、暴厥、暴暗、暴发、火眼【风火眼】、暴痫等,多于火热有关,故说暴病多属火。
中医经典名句---46
淤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
注释:淤血是血液运行缓慢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各异。若瘀血在里,阻遏气机,气不行津,水津不能上承,故见口渴。治宜活血祛瘀。
中医经典名句---47
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金.张从正
注释:天邪指风暑火湿燥寒,地邪指雾雷雨雹冰倪,人泻指酸苦甘辛咸淡。张从正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都可能成为致病邪气。由于病邪特性不同,损伤人体部位亦各异。天之邪由上而下,易伤人上部;地之邪由下而上,易伤人下部;六味由口而入脾胃,易伤人中部。这是张氏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与临床颇为切合。既然病由邪致,治病当首重祛邪,邪去正自安。祛邪可根据上、中、下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不同,而采取汗、吐、下三法治之。如邪在皮肤、经络,可汗之;邪在膈或上脘,可吐之;邪在下焦,可下之。张氏的三邪理论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颇大。
中医经典名句---48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黄帝内经》
注释:说明西北高原地区常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常多湿邪为病。如久处潮湿环境中,则多湿病。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则又多暑热病。
中医经典名句---49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黄帝内经》
注释: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而人体头面上部,正属人体阳位之一。风寒、风热之邪入侵,每见头痛头胀,鼻塞咽痛诸症,湿性下流。其伤人常先起与人体下部,而多见足跗浮肿,下肢重滞;或前阴湿疹瘙痒等症。此外,淋浊、泄痢、带下等病症,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中医经典名句---50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清.叶桂
本条对温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温病之邪自上部口鼻而入。因肺居上焦,开窍于鼻,又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主一身之表,所以温邪外袭,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若治疗及时得法,即可从外解而不致内传。心亦居于上焦,如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传心包营分,提示病情恶变,病势危重,故称“逆传”。温病尚有按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顺传”过程,其病机演化为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入中、下二焦。可见“逆传”“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的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的渐进发展。至于温病传变所以有顺、逆之分,除与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关外,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经典名句---51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黄帝内经》
注释:疟为之病,种类繁多,统称痎疟。夏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身疟疾。痎疟症见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此条文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证,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列。认为多因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凉有感凉气,发为疟疾。
中医经典名句---52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陈芝田
注释:此句指出形体肥瘦之人的不同病机特点,具有一定道理。肥人是指形体过于肥胖,属“虚浮”之像,是气虚失运的表现,其人形肥,气血难于周流,因而多郁滞生痰。阳化气,阴成形,瘦人形体过于瘦削,是阴血不足的表现,阴虚生内火,故“瘦人多火”。
中医经典名句---53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宋.苏轼 沈括
注释:此条是指真虚实证的病机。“虚”是病机的本质,而“实”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脏腑气血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由于“虚”,故临床上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同时由于气运行无力而郁滞不通,则可见脘腹胀满、腹痛等类似实证的表现。《景岳全书》也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候。”都是指真实假虚证的病机。“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或热结肠胃,或痰湿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结肠胃之里热炽盛病证,一方面可见到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亦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类似虚寒的假象,《景岳全书》也说:“大实之病,反见赢状。”
中医经典名句---54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
注释:“邪气”包括六淫、疫疠、毒物等外来之邪。“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毒力和肌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肌体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症候,即所谓实证。实证常见于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饮、食、水、血等滞留体内而引起的病症。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雍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腹痛拒按、二便不通都属于实证。
