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8
【特别推荐】陈涤平:治未病与中国式精准医学
陈涤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人才培养协作组”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脾胃病分会常委,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会长。从事中医药教育、中医脾胃病诊疗及研究、中医药文献和养生保健研究30多年。主编《中医养生大成》《中医养生全书》《情志养生》等学术著作20多本,发表《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等学术论文多篇。
【摘要】
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环、睡眠质量App、可以检测心跳的App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在快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通过相关设备,不仅可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融合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柔性屏幕、GPS 定位、虚拟现实和生物识别等最前沿技术于一体,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对人体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和反馈,实现个体化健康状况的管理。
【本文为陈涤平在3月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上的演讲,授权院长在线发表。】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国国务院在2016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要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表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宝库的瑰宝,也是中国政府对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中医治未病学术源流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未病”的本意所指为一种特殊的状态,即“病前状态”——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而是从健康至疾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治其未生);欲病救荫,防微杜渐(治其未成);适时调治,防其发作(治其未发);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瘥后防复)等5个方面。从这一学术源流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来看,其发展脉络分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理论起源,手段简易
早在殷、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治未病思想已开始萌芽。上古之时,人们已有治未病之意识,开始重视从居所、饮食、医药等方面预防疾患发生。人们发现某些食物可以减少疾病发生,逐渐形成了食物养生的萌芽,故有“医食同源”之说;《礼含文嘉》中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且火可以驱寒暖生,从而衍生出某些简便有效的除病方法,如灸、熨等;《路史》中有“伏羲尝百草制砭”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会使用砭石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也就是针灸养生的雏形;古人发现模仿动物形态可以使身体轻盈强健,成为运动导引的起源。
殷商时期,治未病思想在生活中已应用。中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中有“沐”、“浴”“寇帚”等文字,说明当时人们已通过一些卫生手段防治疾病。西周、东周时期,医政制度的形成促进了预防知识的传播,人们尤其重视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周礼》中记载,周代的宫廷医生已有分工,专设“食臣”,负责王公诸侯的饮食养生,书中有许多饮食卫生的内容。
战国时期,治未病领域逐渐扩大并孕育哲学思想之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主流。如道家以 “道”为核心,强调积极的养生方法,《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记载,强调人应顺乎自然,生活起居有常; 其次,极力主张“以恬淡为上”,又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袭,五味令人口爽”,故应“见索抱朴,少私寡欲”,“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此处已指出精神调摄为养生防病之大法。《管子》曰:“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无形,故属不萌。”《庄子》中有孔子“无病自灸”的描述,其中治未病思想愈为显现。因此,上古时期的人类生存活动和先秦时期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之源。
2、秦汉时期:理论形成,方法具体
《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内经》是一部论述中医学基本理论的著作,首次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概念,其中“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含义在多处体现。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又《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都强调了“未病先防”的预防保键思想。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形成不仅与外邪侵袭人体有关,人体正气不足更为关键,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实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表明疾病虽未发生,但己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传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诊疗应越早越好,防止病邪入里加重。
《难经•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运用五行乘侮的理论,并以肝为例,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的思想。
《内经》与《难经》的理论相互补充,较为清晰地揭示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为后世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养生实践的发展提供奠定了基础。
3、东汉、唐宋时期:理论发展,方法多样
汉晋六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承前启后的著名医家和养生家,至隋唐宋代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东汉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并对中医治未病的方法进行了阐释。
《金匮要略》首篇首条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肝之病,多传变至脾,治疗当注意顾及未病之脏腑,以防疾病传变,加重病情,突出体现了“治其未生、防其传变”的思想内涵。《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明确指出了饮食适度对疾病预防的作用。《金匮要略》“若人能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体现了导引、针灸等方法在防病中的意义。
东汉末年医家华佗编创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功法,对防病健身有极大的益处。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功效中,多有“耐老”、“增年”、“不夭”等字样,以示其补益防病的功效,是中药治未病的体现。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明确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将疾病比较科学地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并将“治未病”作为评判好医生的标准。因此,孙氏倡导积极养生,认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既病早治着眼,在《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包括饮食、药物、运动、情志养生等,内容更加具体而丰富。
4、明清及近代:理论成熟,应用广泛
