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診療院

アクセスカウンター


2
中医经典名句(2-2)
中医经典名句---61

阳惟畏其衰,阴惟畏其盛。明.张介宾

注释:本句是“阳非有余”学术思想的集中概括,对于防止生活起居失常而损害人体正常功能,治疗上过用寒凉药物伤害气机是有积极意义的。阳,是指正常的生理机能。阴,是指形体津液。阳惟畏其衰,是强调保护人体正常生理机能的重要性;阴惟畏其盛,是说明阴不能过盛,阴盛就可以导致阳衰。

中医经典名句---62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而。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西晋.陈寿

注释:这是三国名医华佗对学生吴普说的一段话。他指出保健的方法是经常劳动但不要过度疲劳。活动之后,饮食便容易消化吸收,全身气血流通,自然百病不生。犹如古语所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可收到了祛病延年的效果。


中医经典名句---63

人者,天地之镇也。《黄帝内经》

注释: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往往会受到自然界阴阳四时及其他事物的影响,但是人在承受这种影响时能够了解、掌握自然界阴阳的消长变化、四季的冷暖变迁,适时调理自己的饮食起居,根据时令变化来保养体内打的阳气和阴精,主动避免或预防恶劣气候的侵袭。因此,人,一旦掌握自然界阴阳四时变化的规律,就能化被动为主动,适应自然、驾驭自然,“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所以人在自然界中而超然于群物之上,具有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巨大作用。

中医经典名句---64

人待老而求保生,是犹贫而后蓄积。虽勤亦无补矣。宋.愚谷老人

注释:人至迟暮之年,已耳聋眼花,步履蹒跚,再去求养身保生,就像人于赤贫之后才想到要积蓄,未免为时已晚,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

所以人必须自幼起就注意养生,特别是到了壮年时期,在人体生理功能最旺盛、又是由盛转衰的关键阶段,更应当高度重视养生。未老而养生,既能保健康、防衰老,又能防病于未然,词语体现了中医养生保健预防的指导思想,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老年养生不如青壮年时,但养比不养为好,总能有所获益,故亦不能忽视。

中医经典名句---65

上工治未病。汉.张机

注释:“工”,在古代泛指百工技艺人员。包括各种科学技术人员在内。上工、中工、下工,是针对技术水平的高低而言。《金匮要略》所指的“上工”,是专指医疗技术高明的医生。“治未病”有两个含义:一是未病先防,即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染;二是既病防变,即患病之后,早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病邪向未受邪的脏腑传变,先安未受邪之地,使疾病治愈于初期阶段。

所谓“上工治未病”就是“上工治其萌芽,下工治其已成。”如《黄帝内经.素问》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有渴而掘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之类。“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是“上工”常用的治病方法,而“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晓实脾,惟治肝也!”这种方法,常常导致肝病未已,脾病又起的不良后果,这就是不懂五行相胜,五脏相关的道理。如果能在病变开始,先安未受邪之地,则可防止邪气的传变。以上就是“上工治未病”在临床上的具体体现。“治未病”具体方法有以下几个方面:重视精神调养,注意饮食起居,适应自然规律,锻炼身体,药物辅助预防,疾病发生后早期诊断,控制疾病的传变等。

中医经典名句---66

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黄帝内经》

注释:自然界阴阳的运动变化,形成春夏秋冬四季,这是万物生长收藏的运动终而复始的缘由,也是万物生长衰亡的根源。此乃自然界的一个普遍规律。如果违背这个规律,不根据四时阴阳的变化来养生摄身,那就会影响生命的根本,损害身体的真元。如果顺应这个规律,在春夏二季重视护摄阳气,在秋冬二季注意保护阴气,那就不会发生疾病。这样就称得上真正掌握了养生之道。

中医经典名句---67

益寿之方,全凭导引;安身之计,惟赖坐功。明.李渔

注释:导引主动,坐功主静,动静结合,是养生所应遵循的一项原则。导引是以主动的肢体运动为主,并配合呼吸或自我按摩而进行的一种锻炼身体的方法。该方法不仅可以防止某些疾病,而且对健康长寿颇为有益。坐功是以静坐为主的气功锻炼方法,对强身延年也有殊功。导引的形式、方法很多,晋代葛洪《抱朴子.别旨》“或伸屈、或俯仰、或行卧、或持立、或踯躅、或徐步、或吟、或息,皆导引也。”马王堆汉墓帛书《导引图》中就绘有导引姿势四十余种。气功养生法这通过调神、调身、调息来提高人体的适应能力、防御能力、和调节控制能力,从而保持健康安适的状态。