“精气”,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也称为正气。“精气夺”,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受到损害,故成虚证。“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症候,即所谓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小号津液;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中医经典名句---55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阴。清.尤怡
注释:由于阴阳互为根本,阴病日久必累于阳,阳病日久必累于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故养不足之阳气可救偏胜之阴邪,补亏损之阴液可救亡失之阳气。
中医经典名句---56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宋.陈无已
注释:体内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没有阳气的功能活动,就无以化生阴精。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维持相对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而有规律不会发生疾病。如果体内阴阳失调,原来相对平衡的关系被打破,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局面,则生命活动规律紊乱,肌体就会发生疾病,例如阳邪致病,可使体内阳偏盛而阴偏衰,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体内阴偏盛而阳偏衰,出现寒证。阴阳还概括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脏腑、经络的属性,又有气血、津液、水火的差异以及病邪的性质、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内容,而所有各种情况如有偏盛,均可导致疾病。所以治疗疾病,重在调整阴阳。
中医经典名句---57
病在阳,则热而脉燥;在阴,则寒而脉静。《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特指疟疾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气外出于阳,阳盛阴虚,则为发热而脉象躁急;邪气内搏于阴分,阴盛阳虚,则为寒战而脉象和缓平静。
中医经典名句---58
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汉.华佗
注释:在此句中阴盛阳虚之病谓阳病,阳盛阴虚之病谓阴病。人体的阴阳消长盛衰,受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影响而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对疾病的具体表现有直接影响。早晨,阴气已衰,人身之阳气渐盛,故阴盛阳虚之人病势得减;夜晚,阳气已衰,人身之阴气渐盛故阳盛阴衰之人可获安宁。
中医经典名句---59
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故血苑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
注释:薄,迫也。定名为“薄”,有气血被迫上逆之意。因气血上逆而致的昏厥为薄厥。病由大怒引起,怒则气上,血随气升,郁于头部而致昏厥。《素问》中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相联系。对后世医家阐发卒中病机颇多启迪。
中医经典名句---60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死。元.朱震亨
注释:阴病【虚证、寒证的统称】指具有萎靡、淡漠、寒冷、下陷、不足等特性的病症;阳病【指具有亢奋、躁动、火热、上冲、有余等特性的病症。此处阳脉可理解为有胃之脉【胃、神、根是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有胃气;脉跳柔和有力,是有神;脉跳沉取应指,是有根】,阴脉可理解为真脏之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阴病虽然正气虚弱但脉有胃气,说明生机不绝,故仍主生;阳病虽表现为实证,而一旦脉露出真脏之象,是胃气将绝之兆,预后不良。总之,无论阴病、阳病,总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https://mp.weixin.qq.com/s/Mgb3AuKKXd_y700z97XI5Q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黄帝内经。素问》
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阳主动而在外,阴主静而在内。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属情志表现,反映了病者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两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临床当洞察细微,不可掉以轻心。
中医经典名句---02
脏实则声洪,脏虚则声怯。-----《明。张介宾》
注释:人说话声音的强弱,反映了体内脏腑精气的盛衰。就生理而言,脏腑精气充实,其人发声高亢洪亮,脏腑精气虚弱,其人声音就低微怯弱。就疾病而言,语声的强弱还与邪气的盛衰有关,邪气亢盛而脏腑正气未虚的实证、热证,病人语声就宏大、响亮,并有多言躁动的表现,若邪气已衰,正气亦虚的虚证、寒症,则病人语声低微无力,少言而沉静。
中医经典名句---03
因咳而有痰者,咳为重。主治在肺;因痰而致咳者,痰为重,主治在脾。---明.王纶
注释:咳嗽之病,一般皆有咳有痰,然而咳和痰的出现常有先后之别,临床每可以此作为辩证依据之一。若先咳而后觉有痰者,多因外邪袭肺,肺气壅滞,气道不利而咳作,由于肺失清肃之令,无以宣发有脾上输于肺之精气津液,使之滞留于肺,化而为痰。虽然痰之多寡和颜色可随其所感之邪的不同而有异,但其皆有肺生则一。此以咳为本,痰为标,病位在肺,治当以肺为主,肺气畅达,宣肃之令一复,则咳愈而痰自去。若先痰蜒盛而后有咳嗽,则每有脾虚无以运化水谷精微而致酿湿生痰,上渍于肺,从而肺气壅滞,令肺失清肃,咳嗽逐作,此以痰为本,咳为标,病位在脾。治当以脾为主,健脾燥湿化痰,生痰之源一健则咳自止。
中医经典名句---04
