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09
艾烟,到底有没有害?
2024-10-13
经络不通,补什么都没用!只用一招:经络通畅百病消!
2024-10-08
你每天这样吸收大量阴气,怎么可能不生病?
2024-10-05
中医觉醒,认识经方——读懂《伤寒论》
2024-09-23
奥运体操全能王冈慎之助助阵:DENBA Moblie新品东京发表
2024-09-21
这样刮刮痧,活到八十八
2024-09-17
王振义被授予“共和国勋章”!他曾说:用循证研究证明中医药是个“宝”
2024-09-13
浙大调查发现:喜欢锻炼的人,患脑梗概率比久坐不动的人高数倍?
2024-09-04
“2024札幌中国节”成功举行 :彩绘水墨画惊艳北海道
2024-09-02
灸12原穴,断全身百病
2024-08-28
医易同源:十天干与中医阴阳五行之秘!
2024-08-27
六经病简述(45张PPT)
2024-08-26
把这根筋揉软了,肝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
2024-08-14
国医大师颜德馨:从气血论治失眠经验
2024-08-07
脖子上的小肉粒说明身体出了问题!
2024-07-29
看一眼肚脐就知道你啥毛病!别不信!
2024-07-23
103岁妇科老中医透露:有种食物我从不吃!女人一辈子的6条养生秘笈!
2024-07-22
寒在皮肤,必须刮痧!寒在肌肉,必须艾灸!寒在五脏,必须....
2024-07-15
中医:睡觉是天下第一补,告诉你怎么睡最补
2024-06-20
这样“排毒”,不知毁掉了多少人?
2024-06-12
百治不如一刮!10种刮痧法,刮走疾病
2024-06-09
BBC人体实验:双胞胎一人吃糖一人吃肉,30天揭开人体秘密
2024-05-17
腐乳补钙和高血圧
2024-05-11
偷寿命最狠的行为,熬夜只排第3,第1竟是久坐
2024-05-08
感冒刮痧疗法全知道
2024-05-07
养生时辰表
2024-05-06
引经药:药无引使,则不通病所!
2024-05-05
中医告诉你:“内脏里缺啥,你脸上就长啥”!
2024-05-04
女人这两处越黑子宫越脏?不想炎症缠身,别视而不见!
2024-05-01
煎药用水讲究多 -- 谈中医中的各种“水”
8
【腔调中医】黄帝的身体:实测、术数与医学
▲附图:孙思邈的“仰人名堂图”,揭示了一个由经络来表里藏腑,沟通内外的身体观。名其“明堂”,当出自皇甫谧整理《甲乙经》时所依据过的《明堂孔穴针灸治要》一书,是为纪念黄帝而名。故亦可借助理解本文之题目“黄帝的身体。”
导读:在我看来,黄帝的身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测的身体;二是术数的身体;三是,医学的身体。这三个身体,相互结合,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者:芃澜,授权院长在线发表。
来源:腔调中医
序
引言:从观念出发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年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汉书.艺文志》总序
《黄帝内经》这类医经的出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其构筑起了中医的“理”,从而使医者能够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而这样的“理”,医经是靠构筑起一个由“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身体观念作为基础的。(附图)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医学的前提是对身体的认识。对身体的不同观念,造就出不同的医学。《黄帝内经》的身体观念,应该说是它最基础,也最本质的内容。因此,从身体观念入手,去探讨中医的源头,正可以成为我们用来破解象黄帝内经这样经典奥旨的一条路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内经》中的几个例子:
1五神藏与针刺补泻
在《素问.调经论》开头,黄帝向岐伯询问针刺的术语“不足和有余”的具体所指。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你想了解哪一种呢?”黄帝说,当然是都想了解了。
岐伯于是讲道:“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在这里,岐伯提出了一种“人体观念”,包括:
神、(心)
气、(肺)
血、(肝)
形、(脾)
志。(肾)
这个分类方法,王冰认为是出自五藏观念。“神属心,气属肺,血属肝,形属脾,志属肾,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听了这个分类方法,黄帝有些不以为然,马上问道:
“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那意思是言人体的分类方式很多,可夫子所举的却很少,这样讨论疾病的不足和有余不完备。“言人身所有则多,所举则少,病生之数,何以论之?”(王冰语)
在这里黄帝提到了当时对人体的一些普遍认识到的观念,包括:
精气津液
四支九窍
五藏十六部
三百六十五节
王冰根据《针经》注释是这样的,(论亦在《灵枢.决气》)
精: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津: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
液:液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十六部:王冰的解释是,“十六部者,谓手足二,九窍九,五藏五,合为十六部。”也就是“四支九窍、五藏”的统称分部;
三百六十五节:按照王冰引《针经》注释,不是指全身有三百六十五个骨节,而是指“穴位”,“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
这里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分别列举,反映出了当时对于人体的不同视角认识(观察方法)以及知识体系(五行等)下的人体观念,并进而在疾病认识(乃生百病)和医疗技术的指导即“医理”(百病皆有虚实)上产生不同的影响。
岐伯通过五行知识体系的“五神藏”的观念,轻易的将黄帝列举的诸多人身所有,统归于五种,“皆生于五藏也,”从而为针刺“不足和有余”学说找到了可以执简御繁的出路,于是“有余有五,不足有五”,最终“针道备矣!”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让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
甲、对于人体观念的“多样性”为认识疾病和指导医疗技术的使用带来了问题:
人身所有——乃生百病——百病皆有虚实——对疾病的认识带来了复杂性——技术支撑的理论的复杂性——知识体系复杂,不容易建立;
乙:而人体观念的转变,为知识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变化:
人身所有——皆生于五藏——不足有五,有余有五——认识的体系化——对疾病把握的简单化——理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系统,执简御繁!