中医经典名句---68

儿衣锦帛,特忌厚热。唐.孙思邈

注释:婴幼儿或儿童的衣着寒暖,与伤风感冒等病症的发生,关系尤为密切。早在隋代巢元方《诸病源侯论》中已经指出,小儿初生,肌肤娇嫩,衣着要适宜,不能过多,不然汗后常易感冒。由于小儿脏腑柔弱,形气未充,对某些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上小儿对衣着寒暖不能自调,若护养者一味以重衣厚褥裹之,必致小儿腠理疏泄。偶触微风,即成感冒之证。相反,小儿衣着捎带几分寒,轻软宽松,既能活动自如,又能使腠理致密,可增强抵御风寒外邪的能力。

中医经典名句---69

治病必先识病,识病然后议药。清.喻昌

注释:此语体现了辩证論治的精神,其核心是强调议病遣药,随机应变。在临床上治疗疾病,必须以望闻问切四诊所收集的资料为依据,以辩证的理论为指导,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认清疾病发生的原因、病变性质,才能有效地指导治疗,开出有针对性的处方用药。辩证的过程就是认识疾病的过程,如果没有辨清病源就遣方用药,必然带有盲目性,治疗也就不可能取得预期效果。故治病的关键在于识病,只有把握了疾病的本质,治疗用药才能有的放矢,取得预期疗效。

中医经典名句---70

凡是医生治病,治标不治本,是不明正理也。明.薛已

注释:治病求本,是祖国医学辩证論治最基本的原则。本,即疾病的本质,或者说主要矛盾。疾病的性质、特点及其发展变化等是由其本质决定的,故治病求本的实质是强调诊断治疗要善于分析,找出主要矛盾,消除疾病的根本原因。“标”相当于“本”而言,指从属的、次要的、非本质的矛盾。对于不同疾病,或者同一疾病的不同患者,或者同一患者,同一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矛盾的性质便有差异。医生应以辩证的观点认真对待,力求抓住主要矛盾,确定治疗原则。不能只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分标本。

中医经典名句---71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明.张介宾

注释:本语出自《类经》。如说:“奈何今之医家,多不知求本求标,孰缓孰急之道,....且动称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从字义上来讲,标,末也;本,原也。标本主要是指疾病的主次本末、病情轻重缓急而言。一般认为标是疾病表现于临床的现象和出现的症候;本是病因以及病机,即疾病的本质,或者相对地指先病或后病之脏腑而言,简述:

急则治其标:当标病甚急,成为疾病矛盾的主要方面时,若不及时解决,有可能危及生命,或影响本病的治疗,就必须采取紧急措施先治其标。如临床上大出血的病人,无论何种原因所致,均应采取应急措施,先止血,待血止后再治其本。

缓则治其本:在病情和缓的情况下,必须从根本上着手治疗。因标病的产生源于病本,病本一旦消除,标病自然随之而愈。如肺阴虚引起的咳嗽,肺阴虚为本,咳嗽为标,标病不至于危及生命,在这种情况下,可采用滋阴润肺之法,肺阴充足,咳嗽也随之消失。又如血瘀头痛,血瘀为本,头痛为标,治疗用活血化瘀之法,血液流通,头痛随之痊愈。

中医经典名句---72

虚则补其母,实则泻其子。《难经》

注释:这是根据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则。补母,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虚或单纯子脏虚弱之证。如脾脏虚弱,土不生金,引起脾肺两虚,或肺虚日久,影响脾之健运【子盗母气】,导致肺脾气虚,皆可用补脾【补母】之法治之。泻子,用于治疗母子两脏皆实或母脏单纯实证。如心火亢盛,子病犯母而致的心肝火旺证,当采用邪心火为主的治法;即便肝火独盛,亦可采用泻心火的方法抑制肝的功能偏亢。

中医经典名句---73

治痿者独取阳明。《黄帝内经》

注释:阳明乃气血化生之处,气血充足才能滋养宗筋,若宗筋驰纵,则手足痿弱,不能收持。《内经》说:“独取阳明何也?.....岐伯曰: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筋骨而利也。冲脉者,经脉之海也,主渗灌溪谷,与阳明汇于宗筋。阳明总宗筋之会,汇于气街,而阳明为之长。.....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由此可见,阳明胃这一水谷之海,运化若有失职,不仅影响气血的化生,亦会导致湿滞筋脉之中,最易形成痿证,故治痿者当独取阳明。所谓独取阳明,即清阳明燥热,养胃中阴津。否则,胃燥不解,必然导致肺热叶焦而成痿。故说:“五痿皆因肺热生,阳明无病不能成。”