病在脏者,取之井:病变于色者,取之荥:病时间时甚者,取之输:病变于音者,取之经:经满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饮食不节得病者,取之于合。《黄帝内经.灵枢》
注释:井、荥、输、经、合称五腧穴,是十二经脉的重要腧穴,对治疗疾病具有重要的意义。疾病发生于五脏时,治疗时应刺井穴;疾病变化呈现于面色时,应刺荥穴;病情时重时轻时,可刺腧穴;疾病影响声音时,可取经穴;若经络满盛而有淤血现象的,病在足阳明胃,应刺合穴。
阳明多气多血,所聚而荫养百脉,故阳明以津液为主。清.缭希雍
注释:足阳明胃经。胃是“水谷之海”,且“脾为胃行其津液”,使水谷精微运化输布,营养全身,人身气血津液均赖胃中谷气化生而不断补充,故胃为“气血之源”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而津液与血液可相互渗透转化,有“津血同源”之说,津液气血可以起濡养经脉的作用,所以说“津液所聚而荫养百脉”临床上治疗阳明经脉的疾病时,以护津液为要。
中医经典名句---05
欲补心者,先实肾,使肾得升;欲补肾者,须宁心,使心得降。清.石寿棠
注释:此是根据心肾二者之间的关系确立的治法。心在五行为火,位居于上而属阳;肾居于下而属阴。位于下者,已上升为顺,位于上者,已下降为和。故心火下降至肾,肾水上承于心,心与肾之间的功能才能协调。所以欲补心者,先益肾,使肾水得以上济以资心,则心的病症自复。欲补肾者,可先宁心,使心火下降以温肾,则肾的病症易愈。就临床实际看,这一治法用于肾阴不足而心火扰动的心肾不交之证,滋肾水,降心火,可使心肾相交,水火相济,身自安和。
肺为五脏之天,脾为百骸之母,肾为性命之根。明.王琦石
注释:肺位于胸腔,居诸脏之上,五脏中肺位最高,故被称为“五脏之天”,,全身气机,津液的输布运行由它主司。肺虚则营卫不运,精微无以敷布,日久成损。脾居中焦,主运化水谷精微,为脏腑经络四肢百骸输送气血津液等营养物质。脾属土,土为万物之母,脾像土,化生万物一样滋养全身百骸,故称“脾为百骸之母”。脾失健运则机体消化吸收能力下降,全身营养障碍,肌肉消减,四肢不用。肾藏精,主生长发育和生殖,为先天之本,肾之阴阳为脏腑阴阳之根本,故称“肾为性命之根”,肾虚则可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本句阐述分属三焦的肺、脾、肾的重要性。
中医经典名句---06
五味之过,疾病蜂起。病之生也,其机甚微。元.朱震亨
注释:人体的血气精神,都由饮食五味所滋生,五味与五脏,各有其亲和性《黄帝内经》---“酸先入肝,苦先入心,甘先入脾,辛先入肺,咸先入肾”。如果饮食五味过于偏嗜,就会使五脏之气偏盛偏衰,此谓“气增而久,夭之由也”。由五味偏嗜导致的疾病是一个渐变的过程,而非一朝一夕所致。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黄帝内经》
注释:五味分属五行,入五脏。甘味入脾而属土,肾属水主骨,其华在发。土能克水,甘性缓滞,多食甘则脾气雍郁,运化无力,则肾水无制,水邪过盛,肾气衰弱,不能生髓养骨,故骨酸困疼痛。髓亏血少,发失所养,故发落。苦味入心而属火,肺属金主皮毛,火能克金。多食苦,苦从火化,火盛则灼伤肺阴,阴液枯涸,不能闰养皮毛,故皮肤枯槁,毫毛脱落。辛味入肺而属金,肝属木主筋,爪为筋之余。金能克木,辛性升散,多食辛,则升散太过而耗伤肝血阴液,筋爪失其濡养,故筋拘急而爪甲枯槁不润。注---泣应训为“冱”音hu,凝结之意。咸入肾而属水,脉属心而主火,水能克火。多食咸则肾水过盛,水盛必克心火,火受水克,则心气弱,无力推动血液运行,故血脉凝滞而流行不畅,皮肤颜色变为暗黑。
中医经典名句---07
寒在表者,为憎寒,为身冷,为浮肿,为容颜 青惨,为四肢寒厥。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在表为表寒证,由人体触冒寒气所致,寒气束表,卫气被郁,故恶寒。寒微阴邪,最易伤人阳气,阳气的温煦作用减弱,则见身寒,四肢厥冷。寒凝则气血迟缓,而见面色青惨。寒邪阻滞气机,气不化津,可见浮肿。冬令严寒,体质稍有不实,即易感犯,故此证多见冬季。寒邪郁于肌表,可以化热而转为表热,也可郁曷里热而成表寒里热证。若寒邪由络脉而入经脉,凝结隧道,即可转变为痛痹之证。
寒在下者,为清浊不分,为鹜溏痛泄,为阳痿,为遗尿,为膝寒足冷。明.张介宾
注释:寒主阴,故人体下部最易病寒。如下焦阳气不足,不能分清泌浊,则大便溏泄,而小便反少。如命门火衰,精气虚冷,则阳痿。肾阳虚衰,气化功能失常,失于固摄,膀胱约束无权,则遗尿。寒邪凝滞于经络,血脉流通不畅,故膝寒足冷。治疗以温阳散寒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08
寒在中焦,则食入而不化。明。张介宾
注释:寒邪伤胃,或虚寒内生等因素,脾胃之阳不足,中焦寒胜,则胃不能腐熟,脾不得运化,饮食难以得到正常的消化,吸收,可表现为食谷不化,须臾泛出,或朝食暮吐,暮食朝吐,古人称“胃反”。对于这类病证,治疗以温中、振奋脾胃之阳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09
湿郁者,周身走痛,或关节痛,遇阴寒则发,脉沉细。元.朱震亨
湿郁可阻遏气机,损伤阳气,影响血行,使周身、关节失于气血温阳而疼痛。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郁致痛多为重痛。若为走痛,则多兼风邪。湿为阴邪,故遇阴寒潮湿的天气或环境,最易使湿郁加重或多发,脉沉主里证,细脉【脉细直而软,状如丝线,稍显于微脉】主虚亦主湿。丹溪治湿常用白芷、苍术、茯苓、川穹等。
中医经典名句---10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
中医经典名句---11
湿气伤人,在上则头重目黄,鼻塞声重,在中则痞闷不舒,在下则足胫跗肿。清.李用粹
注释:湿气即湿邪,为六种外感病邪之一。感受雾露,涉水淋雨,久居湿地,均可使湿邪侵袭人体,而引起湿病,可出现全身症状。湿阻清阳【体内轻清升发之气,走向上窍的阳气主要指吸入之气,发于肌表的卫气等均属清阳】不升。则头重如裹;湿郁化热熏蒸于上,则目黄;阻遏肺气,则鼻塞声重,此属于在上之湿。湿阻中焦,运化失畅,以至于痞闷不舒;湿性趋下,易袭阴位,故下见胫跗肿【足背】。此虽以上、中、下分言湿气伤人之症状,但临床每多相杂,其中尤以痞闷不舒、头重如裹、足胫跗肿最为常见。湿病有外湿、内湿之分。湿气伤人属外湿为病。若因脾胃虚弱,运化失常,水湿停聚,出现食欲不振,泄泻、腹胀,甚则面目四肢浮肿等症,属于内湿为病。外湿与内湿的病因虽有不同,但其发病过程常相互影响。如伤于外湿,可致脾为湿邪困阻,健运失职,以致湿浊内生;而脾胃阳气不足,水湿运化不畅,亦易感受外湿的侵袭。
中医经典名句---12
治血之法有五:曰补,曰下,曰破,曰凉,曰温是也。清 .李用粹
注释:此指出血治法。出血之因不外虚、瘀、热、寒四个方面,治血五法是专为此设。补法主要用于气虚证,血失统摄而外溢,故治当补气养血。下法主要用于瘀热互结之证,瘀热通过泻下而解,可使血自归经。破法主要用于瘀证,乃淤血阻络,血不循道而致外溢,故当活血破瘀。凉法为热证而设,因邪热内炽或阴虚火旺,灼伤脉络迫血妄性,故当用清热凉血之法。温法乃寒证所设,阳气虚寒致血液离经,故治当温经止血。五法各有所主,当依证择而取之。
中医经典名句---13
督脉统络诸阳,任脉通络诸阴,以为十二经络阴阳之纲领故也, 清.张介宾
注释:督,即总督、统帅之意。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行于腰背正中,偱脊柱上行,于大椎穴与六条阳经交会,对阳经气血具有调节作用,有“阳脉之海”之称。任,即总任,担任之意。任脉亦起于胞中,下出会阴,沿腹部和胸部正中线上行,在中级、关元与三阴经交会,总任一身阴经之气,有“阴脉之海”之称,故督、任为十二经络之纲领。
中医经典名句---14
治病之法,必以谷气为先。金.刘完素