明清时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渐趋成熟。这一时期,大部分医家非常重视实践,中医治未病的学术随之兴盛,涌现出了大量的养生专论和专著。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衷录》重用温补真元的方法养生防病。
汪绮石著《理虚元鉴》,提出“虚劳当治其未成”,认为若病已成而后治之则“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当以未成之先,审其现何机兆,中何病根,尔时即以要言一二语指示之,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液十数剂或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方为善策”。清代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虽注重温病治疗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但对险恶危机之证则强调客邪早逐的原则,以消除致病的根本原则。
《温热论》中提出对于肾水素亏者,邪虽未及下焦,治疗时宜于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其变。这种辨体质、防传变的用药方法,体现出在温病治疗过程中防止阴液耗伤的预防学思想,对临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膏肓俞、天突等穴,可预防哮喘冬季发病,更是发展了“冬病夏治”的防病复发思想,表明治其未成、辨体质、防传变,防病复发等思想内涵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具体应用,标志着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成熟([1]王亚丽,朱建光,陈涤平·历代养生文献特点及价值剖析[J].河南中医,2015,[12]:162-164.)。
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年至1949年之间,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社会动荡不安,中医学等传统文化遭到了严重摧残,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停滞。民国时期中西医学并存,中医治未病的手段技术更趋多样性。西学东进,西医学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近代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管理制度。但由于当时政府对中西医学认识的片面性,对中医学采取了歧视、打击甚至废止的错误决策,中医界人士对此采取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民间医家仍重视民众的防病治病,致力于中西学术的融合和汇通,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不断深化,手段和技术也更趋多样。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医治未病在这个时期发展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预防为主”一直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治未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防治并重,中西并重,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逐步凸显。近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中医治未病领域,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的到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如石学敏院士的中风单元学说及对中风前期病高血压的干预,很好阐释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石学敏主编·石学敏实用针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81-283.);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理论给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说,使治未病更有针对性。
二、中医治未病发展趋势
2007年,时任国家副总理的吴仪提出中医研究治未病符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符合其发展规律,从治未病的高度来促进人民健康并发展中医,可使中医药在医疗临床及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1、治未病代表未来医学的方向
未病,概括而言就是尚未发生疾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的结点,机体整体或局部尚未发生疾病的生命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和欲病状态。治未病就是防治未发生的疾病,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多数国家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逐步由传染性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向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转变。当前城市死因顺位的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随着现代疾病模式的变化,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所造成的疾病及卫生问题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当前医学模式正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工程医学模式转变,医学观念呈现出从注重疾病诊疗到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疾病控制,重预防,治未病,重在生态和养生,这样的医学模式更适合人类发展李振吉,邹建强,苏钢强,等。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5-427) 。
有调查表明人口老龄化、疾病结构变化和医疗需求、医疗费用增加关系密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维持与延长生命和减少残疾的治疗技术应用的广泛,使得医疗费用剧增。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的医学发展已经走入困境,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基于现代医学和以巨额政府补贴为代价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也被认为是“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性的边缘”,世界各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普遍大于GDP的增长幅度。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穷国办大卫生”,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更是十分有限。因此,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发病,就是最具成本效果的服务之一。
随着国际社会“回归自然”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对天然药物、食物以及非药物疗法越发重视。同时,中医治未病方法多样,包括药食、针灸、刮痧、推拿、小夹板局部外固定、骨伤手法整复、食疗、拔罐、刮疹、气功、导引等,均为绿色、健康、环保的养生保健方式,相对西医治疗方法安全。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进一步科学合理阐述了中医健康养生的原理,结合中医体质学说的多种养生方法、技术、产品在现代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充实或完善了治未病理论,拓展了治未病的应用范畴。如今,人们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进入主流医学和健康服务体系
西医在上个世纪中期迅猛发展,在外科手术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优势,获得了民众的普遍认同,中医药一度在医学体系中被挤到了边缘位置。1949年后,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现代疾控体系和中、西医治疗体系,实践已经证明:中医治未病更绿色更环保更安全,能有效地干预亚健康人群,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治未病,并在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实施。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全民健康水平战略部署,实施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这部国家级中医药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治未病相关文件的推广和落地,预示着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融入国家预防保健服务的主流体系。