2胃为水谷之海与气口独为五藏主
人的生命活力自出生以后,主要来自天饲地给。而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之地就是胃。由此很快得出的胃为“水谷之海”的判断,以及营养由此开始输布的认识,使胃在人体中的地位在人们的认识中迅速上升。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而在探讨食物的营养(谷气)如何从胃出发抵达全身各处,和进入五藏的等一系列问题时,经髓(《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髓也。”)的设想,迅速分化出经脉的认识,并根据手太阴脉与胃口的设计,进而左右了脉诊等的选择,如“气口独为五藏主”,(《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并最终影响了医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临床的实践。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藏别论》
所谓“气口亦太阴也”,是指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所以胃口的气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在气口表现出来,这就是用气口来诊察胃气变化的生理基础。而“胃作为水谷之海”,人体五藏所需要的全部后天营养都来自这里,生命活力也正来自这里,所以气口可以独为五藏主。换句话来说,气口可以拿来判断人体基本的生理水平的高低上下。这也就是气口脉诊的理论依据。《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胃由其独特的生理位置和作用,升华为了具有医疗诊断价值的重要指征,这是医学理论成形的重要标志。这与现代医学凭借神经反射来考察神经系统疾病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来自于对人体的一种观念。那么肺手太阴脉凭什么还循胃口?当然有待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讨。
但反方向的思考则是,这种胃口——气口的关联性,是不是的确存在,而从食物是人体生命的来源来考察,发现胃在整个消化——营养体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从而认识到一种叫做“胃气”的功能表现,是否应该成为临床高度重视的内容呢?也许这样的探讨才是更具有解决问题的医学意义吧,或叫做更具有中医研究而不是研究中医的意味吧。
总之,在《黄帝内经》看来,气口的变动情况可以透漏胃气的变化,并进而能够推知五藏六府的情况。
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一例外,他们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论脉络,并必然的与中医临床学如诊断、针灸等的发展紧密连接。我以为这是中医学理论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探讨中,我们常常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而我以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我们总是沿着某种成型的理念,或者是现代医学的知识去看中医,或者是按照自己所谓的中医知识去看,或者是从历代的注释中寻找中国古代医家观点去看,或者是从“阴阳五行”这些比较大而化之的模型去看,而往往忘记了作为一门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技术来说,他的理论里必然藏着大量基本的事实,以及顺理成章的逻辑路线,而这正是我用来读《内经》的基本方法。
就是我们可不可以先找出那些在中医当中,范围再小一点,就是在《内经》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甚至是跳跃的知识、概念、以及现象中的,被《内经》视为显而易见的那些“事实”,并从这些事实出发,去试着勾画出一个存在于《内经》中的人体观念图来呢?无论这个观念图是与今天的知识(无论中医的还是西医的)相融合还是相抵触,首先重要的则是,我们知道《内经》就是这样看的,我把它唤作“黄帝的身体”,以和我们那些顽固的现代知识背景下的所谓人体观念,加以区别,并同等对待。】
3黄帝的身体
在我看来,黄帝的身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测的身体;二是术数的身体;三是,医学的身体。这三个身体,相互结合,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实测的身体
黄帝的身体当然是数千年前我们祖先的身体,这个身体在实测(依靠肉眼观察)的层面与我们今天的身体究竟有没有两样?近代中西医碰撞时曾经有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究竟中国人的身体和西洋人的身体在实测的层面有没有两样?如果一样,为什么大家的身体观念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广东曾经有位医家(陈真觉又名珍阁、1886年前后)正是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专门到新加坡医院解剖了洋人也解剖了华人,经过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华夷脏腑同一式”。于是很快中西医学之间的对比转变到了脏腑观念的对比,一种被看作了是实测的身体,而另一种则更多被理解为一种观念的身体。但无论如何,在实测的层面,如同华人的身体与西洋人的身体并没有两样,而今人的身体与黄帝的身体,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历史倒退回《内经》时代,恐怕问题还要简单的多。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中西医脏腑差异,在《内经》时代,倒未必那么较真。如果有人解剖的功夫好一些,他的观点一定会被照单全收的。其实出问题的不在于有否解剖,而恰恰在于解剖时人们所怀有的目的。正是目的的差异,使中西医学在同样的对象,甚至同样的观察手段下,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身体。