注释:此语强调了食补食养在治病中的作用。刘完素是金元四大家中寒凉学派的开山鼻祖,但其在杂病的治疗中并不偏执寒凉一端,而是提倡食补食养,表明了他治病注重胃气的观点。
中医经典名句---15
内伤脾胃,乃伤其气;外感风寒,乃伤其形。金.李杲
李杲认为脾胃为元气生化之源,若饮食失节,劳役过度、七情所伤等因素交互影响,则会造成脾胃虚损。脾胃内伤则脾胃之气不足,是无形质之元气受病;而外感六淫,风寒之邪客于筋骨形体,此属形质受病。
李氏据此阐发内伤热中【由于饮食不节,劳倦过度复损伤脾胃所致的气虚火旺之证】之证,指出其所表现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虽与外感风寒所致的发热、头痛、恶风、烦渴之证相似,但实质迥然不同。内伤热中证系脾胃内伤,元气虚而阴火【阴亏而导致虚火亢盛的病理现象】上冲所致,外感风寒因六淫侵袭人体而为病。内伤以元气亏虚为本,属不足之症。脾胃气虚,内伤发热,当用“甘温除大热”一法,可补中益气等方治疗。外感以外邪客于形体为主,属有余之证。当以祛风散寒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16
积者,推之不移,成于五脏,多属血病;聚者,推之则移,成于六腑,多属气病。——清·程钟龄《医学心悟·积聚》
中医经典名句---17
心不欲杂,杂则神荡而不收;心不欲劳,劳则神疲而不入。清.金缨
注释:心主神,心神欲静,不容物欲与杂念烦扰,如此则脏腑皆安,体健无病,所谓“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否则如果心神为杂念纷扰,则神不内守,必致疾病,即所谓“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心神不可过劳,过劳则心气内消,心血暗耗,精神疲乏,影响健康。
中医经典名句---18
舌以候元气之盛衰,苔以察病症之浅深。清.俞根初
本条说明了舌质、舌体和舌苔在诊断中的不同意义。舌为心之苗,五脏六腑都通过经脉、络脉和经筋与之发生直接和间接的联系,而元气【先天之精所化生之气】是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元气的盛衰,必然对脏腑之精气产生影响,最终必然反映于舌,所以通过观察舌质可以预知元气和脏腑的盛衰虚实。舌为脾之外候,舌苔是胃气熏蒸所致,故验舌苔可测知胃气盛衰虚实,由于胃气为病证发展转归的关键,胃气与邪气的斗争决定病证的性质和变化,因此可以通过舌苔来推测病证。比如舌苔的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舌苔的润燥反映津液存亡,舌苔的分布反映病变的部位。
中医经典名句---19
四季脾旺不受邪。汉.张机
注释:脾胃后天之本对全身有重要作用。人体五脏与四季相应而有生克衰旺的变化。居中央,以灌四旁;脾属土,寄旺于四季之末各十八天。四季脾旺,则其余四脏得其荫护,卫外有力,不易遭受邪气的侵袭。故保持或扶助脾气健旺,是养生与治病的重要方针。
中医经典名句---20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清.王士雄
阳明以胃为主,太阴以脾为主。病邪侵袭人体,其病症的性质,与邪气固然有很大的关系,但是与机体状态也关系密切。胃属阳,为水谷之海,为多气多血之经,病邪传入阳明,正气旺盛,起而抗邪,邪盛而正不虚,故表现为实证;脾属阴,升发精气至五脏六腑,是人体抵御外邪的基础,所谓四季脾旺不受邪,邪即入太阴,必是正气先虚,也就是太阴之气先虚,如此则无力抗邪,从而形成虚证。
中医经典名句---21
人之胃气受伤,则虚证蜂起。明.薛益
注释:胃气受伤则五脏六腑无从禀气,脏腑精气皆虚,所以虚证蜂起。
舌竟无苔,胃气绝也。清.程文囿
注释:强调了舌苔和胃气的关系。“竟”通“镜”。舌苔由胃气、胃阴上蒸于舌面而生成。无病之人常有薄苔,是胃有升发之气的表现。如舌苔剥落,舌面光滑如镜,称为镜面舌,提示胃阴干涸,胃无生发之气,不能上承以生苔,多见于重病阶段。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镜面舌者,胃气多衰,生机微弱,故病多难治,预后不佳。
中医经典名句---22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黄帝内经》
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清.唐荣川
注释:肺在脏腑中的位置最高,称为华盖。机体从外界摄入的水饮都经脾上输于肺,然后再布散全身。肺位最高,水液至此而下,故曰“水之上源”。临床上将宣发肺气来利水的治疗方法形象地名为“醍醐揭盖”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
中医经典名句---23
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宜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故实脾,则肝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再用之。汉.张仲景。
中医经典名句---24
夫人禀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事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都尽。汉.张仲景
“人不终眉寿,或致夭殁者,皆由不自爱惜,竭情尽意,邀名射利。”----孙思邈
中医经典名句---25
问曰:病人有气色见于面部,愿闻其说。
师曰:鼻头色青,腹中痛,苦冷者死。一云腹中冷,苦痛者死;鼻头色微黑者,有水气。色黄者,胸上有寒;色白者,亡血也;色微赤非时者死。其目正圆者痉,不治。又色青为痛,色黑为劳,色赤为风,色黄者便难,色鲜明者有留饮。汉.张仲景
注释:鼻为面王,内应于中央脾土,故鼻是面部望诊最重要的部位。肝木属青色,望诊见鼻头色发青,是肝木横逆来克伐脾土之像,一般主腹中疼痛;如果在兼见极度怕冷,则属脾阳衰败,阴寒内甚,主病势危重,预后不良。黑为肾水之色,鼻头出现微黑色,是肾水反侮脾土之象,故主有水气内停。黄为脾土之色,面色发黄,是脾阳不运,是聚停饮之像,故主胸膈间有寒饮。面色苍白,是失血过多,血色不能上荣于面所致,故面色白主亡血;如果亡血之人见面色微红,又不当火气当令的夏季,则为阴血外脱,虚阳上浮之像,多数预后不良。望诊见两目圆睁直视,眼球不能转动者,是痉病,病势危重难治。此外,望诊见面色发青,是寒盛血瘀之象,一般主疼痛;面色发黑,是肾精亏损,本色外观,一般见于虚劳病;面色红赤,是风阳化火之像,一般见于风热病。面色发黄,是脾土郁滞、湿热蕴结之像,一般主大便困难。见面部浮肿,色泽鲜明者,是水饮内停,上泛于头面之像,故主水饮留滞。
中医经典名句---26
师曰:病人语声寂然,喜惊呼者,骨节间病;语声暗暗然不徹者,心隔间病;语声啾啾然细而长者,头中病,一作痛。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病人平时安静无声,而突然听到发出惊叫声音,其病变多在肢体关节,具有关节疼痛。病人说话声音低微而不清澈,其病变多在心隔之间,具有结胸、胸痹等病症。病人说话声音细小而清长,其病变多在头中,具有头痛等病症。
中医经典名句---27
师曰:息摇肩者,心中坚;息引胸中上气者,咳;息张口短气者,肺瘘唾沫。汉.张仲景
老师说:病人呼吸困难,张口抬肩者,是由于实邪雍塞于胸中所致;病人呼吸时引动胸中气机上逆,就会出现咳嗽;病人呼吸困难,张口呼吸仍觉气短者,是肺脏萎弱不振,多见于肺瘘浊唾涎沫证。
中医经典名句---28
问曰:有未至而至,有至而不至,有至而不去,有至而太过,何谓也?