在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泰国、新西兰等中医治未病手段和方法也逐步进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在西方国家首先为中医药立法,正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全澳已经有逾2500家中医和针灸诊所,有合法身份的中医师可以拥有Doctor头衔并被授予处方权;2014年12月17日匈牙利国会立法,使中医药行医合法化;瑞士也将于2017年推广全国性的中医考核。
3、中医治未病将与现代科技和多学科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和多学科的融合,电子传感技术、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大数据的介入,治未病的手段、方法技术更加先进,手段更加高明,更可量化,更加精准,更有可预见性。
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PMI),即根据每名患者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医的“精准医学”概念与美国所提出的有所不同。美国的“精准医学”主要是围绕着基因组、蛋白组等方面的检测,即围绕分子生物学的特性,针对个体化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而中医“精准医学”所关注的是系统化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局性的对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优化。
中国的“精准医学”是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的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其最终目标是以最小化的医源性损害、最低化的医疗资源耗费去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益,与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学体质学说密切相关,其临床应用前景亦不可限量。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并决定着疾病的倾向。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因为体质可调,所以辨识体质,调整、优化体质,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变,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实现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现代社会出现了中医治未病管理产品,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包括治未病检测产品、治未病监测产品、健康促进和维护产品等;软件产品包括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评估管理软件。
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环、睡眠质量App、可以检测心跳的App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在快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通过相关设备,不仅可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融合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柔性屏幕、GPS 定位、虚拟现实和生物识别等最前沿技术于一体,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对人体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和反馈,实现个体化健康状况的管理。
在这种时代与技术背景下,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基于新型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方面量化个人评测结果,根据健康测量从一维到多维、局部到整体、个体到群体、静态到动态、物态到心理的原则,从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及西医脏器功能状态联系等方面量化健康水平,建立个性化基础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探索证候度量指标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表象指标及社会适应性和心理之间的关联关系,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改进居民健康,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或“已病早治”以及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结合了现代科技,融合多学科,中医治未病体系更趋完善。
4、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虽然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却与现代医学的理论、诊治手段和思维有较大的差异,并缺乏较具说服力的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符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治未病方法和手段难以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和推广。传统中医的个性化治疗让人很难理解,也使中医的治疗不具可重复性;另外中药煎煮、服用也比较麻烦。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标准化中医诊断,针对每一证型,都有确定的治疗方案,包括服用药食两用药物的配方胶囊、手法按摩、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等,靶向性非常强,疗效也直观、容易判断,使其具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中国国务院有关领导多次强调要重点抓好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抓紧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标准化带动现代化。有了标准,才能提高中医药产品及服务质量,使中医药产品、服务达到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贸易的条件要求。另外,社会上从事含有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如中医按摩、中医美容、中医刮痧、中医拔罐、中医针灸等,因其从业人员的不专业性、操作技术的不规范性,使得中医治未病在行业发展上受到抑制。未来中医治未病将通过行业学会制定标准和规范,以指导性意见的形式来避免中医治未病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中医治未病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新模式。
健康信息技术是现代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利用信息科学和技术全面支持健康服务改革,实现电子预约登记,电子医疗记录的服务,电子处方的传送等,有助于对健康信息进行收集、提取、挖掘和整理,并对管理的对象实施跟踪与指导。
未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使中医治未病诊断和调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是中医治未病的大趋势。
5、中医治未病产品应用广泛且产业前景广阔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把中医药健康管理写入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开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被纳入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符合现代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加剧、技术突破、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随着民众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很多健康干预产品应运而生,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例如优质的蛋白补充剂、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功能水、中草药等;治未病频谱美体内衣等,通过人体的摩擦和静电原理,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代谢能力将频谱治疗简单化、日常化;颈椎养护的睡眠枕,自发热护腰,电子艾灸仪等日常保健产品也已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用品;“亚疾病测评仪”“纤维舌像仪”等通过检测人体的生物电信息,来确定中医某一脏腑、经络出现问题,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提供一个综合的诊断和标准化的调理规范表。