最容易被学者用来证明中国古代确有解剖的引文是出自《灵枢·经水》篇中的以下内容: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
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如果,我们一定要借助“解剖”这个词语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显然《内经》时期的解剖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在观念、取向、思路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我们可以粗略的分析一下:
一是,《内经》之解剖采用活体观察与死体解剖两种路径;活体观察依据“审、切、循、扪、按”等手法,伴随“寒温盛衰”等条件的变化,旨在观察脉的情况。并依据度量,确定身体各个部位及体表标志的形容,从而为确定脉的走向提供数据。而死体,则依靠解剖,观察和量度藏之坚脆、府的大小容积以及其他结构(皮、肉、腘、臑等)的基本特征。
二是,《内经》之解剖不仅仅在于关注“构造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更在于探究其大小、长度、多少、清浊、坚脆,以为“度”;度是《内经》独有的名词,背后藏着术数的知识背景,对从解剖而至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内经》要发展出那么复杂的体表测量的技术?既要选择“中度”的标准体型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又要建立复杂的测量条件以及手法,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解剖的本身,正如同人们的眼睛一样,所看到的事实,并不会有什么差异,但观念的差异,却会使眼睛看到的事实发生奇妙的选择和某种特殊的取向。“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看完《内经》,你就会发现,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和之后的针刺技术的建立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又依赖着另一个身体观念的维系即“术数的身体”。
2、术数的身体
黄帝的身体显然是一个术数的身体。在《黄帝内经》时代(按照专家的争论,应该上起春秋战国一直到两汉,那么我们可以概括为汉前)的观念土壤中,人们认为整个宇宙是置身于一个有序的体系中的,在这个体系中的万事万物都由于共同的宇宙起源而可以相互交感。这种整齐的宇宙结构,深深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健康甚至祸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人们的一个普遍的观点。同时人们也很自觉的用这个整齐的结构去看待万事万物,于是人体以一种小宇宙的结构与整个大宇宙形成了相互的呼应。伴随着这类思想,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实用技术,用于政治、军事、相人、相物以及预测吉凶,即所谓数术。
这种思想在内经中随处可见。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素问.阴阳离合论》)
“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
“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
“十二经脉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灵枢·经水》)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素问·生气通天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这样认为究竟在医学中有什么用处呢?
承若实测所知,我们在解剖中看到了一条经脉中的血与气的多少,那么会在医学上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术数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血气的多少,正是用阴阳来进行分类的基础。(同样的道理,脏腑的实际解剖以及从解剖层面对其功能意义的认识,也正是“五行观念”得以顺利落实到脏腑层面的基础。)
如,在《灵枢·通天》中,少师正是根据气血多少、甚至脏腑的大小,顺利的把“形法”中对人的分类方式,转入到了认识人体内部的变化,从而通过对“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衡之人”等五种人的区分,使这种相人之术的形法从只是用来指导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行动喜好,甚至适合哪类工作,转变为指导针刺的技术。
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述,“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徵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作为术数中的一种,其中可以凭借人的形容求其声气,并进而能够判断出其贵贱吉凶。把这种技术,引入医学的领域,并进而判断疾病的吉凶和生死的界限,在当时对于医学的形成,即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少师这个人,在《素问》中一直没有出现,只是在《灵枢》中才有他与黄帝之间的问难。在《灵枢》中的另外一次出场,则是见于《灵枢·寿夭刚柔》,是一篇把人的阴阳、刚柔、强弱和寿夭(生死)、疾病变化联系起来的文字。显然,少师所学是《黄帝内经》中有关这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少师也是一个精通针法的人,他把人的形容(阴阳、刚柔、强弱)不仅引入认识疾病的变化,判断生死的界限,而且还直接与针法的运用结合在了一起,这在上述两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全部《内经》中,少师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回答黄帝有关人在愤怒时为什么会突然发不出声音来的问题中(《灵枢.忧恚无言》),这更进一步显示了少师所学与人的“声气”的关系(求其声气),同样,少师不仅给出了答案而且还提供了针刺的方法。