中医经典名句---74

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清.吴瑭

注释:本语主要讲了温热病【外感急性热病的总称】上、中、下三焦不同部位的治疗大法。吴鞠通创立三焦辩证学说,阐述温邪在病变过程中,由上及下,由浅入深的发展变化规律,并对三焦分证的治疗法则,以“羽”、“衡”、“权”作了形象化的说明:上焦的部位最高,接近于表,所以凡属上焦的病变适宜于如羽毛那样轻清上浮之剂来治疗,如桑菊、银翘、栀豉之类,使邪从上、从表而解;中焦处于上下之间,是升降出入的枢纽,所以病在中焦,邪势较甚,升降失常,用药既不能施治太薄,亦不可过于厚重,只有不偏不倚,中正平和的方法来治疗,达到如衡器那样的平衡,温热用白虎、承气之类,湿热用连朴饮之属;下焦的部位最低而且偏于里,邪入下焦,肝肾真阴大伤,所以在治疗下焦病时,无论扶正或祛邪,都适应重浊味厚之品,才能直达病所,发挥更好的效果。治必厚味滋填,介石重镇,用药如秤锤之重,沉于下焦,如诸甲复脉、大小定风珠之类。吴氏的三焦治则不仅对辩治温病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对其他各科亦具有指导意义。

中医经典名句---75

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金.李杲

注释:湿为水气之化,其性下趋,故东桓提出治湿当利小便,这是邪气惟一出路。因势利导乃物理之常,至于在上在表之湿,意宣之发之,乃是变化之法。湿而兼寒,用温化之法;湿而兼热,用清利之法;湿而兼虚,用健运之法,均必配合淡渗利湿之品佐之,这亦突出了治湿当利小便的原则。湿热胶结难解之患,投以清热泻火之剂,只能治标,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所以治湿温用利小便为主之法,正是使湿和热分消,湿去则热邪就很快消除了,这就能达到治疗病本的目的。

中医经典名句---76

治湿不分三焦,非其治也;治湿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方隅

注释:湿之于水,异名同类,湿为水之渐,水为湿之积。三焦具有运行人体水液的功能,如果三焦气化失常,或者气机闭塞,水液无法正常运行,则停留而成水湿。张介宾说:“上焦不治则水泛高原,中焦不治这水留中,下焦不治则水乱二便。三焦气治,则脉络通而水道利,故曰决渎之官、”脾居中焦,为湿土之脏,主运化水湿。如果皮土薄弱,请这难以上升,浊者难于下降,留于中焦,停滞膈间,则积为水湿痰饮。汪昆说:“如湿滞太过者,脾之实也;土衰不能制水者,脾之虚也。”故以脾为水湿痰饮产生之源。临床治湿,如能从调理三焦气机以泄其流,又从健脾化湿以治其本,方能照应全面,取得良效。

中医经典名句---77

治痰不理脾胃,非其治也。明.李中梓

注释:痰,指痰饮,其生成和脾胃关系极为密切。虽然痰饮的生成与肺的宣肃通调、肾的蒸化水液,以及三焦津液的通道等功能失常有关,但脾不健运是重要的一环,故临床治疗痰饮当时时注意调理脾胃,除其生痰之源。

中医经典名句---78

壮水之主,以制阳光。唐.王冰

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壮水之主是指:“强肾之阴”,后人又称滋水制火、壮水制阳,滋阴涵阳之法。用滋阴壮水之法,以抑制阳火亢盛。肾主真水【肾阴】,如果肾阴不足,则虚火上炎,出现阳偏亢之像,症见头晕目眩,腰酸足软,咽燥耳鸣,烦热盗汗等。此非火之有余,乃真水不足,故必须滋养肾水,用六味丸、左归丸之类。《类经》说:“诸寒之而热者,谓以寒治热而热反增,非火之有余,乃真阴不足也,阴不足则阳有余而为热,故当取之于阴,谓不宜治火也,只补阴以配阳,则阴气复而阳热自退矣。”

中医经典名句---79

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唐.王冰

注释:本语是王冰对《素问》的一段注文,益火之源是指“益心之阳”,现多理解为肾中所藏命火【肾阳】。命火乃先天真火,此火一衰,则出现阳微阴盛的虚寒证。症见腰脊酸痛、脚软身冷、阳痿早泄、脑转耳鸣等。必须采用扶阳益火之法以补命火,来消阴寒之邪为病,多用八味丸、四逆汤之类。《类经》所说:“热之而寒者,谓以辛热治寒而寒反甚,非寒之有余,乃真阳不足也,阳不足则阴有余而为寒,故当取之于阳,谓不宜攻寒也,但补水中火,则寒自消矣。