除此之外,抗疲劳产品、改善睡眠及生物节律产品、心理调摄与疏导产品等方面还有极大的研究与开发空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群众对于健康的追求不只是“身体没有病”,而是更加注重生命的质量,并且对于预期寿命特别是预期健康寿命的要求与日俱增。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医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促使了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的产生,推动了中医治未病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中医治未病产品将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中医治未病不仅包含了积极调整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控制疾病的发生,还包括患病之后,防止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医疗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广大民众越来越重视疾病发生前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治未病现已成为成为国内中医药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治未病服务产业显然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高回报绿色产业,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三、中医治未病的发展使得“人活百年不是梦”
习近平主席在我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今,中医药行业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与系统生物学、电子信息科技相结合,将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境界,这是必然的趋势!长寿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中医治未病的发展使得“人活百年不是梦”,彭祖800岁将不再是神话。正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徐福何苦寻宝丹,沧海东渡不复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M5NzEyMA==&mid=402062112&idx=2&sn=02c25e35963b901d80419a99332c2067&scene=5&srcid=0331bnchhf0wrB1CcKlBTYeB#rd
南京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养生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治未病人才培养协作组”负责人,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消化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养生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及脾胃病分会常委,江苏省保健养生业协会常务副会长,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会长。从事中医药教育、中医脾胃病诊疗及研究、中医药文献和养生保健研究30多年。主编《中医养生大成》《中医养生全书》《情志养生》等学术著作20多本,发表《用中医思维培养优秀中医人才》等学术论文多篇。
【摘要】
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环、睡眠质量App、可以检测心跳的App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在快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通过相关设备,不仅可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融合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柔性屏幕、GPS 定位、虚拟现实和生物识别等最前沿技术于一体,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对人体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和反馈,实现个体化健康状况的管理。
【本文为陈涤平在3月26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治未病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国际中医治未病学术大会上的演讲,授权院长在线发表。】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的特色和精髓。中国国务院在2016年2月22日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实施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加强中医医院治未病科室建设,为群众提供中医健康咨询评估、干预调理、随访管理等治未病服务。要提升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能力,加快中医治未病技术体系与产业体系建设,推广融入中医治未病理念的健康工作和生活方式。” 表明中医治未病思想不仅是中国传统医学思想宝库的瑰宝,也是中国政府对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和目标。
一、中医治未病学术源流
治未病是指采取预防手段,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中医学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养生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未病”的本意所指为一种特殊的状态,即“病前状态”——既非健康,也非疾病,而是从健康至疾病之间必然存在的一种中间状态,治未病的内涵及其具体应用主要包括未病养生,重在预防(治其未生);欲病救荫,防微杜渐(治其未成);适时调治,防其发作(治其未发);已病早治,防其传变(治其未传);瘥后调摄,防其复发(瘥后防复)等5个方面。从这一学术源流的起源、形成、发展和成熟过程来看,其发展脉络分以下几个阶段:
1、先秦时期:理论起源,手段简易
早在殷、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治未病思想已开始萌芽。上古之时,人们已有治未病之意识,开始重视从居所、饮食、医药等方面预防疾患发生。人们发现某些食物可以减少疾病发生,逐渐形成了食物养生的萌芽,故有“医食同源”之说;《礼含文嘉》中载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炮生为熟,令人无腹疾”,且火可以驱寒暖生,从而衍生出某些简便有效的除病方法,如灸、熨等;《路史》中有“伏羲尝百草制砭”的记载,说明当时人们已经开始会使用砭石来治疗和预防疾病,也就是针灸养生的雏形;古人发现模仿动物形态可以使身体轻盈强健,成为运动导引的起源。
殷商时期,治未病思想在生活中已应用。中国最早的文字殷墟甲骨文中有“沐”、“浴”“寇帚”等文字,说明当时人们已通过一些卫生手段防治疾病。西周、东周时期,医政制度的形成促进了预防知识的传播,人们尤其重视饮食卫生和环境卫生对预防疾病的积极意义。《周礼》中记载,周代的宫廷医生已有分工,专设“食臣”,负责王公诸侯的饮食养生,书中有许多饮食卫生的内容。
战国时期,治未病领域逐渐扩大并孕育哲学思想之源,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思想和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构成了主流。如道家以 “道”为核心,强调积极的养生方法,《老子》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记载,强调人应顺乎自然,生活起居有常; 其次,极力主张“以恬淡为上”,又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袭,五味令人口爽”,故应“见索抱朴,少私寡欲”,“虽有荣观,燕处超然”,此处已指出精神调摄为养生防病之大法。《管子》曰:“惟有道者能避患于无形,故属不萌。”《庄子》中有孔子“无病自灸”的描述,其中治未病思想愈为显现。因此,上古时期的人类生存活动和先秦时期所产生的哲学思想是中医学治未病理论形成之源。
2、秦汉时期:理论形成,方法具体
《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治未病思想。《内经》是一部论述中医学基本理论的著作,首次明确提出了“治未病”的学术概念,其中“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的含义在多处体现。如《素问•四气调神论》曰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己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己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呼!”