以形法入医学,或其他术数技术入医学,不仅给实测所得的身体认识找到了分类的方式,如阴阳对气血多寡,五行对脏腑差异,刚柔对脏腑坚脆等等,而且还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推力,如形法通过对人体的外在观察从而得出其性情特征的方法,一旦进入医学也就很自然的转化为了望诊技术的一部分。(附图二)
若肌肉为山,则肌肉的凹陷即为山谷,而肌肉之间的缝隙,则类似地脉,主要以气为主;血管则为血脉,则以血为主。脉的终始显然不是依据解剖所见之血管、神经、乃至淋巴而论,而是在所谓形法一门的技术和术数的观念下,而确立的。
但是,这样认识,并不能绝对的认为实测所得的知识是中医学的外表,而内里不过全部都是玄学的术数。这样的认识,其实恰好忽略了黄帝身体里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医学的身体。(附图三、四)
古希腊神话下的人体图。原图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以星象与人体部位相对应,并不全是中国人的想法,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有了这种想法就一定可以产生相应的一门医学。
3、医学的身体
在之前实测与术数的身体认识,以及为形成这些认识而必须具备的技术以及知识体系,无一都被一种力量牵引着引向一个特殊的去处,并最终融为一体。
换言之,缺少了这个去处,一味在术数与实测之间的徘徊,并不能够当然的得出医学的理论来,这其中缺少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那个引领着方向的去处,也就是我所说的出于医学目的的观察与思考所得出的“医学的身体”。
这一身体,起先可能仅仅是一些症状之间的钩连,如十二经出于体表部位搏动情况与一些症状之间的关系,即“是动所生病”的观察。
也可能是一些治疗手段的疗效观察,如针刺天突穴位可以使“厌乃发”。
但当其一旦与实测的身体和术数的身体相互贯通统一起来之后,一种可以称为医学的体系就被建立了起来。但是这一变化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相反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这过程中甚至有为了医学目的而不断挑选术数技术的过程,亦有不断变化解释观念,转化思维范式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绝对不是术数的体系,而是医学的目的,在三种身体的融合过程中,始终医学的身体是站立在高高的位置上的,并左右着前两种身体。
如,《内经》中在最初的观察中,胃是作为最容易被观察到的“水谷之海”而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随着问题意识的不断深入,谷气输送到全身的设想,被一种“经髓”的观念所替代。而随着找寻这一“经髓”的过程,借助认识大地河流,山川脉理的术数知识和技术,体表的血脉与身体内部的腔隙相互钩连,经脉的认识,血气的认识都得到了提升,并最终产生了“营卫”(《邪客》: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的想法。借助经水循行的认识,以及式盘的术数知识与技术,营卫的运行逐步走上一条如环无端的道路,并与时辰相互配合。于是转而使经脉迅速的整齐起来,出现了28脉的设计,最终构筑起了全身内部气血巡行的总图。由此,从脏腑出发,到经髓天下,人体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完整结构。
由于营卫概念的建立,从而使“经髓天下”的结构最终得以确立,加上“气血多少”的大数,这样就基本上构成了针刺所需要的全部基本知识。
而伴随着对“气道”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以“胃为中心”的观念逐步被“以经脉贯通表里脏腑”的观念所替代,经脉的概念迅速得到强化,并最终从与脏腑相属(联系),转化为脏腑一个部分(甚或全部)。如,经脉中的“是动所生病”与“是主所生病” 前后对举,并于一经之下。而针刺治疗也从单纯的取穴多集中腕踝(十二原、五腧)等转变为循经取穴。
同时,由于营卫循行所引出的头手动脉的关系得到了解读,从而使得把握经脉中气血规律有了最直观的依据,并推动针刺技术得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幅度的提升,从“知《官九针》,刺道毕矣”(《灵枢·官能》)的刺道发展为 “三部九候”为核心的新的针刺技术“针道”(《素问.调经论》:“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明确说“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内经》的本身恰好反映了中医学如何被建立这一最初过程,以及黄帝的身体如何由实测、术数、医学的身体相互结合,并脱胎而出的过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其一旦确立产生之后,它就基本上断开了与母体的脐带连接,而转化为了一个独立学科,并自主的选择不同时期的观念,独立的成长起来。从而最终构建起独特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进而成功的指导临床实践,并随着经验的丰富,实证的不断增加,而自如的变化,延伸,实现对临床指导的一致性。(附图五、六)
东汉扁鹊造像石。神灵化的扁鹊所持之物正是砭石,宣称“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扁鹊正为“医者之宗”。而“砭石之理”的持有,正是同样具有神话身躯的扁鹊借以与巫者揖别的关键。
黄帝虾蟇经图。以月的生毁为数,以确定人气所在,并进而标明刺灸禁忌;《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也有日月论气血针刺的内容。如:月始生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无泻;月郭满血气实,肌肉坚,无补;月郭空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无治。则可见,卫气观念的建立与术数观念的结合,并为这类针法的依据,缺一而不可。