师曰:冬至之后,甲子夜半少阳起,少阳之时阳始生,天得温和。以未得甲子,天因温和,此为未至而至也;以得甲子,而天未温和,为至而不至也;以得甲子,而天大寒不解,此为至而不去也;以得甲子,而天温如盛夏五六月时,此为至而太过也。汉.张仲景
注释:学生问:时令未到和太过是怎麽回事?
老师回答说:这是讨论时令与气候变化的关系,讲太过、不及等几个反常情况,属于异常气候,并且都会影响人体而引起疾病。举例来说,冬至之后六十天,正当雨水节是少阳当令的时候。少阳为一阳,阳气开始生长,天气变暖和属正常气候。但是还没有到雨水,气温已经温暖,就是“未至而至”。如果在此期间气候尚未温和,就叫“至而不至”,如果气候在此期间仍是严寒,就叫“至而不去”。如果雨水期间气候像五六月一样炎热,谓--太过,叫“至而太过”。
中医经典名句---29
清邪居上,浊邪居下,大邪中表,小邪中里,烹饪之邪,从口入者,宿食也。五邪中人,各有法度,风中于前,寒中于暮,湿伤于下,风令脉浮,寒令脉急,雾伤皮腠,湿流关节,食伤脾胃,极寒伤经,热极伤络。汉.张仲景
注释:雾露之邪,性轻清上扬,其伤害多在人体上部;湿邪重浊下沉,其伤害多在人体下部;风邪散漫,多伤人肌表;寒邪紧束,多伤于里;饮食之邪,从口而入,多损伤脾胃,而为宿食。上述五类邪气伤人,以类相从,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如风为阳邪,多在上午伤人;寒为阴邪,多于日暮伤人;湿性重浊,多伤于人体下部;寒邪伤人则使脉紧急;雾露之邪易伤皮肤肌腠,湿浊邪气易于流注关节;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所以饮食不节,容易损伤脾胃。经脉在里属阴,络脉在外属阳,寒邪归阴,所以“极寒伤经”;热邪归阳,所以“热极伤络”。
中医经典名句---30
师曰:五脏病,各有得者愈;五脏病,各有所恶,各随其所不喜者为病。病者素不应食,而反暴思之,必发热也。汉.张仲景
注释:老师说:五脏患病以后,如果得到对病情适宜的饮食居处,就会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痊愈。五脏患病以后,如果给予那些所厌恶、不喜欢的东西就会加重他的病情。病人平素本来不喜欢某种食物,患病以后却突然想吃这种食物,这是因为脏器被邪气所改变,食后必定助长邪气而导致发热。
中医经典名句---31
夫诸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得而攻之。如渴者,与猪苓汤。余皆仿此。汉.张仲景
注释:各种脏腑的里实证,多与有形之邪内结有关。要想治疗这些疾病,就必须审证求因,针对那些相结的病邪,而施以恰当的方药,才能奏效例如,病人口渴而小便不利者,是由于阴亏水热互结所致,治疗用猪苓汤育阴清热利水,就是“随其所得而攻之”的具体例证。其他的疾病,都要仿此类推。
中医经典名句---32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一作筑筑而弦。《脉经》云:痉家,其脉伏坚,直上下。痉病,有灸疮,难治。汉.张仲景
注释:痉病的主脉特征,是沉紧而弦紧有力,显现于寸、关、尺三部。痉病患者因施用灸法身体有灸疮,治疗难以措手,预后不良。
中医经典名句---33
风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值天阴雨不止,医云此可发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盖发其汗,汗大出者,但风气去,湿气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风湿者,发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风湿俱去也。汉.张仲景
注释:外感风湿,风邪与湿邪相互搏结,客于肌腠,流注于关节,所以临床上见全身肌肉、关节都疼痛。按照治疗原理,应当采取发汗祛风去湿法,使风湿邪气随汗出而解散。当时又正值天气黣暗,阴雨连绵不断,外界的湿气太重,足以使身体疼痛增剧,医生说此时正宜用发汗来治疗。但是,发汗以后疾病并没有痊愈,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由于汗法使用不当的缘故。因为本证系“风湿相搏,”风性轻扬散漫而易于表散,湿性重浊黏滞而难以骤出。由于发汗剂力太峻猛,出汗太极太多,仅仅散去了风邪,粘滞的湿邪仍在,所以病未痊愈。治疗这种风湿病,如果采用发汗法时,只宜使其微微出汗,徐缓萌发,才能使风邪和湿邪全部祛除。
中医经典名句---34
初病在经,久痛入络。清.叶桂
注释:经,即经脉,是经络的主干,有一定的·循经径路;络,即络脉,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叶氏认为,胃脘病初发,每因饮食不慎,寒邪犯胃或情志不舒,以致胃气阻滞,其病在气在经,症见胃脘胀病,痛无定处,时作时止等,治当以舒理气机为主。若脘痛日久,病邪深入络脉,可致淤血阻滞,症见胃脘疼痛,痛处不移,或痛如针刺,甚则呕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治疗又当以活血通络为主。
中医经典名句---35
人生如天地,和煦则春,惨郁则秋。春气融融,故能生物;秋气肃肃,故能杀物。明呼生杀之机者,可与论养生。清程文囿