又《灵枢•逆顺》曰“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也;其次,刺其已衰者也”,都强调了“未病先防”的预防保键思想。中医在两千年前就已经认识到,疾病的形成不仅与外邪侵袭人体有关,人体正气不足更为关键,是外因作用于内因的结果,即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强调于疾病未生之时进行保健治疗,此实开中医预防思想之先河。
《素问•八正神明论》云:“上工救其萌芽”,表明疾病虽未发生,但己出现某些先兆,或处于萌芽状态时,应采取措施,防微杜渐,从而防止疾病的传变。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说明诊疗应越早越好,防止病邪入里加重。
《难经•七十七难》曰:“经言上工治未病,中工治已病者,何谓也?然,所谓治未病者,见肝之病,则知肝当传之于脾,故先实其脾气,无令得受肝之邪,故曰治未病焉。中工者,见肝之病,不晓相传,但一心治肝,故曰治已病也。”运用五行乘侮的理论,并以肝为例,体现了中医治未病中“既病防变”的思想。
《内经》与《难经》的理论相互补充,较为清晰地揭示了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内涵,为后世中医治未病理论的丰富和养生实践的发展提供奠定了基础。
3、东汉、唐宋时期:理论发展,方法多样
汉晋六朝时期出现了一批承前启后的著名医家和养生家,至隋唐宋代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方法也逐渐多样化。东汉张仲景继承和发展了《内经》《难经》中中医治未病的思想,并对中医治未病的方法进行了阐释。
《金匮要略》首篇首条指出:“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强调肝之病,多传变至脾,治疗当注意顾及未病之脏腑,以防疾病传变,加重病情,突出体现了“治其未生、防其传变”的思想内涵。《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病则无由入其腠理”强调机体以顺应四时之变。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说“凡饮食滋味以养于身,食之有妨,反能为害……若得宜则益体,害则成疾,以此致危”,“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明确指出了饮食适度对疾病预防的作用。《金匮要略》“若人能慎养,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体现了导引、针灸等方法在防病中的意义。
东汉末年医家华佗编创了动形养生的“五禽戏”功法,对防病健身有极大的益处。成书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功效中,多有“耐老”、“增年”、“不夭”等字样,以示其补益防病的功效,是中药治未病的体现。
唐代孙思邈在《千金要方》明确指出:“上医医未病之病,中医医欲病之病,下医医已病之病。若不加心用意,于事混淆,即病者难以救矣”。将疾病比较科学地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反复告诫人们要“消未起之患,治未病之疾,医之于无事之前”,并将“治未病”作为评判好医生的标准。因此,孙氏倡导积极养生,认为治未病主要从养生防病和既病早治着眼,在《千金要方》中载有一整套养生延年的方法和措施,包括饮食、药物、运动、情志养生等,内容更加具体而丰富。
4、明清及近代:理论成熟,应用广泛
明清时期,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渐趋成熟。这一时期,大部分医家非常重视实践,中医治未病的学术随之兴盛,涌现出了大量的养生专论和专著。如明代张介宾《景岳全书•传衷录》重用温补真元的方法养生防病。
汪绮石著《理虚元鉴》,提出“虚劳当治其未成”,认为若病已成而后治之则“病虽愈亦是不经风浪”;“当以未成之先,审其现何机兆,中何病根,尔时即以要言一二语指示之,令其善为调摄,随用汤液十数剂或丸剂胶剂二三斤,以断其根,方为善策”。清代叶天士创立的卫气营血辨证虽注重温病治疗的阶段性和层次性,但对险恶危机之证则强调客邪早逐的原则,以消除致病的根本原则。
《温热论》中提出对于肾水素亏者,邪虽未及下焦,治疗时宜于甘寒之中加入咸寒之品,提出“先安未受邪之地”,以防其变。这种辨体质、防传变的用药方法,体现出在温病治疗过程中防止阴液耗伤的预防学思想,对临床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张璐在《张氏医通》中提出:夏月三伏用药贴敷肺俞、膏肓俞、天突等穴,可预防哮喘冬季发病,更是发展了“冬病夏治”的防病复发思想,表明治其未成、辨体质、防传变,防病复发等思想内涵在临床各科疾病的防治中的具体应用,标志着中医治未病理论的进一步成熟([1]王亚丽,朱建光,陈涤平·历代养生文献特点及价值剖析[J].河南中医,2015,[12]:162-164.)。
从1840鸦片战争开始年至1949年之间,由于帝国主义侵略,社会动荡不安,中医学等传统文化遭到了严重摧残,中医治未病的学术发展停滞。民国时期中西医学并存,中医治未病的手段技术更趋多样性。西学东进,西医学传入中国后逐渐形成近代的卫生防疫制度和管理制度。但由于当时政府对中西医学认识的片面性,对中医学采取了歧视、打击甚至废止的错误决策,中医界人士对此采取坚决的抵制和斗争,民间医家仍重视民众的防病治病,致力于中西学术的融合和汇通,将中医治未病的理论不断深化,手段和技术也更趋多样。但由于当时特殊的社会历史背景,中医治未病在这个时期发展停滞。