从《黄帝内经》出发,自《伤寒论》而到《温病》,从最初的起源到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医学理论的独特性质所表现出来的完美的适应性,令人惊叹。■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腔调中医”公众号。作者芃澜授权院长在线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微信):1860201876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M5NzEyMA==&mid=401492205&idx=4&sn=3932b3a3e7b157e66363beffc4082918&scene=5&srcid=0129TRqSI5lkzJLqBqdsTu2G#rd
导读:在我看来,黄帝的身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测的身体;二是术数的身体;三是,医学的身体。这三个身体,相互结合,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作者:芃澜,授权院长在线发表。
来源:腔调中医
序
引言:从观念出发
“医经者,原人血脉、经落、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年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箴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宜。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拙者失理,以愈为剧,以生为死。”
——《汉书.艺文志》总序
《黄帝内经》这类医经的出现,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在于其构筑起了中医的“理”,从而使医者能够在从事医疗实践的过程中做到“至齐之得,犹磁石取铁,以物相使”。而这样的“理”,医经是靠构筑起一个由“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等身体观念作为基础的。(附图)
其实,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医学的前提是对身体的认识。对身体的不同观念,造就出不同的医学。《黄帝内经》的身体观念,应该说是它最基础,也最本质的内容。因此,从身体观念入手,去探讨中医的源头,正可以成为我们用来破解象黄帝内经这样经典奥旨的一条路径。
为了说明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看《内经》中的几个例子:
1五神藏与针刺补泻
在《素问.调经论》开头,黄帝向岐伯询问针刺的术语“不足和有余”的具体所指。岐伯回答说,“有余有五种,不足也有五种,你想了解哪一种呢?”黄帝说,当然是都想了解了。
岐伯于是讲道:“神有余有不足,气有余有不足,血有余有不足,形有余有不足,志有余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气不等也。”
在这里,岐伯提出了一种“人体观念”,包括:
神、(心)
气、(肺)
血、(肝)
形、(脾)
志。(肾)
这个分类方法,王冰认为是出自五藏观念。“神属心,气属肺,血属肝,形属脾,志属肾,以各有所宗,故不等也。”
听了这个分类方法,黄帝有些不以为然,马上问道:
“人有精气津液,四支九窍,五藏十六部,三百六十五节,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皆有虚实。今夫子乃言有余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那意思是言人体的分类方式很多,可夫子所举的却很少,这样讨论疾病的不足和有余不完备。“言人身所有则多,所举则少,病生之数,何以论之?”(王冰语)
在这里黄帝提到了当时对人体的一些普遍认识到的观念,包括:
精气津液
四支九窍
五藏十六部
三百六十五节
王冰根据《针经》注释是这样的,(论亦在《灵枢.决气》)
精:两神相薄,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
气: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
津:腠理发泄,汗出腠理,是谓“津”;
液:液之渗于空窍,留而不行者,为“液”也;
十六部:王冰的解释是,“十六部者,谓手足二,九窍九,五藏五,合为十六部。”也就是“四支九窍、五藏”的统称分部;
三百六十五节:按照王冰引《针经》注释,不是指全身有三百六十五个骨节,而是指“穴位”,“三百六十五节者,非谓骨节,是神气出入之处也。”
这里通过黄帝和岐伯的分别列举,反映出了当时对于人体的不同视角认识(观察方法)以及知识体系(五行等)下的人体观念,并进而在疾病认识(乃生百病)和医疗技术的指导即“医理”(百病皆有虚实)上产生不同的影响。
岐伯通过五行知识体系的“五神藏”的观念,轻易的将黄帝列举的诸多人身所有,统归于五种,“皆生于五藏也,”从而为针刺“不足和有余”学说找到了可以执简御繁的出路,于是“有余有五,不足有五”,最终“针道备矣!”
在这里,出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知识体系建立的过程,让我们重新来梳理一下:
甲、对于人体观念的“多样性”为认识疾病和指导医疗技术的使用带来了问题:
人身所有——乃生百病——百病皆有虚实——对疾病的认识带来了复杂性——技术支撑的理论的复杂性——知识体系复杂,不容易建立;
乙:而人体观念的转变,为知识体系的建立带来了变化:
人身所有——皆生于五藏——不足有五,有余有五——认识的体系化——对疾病把握的简单化——理论的系统化——知识体系系统,执简御繁!
2胃为水谷之海与气口独为五藏主
人的生命活力自出生以后,主要来自天饲地给。而食物进入人体的必经之地就是胃。由此很快得出的胃为“水谷之海”的判断,以及营养由此开始输布的认识,使胃在人体中的地位在人们的认识中迅速上升。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而在探讨食物的营养(谷气)如何从胃出发抵达全身各处,和进入五藏的等一系列问题时,经髓(《灵枢·玉版》:“人之所受气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之海也。海之所行云气者,天下也。胃之所出气血者,经髓也。”)的设想,迅速分化出经脉的认识,并根据手太阴脉与胃口的设计,进而左右了脉诊等的选择,如“气口独为五藏主”,(《素问·五藏别论》:“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并最终影响了医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临床的实践。
帝曰:“气口何以独为五藏主?”