注释:人欲养生,必先知自然界的生杀之机,以顺应自然界的变化,若能胸襟坦荡,宁静淡泊,如春气之和融,必能气血畅达,阴阳相调,自可益寿延年。反之,若长期情志抑郁,正如秋气之肃杀,以致气血失调,阴阳逆乱,必然会危害健康。
中医经典名句---36
凡病目者,非火有余,则阴不足耳。清.程文囿
注释:眼病的病因病虽然错综复杂,但主可归纳为火【热】盛、阴虚两大类。因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为之精”,目之所以能视万物、辩五色,必依赖五脏六腑精气的上行灌输。木得精气的充养,才能神光充沛,视觉正常。若脏腑功能失调,出现火热上炎,销铄双目的精液精气,就会发生目疾。以火热而言,若肝气郁结,气郁化火,气火上逆于目,可发生青风内障【慢性单纯性青光眼,较绿风内障略轻】、 绿风内障。若肝阳上亢,肝火上冲,可伤及营血,迫血妄行,导致爆盲。再如七情内郁化火,可致心火上炎,出现两呲红赤,胬肉臃肿等目疾。而肺火雍盛,可致心火气滞血瘀,火郁内发而成火疳【急性巩膜炎】。以阴虚而言,肝阴不足,营血亏损,虚火上炎,可见两呲淡红,血络隐现,微痒不痛等虚眼病。肾阴不足,肾精不能上承于目,可引起目翳内障,青盲【眼萎缩】等眼病。此外脏腑合病,如肝胆火炽、肝火犯肺、肝肾阴虚等,均可引起目疾。因此,“火有余”、“阴不足”可以总括眼病的病因病机。
中医经典名句---37
夫温病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清.吴有性
吴氏在大量临床实践的基础上,纠正了以往对温病以气候失常为因的浅薄认识,提出“异气”的病因观。他认为“异气”有胜于他气,为病颇重,是一种用肉眼观察不到的微小物质。“异气”种种不一,表现的疾病也不相同。不同的“异气”有不同的感受对象。他还提出“异气”有强烈的传染性。吴氏对温病学的贡献,主要不在于具体的治则和方药,而是提出新的病因病机说,突破了原有条框,给后世以很大的影响。
中医经典名句---38
痰饮之患,未有不从胃起者。清.喻昌
注释:痰饮是水液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体内某些部位的一种病证。外感寒湿、饮食不节、阳气虚弱等原因导致肺脾肾功能失常,皆可致病。由于胃为水谷之海,脾司健运之职,一旦脾胃虚弱,中州失运,升降失常,清浊相混,即可聚湿而为饮。凡痰饮为患,当责之于脾胃功能失常。喻氏认为痰饮的发生有四种情况。其一,由胃而下流于肠;其二,由胃而傍流于胁;其三,由胃而外达于四肢;其四,由胃而上入于胸膈。此处所说的胃,包括脾在内。
中医经典名句---39
燥气在里,耗其津液,则大便秘结。明.龚信
注释:燥邪最易伤津液,而津液耗伤又最易致燥。津液枯涸,肠道失润,则大便秘结。治津枯便秘,切忌妄事攻下,易用“增水行舟”之法。
中医经典名句---40
众人病一般者,乃天行时疫也。明.龚信
注释:天行时疫是一种由时行戾气引起的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疾病。其病的发生与气候反常的关系尤为密切。如春夏季节当热而反暴寒,可致时疫流行。饥饿兵荒也是造成疫病流行的重要原因,如战争与动乱、暴乱、尸横遍野,会产生疠气传染。由于时疫发病急、传染快,毒性强,故触之者即病,少有幸免者。时疫的特点是每次流行,病人症状基本都一样,或皆身热发斑、或皆上吐下泻,挥霍缭乱等。
中医经典名句---41
盖七情不损,则五劳不成。明.绮石
注释:七情内伤,直伤五脏,影响气机。如怒伤肝,思伤脾;怒则气上,思则气结等。故七情内伤日久,一则致五脏功能失调,其化生、藏精气功能减退,二则气机失调及血,而气血俱病,故终致五脏气血俱损,而成五劳。五劳,此指五脏劳损之证【五劳共有三层意义:起义指久视、久卧、久坐、久立、久行五种过劳引起的损伤。其二指劳志、思劳、心劳、忧劳、瘦劳五种过劳致病因素。其三指心劳、肝劳、脾劳、肺劳、肾劳等五种虚劳证】。
中医经典名句---42
心有所思,则精有所耗,神无所归,气无所附,百病生焉。近代.秦伯未
注释:肾中之精气,上交于心中,化为心中真液颐养心神,心神得以守舍而藏于心。精可养神【在此指精神、意识、思维活动等】,精盛则神旺,精衰则神疲。若思虑过度,心神过用,精气【维持人体生命活动、脏腑功能和新陈代谢的水谷之精】耗损,则心神失守。精不化气则气不归经,就可出现心烦、失眠、心悸、脉象细数无力等症。心、肾俱伤,精、气、神俱耗,则百病丛生。
中医经典名句---43
凡虚损之由,....无非酒色,劳惓,七情、饮食所致。明.张介宾
注释:虚损为脏腑亏损、元气虚弱而致的各种慢性病证的总称。虚损成因很多,然主要与酒色无度、劳惓太过、七情内伤、饮食不节有关。《素问.上古天真论》:“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绝其精,以耗散其真....年半百而衰。”《素问.宣明五气》:“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可见劳逸过度,都成虚损之由;七情内伤,则耗血伤气,损及五脏,若一脏受损,可累及他脏,而引起脏腑失调,脏精亏损,致成虚劳;至于饮食不节饥饱失调,则可损伤脾胃,致精微不能化生,气血生化无源,内不能调和于五脏六腑,外不能洒陈于经脉肌腠,渐致虚损无疑。
中医经典名句---44
痰为诸病之源,怪病皆由痰成。清.沈金鳌