新中国成立后,“预防为主”一直是中国政府卫生工作的基本方针。治未病的概念不断深入人心。中国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防治并重,中西并重,中医治未病的优势逐步凸显。近年来诸多学者的研究成果被运用到中医治未病领域,治未病的理论体系和临床应用的到进一步充实与提高,如石学敏院士的中风单元学说及对中风前期病高血压的干预,很好阐释了“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石学敏主编·石学敏实用针灸学[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281-283.);吴以岭院士的络病理论给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王琦教授的中医体质学说,使治未病更有针对性。
二、中医治未病发展趋势
2007年,时任国家副总理的吴仪提出中医研究治未病符合中医学的学科特点,符合其发展规律,从治未病的高度来促进人民健康并发展中医,可使中医药在医疗临床及人类健康保健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
1、治未病代表未来医学的方向
未病,概括而言就是尚未发生疾病,是指在某一时间段的结点,机体整体或局部尚未发生疾病的生命状态,包括健康状态和欲病状态。治未病就是防治未发生的疾病,是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近年来,多数国家的疾病谱已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逐步由传染性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向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的疾病模式转变。当前城市死因顺位的前五位分别是恶性肿瘤、脑血管病、心脏病、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随着现代疾病模式的变化,由于生活方式和行为所造成的疾病及卫生问题越来越占主导地位。
当前医学模式正由单纯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环境-工程医学模式转变,医学观念呈现出从注重疾病诊疗到生命全过程的健康监测、疾病控制,重预防,治未病,重在生态和养生,这样的医学模式更适合人类发展李振吉,邹建强,苏钢强,等。中医药现代化发展战略研究([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425-427) 。
有调查表明人口老龄化、疾病结构变化和医疗需求、医疗费用增加关系密切。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维持与延长生命和减少残疾的治疗技术应用的广泛,使得医疗费用剧增。从世界范围来看,21世纪的医学发展已经走入困境,即使是在经济社会发达的国家,基于现代医学和以巨额政府补贴为代价的医疗健康保障模式,也被认为是“供不起和不可持续的医学”。“许多国家已经走到了可供性的边缘”,世界各国的医疗费用增长幅度普遍大于GDP的增长幅度。中国是发展中国家,还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穷国办大卫生”,用于医疗卫生的投入更是十分有限。因此,防患于未然,使人们不生病、少生病或延缓发病,就是最具成本效果的服务之一。
随着国际社会“回归自然”趋势的不断加强,各国对天然药物、食物以及非药物疗法越发重视。同时,中医治未病方法多样,包括药食、针灸、刮痧、推拿、小夹板局部外固定、骨伤手法整复、食疗、拔罐、刮疹、气功、导引等,均为绿色、健康、环保的养生保健方式,相对西医治疗方法安全。在中医理论体系指导下,进一步科学合理阐述了中医健康养生的原理,结合中医体质学说的多种养生方法、技术、产品在现代临床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不同角度进一步充实或完善了治未病理论,拓展了治未病的应用范畴。如今,人们对中医治未病的认识不断深化,中医治未病的理论和方法将成为未来医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进入主流医学和健康服务体系
西医在上个世纪中期迅猛发展,在外科手术和传染病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疗效优势,获得了民众的普遍认同,中医药一度在医学体系中被挤到了边缘位置。1949年后,中国逐步建立起较为完整的现代疾控体系和中、西医治疗体系,实践已经证明:中医治未病更绿色更环保更安全,能有效地干预亚健康人群,降低疾病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治未病,并在国家战略层面予以实施。200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贯彻落实全民健康水平战略部署,实施了治未病健康工程,积极探索和完善以治未病理念为指导,融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健康保障服务模式。