岐伯曰:“胃者,水谷之海,六府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于胃,以养五藏气。气口亦太阴也。是以五藏六府之气味,皆出于胃,变见于气口。”——《素问·五藏别论》
所谓“气口亦太阴也”,是指气口属于手太阴肺经。
《灵枢·经脉》“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下络大肠,还循胃口,”所以胃口的气的变化,自然而然会在气口表现出来,这就是用气口来诊察胃气变化的生理基础。而“胃作为水谷之海”,人体五藏所需要的全部后天营养都来自这里,生命活力也正来自这里,所以气口可以独为五藏主。换句话来说,气口可以拿来判断人体基本的生理水平的高低上下。这也就是气口脉诊的理论依据。《素问·经脉别论》中“权衡以平,气口成寸,以决生死。”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在这里胃由其独特的生理位置和作用,升华为了具有医疗诊断价值的重要指征,这是医学理论成形的重要标志。这与现代医学凭借神经反射来考察神经系统疾病的逻辑是一样的,都来自于对人体的一种观念。那么肺手太阴脉凭什么还循胃口?当然有待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探讨。
但反方向的思考则是,这种胃口——气口的关联性,是不是的确存在,而从食物是人体生命的来源来考察,发现胃在整个消化——营养体系中所处的特殊位置,从而认识到一种叫做“胃气”的功能表现,是否应该成为临床高度重视的内容呢?也许这样的探讨才是更具有解决问题的医学意义吧,或叫做更具有中医研究而不是研究中医的意味吧。
总之,在《黄帝内经》看来,气口的变动情况可以透漏胃气的变化,并进而能够推知五藏六府的情况。
以上的例子还有很多,无一例外,他们展示给我们的是一种非常直观的理论脉络,并必然的与中医临床学如诊断、针灸等的发展紧密连接。我以为这是中医学理论中最核心的那一部分。
【在中医理论形成的探讨中,我们常常受到这样或者那样的影响,而我以为其中最大的问题就在于:
我们总是沿着某种成型的理念,或者是现代医学的知识去看中医,或者是按照自己所谓的中医知识去看,或者是从历代的注释中寻找中国古代医家观点去看,或者是从“阴阳五行”这些比较大而化之的模型去看,而往往忘记了作为一门能够指导临床实践的医学技术来说,他的理论里必然藏着大量基本的事实,以及顺理成章的逻辑路线,而这正是我用来读《内经》的基本方法。
就是我们可不可以先找出那些在中医当中,范围再小一点,就是在《内经》当中,所出现的各种复杂、甚至是跳跃的知识、概念、以及现象中的,被《内经》视为显而易见的那些“事实”,并从这些事实出发,去试着勾画出一个存在于《内经》中的人体观念图来呢?无论这个观念图是与今天的知识(无论中医的还是西医的)相融合还是相抵触,首先重要的则是,我们知道《内经》就是这样看的,我把它唤作“黄帝的身体”,以和我们那些顽固的现代知识背景下的所谓人体观念,加以区别,并同等对待。】
3黄帝的身体
在我看来,黄帝的身体至少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实测的身体;二是术数的身体;三是,医学的身体。这三个身体,相互结合,并相互影响,构成了一个统一的整体。
1、实测的身体
黄帝的身体当然是数千年前我们祖先的身体,这个身体在实测(依靠肉眼观察)的层面与我们今天的身体究竟有没有两样?近代中西医碰撞时曾经有过一个类似的问题:究竟中国人的身体和西洋人的身体在实测的层面有没有两样?如果一样,为什么大家的身体观念有如此之大的差异呢?广东曾经有位医家(陈真觉又名珍阁、1886年前后)正是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专门到新加坡医院解剖了洋人也解剖了华人,经过对比最后得出结论是“华夷脏腑同一式”。于是很快中西医学之间的对比转变到了脏腑观念的对比,一种被看作了是实测的身体,而另一种则更多被理解为一种观念的身体。但无论如何,在实测的层面,如同华人的身体与西洋人的身体并没有两样,而今人的身体与黄帝的身体,应该也没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历史倒退回《内经》时代,恐怕问题还要简单的多。我们今天所强调的中西医脏腑差异,在《内经》时代,倒未必那么较真。如果有人解剖的功夫好一些,他的观点一定会被照单全收的。其实出问题的不在于有否解剖,而恰恰在于解剖时人们所怀有的目的。正是目的的差异,使中西医学在同样的对象,甚至同样的观察手段下,却可以得出完全不同的身体。
最容易被学者用来证明中国古代确有解剖的引文是出自《灵枢·经水》篇中的以下内容:
“若夫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其藏之坚脆,腑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皆有大数。”
黄帝曰:“夫经脉之大小,血之多少,肤之厚薄,肉之坚脆及腘之大小,可为量度乎?”
岐伯答曰:“其可为度量者,取其中度也。不甚脱肉,而血气不衰也。若夫度之人,消瘦而形肉脱者,恶可以度量刺乎。审、切、循、扪、按,视其寒温盛衰而调之,是谓因适而为之真也。”
这段描述中,我们可以清楚的发现,如果,我们一定要借助“解剖”这个词语来说明问题的话,那么显然《内经》时期的解剖与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学在观念、取向、思路上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的。
我们可以粗略的分析一下:
一是,《内经》之解剖采用活体观察与死体解剖两种路径;活体观察依据“审、切、循、扪、按”等手法,伴随“寒温盛衰”等条件的变化,旨在观察脉的情况。并依据度量,确定身体各个部位及体表标志的形容,从而为确定脉的走向提供数据。而死体,则依靠解剖,观察和量度藏之坚脆、府的大小容积以及其他结构(皮、肉、腘、臑等)的基本特征。