中医经典名句---80

开鬼门,洁净腑,去菀陈莝。《黄帝内经》

注释:鬼门,即汗孔。净腑,即膀胱。此句就是发汗、利小便之意。菀,王冰注解说:“菀者,积也,陈者,久也,陈腐之意也。”莝,斩除。去菀陈莝,就是铲掉堆积的陈腐之物。这里主要是指清除停积的水液之类。开鬼门及发汗法,洁净府系利尿法,二者皆为水肿病治疗大法。水肿病的成因与肺脏关系密切。肾为水脏,统膀胱、三焦两个水腑,故排除水液当从水腑利小便。肺为水上之源,外合皮毛,故上半身的水当发汗从皮毛以排水。脾统肠胃,肠胃有水,当去菀陈莝,荡涤水液。总之汗孔与膀胱是水液外泄的两个主要途径。例如在临床上若膀胱有湿热蕴积,或肾阳虚弱,气化失职,则必出现小便不利,水液潴留,溢于肌肤而成水肿。此时可用利尿法或清热利水用五苓散、八珍散,或温阳利水用真武汤、济生圣气丸,使水邪从小便而去。以达到消肿目的

中医经典名句---81

虚虚实实,补不足,损有余。《黄帝内经》

注释:本语是指虚证不能用泻法,实证不能用补法。否则,就会犯虚虚实实之错,而是必须补其不足,损其有余,才是正治。在临床上虚证的范围较广,从总的概念来看,不外阴虚、阳虚两大类。具体分,又有脏腑、气血、阴阳等虚证。具体治法是:虚则补之补其不足《难经》以五损立论,提出:“损其肺者益其气;损其心者调其营卫;损其脾者调饮食;适其寒温;损其肝者缓其中;损其肾者益其精。”总之,正如《素问》所说:“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

中医经典名句---82

诸病在脏者,当随其所得而攻之。汉.张机

注释:攻即治,得即和。此句意为病在脏,欲攻之,当随其所合之腑而治之。腑病治脏,乃为治病之常法;而脏病治腑,则为通权达变之活法。医者必须守其常,知其变,才能随机应变,切中病情,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临床如渴系肾病,因肾主五液,肾若有热,其液不能化津上布,则渴证作。肾与膀胱为表里,用猪苓汤治膀胱,滋肾水,使津升浊降,其渴自解。

中医经典名句---83

甘温除大热。金.李杲

此句是李杲对饮食劳倦、气血虚损、阴阳不和而发生虚热、劳热之证的一种治疗方法。如说:“温能除大热,大忌苦寒之药损其脾胃”、“温能补气,甘能泻火”。这就指出了本句所说的大热,乃脾胃之气耗伤,阴火上升引起之火。因此,当用甘温补中,益气升阳之法。甘温除大热是治阴火的主要法则,是针对阴火产生的根源而施治的。若不用甘温而用苦寒来泻阴火,则完全与阴火产生的病机悖逆,不仅不能治疗阴火引起的大热之证,而且更伤害患者之元气,加重病情。甘温除大热之方,以补中益气汤为代表方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之甘温,大补脾胃元气以泻阴火;升麻、柴胡升举下陷,使阳还归脾胃,陈皮散气滞以助阳气上升,当归甘温养血而取阴生阳长之意,诸药合用,以达到益气升阳以泻阴火之用。

中医经典名句---84

形不足者,温之以气;精不足者,补之以味。《黄帝内经》

注释:但凡大病,必须分清虚实。虚证又有形体瘦弱和阴精不足的区别。形体表露于外,属阳;阴精内藏于里,属阴。因此同为补法,又有益气、补阴之异。凡形体不足,阳气虚弱者,可用温补阳气的方法,使阳气外达,选用人参、黄芪、之甘温益气,附子、肉桂、之温养元阳之类,如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等。阴精不足而身体虚弱者,宜用滋腻厚重、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补阴,如熟地、苁蓉、龟板、阿胶等。本句实际上是讲述怎样调整其阴阳的相对平衡,为后世的食疗提供了理论依据,在临床上应用相当广泛。

中医经典名句---85

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宋.陈自明

注释:这是一种治疗血分有病而生风之证的方法,在临床上饮用广泛。如血虚而引起的肝风内动,以致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之证,可采用养血熄风、佐以活血化瘀,这就是从血分治风之例。又如皮肤痒证,多由血燥生风或血虚生风所致,前者当凉血润燥以祛风,后者当养血熄风收效往往良好。