国务院日前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这部国家级中医药战略纲要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中医药产业成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之一;到2030年,中医药服务领域实现全覆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些治未病相关文件的推广和落地,预示着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融入国家预防保健服务的主流体系。
在其他国家如澳大利亚、美国、泰国、新西兰等中医治未病手段和方法也逐步进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2012年7月1日,澳大利亚在西方国家首先为中医药立法,正式承认中医合法地位,全澳已经有逾2500家中医和针灸诊所,有合法身份的中医师可以拥有Doctor头衔并被授予处方权;2014年12月17日匈牙利国会立法,使中医药行医合法化;瑞士也将于2017年推广全国性的中医考核。
3、中医治未病将与现代科技和多学科融合
随着现代科技和多学科的融合,电子传感技术、电子信息系统的运用、大数据的介入,治未病的手段、方法技术更加先进,手段更加高明,更可量化,更加精准,更有可预见性。
2015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国情咨文演讲中提出“精准医学计划”( Precision Medi-cine Initiative,PMI),即根据每名患者的个人特征,量体裁衣式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中医的“精准医学”概念与美国所提出的有所不同。美国的“精准医学”主要是围绕着基因组、蛋白组等方面的检测,即围绕分子生物学的特性,针对个体化的病理特征进行治疗;而中医“精准医学”所关注的是系统化的,全过程、全要素、全局性的对医疗过程和临床实践进行优化。
中国的“精准医学”是针对每一例患者的具体病情,正确选择并精确的应用适当的治疗方法,其最终目标是以最小化的医源性损害、最低化的医疗资源耗费去获得最大化的治疗效益,与王琦教授提出的中医学体质学说密切相关,其临床应用前景亦不可限量。中医体质学认为,体质决定着是否发病,并决定着疾病的倾向。体质直接关系到人的生命体验、生存质量,体质决定了我们的健康,决定了我们对于某些疾病的易感性,也决定了得病之后的反应形式以及治疗效果和预后转归。因为体质可调,所以辨识体质,调整、优化体质,可以“未病先防”,“既病防变”,预防亚健康的发生,控制疾病的传变,以减少疾病的发生,增强人体抗病能力,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实现治未病的最高境界。
现代社会出现了中医治未病管理产品,包括硬件产品和软件产品。硬件产品包括治未病检测产品、治未病监测产品、健康促进和维护产品等;软件产品包括健康信息技术产品和评估管理软件。
随着谷歌眼镜、智能手表、手环、睡眠质量App、可以检测心跳的App等智能消费终端的推出,由可穿戴设备掀起的科技浪潮正在快速布局移动医疗领域,通过相关设备,不仅可随时随地监测血糖、血压、心率、血氧含量、体温、呼吸频率等人体的健康指标,还可以融合多媒体、无线通信、微传感、柔性屏幕、GPS 定位、虚拟现实和生物识别等最前沿技术于一体,结合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平台,随时随地对人体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处理、共享和反馈,实现个体化健康状况的管理。
在这种时代与技术背景下,充分利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基于新型可穿戴健康管理设备,采用现代信息技术从健康体检、健康评估、健康监测等方面量化个人评测结果,根据健康测量从一维到多维、局部到整体、个体到群体、静态到动态、物态到心理的原则,从主观感觉、客观体征及西医脏器功能状态联系等方面量化健康水平,建立个性化基础大数据,应用数据挖掘工具,探索证候度量指标与机体生理病理变化的表象指标及社会适应性和心理之间的关联关系,让人们充分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从而改进居民健康,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或“已病早治”以及连续性的医疗服务。结合了现代科技,融合多学科,中医治未病体系更趋完善。
4、中医治未病将逐步走向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
虽然中医对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有着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但却与现代医学的理论、诊治手段和思维有较大的差异,并缺乏较具说服力的与现代生物医学相符的临床研究数据支持,许多行之有效的中医治未病方法和手段难以得到国际的普遍认同和推广。传统中医的个性化治疗让人很难理解,也使中医的治疗不具可重复性;另外中药煎煮、服用也比较麻烦。而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标准化中医诊断,针对每一证型,都有确定的治疗方案,包括服用药食两用药物的配方胶囊、手法按摩、心理疏导、生活方式指导等,靶向性非常强,疗效也直观、容易判断,使其具有重复性和可操作性。
