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2-24
艾灸最怕这一个字!90%的人做错,这样灸比吃补品更有效
2025-02-23
这些常见中药搭配,用对效果加倍
2025-02-02
中医和西医在治病原则区别
2025-02-01
李可老中医的一句话,拯救了无数肿瘤患者!
2025-01-26
仝小林院士:体病药论与治未病
2025-01-11
从五运六气看六经辨证
2023-12-06
黄帝内经治未病陶氏疗法在日本临床应用25年研讨⑪
2024-12-09
放几滴血,口腔溃疡就会痊愈,不信你试试!
2024-12-03
三魂七魄,看看哪个已不在您身上?
2024-12-02
中文导报 东瀛万事通 今日头条:北海道中国会举办第十一届总会&恳亲会
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3
一画一禅一匠心
一画一禅一匠心 ——张大华的禅画赏析
{入} 一坐一立,佛道相依,佛道各有渊源,然同出一脉。坐者抱臂而眠,墨色一团,浓淡适宜;立者双手合十,短线几条,形态毕肖;一顶斗笠一只钵,一佛一道见匠心。
{度} 这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大多取材于柳宗元的《江雪》诗意。此画强烈地渲染雪景,对篷舱蓑笠和渔具过细的刻画以及表现渔翁专心钓鱼的神态,看是钓鱼,又不似钓鱼,清静自如度自我。
{寻} 梅花是春的象征,图中虽只画了一枝梅,却散发出一片生机,真所谓数点梅花天地心。此幅画构图大简,简约、空灵是禅画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将“静远超旷”的禅境营造出来。宋代有一位僧人,将参禅比喻为“寻春”,写了一首禅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老鼠的天性是偷油吃,就连我们小时候的儿歌也是这么唱的。但当有一天,老鼠看到油灯上的火光的时候,它产生了好奇,突然间有所顿悟,原来油不仅仅是拿来吃的。
{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张大华禅意山水画的奇妙境界宛如一座空山,这里有生命跃动,有鸟语花香。张大华将苏东坡晚年妙悟所得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理注入画境,达到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更高境界。
{家} 谁言老衲是愚公,一叶为家万虑空。两只鱼鹰常作伴,轻轻破浪喜迎风。画家只用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的神形表达得淋漓酣畅。扁舟之外大片留白别无一物,却令观者感到满幅画面是水,环绕这一叶扁舟是无垠的空间,水天相连,天地同和。
{待} 一枝残荷在晚风中渐渐凋零,一只爱飞舞的蜻蜓此时停了下来,似乎要为她“送行”。张大华的这幅禅画,以荷花之荣枯来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择} 鸟类生活在笼子里,可以衣食无忧,却永远地失去了自由。而生活在笼外的鸟类,拥有了自由,却要努力寻找食物。“抉择”的意义,就在于此。
{味} 图中的胖僧从不诵经,似乎已深谙“平常心是道”的禅理,故能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眠”。吃茶去,实际上是隐喻禅寓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从中觉悟达到一种境界。
{和} 芭蕉叶深沉,静谧,就像是一个避风的港湾,给人一种安全感。小鸡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芭蕉叶正是给小鸡提供了这样一种温暖,这样一个环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xNzQwMQ==&mid=204651352&idx=3&sn=fef7d6c1553b8f15782a95d8f840a231&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fbe9f9f4b565962c3eea421dcdd53cbe13ccdc0d49d8922395f503a675cde6f630bc7d094ab8b9d78d7cb0051ea1b750&ascene=2&uin=MTE4NDY2MDU0Mw%3D%3D&devicetype=iPhone+OS8.0.2&version=16000011&pass_ticket=Ez%2Br2bvFpHHhuEX6bLNwKbMXVH0hjJJevYzSZ5oO5kgtRT7ZxG%2B18srz2Owm4KaQ
{入} 一坐一立,佛道相依,佛道各有渊源,然同出一脉。坐者抱臂而眠,墨色一团,浓淡适宜;立者双手合十,短线几条,形态毕肖;一顶斗笠一只钵,一佛一道见匠心。
{度} 这是中国文人画的传统题材,大多取材于柳宗元的《江雪》诗意。此画强烈地渲染雪景,对篷舱蓑笠和渔具过细的刻画以及表现渔翁专心钓鱼的神态,看是钓鱼,又不似钓鱼,清静自如度自我。
{寻} 梅花是春的象征,图中虽只画了一枝梅,却散发出一片生机,真所谓数点梅花天地心。此幅画构图大简,简约、空灵是禅画的灵魂,只有这样,才能将“静远超旷”的禅境营造出来。宋代有一位僧人,将参禅比喻为“寻春”,写了一首禅诗:“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陇头云。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悟}老鼠的天性是偷油吃,就连我们小时候的儿歌也是这么唱的。但当有一天,老鼠看到油灯上的火光的时候,它产生了好奇,突然间有所顿悟,原来油不仅仅是拿来吃的。
{空}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张大华禅意山水画的奇妙境界宛如一座空山,这里有生命跃动,有鸟语花香。张大华将苏东坡晚年妙悟所得的“空山无人,水流花开”的禅理注入画境,达到一种“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的更高境界。
{家} 谁言老衲是愚公,一叶为家万虑空。两只鱼鹰常作伴,轻轻破浪喜迎风。画家只用寥寥数笔就将人物的神形表达得淋漓酣畅。扁舟之外大片留白别无一物,却令观者感到满幅画面是水,环绕这一叶扁舟是无垠的空间,水天相连,天地同和。
{待} 一枝残荷在晚风中渐渐凋零,一只爱飞舞的蜻蜓此时停了下来,似乎要为她“送行”。张大华的这幅禅画,以荷花之荣枯来比喻人生的变幻无常。艳冶随朝露,馨香逐晚风。何须待零落,然后始知空。
{择} 鸟类生活在笼子里,可以衣食无忧,却永远地失去了自由。而生活在笼外的鸟类,拥有了自由,却要努力寻找食物。“抉择”的意义,就在于此。
{味} 图中的胖僧从不诵经,似乎已深谙“平常心是道”的禅理,故能做到“饥来吃饭困来眠”。吃茶去,实际上是隐喻禅寓于行住坐卧的日常生活,从中觉悟达到一种境界。
{和} 芭蕉叶深沉,静谧,就像是一个避风的港湾,给人一种安全感。小鸡活泼,好动,天真烂漫,自由自在。芭蕉叶正是给小鸡提供了这样一种温暖,这样一个环境。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jM5NjkxNzQwMQ==&mid=204651352&idx=3&sn=fef7d6c1553b8f15782a95d8f840a231&scene=2&from=timeline&isappinstalled=0&key=fbe9f9f4b565962c3eea421dcdd53cbe13ccdc0d49d8922395f503a675cde6f630bc7d094ab8b9d78d7cb0051ea1b750&ascene=2&uin=MTE4NDY2MDU0Mw%3D%3D&devicetype=iPhone+OS8.0.2&version=16000011&pass_ticket=Ez%2Br2bvFpHHhuEX6bLNwKbMXVH0hjJJevYzSZ5oO5kgtRT7ZxG%2B18srz2Owm4Ka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