二是,《内经》之解剖不仅仅在于关注“构造与功能”之间的关系,更在于探究其大小、长度、多少、清浊、坚脆,以为“度”;度是《内经》独有的名词,背后藏着术数的知识背景,对从解剖而至医学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什么《内经》要发展出那么复杂的体表测量的技术?既要选择“中度”的标准体型的人作为研究对象,又要建立复杂的测量条件以及手法,他们这样做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解剖的本身,正如同人们的眼睛一样,所看到的事实,并不会有什么差异,但观念的差异,却会使眼睛看到的事实发生奇妙的选择和某种特殊的取向。“血之清浊,气之多少,十二经之多血少气,与其少血多气,与其皆多血气,与其皆少血气”,看完《内经》,你就会发现,这种目的性的选择,和之后的针刺技术的建立是有着直接的关系的。而这种关系的建立又依赖着另一个身体观念的维系即“术数的身体”。
2、术数的身体
黄帝的身体显然是一个术数的身体。在《黄帝内经》时代(按照专家的争论,应该上起春秋战国一直到两汉,那么我们可以概括为汉前)的观念土壤中,人们认为整个宇宙是置身于一个有序的体系中的,在这个体系中的万事万物都由于共同的宇宙起源而可以相互交感。这种整齐的宇宙结构,深深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健康甚至祸福。顺之则昌,逆之则亡,是人们的一个普遍的观点。同时人们也很自觉的用这个整齐的结构去看待万事万物,于是人体以一种小宇宙的结构与整个大宇宙形成了相互的呼应。伴随着这类思想,还产生了一系列的实用技术,用于政治、军事、相人、相物以及预测吉凶,即所谓数术。
这种思想在内经中随处可见。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人亦应之。”(《素问.阴阳离合论》)
“余闻气穴三百六十五,以应一岁。”(《素问.气穴论》)
“余闻人之合于天道也,内有五藏,以应五音、五色、五时、五味、五位也;外有六腑,以应六律,六律建阴阳诸经,而合之十二月、十二辰、十二经水、十二时、十二经脉,此五藏六府之所以应天道。”(《灵枢·经别》)
“十二经脉者,外合于十二经水,而内属于五藏六府。”(《灵枢·经水》)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其气九州、九窍、五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其生五,其气三,数犯此者,则邪气伤人,此寿命之本也。”(《素问·生气通天大论》)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但是,同样的问题是,这样认为究竟在医学中有什么用处呢?
承若实测所知,我们在解剖中看到了一条经脉中的血与气的多少,那么会在医学上有着怎样的意义呢?
术数首先回答了这个问题,血气的多少,正是用阴阳来进行分类的基础。(同样的道理,脏腑的实际解剖以及从解剖层面对其功能意义的认识,也正是“五行观念”得以顺利落实到脏腑层面的基础。)
如,在《灵枢·通天》中,少师正是根据气血多少、甚至脏腑的大小,顺利的把“形法”中对人的分类方式,转入到了认识人体内部的变化,从而通过对“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阴阳平衡之人”等五种人的区分,使这种相人之术的形法从只是用来指导如何判断一个人的性格特征、行动喜好,甚至适合哪类工作,转变为指导针刺的技术。
正如《汉书·艺文志》所述,“形法者,大舉九州之勢以立城郭室舍形,人及六畜骨法之度數、器物之形容以求其聲氣貴賤吉凶。猶律有長短,而各徵其聲,非有鬼神,數自然也。然形與氣相首尾,亦有有其形而無其氣,有其氣而無其形,此精微之獨異也。”作为术数中的一种,其中可以凭借人的形容求其声气,并进而能够判断出其贵贱吉凶。把这种技术,引入医学的领域,并进而判断疾病的吉凶和生死的界限,在当时对于医学的形成,即是一个再自然不过的事情,同时也是一种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少师这个人,在《素问》中一直没有出现,只是在《灵枢》中才有他与黄帝之间的问难。在《灵枢》中的另外一次出场,则是见于《灵枢·寿夭刚柔》,是一篇把人的阴阳、刚柔、强弱和寿夭(生死)、疾病变化联系起来的文字。显然,少师所学是《黄帝内经》中有关这一方面内容的主要来源之一。同时,少师也是一个精通针法的人,他把人的形容(阴阳、刚柔、强弱)不仅引入认识疾病的变化,判断生死的界限,而且还直接与针法的运用结合在了一起,这在上述两篇中可以清楚地看出来。在全部《内经》中,少师的最后一次出现,是在回答黄帝有关人在愤怒时为什么会突然发不出声音来的问题中(《灵枢.忧恚无言》),这更进一步显示了少师所学与人的“声气”的关系(求其声气),同样,少师不仅给出了答案而且还提供了针刺的方法。
以形法入医学,或其他术数技术入医学,不仅给实测所得的身体认识找到了分类的方式,如阴阳对气血多寡,五行对脏腑差异,刚柔对脏腑坚脆等等,而且还为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推力,如形法通过对人体的外在观察从而得出其性情特征的方法,一旦进入医学也就很自然的转化为了望诊技术的一部分。(附图二)
若肌肉为山,则肌肉的凹陷即为山谷,而肌肉之间的缝隙,则类似地脉,主要以气为主;血管则为血脉,则以血为主。脉的终始显然不是依据解剖所见之血管、神经、乃至淋巴而论,而是在所谓形法一门的技术和术数的观念下,而确立的。
但是,这样认识,并不能绝对的认为实测所得的知识是中医学的外表,而内里不过全部都是玄学的术数。这样的认识,其实恰好忽略了黄帝身体里另一个重要的内容,医学的身体。(附图三、四)