近年来,中国国务院有关领导多次强调要重点抓好中医药标准化、规范化研究,抓紧制定一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以标准化带动现代化。有了标准,才能提高中医药产品及服务质量,使中医药产品、服务达到国际技术交流合作与贸易的条件要求。另外,社会上从事含有中医药服务项目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如中医按摩、中医美容、中医刮痧、中医拔罐、中医针灸等,因其从业人员的不专业性、操作技术的不规范性,使得中医治未病在行业发展上受到抑制。未来中医治未病将通过行业学会制定标准和规范,以指导性意见的形式来避免中医治未病推广过程中出现的不良现象,中医治未病的推广、普及和应用将走向标准化、规范化的新模式。
健康信息技术是现代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管理的核心技术之一,利用信息科学和技术全面支持健康服务改革,实现电子预约登记,电子医疗记录的服务,电子处方的传送等,有助于对健康信息进行收集、提取、挖掘和整理,并对管理的对象实施跟踪与指导。
未来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利用现代科技使中医治未病诊断和调理趋于标准化、规范化,是中医治未病的大趋势。
5、中医治未病产品应用广泛且产业前景广阔
“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把中医药健康管理写入了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开发应用具有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医疗器械”被纳入高端装备创新发展工程,符合现代中医养生保健行业发展的趋势。在庞大的人口数量、老龄化加剧、技术突破、互联网+、医疗体制改革等背景下,中国的医疗健康产业必将迎来井喷式发展。
随着民众预防保健意识的提高,很多健康干预产品应运而生,贯穿于人们的吃、穿、住、行各个方面。针对不同人群的功能食品和保健品,例如优质的蛋白补充剂、矿物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功能水、中草药等;治未病频谱美体内衣等,通过人体的摩擦和静电原理,活化人体组织细胞,增强代谢能力将频谱治疗简单化、日常化;颈椎养护的睡眠枕,自发热护腰,电子艾灸仪等日常保健产品也已慢慢融入人们的生活,成为提高生活质量的基础用品;“亚疾病测评仪”“纤维舌像仪”等通过检测人体的生物电信息,来确定中医某一脏腑、经络出现问题,为人体的健康状态提供一个综合的诊断和标准化的调理规范表。
除此之外,抗疲劳产品、改善睡眠及生物节律产品、心理调摄与疏导产品等方面还有极大的研究与开发空间。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群众对于健康的追求不只是“身体没有病”,而是更加注重生命的质量,并且对于预期寿命特别是预期健康寿命的要求与日俱增。人民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同时,中医药资源得到有效的开发,促使了一大批适应市场的新产品、新业态的产生,推动了中医治未病发展方式的多元化,中医治未病产品将在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得到应用。
中医治未病不仅包含了积极调整亚健康、亚疾病状态,控制疾病的发生,还包括患病之后,防止加重各种并发症的出现,能够极大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个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随着社会的发展,包括医疗行业从业者在内的广大民众越来越重视疾病发生前的综合预防和干预,治未病现已成为成为国内中医药界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治未病服务产业显然是一种具有很强的市场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高回报绿色产业,其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三、中医治未病的发展使得“人活百年不是梦”
习近平主席在我校与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如今,中医药行业不断深化改革,与时俱进,中医治未病以其独特的思想理论体系,与系统生物学、电子信息科技相结合,将现代医学的发展推向更高的境界,这是必然的趋势!长寿是人类永远的追求,中医治未病的发展使得“人活百年不是梦”,彭祖800岁将不再是神话。正所谓:“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徐福何苦寻宝丹,沧海东渡不复还。”■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M5NzEyMA==&mid=402062112&idx=2&sn=02c25e35963b901d80419a99332c2067&scene=5&srcid=0331bnchhf0wrB1CcKlBTYeB#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