中医经典名句---86

宜行血不宜止血,宜补肝不宜伐肝,宜降气不宜降火。明.繆希雍

注释:失血治疗方法虽然很多,但繆氏三法,乃为治疗要点。原文:治吐血有三法,宜行血不宜止血,血不循经络者,气逆上壅也,行血则血行经络,不止自止......。宜补肝不宜伐肝,.....肝藏血,吐血者,肝失其职也。养肝则肝气平,血有所归;伐肝则肝虚不能藏血,血愈不止也。宜降气不宜降火。气有余便是火,气降则火降,火降则气不升,血随气行,而无溢出上窍之患。这三条原则,在临床应用上十分广泛:如胃腑积热失血,;肝火犯胃失血,则宜行血不宜止血,宜降气不宜降火;虚损血溢,则宜补肝不宜伐肝。

中医经典名句---87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清.叶桂

注释:温病救阴的目的并不在于滋补阴血,而在于生津清热,以防汗出过多或热灼伤津;湿热病通阳的目的不在于温补阳气,而在与通利小便,以宣达气机,使病邪从小便而出。可见,治疗温病的救阴与通阳,和杂病是不同的。

救阴不在血,而在津与汗,是针对温热病的治疗,要首先着手泄去阳分之热以救阴,热去则津存。若热邪不去,继续耗伤阴液,虽用大剂滋阴养血之品,也如“锅中添油”,无济于事。若迅速泄去阳分之热,则如釜底抽薪,便可很快收到退热存阴之效。

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是指对湿热病的治疗,因为湿热留恋,气机受阻,若用温性苦燥之品化湿,则有助于热伤津之虞;但若仅施与清凉之药清热,则湿邪不去。基于此,叶桂提出了利小便之法,以宣达气机,化除湿邪,达到通阳的目的。但要与《伤寒论》的通阳法区别,伤寒病乃阴盛格阳,故用通脉四逆汤之类以散阴通阳;湿热病乃湿热之邪交混,导致阳气阻闭,故当采用利小便以通阳气的方法,湿去则热孤,湿热除则阳气自通。

中医经典名句---88

热病最易伤阴,当刻刻保阴为要。清.雷丰

注释:所谓热病,主要是指一切外感病邪引起的热性病。雷氏所言,主要指发于夏季的热病,即暑温之类。由于暑热病邪其性酷烈,最易伤津耗液,阴伤液耗往往持续整个病变过程。津液、阴液为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疾病的痊愈,邪气的退却,正气的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治疗热病的全过程中,要时刻顾护津液。惟能留得一分阴液,便有一份生机,津充液足,其病可愈。

这一原则不仅适应于暑热病证,大凡温热、风热、燥热,乃至于湿热病湿退化燥之际,伤寒阳明热甚之时,均宜遵循。所谓保阴,亦菲仅仅指滋阴生津而言,即如泻其热、釜底抽薪,亦为保阴之法。

中医经典名句---89

一阴一阳之谓道。《周易》

注释:“道”是自然规律的意思。阴阳是自然界一切事物生,长,化,收藏的规律。古人说医通于道,而道生阴阳,阴阳理论与中医学的生理,病理,诊法,治则相结合,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的各个领域,借以阐明生命的起源和本质,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等的根本规律。“治病必求其本”,既求阴阳之理。可见阴阳学说是中医学关于认识疾病和预防疾病的根本规律的学说。

中医经典名句---90

阴阳经络,气相交贯。元 滑寿

注释:由于互为表里的阴阳经脉都在四肢末端相接,并在体内分别络属于相为表里的脏腑,因而构成了相为表里的阴阳脏腑之间的密切关联,使它们在生理功能上相互配合,在病理变化上相互影响,此外经别和别络也相互沟通,进一步加强了阴阳表里经脉的相互联络,使阴阳脏腑经络之气交相贯通。

中医经典名句---91

阴阳者,天地之造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黄帝内经》

注释:这句话简明地提出阴阳学说的基本观点,即阴阳是自然界的根本规律。自然界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二个方面,并且由于阴阳的运动变化,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这种可贵的认识能执简驭繁,指出阴阳是分析,归纳自然界万事万物的纲领,能使人们在纷繁复杂的事物中理出头绪。并否定了神灵主宰自然万物的迷信思想,为中医理论体系正确世界观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中医经典名句---92

阴阳者,有名而无形。《黄帝内经》

注释:所谓“有名”是指阴阳是概括事物功能,特性的代名词;而“无形”则是说阴阳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并非指具体事物。一般来说,凡是活动的,外在的,上升的、温暖的、功能的、亢进的事物都归属于阳,凡是沉静的、内在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物质的、衰退的事物都属于阴。正因为其有名无形,故可广泛称代无数具体有形之物,而有无限可分性,所谓“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既是。