古希腊神话下的人体图。原图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以星象与人体部位相对应,并不全是中国人的想法,但问题在于,并不是有了这种想法就一定可以产生相应的一门医学。
3、医学的身体
在之前实测与术数的身体认识,以及为形成这些认识而必须具备的技术以及知识体系,无一都被一种力量牵引着引向一个特殊的去处,并最终融为一体。
换言之,缺少了这个去处,一味在术数与实测之间的徘徊,并不能够当然的得出医学的理论来,这其中缺少的一个非常关键的内容,那个引领着方向的去处,也就是我所说的出于医学目的的观察与思考所得出的“医学的身体”。
这一身体,起先可能仅仅是一些症状之间的钩连,如十二经出于体表部位搏动情况与一些症状之间的关系,即“是动所生病”的观察。
也可能是一些治疗手段的疗效观察,如针刺天突穴位可以使“厌乃发”。
但当其一旦与实测的身体和术数的身体相互贯通统一起来之后,一种可以称为医学的体系就被建立了起来。但是这一变化过程绝非一蹴而就,相反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化过程,这过程中甚至有为了医学目的而不断挑选术数技术的过程,亦有不断变化解释观念,转化思维范式的过程。但无论如何,在这一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的,绝对不是术数的体系,而是医学的目的,在三种身体的融合过程中,始终医学的身体是站立在高高的位置上的,并左右着前两种身体。
如,《内经》中在最初的观察中,胃是作为最容易被观察到的“水谷之海”而占据着主导的地位,但随着问题意识的不断深入,谷气输送到全身的设想,被一种“经髓”的观念所替代。而随着找寻这一“经髓”的过程,借助认识大地河流,山川脉理的术数知识和技术,体表的血脉与身体内部的腔隙相互钩连,经脉的认识,血气的认识都得到了提升,并最终产生了“营卫”(《邪客》:伯高曰:“五谷入于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气,分为三隧。故宗气积于胸中,出于喉咙,以贯心脉而行呼吸焉。营气者,泌其津液,注之于脉,化以为血,以营四末,内注五脏六腑,以应刻数焉。卫气者,出其悍气之慓疾,而先行于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者也。昼日行于阳,夜行于阴。常从足少阴之分,间行于五脏六腑。”)的想法。借助经水循行的认识,以及式盘的术数知识与技术,营卫的运行逐步走上一条如环无端的道路,并与时辰相互配合。于是转而使经脉迅速的整齐起来,出现了28脉的设计,最终构筑起了全身内部气血巡行的总图。由此,从脏腑出发,到经髓天下,人体构成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完整结构。
由于营卫概念的建立,从而使“经髓天下”的结构最终得以确立,加上“气血多少”的大数,这样就基本上构成了针刺所需要的全部基本知识。
而伴随着对“气道”知识体系的不断丰富,以“胃为中心”的观念逐步被“以经脉贯通表里脏腑”的观念所替代,经脉的概念迅速得到强化,并最终从与脏腑相属(联系),转化为脏腑一个部分(甚或全部)。如,经脉中的“是动所生病”与“是主所生病” 前后对举,并于一经之下。而针刺治疗也从单纯的取穴多集中腕踝(十二原、五腧)等转变为循经取穴。
同时,由于营卫循行所引出的头手动脉的关系得到了解读,从而使得把握经脉中气血规律有了最直观的依据,并推动针刺技术得以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大幅度的提升,从“知《官九针》,刺道毕矣”(《灵枢·官能》)的刺道发展为 “三部九候”为核心的新的针刺技术“针道”(《素问.调经论》:“必谨察其九候,针道备矣。”),所以《素问·八正神明论》明确说“三部九候为之原,九针之论不必存也。”
《内经》的本身恰好反映了中医学如何被建立这一最初过程,以及黄帝的身体如何由实测、术数、医学的身体相互结合,并脱胎而出的过程。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当其一旦确立产生之后,它就基本上断开了与母体的脐带连接,而转化为了一个独立学科,并自主的选择不同时期的观念,独立的成长起来。从而最终构建起独特的中医药学理论体系,进而成功的指导临床实践,并随着经验的丰富,实证的不断增加,而自如的变化,延伸,实现对临床指导的一致性。(附图五、六)
东汉扁鹊造像石。神灵化的扁鹊所持之物正是砭石,宣称“信巫不信医者不治”的扁鹊正为“医者之宗”。而“砭石之理”的持有,正是同样具有神话身躯的扁鹊借以与巫者揖别的关键。
黄帝虾蟇经图。以月的生毁为数,以确定人气所在,并进而标明刺灸禁忌;《素问.八正神明论篇》,也有日月论气血针刺的内容。如:月始生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无泻;月郭满血气实,肌肉坚,无补;月郭空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无治。则可见,卫气观念的建立与术数观念的结合,并为这类针法的依据,缺一而不可。
从《黄帝内经》出发,自《伤寒论》而到《温病》,从最初的起源到今天的临床实践,中医学理论的独特性质所表现出来的完美的适应性,令人惊叹。■
版权声明:本文来源:“腔调中医”公众号。作者芃澜授权院长在线发表。尊重知识与劳动,转载请保留版权信息。
联系电话(微信):18602018762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AwOTM5NzEyMA==&mid=401492205&idx=4&sn=3932b3a3e7b157e66363beffc4082918&scene=5&srcid=0129TRqSI5lkzJLqBqdsTu2G#rd