痰饮是人体水液代谢的病理产物,一旦形成则作为致病因素危害多端,无处不到。所谓“在肺则咳、在胃则呕、在头则眩、在心则悸、在背则冷、在胁则胀,其变不可胜穷”。故有“百病多有痰作祟”、“痰为诸病之源”等说法。临床许多怪异、难以辨治的疑难病证常常是由痰饮引起,这些怪病中的痰总是为标,而本质是脏腑功能失调,从痰论治往往收到预期效果。
中医经典名句---45
怪病多属痰,暴病多属火。明.繆希雍
注释:痰是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痰可随气流行全身各处,即可影响脏腑经络,形体官窍的功能,又可影响气血津液的生成和运行,痰即可流窜为害,亦可停滞为害,致病极为广泛且复杂多变,故怪病多痰,病多属痰。暴病,起病急,病势重,如暴盲、暴注【腹泻】、暴聋、暴厥、暴暗、暴发、火眼【风火眼】、暴痫等,多于火热有关,故说暴病多属火。
中医经典名句---46
淤血在里则口渴。清.唐宗海
注释:淤血是血液运行缓慢或离经之血未散所形成的病理产物。淤血所在部位不同,表现各异。若瘀血在里,阻遏气机,气不行津,水津不能上承,故见口渴。治宜活血祛瘀。
中医经典名句---47
天邪发病,多在乎上;地邪发病,多在乎下;人邪发病,多在乎中。金.张从正
注释:天邪指风暑火湿燥寒,地邪指雾雷雨雹冰倪,人泻指酸苦甘辛咸淡。张从正认为,天地各有六气,人有六味,都可能成为致病邪气。由于病邪特性不同,损伤人体部位亦各异。天之邪由上而下,易伤人上部;地之邪由下而上,易伤人下部;六味由口而入脾胃,易伤人中部。这是张氏长期临床观察的经验总结,与临床颇为切合。既然病由邪致,治病当首重祛邪,邪去正自安。祛邪可根据上、中、下发病部位和具体症状不同,而采取汗、吐、下三法治之。如邪在皮肤、经络,可汗之;邪在膈或上脘,可吐之;邪在下焦,可下之。张氏的三邪理论具有独到的见解,对后世影响颇大。
中医经典名句---48
地有高下,气有温凉,高者气寒,下者气热。....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黄帝内经》
注释:说明西北高原地区常多寒邪,燥邪为病;东南沿海地带常多湿邪为病。如久处潮湿环境中,则多湿病。常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则又多暑热病。
中医经典名句---49
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黄帝内经》
注释:风为阳邪,易袭阳位,而人体头面上部,正属人体阳位之一。风寒、风热之邪入侵,每见头痛头胀,鼻塞咽痛诸症,湿性下流。其伤人常先起与人体下部,而多见足跗浮肿,下肢重滞;或前阴湿疹瘙痒等症。此外,淋浊、泄痢、带下等病症,亦多由湿邪下注所致。
中医经典名句---50
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清.叶桂
本条对温病的发生发展机制作了提纲挈领的概括。温病之邪自上部口鼻而入。因肺居上焦,开窍于鼻,又外合皮毛,与卫气相通,主一身之表,所以温邪外袭,必先犯肺而出现肺卫表证。若治疗及时得法,即可从外解而不致内传。心亦居于上焦,如邪不外解,则可由肺卫而传心包营分,提示病情恶变,病势危重,故称“逆传”。温病尚有按由浅入深逐步发展的。“顺传”过程,其病机演化为上焦肺卫之邪,依次传入中、下二焦。可见“逆传”“顺传”相对而言,前者是指病情的急剧变化,后者是指病情的渐进发展。至于温病传变所以有顺、逆之分,除与病邪性质和感邪轻重有关外,人体正气的强弱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中医经典名句---51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黄帝内经》
注释:疟为之病,种类繁多,统称痎疟。夏季伤于暑邪,未即发病,蕴伏于内,至秋与凉合邪,可变身疟疾。痎疟症见多为恶寒壮热,口渴引饮,脉来洪数。或着衣则烦,去衣则冷,肌肤无汗,必待汗出淋漓而热始退。此条文解释“重阳必阴”的阴阳转化之理,即夏为阳,暑亦为阳,两阳相加,至秋凉时反见有恶寒症状的疟疾。此种疟疾发于秋季而有暑热见证,与时令主病不符,故古人也将其列入“伏气”之列。认为多因盛夏之时,贪凉取快,不避风寒,或凉水浴澡,或过食生冷,暑热内伏,至秋凉有感凉气,发为疟疾。
中医经典名句---52
肥人气虚多痰,瘦人血虚多火。清.陈芝田
注释:此句指出形体肥瘦之人的不同病机特点,具有一定道理。肥人是指形体过于肥胖,属“虚浮”之像,是气虚失运的表现,其人形肥,气血难于周流,因而多郁滞生痰。阳化气,阴成形,瘦人形体过于瘦削,是阴血不足的表现,阴虚生内火,故“瘦人多火”。
中医经典名句---53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赢状。宋.苏轼 沈括
注释:此条是指真虚实证的病机。“虚”是病机的本质,而“实”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于脏腑气血虚弱,运化无力所致。由于“虚”,故临床上可见纳食减少,疲乏无力,舌胖嫩而苔润,脉虚而细弱等正气不足症状。同时由于气运行无力而郁滞不通,则可见脘腹胀满、腹痛等类似实证的表现。《景岳全书》也说:“至虚之病,反见盛候。”都是指真实假虚证的病机。“实”是病机的本质,而“虚”象实则是其表现的假象。多由或热结肠胃,或痰湿壅滞,或湿热内蕴,以及大积大聚等实邪结聚于内,阻滞经络,致使气血不能畅达于外所致。如热结肠胃之里热炽盛病证,一方面可见到大便秘结,腹满硬痛拒按,潮热、谵语等实热症状,同时因阳气被郁,不能四布,亦可见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顿等类似虚寒的假象,《景岳全书》也说:“大实之病,反见赢状。”