中医经典名句---93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黄帝内经》

注释:守,镇守;使,役使。阴阳互为内外,须臾不可分离。阴依存于阳,阳依存于阴,双方均以对方存在为自己存在的前提。阴阳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称为阴阳互根。就人体的生理活动而言,物质与功能的演变过程,就包含阴阳互根的道理。功能属阳,物质属阴。功能以物质为基础,物质以功能为表现。功能表现于外,物质镇守于内,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如此生生不息。如果物质与功能之间的关系一旦失常,那么就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乃至危及生命。

中医经典名句---94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应作“养神则精,养筋则柔。”阳气有气化温煦功能,人体的神,赖阳气以温养,才能屈伸自如。当然,不独筋需要阳气的温煦,整个人体皆离不开阳气的这一功能。临床上阳气亏虚患者常见精神萎靡不振,思维迟钝,倦怠乏力,四肢不温,苔白脉细等症。可见无论人之形或神,均离不开阳气的温煦。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

中医经典名句---95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黄帝内经》

注释:就人体而言,各种功能活动【阳】的生成,必然要消耗一定的营养物质【阴】,所以没有阴,阳就·不能产生。饮食水谷变化为各种营养物质,也必须依赖人体的机能活动,并消耗一定的能量,因此没有阳,阴亦不能化生。这句话对后世医家有很大启发,如明代医家张介宾据此提出“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为虚损病证的治疗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中医经典名句---96

阳化气,阴成形。《黄帝内经》

注释:自然界万物的产生、发展和变化离不开阴阳二者的相互作用。阳主动而散,可促进万物的气化,阴主静而凝,可促进万物的成形。以人身论,人体的气为无形的精微物质,属阳;精血津液为有形的精微物质,属阴。阴精和阳气可以互相转化,由精血津液转化为气,要依靠阳的气化作用,由气转化为精血津液,离不开阴的成形作用。故自然界万物的生生化化,人体生理活动过程中的物质代谢,都概括于阳化气,阴成形的规律之中。

中医经典名句---97

阳入之阴则静,阴出之阳则怒。《黄帝内经》

注释:此为阴阳理论在中医临床诊断上的应用。病邪由阳分入于阴分,阳气歛藏,故病者多安静。病邪由阴分出于阳分,阴不守内,阴阳相争,故病者多躁动而怒。静与怒情志表现反映了阴阳盛衰的病理情况,一般喜卧安静者,或为阳虚,或为阴盛,也有阴阳二虚所致的。躁动易怒者,固然与阳盛有关,但属阴盛格阳、虚阳外浮所致者也不乏其例子。临床要洞察细微,以免混淆。

中医经典名句---98

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黄帝内经》

注释: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阴阳消长的变化密切相关。阳气在白天主司与体表。一天之中,早晨、阳气开始升发;中午,阳气最为隆盛;太阳西下时,阳气渐渐潜藏于里,汗孔随之关闭。说明对于阳气的保养,要顺应自然变化的规律,根据阳气初升、隆盛、潜藏的不同时间,调节起居,安排作息,违背这个规律,将导致形体的困顿、衰薄。如黄昏时分劳动筋骨,则阳气难以收敛而耗散;或置身于雾露之中,则寒湿之邪易侵袭人体,损伤阳气。养生者对此不可不知。

中医经典名句---99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

注释:意思指世间万物都包含或分别出阴和阳,不可理解为背是阴腹是阳。“冲”含有虚和中的意思,与盈相对。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包含阴和阳二个方面如“二”由“一”分化出来,而“二”则可以变化为“三”,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都离不开阴、阳与气。这是“三生万物”的基本含义。

老子哲学特别重视“冲气”,因为阴和阳是二个对立面,有了“冲气”才得以调和,万物才能正常生长。所以在道家养生思想中,常强调“冲虚”这一概念。与《内经》所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的意义是相通的。

中医经典名句---100

阴阳者,一分为二也。明.张介宾

注释:一分为二是阴阳学说的根本核心,它是用二分法来认识自然【包括人】和改造自然的方法论。一,可以理解为整个世界,也可理解为一个事物。大而整个世界,小而一个事物,均有阴阳可分。一分为二,说明了阴阳无限可分,阴和阳的任何一方,都可以再分阴阳。如以昼夜言,昼为阳,夜为阴。昼中又以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一尺之竿,日截其半,无法穷尽。一分为二,又有阴阳即对立又统一之意。世界上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阴阳两个方面,这两个发明的属性既是相对的、矛盾的,又是统一的。如以气血言,气为阳,血为阴;但气可生血,血又可载气。气血皆为人体的基本物质,合之为一,分之为二所以张介宾将历代理解阴阳学说的百家之言归结为一句话:一分为二。言简意赅地解释了事物内部存在的既相互对立、相互矛盾,又协调和谐的结构关系。