中医经典名句---54
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黄帝内经》
注释:“邪气”包括六淫、疫疠、毒物等外来之邪。“实”,主要指邪气亢盛,是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致病邪气的毒力和肌体的抗病能力都比较强盛,或是邪气虽盛而肌体正气未衰,能积极与邪气抗争,故正邪相搏,斗争剧烈,反应明显,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病理反应比较剧烈的、有余的症候,即所谓实证。实证常见于六淫致病的初期和中期,或由于痰、饮、食、水、血等滞留体内而引起的病症。如临床上见到的痰涎雍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等病变,以及壮热、狂躁、腹痛拒按、二便不通都属于实证。
“精气”,是指气血、营卫、津液等,也称为正气。“精气夺”,指气血、营卫、津液等受到损害,故成虚证。“虚”,主要指正气不足,是以正气虚弱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反映。即机体的气血津液和经络、脏腑等生理功能较弱,抗病能力低下,因而机体的正气对于致病邪气的斗争难以出现较剧烈的病理反映,所以,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虚弱、衰退和不足的症候,即所谓虚证。虚证多见于素体虚弱或疾病的后期,以及多种慢性病证。如大病、久病,小号津液;或大汗、吐利、大出血等耗伤人体气血、津液、阴阳,均会导致正气虚弱,出现神疲体倦、面容憔悴、心悸气短或畏寒肢冷,脉虚无力等正虚的临床表现。
中医经典名句---55
病见于阴,甚必及于阳;病见于阳。穷必归于阴。清.尤怡
注释:由于阴阳互为根本,阴病日久必累于阳,阳病日久必累于阴,阴阳二者不可分离,治疗亦应阴阳兼顾而治,不可见阳治阳,见阴治阴。故养不足之阳气可救偏胜之阴邪,补亏损之阴液可救亡失之阳气。
中医经典名句---56
一阴一阳谓之道,偏阴偏阳谓之疾。宋.陈无已
注释:体内阴阳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因为没有阴精就无以化生阳气,而没有阳气的功能活动,就无以化生阴精。一阴一阳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维持相对平衡,人体生命活动才能正常而有规律不会发生疾病。如果体内阴阳失调,原来相对平衡的关系被打破,出现阴阳偏盛偏衰的局面,则生命活动规律紊乱,肌体就会发生疾病,例如阳邪致病,可使体内阳偏盛而阴偏衰,出现热证;阴邪致病,则使体内阴偏盛而阳偏衰,出现寒证。阴阳还概括人体上下、左右、前后的位置,脏腑、经络的属性,又有气血、津液、水火的差异以及病邪的性质、气候环境的变化等内容,而所有各种情况如有偏盛,均可导致疾病。所以治疗疾病,重在调整阴阳。
中医经典名句---57
病在阳,则热而脉燥;在阴,则寒而脉静。《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特指疟疾侵入人体后,伏于半表半里之间。邪气外出于阳,阳盛阴虚,则为发热而脉象躁急;邪气内搏于阴分,阴盛阳虚,则为寒战而脉象和缓平静。
中医经典名句---58
阳病则旦静,阴病则夜宁。汉.华佗
注释:在此句中阴盛阳虚之病谓阳病,阳盛阴虚之病谓阴病。人体的阴阳消长盛衰,受自然界的昼夜节律影响而进行周期性的变化。这种周期性变化对疾病的具体表现有直接影响。早晨,阴气已衰,人身之阳气渐盛,故阴盛阳虚之人病势得减;夜晚,阳气已衰,人身之阴气渐盛故阳盛阴衰之人可获安宁。
中医经典名句---59
阳气者,大怒则行气绝,故血苑于上,使人薄厥。《黄帝内经》
注释:薄,迫也。定名为“薄”,有气血被迫上逆之意。因气血上逆而致的昏厥为薄厥。病由大怒引起,怒则气上,血随气升,郁于头部而致昏厥。《素问》中的“血之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返则生,不复返则死”相联系。对后世医家阐发卒中病机颇多启迪。
中医经典名句---60
凡阴病见阳脉者生,凡阳病见阴脉者死。元.朱震亨
注释:阴病【虚证、寒证的统称】指具有萎靡、淡漠、寒冷、下陷、不足等特性的病症;阳病【指具有亢奋、躁动、火热、上冲、有余等特性的病症。此处阳脉可理解为有胃之脉【胃、神、根是正常脉象的三个条件:脉势和缓,往来从容,节律一致,是有胃气;脉跳柔和有力,是有神;脉跳沉取应指,是有根】,阴脉可理解为真脏之脉【五脏真气败露的脉象,可见于疾病的危重阶段】阴病虽然正气虚弱但脉有胃气,说明生机不绝,故仍主生;阳病虽表现为实证,而一旦脉露出真脏之象,是胃气将绝之兆,预后不良。总之,无论阴病、阳病,总以胃气为本,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https://mp.weixin.qq.com/s/Mgb3AuKKXd_y700z97XI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