中医经典名句---101

天地之气,合而为一。分为阴阳,判为四时列为五行。汉.董仲舒

注释:这是先秦及汉代对世界物质性的基本认识,认为天地是由一种精微物质---元气【原气】所构成的。《庄子.知北游》说:“通天下一气耳。”一元之气又分阴阳两端。《淮南子.天文训》:“一而不生,故分而为阴阳,阴阳和合而万物生。”阴阳二气相互作用产生万物及各种自然现象,故分之为二,合之为一。阴阳之气在一年中消长不息,又分为四时【即四季】,派生出五行物类。首先,这里的阴阳五行理论均建立在物质的基础上。可以认为这是祖国医学阴阳四时五行的雏形。这种辩证的、朴素唯物的观点,很快渗入祖国医学理论体系中,用以解释人类的生命现象,成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经典名句---102

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黄帝内经》

注释:五行学说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的运动与变化所构成。这五种物质之间不仅具有相互资生(相生)的关系,还存在相互制约(相克)的关系。比如金能伐木,水能灭火,土受木克则夺,金被火熔则缺损,水守土制则绝止。古人将此五行的属性加以抽象推演。认为自然界万物之间都具有这类相互制约的规律,因而举不胜举、不可穷尽。这一规律在医学理论中也得到广泛应用。

中医经典名句---103

造化之机,不可无生,亦不可无制;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明.张介宾

本句指出,大自然造化万事万物的奥秘,在于既有生化,又有制约。。如果没有生,就没有事物的发生和成长,也就不可能有色彩斑斓的大千世界;如果没有制,就不能维持正常协调关系下的变化和发展,某些事物就可亢盛为害,自然界各种事物正常的生长、发展、变化过程就会受到干扰,发生紊乱,人类社会就可能成为一个杂乱无章的世界。人体的情况也是如此,五脏六腑的气血阴阳也必须有生有制,才能互相维持平衡协调的关系,使人体保持健康。

中医经典名句---104

五藏者,所以藏精神血气魂魄者也。《黄帝内经》

五脏产生和存储精气、六腑传化水谷【饮食】,排泄糟粕。五脏六腑协调工作,人体的精神血气魂魄由此而生,机体便健康无病。脏腑功能一旦失常,则精神血气等就会发生异常,产生病变。另一方面,精神血气魂魄等虽源于五脏六腑,但又起着维持脏腑活动的作用。所以,要使机体保持健康,既要注意护养脏腑,保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不产生障碍,又不可忽视精神的内守,血气的疏通,以防其发生异常,影响脏腑的功能,而致疾病缠身。

中医经典名句---105

不明藏府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清.喻昌

注释:藏府即脏腑。脏腑经络是中医认识和治疗疾病的基础,是中医一切医疗活动的出发点。如果医生对于脏腑经络的分布、功能及相互之间的联系没有详细的了解,就难以对疾病的病位、病理、演变等情况作出正确的判断,治疗当然也难见效。

中医经典名句---106

《内经》之五脏,非血肉之五脏,乃四时之五脏。清.恽铁樵

注释:受中国古代哲学的影响和自然科学的限制,《内经》虽然对脏腑的形态结构也有所论述,但其重点并不在于此。《内经》偏重于对功能气化的认识,偏重于五脏与四时的相应关系。比如《内经》所说“肝生于左,肺藏于右”,就不是对脏腑位置的论述,而是指气机的升降。圣人面南而立,肝应春在东,其气主升,故在左;肺应秋在西,其气主降,故在右。由此可知《内经》之脏腑,非实质之脏腑。

中医经典名句---107

大气入于脏腑者,不病而猝死也。《黄帝内经》

“大气”指大邪之气,即性质强烈的致病邪气。人体发病,是邪气入侵,正气与邪气相搏而成。病情之顺逆吉凶,乃取决于人体正气之强弱和入侵邪气之轻重。若元气亏虚,大邪之气迅速侵害脏腑,正气未能抗邪,病象未及显露,就可能已经衰竭而死亡。

中医经典名句---108

脏寒生满病。《黄帝内经》

注释:本句所说的满病主要是指寒胀、水臌等症。脏寒,或由内伤阳虚而成,均影响五脏气机功能,失之运化。寒证多虚,五脏寒则功能衰弱,或谷食不化,,或小便不利。如脾之阳气伤则不能运化水湿;肾之阳气伤则气化不行,膀胱不能排泄水液;肺卫之阳气伤则水气不得发越,阻于皮里膜外,则可形成胀满之病。

中医经典名句---109

五脏相通,移皆有次。《黄帝内经》

注释:五脏分属五行,在生理上相互资助,相互配合、相互制约,即“五脏相通”;同时,当机体发生病变时,也按一定的次序传变,即所谓“移皆有次”。以肝病为例,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因肝木能克脾土因而导致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以此类推,脾病可传至肾。肾病可传至心,心病可传至肺,肺病可传至肝。这一理论对于临床上预防疾病的传变和推测预后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经典名句---110

六腑以通为用。《黄帝内经》

注释: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特点,主要在一个“通”字上。胃的腐熟水谷,胆的疏泄胆汁,小肠的泌别清浊,大肠的排泻糟粕,膀胱的排泄小便,三焦的通调水道等等,都是传化而不藏。六腑只有时时保持通畅,饮食水谷才能传化下行,消化吸收功能才能正常。所以说六腑以通为用

中医经典名句---111

六腑以通为补。清.叶桂

注释:本句是对“六腑以通为用”的进一步发挥。保持六腑的通畅,保持六腑气机的正常,就是对六腑功能的资助,也就是说,六腑以通为补。

中医经典名句---112

恚怒气逆,上而不下则伤肝。《难经》

肝体阴而用阳,喜条达而恶抑郁。怒而气上,发怒之时,肝气上逆,气血皆逆于上,肝阳暴张而伤阴,肝阴暗耗,有伤肝体;又怒则气郁,有碍肝之调达,气郁化火,亦则伤阴,故,亦伤肝。

中医经典名句---113

肝受血而能视。《黄帝内经》

注释:肝藏血,其经脉上连目系【眼球及其附属部分与脑部联系的结构】肝血足则目得其养,视物清晰。

中医经典名句---114

故人卧血归于肝。《黄帝内经》

注释:肝为藏血之脏,人在夜晚睡卧之时,则血归于肝脏中储藏。经常熬夜,会给肝脏造成伤害。

中医经典名句---115

呕苦知邪在胆,吐酸识火入肝。清.李用粹

注释:肝胆虽互为表里,生理功能不同,邪气客入,症状表现也不尽相同,胆内藏胆汁,胆汁味苦,又胆为六腑之一六腑以通为用,故胆汁通降于下以助肠之消化,胆受邪则胆汁不能通降而逆于上,故发为呕吐口苦。所以说“呕苦知邪在胆”。肝体阴而用阳,在味为酸,肝之阳易亢逆于上,易化火生风,肝有热邪而气逆于上,可致口中泛酸,因此说“吐酸识火入肝”。

中医经典名句---116

爪为筋之余。明.张介宾

注释:爪为筋之余气所生。“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淫气于筋”,爪附于筋末,亦为肝之精气所濡养。所以,爪与筋同属于肝,为肝之精气所养,故曰爪为筋之余。

中医经典名句---117

眼通五脏,气贯五轮。宋.王怀隐

注释:“五轮”指血轮、风轮、气轮、水轮、肉轮。用以说明眼的组织结构和生理病理现象。血、风、气、水、肉五轮分属五脏:内外呲的血络归心,称为血轮;黑睛属肝,称为风轮;白睛属肺,称为气轮;瞳子属肾,称为水轮;上下眼睑属脾,称为肉轮,所以说眼睛通于五脏,而五脏的精气灌注于五轮。这一理论在眼科临床上有重要意义,临床可通过对眼睛不同部位形色变化的诊察,测知相应脏腑的病变;同时,眼睛不同部位的病变,可以通过治疗相应脏腑得到痊愈。

中医经典名句---118

动之于心者,神摇于上,则精遗于下也。清.尤怡

注释:理解本条的前提是明白心肾二者的关系。心位于上焦为君火【心火】,肝肾居于下焦为相火所寄,君相二火互相影响。心主神明,若为情欲所动,随生妄想,所欲不遂,意淫于外,则神燔于上而致心神不宁,君火妄动,相火乃随之不守,这迫精妄泄,随梦而遗。

中医经典名句---119

人之所主者心,心之所养这血。元.朱震亨

注释: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乃“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四肢百骸,脏腑阴阳,皆禀命于心。故曰“人之所主者心”。心主血脉意指脉内血液依靠心气的推动,气能行血;而“血为气母”【血能生气、血能载气】,心气的推动又有赖于血液的营养,所以,“心之所养者血”。

https://mp.weixin.qq.com/s/Mgb3AuKKXd_y700z97XI5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